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張文風 李 萍
為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變革,中醫院校就要在將執醫考試內容及要求納入本科教學大綱及目標的基礎上,快速深化建設及發展執醫題庫,彌補院校教育的不足[1]。近年來,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中醫院校陸續開展題庫建設工作,能夠建設完善的題庫屈指可數。為了能夠彌補傳統考核方式中考核范圍的局限性,題庫建設勢在必行。
1.1 題庫更新不及時 教學方法陳舊題庫內的考題和任課教師的教學理念做不到及時更新,不能夠與時俱進,使學生學習內容與時代和理念脫軌,不能完全適應醫師的職業要求,同時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自學能力不足,教師教學過程不能夠有效兼顧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影響學生學習的水平和執業能力。由于教師思想陳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使參加執醫考試通過率受到影響。
1.2 題庫的考核內容局限 單一與國家考試脫軌教師對于考試大綱和考試內容不夠了解,存在視野局限、思維固化的問題,講授的課程內容和制定的教學大綱脫離執醫考試,很多內容在學習過程中不講授,導致命題內容的重難點劃分與國家考試要求不一致,使原有題庫內容遠遠不及執醫考試涉及的內容范圍窄,內容單一,使題庫考核片面化,影響執醫考核的實施和結果。
1.3 題庫審核過程不夠嚴謹題庫審核過程序必須細致入微,在審題階段,制定審題細則建立初審、復審和終審制度[2]。題庫命題過程中命題人存在省時、省力、數量達標即可,審題過程中審題環節不足,不能達到審核標準;評審人員僅局限于本院或本校,甚至有課題組成員局限于本課程組組內進行,審命題人員和審核人員對題庫命題的要求和國家命題的要求不一致、對國家命題不了解,對國家考試分析不足,不能有效審核命題,導致命題的質量不高,直接影響考核的過程和結果。
1.4 現有師資對執醫考試認識度不夠以長春中醫藥大學為例,現有中醫基礎類課程8門,涉及課程的任課教師有43名,參與國家級考試命題的教師共有9名,參與3年以上國家級考試命題工作的教師僅有1名,近2年參與朝醫醫師資格命題的老師4名,參與中醫師資格考試的命題教師8名,參與中醫經典能力等級考試的命題教師2名,多數教師僅參與1次命題工作,對于具體命題要求和規定有初步了解,對于課程整體考試情況是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考試認證中心提供的考試通過率分析報告,了解本課程考試內容的比重,了解學生考試的總體情況,對于能夠承擔命題任務和全面提高對國家級考試的認識度,則需要學院和學校組織培訓學習和調研,由于授課任務重導致參與機會有限,使中醫基礎類課程能力和執醫考試脫節,導致學生在此部分的整體通過率低。
2.1 制定全面的監控體系 保障題庫質量題庫建設的重點內容就是能夠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出發,建設出能夠保障學生學習質量、能夠符合新時代醫學人才發展,能夠提高學校綜合水平的題庫,建設出高質量、高標準的題庫則需要建設較為全面的監控體系,全面、全方位地保障題庫的建設。為了題庫建設落到實處,題庫建設過程中需要課程組、學院、學校三級作為保障單位,為題庫建設把好關。課程組在組織教師命題時,掌握好命題人的綜合水平和能力,學院要掌控好命題組命題的質量是否能夠達到使用目標,學校需要全面考量命題組、學院的管理標準,命題的實施、命題的反饋和評價。命題過程嚴格按照監控體系進行,課程組組織命題工作,初稿完成后,課程組內部將根據命題方案、命題要求、知識點等方面進行初步審查,審查后修改并完善,完善后提交學院進行校內專家復審,校內專家圍繞國家級考試命題標準,結合命題經驗進行指導和反饋,課程組根據專家提供意見修訂并完善,進行下一步行業內專家的審查環節,此環節需要學院向學校申請支持,學校從綜合角度聘請或委派專家進行命題指導和管理支持,通過專家審查能夠符合標準的命題允許應用到期中考試、期末考試、課后測試等各環節考核工作中去,不符合標準的命題則要求重新進行修改和完善,在不斷審查和修訂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運行,課程組對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凝練,進一步更新,題庫建設是一個常態化的工作,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制定出相對完善的監控體系,才能夠監控命題教師和題庫質量。見表1。

表1 題庫建設監控體系
2.1 制定多維多元的評價體系 驗證題庫質量題庫建設過程中,能夠驗證題庫質量的標準是運行過程中,學生的反饋、教師的反饋、平臺對考生的綜合評價、畢業生在國家考試通過率情況,只有四者成正比,才能夠體現題庫建設達到培養目標。在題庫建設初稿完成后,制定題庫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找標準進行評選,對能夠達到標準(80%)的部分課程進行運行,教師通過考試分析了解學生對知識學習情況,通過考試題型和標準化程度對照國家命題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國家命題的理解程度,通過平臺綜合分析,了解學生對各類題型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綜合檢驗題庫質量是否達標。見表2。

表2 題庫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2.2 信息化題庫建設支持信息化題庫建設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興趣,通過不同的考核方式得到具體的評價結果,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學情,李永華提到:課程考試在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改革考試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3]。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以及專業網絡技術團隊支持,運用信息化題庫建設讓學生實現不分時間、地點、形式進行自學、自測、自評,通過平臺有效提供評價結果,在建設過程中通過學院申請、學校推薦成功,實現了這一功能的開發和制作,專門的網絡技術人才配合題庫建設小組,全面進行開發,為學生提供便攜的手機軟件進行學習,對于學生所需的功能在校內進行調查,根據學生需求制定項目參數,供給學生使用,同時也在教考分離考試改革過程中,發揮網絡信息化的專業特點,智能組卷,讓考試實現教與考全面分離,不局限于教材、大綱、課內講授的內容,全面考量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平臺的綜合分析功能,分析學生對知識點、題型的掌握情況,提高了題庫的使用價值。
3.1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完善教學大綱 促進題庫和醫師考試接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教學大綱的更新換代,不能夠僅依靠課程組,要打破傳統,不斷創新,邀請國家命題專家作指導,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為導向,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推薦的考試大綱細則為基礎抓手,組織課程組堅持兩注重一強化原則,即注重培養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強化臨床思維能力,進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善教學大綱。對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進行修訂時,尤其要合理設置課程教學,加強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和培養。根據醫考內容進行研討,制定新的教學方案,撰寫教學設計,完善教學大綱,做到三個融合,即課程教學大綱與執考大綱相融合、課堂教學內容與執考內容融合、課外學習和執考內容相融合,實現課上和課下、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全面覆蓋執醫考試。對于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把握課堂教學這一主要陣地,在培養扎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實踐動手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
3.2 改革考試方法和內容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考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學有制約作用,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4]。近年來全國各高校普遍實施教考分離形式進行期末考試,教考分離工作的實施有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題庫建設是實現教考分離關鍵步驟,也是能否通過考核體現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質量的關鍵,很多細節還需要進一步探討[5]。題庫建設是有效開展教考分離的重要手段,是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重要途徑。要不斷改進考試內容和形式,從根本上改變教師授課根據學時圈定授課內容的習慣,讓教師不斷開發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利用有限時間,改變老師不教、學生不學的習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把握教考分離考試改革的有效途徑,推進題庫建設工作,不斷收集同類院校提供的考題,取長補短,強化教師命題能力,制定題庫選題標準,提高題庫的質量,將題庫運用到學生學習、練習、測試、考核等各環節,幫助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點,運用計算機技術準確分析學生學習、練習、測試等結果,使老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同時,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通過題庫使學生從了解到熟知再到運用執考的相關內容。
3.3 強化題庫質量 更新教師教學理念試題庫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建成后還需要日常的維護和更新[5]。題庫建設是長期的工作,題庫建設的好與壞,重點在于題庫的質量,題庫質量的好與壞,重點在于題庫建設的來源,也就是命題教師,命題教師是題庫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主體,只有命題教師突破自我,勇于推陳出新,不斷學習與提升,才能夠建設好題庫;作為管理者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總體規劃好、制定出細致的題庫質量監控體系和評價體系,才能夠管控好命題者和題庫命題的質量,將題庫質量和教師能力提上來,讓教師從態度上認真起來,思想上轉變起來,從行動上實施起來,讓管理者從監管上規范起來,打造出一款能夠提高醫學生考試的通過率、能夠促進學生學習中醫基礎和經典的題庫,使學生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學、悟、用,實現具有高超技術的醫學人才的培養目標。
總之,近3年通過題庫建設和實踐過程中發現,題庫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始終是題庫命題的質量,題庫建設是一個一直研究的問題,要針對人才培養目標變化,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不斷更新題庫的內容,要常態化的開展規范化、標準化的命題工作,針對命題進行全面的審核,避免影響題庫質量。題庫建設過程中,要想建設出高質量、高水平的題庫,就要提升教師能力、師資隊伍建設也要不斷強化、交流培訓的計劃要增多,只有綜合能力提高了,題庫的水平和質量也就提高;與此同時,還要構建全面的保障制度和評價體系,保障和運行題庫,達到培養高質量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