本刊編輯部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
概況篇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是為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提出的“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十六字方針,在原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科委和國防科工委共同倡議下,于1987年成立,1991年經國家民政部批準正式注冊,是由致力于軍民結合、寓軍于民、軍民融合發展事業的有關企事業單位、團體及個人自愿組成的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
協會以各軍工集團公司、民口配套單位和優勢民營企業為骨干,擁有龐大的專家和會員隊伍。協會成立30多年來,舉辦國際和國內大型展覽交易會和論壇30余次,完成政府和軍隊委托的研究課題百余項,承擔支撐性專項工作10余項,舉辦各類培訓班200余期,出版雜志近200期,完成專利代理6000余件。協會已發布12項標準,在研標準21項。
案例篇
案例1——《工業數據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事件應急演練基本要求》和《工業信息安全漏洞分類分級指南》三項團體標準
工業信息安全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是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內容。相比一般信息安全,工業信息面臨自身安全防御能力弱、漏洞難以修復、專業人才匱乏、安全意識薄弱等問題,亟需相關標準進行規范和指導。2021年12月6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在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立項《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事件應急演練方法》《工業數據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和《工業信息安全漏洞分類分級指南》三項團體標準,旨在為我國工業信息安全保障和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北京藍象標準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和標準牽頭單位負責組建標準編制組,中國聯通和中國兵器集團等企業、公安部下屬研究所和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北京郵電大學和上海大學等高等院校共73家單位(部分單位同時參編多項標準)參加了標準編制組。在三項標準編制過程中,標準編制組召開了3次大型技術研討會、若干次專家咨詢會和調研會,收集并處理書面反饋意見615條,400余人次參加標準討論。三項標準于2022年11月8日由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批準發布并開始實施。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組織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原副總工程師宮亞峰等專家在進行標準審查時,對標準的內容和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三項團體標準的制定對于我國工業信息安全保障和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在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應急演練、預案編制和工業信息安全漏洞分類分級方面具有創新性,填補了工業信息全標準體系的空白。
案例2——《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信用等級評價要求》團體標準
信用及信用秩序是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制度基礎,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和信用制度能促進資源有效配置,提高全社會經濟運行效率。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著力提高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亟需規范國防科技工業領域信用秩序和競爭環境,促進行業自律。2019年國務院發布《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著力于推動信用等級評價工作成果應用。信用體系的建設意義重大,尤其在軍工領域、軍民融合背景下,選擇“信得過”的企業進入軍工領域,信用等級評價體系是一個很好的抓手。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受國防科工局委托,開展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經過多家單位試點,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具備了可復制、可推廣條件。協會于2021年6月7日正式立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信用等級評價規范》團體標準,于2021年12月24日組織召開了標準啟動會和首次研討會、2022年9月15日召開征求意見會。同時,在標準研制期間,標準編制組邀請行業領域專家召開多次研討會議,并形成標準送審稿。2023年5月30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信用等級評價要求》團體標準發布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有關部隊單位、軍工集團公司及所屬企事業單位、民口配套單位、高校、“民參軍”企業、行業機構等109家單位13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主辦,北京藍象標準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北京軍友誠信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和北京遠望智庫科技咨詢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陳晶晶秘書長出席會議。會上,陳晶晶秘書長致辭,國防科工局經濟技術發展中心原副主任賀守華、航空工業集團北京青云公司原副總工程師王德貴作專題報告,正式發布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信用等級評價要求》團體標準,為76家單位頒授了參編單位證書,深入解讀了評價指標體系。
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信用等級評價是促進社會優勢資源參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引導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強化誠信自律的重要抓手。信用等級評價客觀反映受評單位綜合情況,將為國防軍工領域考察供應單位、遴選合作伙伴提供依據和參考。《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信用等級評價要求》團體標準的發布實施,標志著信用等級評價工作進入新階段。后續,協會將以此為重要契機,進一步優化信用等級評價機制,不斷提升信用綜合服務能力,為國防科技工業領域信用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案例3——《智慧營區》系列團體標準
新時代的軍隊對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數字化管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部隊智慧園區成為發展的必然。現階段較為先進的營區基本實現了營區從傳統管理模式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轉型,完成了人員組織、車輛管控、信息通信、業務/政務、物資等核心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伴隨著智慧營區建設需求的不斷增長和軍民對智慧營區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逐漸也突顯出了諸多問題,亟需相關標準進行指導和規范。

2022年6月22日,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結合智慧營區實際建設需求和當下發展趨勢,提出了《智慧營區》系列團體標準編制計劃并予以立項。為有序推進系列團體標準高質量研制,2023年3月29日在京召開總體組推進會,2023年4月21日在京召開主編單位研討會。2023年6月6日,由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主辦、北京藍象標準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智慧營區》系列團體標準啟動會暨首次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理事長周武勝、原總后信息中心副主任孫留坤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副秘書長方海鷗、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喬華陽出席會議。會議由《智慧營區》系列團體標準總體組秘書長(北京藍象標準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張德保主持。來自空軍后勤信息中心、火箭軍后勤信息中心、陸軍參謀部信息中心、海軍后勤信息中心、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專家,《智慧營區》系列團體標準主編單位、副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代表等14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智慧營區》系列團體標準是協會在智慧營區領域首批團體標準,也是協會首批“自上而下”的計劃項目,協會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喬華陽在出席研討會時對《智慧營區》系列團體標準后續的有序推進提出了要求:一是希望研制組按照各位專家提出的寶貴建議對標準文本進行修改,并按照協會標準制修訂流程盡快推進標準研制工作;二是標準的制修訂和推廣實施離不開企業,希望研制組能夠調動更多企事業單位參與到標準研制工作中,各參編單位充分發揮各自在本領域的優勢,保障標準真正的落地實施;三是希望各位專家、各位主編單位以及參編單位和協會一起做好標準的市場推廣工作,擴大標準的影響力,為標準發布后的實施應用打下基礎。
展望篇
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等相關政策要求,準確把握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標準化工作發展方向,提升工作水平,全面推動標準化事業發展,在未來一段時期,協會在推進團體標準化中,將堅持注重頂層設計、成體系開展,第一批系列團體標準項目側重于通用標準,后期在網絡、安全等方面以及細分領域將會有第二批、第三批標準出臺。標準項目內容涵蓋更加側重于軍民兩用技術相關制造業,以此為藍本,其他行業可以參考使用。注重給出經典案例、便于落地推廣,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團體標準定位于創新和競爭,在標準研制過程中會鼓勵各行業經典案例寫入標準,形成范式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