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杭,王嘉孺,張 瑛,譚思連,楊 永*,趙甜甜,孫心悅,鄧錦欣
(1.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200;2.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2)
外科護理學是臨床護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針對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要求護生能夠通過整體護理、科學護理解決外科護理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外科治療與護理的質量與水平。該課程專業性強、實踐性強,在教學與應用方面都強調工作程序的科學化、標準化和規范化。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以外科護理學理論框架與護理程序為基礎展開常規教學,教學內容、手段、形式相對固定、單一,很多護生感覺枯燥難懂。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1]。當前,BOPPPS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融合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圍繞探究式活動進行教學設計,其在護理教學中應用的效果已經過實踐證實[2-3],但目前對于BOPPPS 教學模式在護理教學中應用的效果研究多采用考試成績和教學滿意度量表進行客觀量性評價,缺乏對護生在BOPPPS 課程教學中的體驗、感受的主觀評估。鑒于此,從護生的實際基礎和切實需求出發,通過個人深度訪談對其外科護理學BOPPPS 教學模式的學習體驗進行探討,從而充分了解護生在BOPPPS 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規律、問題和成效,并基于訪談結果討論分析BOPPPS 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及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期為進一步改進BOPPPS 教學法提供依據。
2023 年3 月到4 月,采用目的抽樣法中的最大差異法[4],根據護生的外科護理學期末成績最大差異進行選樣,選取廣西中醫藥大學2020 級護理學專業已經完成外科護理學學習的護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護生已進入大三下學期,并全部完成外科護理學課程學習;(2)擁有優秀的表達能力,能夠真實表達自身體驗;(3)知情且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不擅長表達或溝通有障礙者;(2)沒有足夠時間參與本研究者;(3)未全部完成外科護理學課程學習,有曠課記錄者;(4)不愿意參與本研究或不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樣本量以信息飽和不出現新的主題為止,最終納入護生13 例,為保護其隱私,姓名均以編碼表示,基本信息見表1。

表1 受訪者一般情況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1.2.1 BOPPPS 教學模式BOPPPS 教學模式最早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學與學術成長中心所提出,早期被作為一種教學模式用于培訓教師技能,后被逐漸用于課程設計模型,它將教學設計劃分為6 個部分,即導入(Bridge-in):建立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聯系;目標(Objective):幫助學生了解教學目標;前測(Pre-assessment):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引導學生多方位參與教學;后測(Post-assessment):了解教學目的是否達成;小結(Summary):知識點回顧復習。
1.2.2 訪談內容確定 本研究采用現象學研究方法。訪談方式采取半結構式訪談,訪談提綱由本研究團隊(外科護理學教師1名,碩士研究生3 名)成員經過查閱大量文獻,結合團隊討論結果而擬定,并經過2 名護理教育專家、3 名臨床護理專家審核修改,經過對兩名護生進行預訪談后調整為以下5 點:(1)您喜歡外科護理學目前所用的BOPPPS 教學模式嗎?(2)談談您對BOPPPS 教學模式的看法或者感受?(3)您在課程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并采取了哪些解決措施?(4)您對本課程的BOPPPS教學模式有什么建議嗎?(5)您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嗎?
1.2.3 資料收集方法 提前與受訪者進行聯系并約定好時間,地點選擇安靜、明亮的學校辦公室,進行面對面訪談,準備錄音筆、飲用水、筆記本、中性筆、訪談大綱等。每次由兩名研究員對一名受訪者進行訪談,一人負責訪談,另一人負責觀察并記錄訪談過程中的細節,包括受訪者的語氣以及神情、肢體動作等非語言內容,訪談開始前研究者先對受訪者進行關于訪談目的的解釋說明,訪談內容根據半結構式提綱進行,但不僅限于提綱內容,不依照大綱順序進行,根據實際訪談過程隨時進行調整,過程中注重傾聽,并及時對受訪者敘述不清楚的地方進行追問確認,每次訪談持續10~20 分鐘。
1.2.4 資料分析和質量控制 每次訪談結束后,研究團隊成員在24 小時內對錄音進行一字一句反復聆聽確認并結合現場細節觀察記錄內容轉錄成文字資料,導入Nvivo 12。隨后由兩名研究者用Colaizzi 七步分析法[5]進行資料沉浸、編碼、分析、歸納、整理,過程中假如出現分歧則進行團隊會議集體討論來抉擇。兩名研究者需要將自身沉浸到原始資料中去,總結出主題,隨后將所得主題交予受訪者進行核實確認是否有誤,核實無誤后形成最終主題。
經過分析整理,將護生對于外科護理學BOPPPS 教學模式的學習體驗歸納為4 個主題,包括提升學習體驗、優化教學效果、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與期望。
2.1.1 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調動群體學習積極性 訪談過程中,多位護生表示外科護理學BOPPPS 教學模式的課堂形式靈活多變,課堂氛圍輕松活躍,上課沉浸感強。A11:“我很喜歡這種上課形式,(老師)從上課一開始的導入就讓我們產生那種想要深入了解學習內容的沖動(捂嘴笑)。”A2:“感覺上外科護理學課大家都比較活躍,特別是參與討論的時候,大家討論都很熱烈。”A12:“相對于之前的教學模式,現在這樣的教學模式更能讓我們有代入感。”
2.1.2 下放教學權能,讓護生成為課堂的主人BOPPPS 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讓護生全方位參與到學習中[6]。BOPPPS 教學中,護生不再只是聽眾,而是全方位、深度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成為課堂的“主人”。A4:“老師布置實施翻轉課堂的章節,我們肯定會特別重視,在制作課件的時候,會更深入地去了解這些章節的知識點,因此對這些章節的內容印象很深,所以我感覺在BOPPPS 教學模式中我收獲很大。”
2.2.1 提升護生綜合能力BOPPPS 教學模式營造了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并引導護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討論、推理,并對其中的問題質疑,對出現的錯誤進行反思,這有助于護生在課堂上對真實的臨床情景進行全面思考,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A1:“外科護理學知識點很多,我覺得BOPPPS 教學模式不僅能幫助我們掌握現有的知識,同時也能培養我們根據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A12:“上完課之后,我們還經常會在寢室討論課上沒有討論完的問題或者在當時沒有解決的問題,這樣得出的結果大家印象都很深刻。”
2.2.2 提高護生的教學滿意度BOPPPS 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一方面充分發揮了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使護生處于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使教師及時從教學過程中獲取反饋,以便調整后期教學策略,也提高了護生的教學滿意度。A9:“老師每次上課經常提問,所以我們也不敢偷懶不看書,我覺得這樣一方面治好了我以前老偷懶的毛病(微笑),另一方面我覺得對于老師來說,他也能更好地了解我們的學習情況。”A5:“我覺得BOPPPS 教學模式可以促進我們課前自主預習,在課堂上能帶著問題去思考老師講解的內容,再加上課后復習,能使我們有效掌握所學內容。”A9:“老師提出問題,是對我們所學知識的一個檢測,可以讓老師知道我們對這節課內容的了解程度,也可以使老師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我對這樣的教學形式挺滿意的。”
2.3.1 培養護生臨床思維能力BOPPPS 教學模式構建了臨床實踐與課堂教學之間的“橋梁”,模擬了臨床實踐中護生需要獨立面對的真實場景,鼓勵護生主動去學習如何處理臨床問題,培養了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A1:“之前的學習主要靠死記硬背,而采用BOPPPS 教學模式后,經過多次的課堂討論,現在我遇見臨床問題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我覺得還是挺好的。”A6:“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去醫院見習的時候,帶教老師問我們一個關于ERCP(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管道護理的問題,當時我想起來之前外科護理學課上講過類似的,就是那個T 管的護理,所以那個問題我當時回答得很好。”
2.3.2 提升自主學習效能 參與式學習就是要讓護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案例教學、翻轉課堂等方式,在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也培養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A1:“當老師在導入部分提出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用之前學過的知識嘗試解決。”A8:“平時遇到問題我們會問老師,課后我們也會利用網絡查詢。”A13:“用之前學到的知識嘗試解決現有的問題,是一個提升自主學習效能的過程。”A7:“老師會對大家集思廣益的結果進行點評,我會把這個過程中重要的內容記錄下來。”A9:“我對翻轉課堂比較感興趣,我們在課后學習,在課堂上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提升了我們的自主學習效能。”
2.4.1 教學時間安排需優化 外科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知識點繁多且重實踐操作。訪談中有護生希望縮短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時間間隔,使教學之間的聯系更緊密。A5:“希望可以上完理論課之后就去臨床實踐,就比如說我們有一次學了腸梗阻,第二天就去臨床觀摩腸梗阻病例,我們對腸梗阻患者的護理方法就掌握得很好。”A4:“感覺外科護理學知識點比較零散,章節之間的聯系較少,希望多安排實踐課,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A3:“因為外科護理學實踐性很強,如果理論課和實踐課上課時間相隔太久,后面上實踐課理論相關內容會遺忘很多,再加上實踐課時間緊張,參加的人也比較多,實際上手操作的機會和時間較少,學到的東西也挺局限的。”
2.4.2 案例設計應注重個體化 由于護生之間能力層次有差異,因此選取臨床案例的時候應結合實際情況,并結合課程教學安排,選取恰當且接近臨床真實情景的案例。A1:“總體來說,我覺得臨床案例還可以,接近臨床真實情景(微笑)。”A12:“我覺得所選案例應該讓我們能讀懂,從而去更好地提出護理措施。”A8:“老師在講解一些課本知識的時候,沒有加入臨床的內容。”A10:“老師導入的案例太典型了(皺眉),我覺得臨床上沒有這么典型的案例,或者說那種典型癥狀沒有這么明顯。”
2.4.3 科學引導護生進行課外學習 參與式學習效果雖好,但占用課堂時間較多,且在有限的外科護理學理論課時里需要掌握大量知識點,這給護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因此護生要在課下花費大量的時間[7],而教師往往忽視了引導護生進行課外學習的重要性。A5:“要說學習困難,可能就是課前預習吧,自己單獨看課本,課本上的內容比較多也比較雜,不太好自己歸納總結。”A3:“我覺得可能我基礎不太牢固,專業知識掌握情況不理想,自學有點難度。”A7:“就比如說一個章節里面,有很多個疾病,一個疾病又有很多細分的知識點,不僅很多疾病需要學,還要總結那些疾病各自的特點,這對我來說有些困難。”A6:“我希望老師可以在課前針對本節課內容下發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料,這樣我們自學的時候就會有重點。”
我國一直重視人才的培育,2015 年我國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發展戰略,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科水平,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教育部也強調一流學科建設要牢牢抓住人才培養這個關鍵[8]。BOPPPS 教學模式6 個步驟與護理學科的有機融合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9]。課程伊始,教師通過案例導入、前測以及確定學習目標,在激發護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其明確學習目標[10]。在授課環節,BOPPPS 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中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護生被動接受,轉變為讓護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引導護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討論、推理,并對其中的問題質疑,對出現的錯誤進行反思。后測的時間臨近下課,此時護生的注意力不集中[11],因此后測的題目要“精”,且使教師能根據護生試題完成的結果對后續的教學進行動態調整。總結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教師在這個環節要點評本節課護生學習過程中的常見錯誤,讓其意識到學習中存在的不足[12]。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環環相扣,護生從始至終積極參與,而不是單純聽講,教師則在教學中不斷接收護生的反饋,對教學內容進行動態調整,實現教學相長,通過科學的方式促進外科護理學教學質量提高,增強教學效果,提升護生綜合能力,促進護理人才的培養。
BOPPPS 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近年來才被引入國內的新模式,它的教學效果與教師自身的信息化素養水平密切相關[11]。挖掘BOPPPS 教學模式的新用法、好用法,以及充分發揮多媒體等技術的信息傳達功能、互動功能、開放功能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能提高教學效果、護生學習積極性等。教師提高護理專業知識水平,將信息技術融入現有的課程結構和教學中,豐富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方法,符合當前數字化教學的潮流,能培養出優秀的護理專業人才,這與Kao M C 等[13]的研究結果一致。另外,本次訪談中,外科護理學BOPPPS 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理論教學內容與臨床結合不緊密、學生自身基礎差,課外學習困難、課堂時間緊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解決,這與目前BOPPPS 教學模式的主流趨勢是一致的[13-15]。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的意義不在于讓教師單純套用新的教學模式,或在課上使用多媒體課件,而是圍繞學科特點、護生實際情況采用新的線上教學模式[16],開發和護生層次相適應的教學課件,對教學的每一步設計做到精益求精,最終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1]。
當前BOPPPS 教學模式在高校課程的應用中,工科課程應用較多,醫學課程應用相對較少[17]。外科護理學是一門知識點繁多且重實踐操作的護理核心學科。BOPPPS 教學模式一般圍繞一個單獨的知識點展開,用時較多,這與外科護理學知識點多且教學用時較長相矛盾,因此教師不得不將外科護理學原有教學內容進行拆分和重組,對較難的教學內容實施BOPPPS 教學,簡單的內容讓學生課下自學。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采用BOPPPS 教學模式,這與崔寧等[17]的觀點一致。因此,后續BOPPPS 教學模式的應用我們會充分考慮學科特點,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另外,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對BOPPPS 教學模式的各個環節進行靈活調整,如延長參與式學習的時間、將后測移至課后等,力求增強BOPPPS 教學效果。
外科護理學教學中護生的課堂參與度高,課堂中的互動多,再加上各種課堂活動,如翻轉課堂、小組討論等,無形中壓縮了教師授課時間[18],因此,教師往往為在課堂上完成教學計劃而采取灌輸式教學,此舉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其主動學習能力[19]。采取BOPPPS 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護生為主體,教師培養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科學引導護生的課后學習,一方面在不影響護生其他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適當加大其課外學習量;另一方面也要保證護生課外自主學習的質量,做好科學嚴謹的課外學習規劃、建立課后答疑群、制定組長監督制度,以及對課外學習的效果和護生反映的問題及時歸納處理,在盡可能全面掌握護生真實學習狀態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對教學進行調整。總而言之,比起在課堂上機械地給護生灌輸知識,不如多去引導護生進行課外學習,這對于培養護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也大有裨益。
本研究圍繞本科護生外科護理學BOPPPS 教學模式的學習體驗進行質性訪談,發現外科護理學BOPPPS 教學模式對于激發護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增強教學效果、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有著正向促進作用,說明BOPPPS 教學模式在科學培養護理人才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另外,本研究還發現,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充分考慮學科特點以及重視對護生課外學習的引導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僅對一所學校的本科護生進行了抽樣調查,選取的樣本量較小,覆蓋面不廣,因此所提煉的主題代表性有限,日后會對其他學科進行更大范圍的質性研究,以驗證學生對BOPPPS 教學模式的真實學習體驗,為我國護理教育的持續改進提供實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