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立海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清鎮 551400)
油畫作為西方傳統的繪畫形式,發展至今呈現出技法純熟、形式多樣、語言豐富、風格多元的局面,并日臻完善。中國油畫必須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區域文化結合起來,借助在西方油畫中習得的油畫表現技法,著重表現具有中國氣質,彰顯中國藝術精神,弘揚時代精神和愛國情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創作。
中國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這些是油畫創作中收集民族文化特色題材最原始、最寶貴的資源。中國的油畫創作可以挖掘優秀民族文化素材,與油畫創作形式相結合,創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油畫作品。民族題材油畫創作是中國油畫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油畫在新階段發展的重要特征。民族題材油畫創作主要指對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特征,不同地域的自然風貌,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內涵、民俗風情和民族精神的表現。在高校油畫創作的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民族題材的油畫創作呢?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和創造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人類發明創造的技術和物質產品的顯示存在與組合,強調一種文化和文明狀態,包括人們的飲食、服飾、建筑和生產工具等內容;精神文化是人類在從事物質文化基礎生產上產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的集合,包括語言、文字、藝術、哲學、宗教、風俗和傳統節日等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民族文化的藝術寶庫,熟悉和研究我們民族的藝術史、審美史和心靈史,發現真、善、美。如貴州,作為民族文化的大通道,擁有多個民族,18 個世居民族,千百年來,在披荊斬棘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其民族文化既多元,又融合。這一現狀使得貴州高校學生民族成分構成比較復雜,每個班級約有七八個不同的民族組成,各民族之間的學生相對比較和諧,他們相互了解民族文化、民俗風情以及生活習慣。在油畫創作的素材收集階段,引導學生關注那些感興趣的、獨特的、有意義和價值的創作素材,指導學生收集本民族諸如人物形象、民族節日、建筑特色和民間傳說等作為油畫創作主題進行素材收集。同時,也主張學生去表現非本民族的題材,如漢族學生表現苗族題材,苗族學生表現侗族題材,侗族學生表現水族題材等,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和立場去理解和表現其他的民族文化。
在民族題材油畫創作實踐和探索中,中國油畫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創新,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民族題材油畫作品和油畫家,他們對中國各個民族的文化、藝術、風俗、人物個性和民族精神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和表現。
在西藏藏族題材的創作與表現上,比較有影響力的為陳丹青和艾軒。表現西藏地區藏族人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的油畫《西藏組畫》是陳丹青在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作品,《西藏組畫》共七幅,包括《母與子》《進城之一》《進城之二》《康巴漢子》《洗發女》《朝圣》和《牧羊人》,1979 至1980 年間完成于拉薩和北京,以寫生般的直接和果斷描繪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是民族題材與現實主義油畫創作融為一體的典范。艾軒側重于表現西藏地區藏民迷茫、孤獨和傷感的人物形象,如油畫《微風撩動發絲》《被云帶走的往事》和《靜靜的凍土帶》等,艾軒喜用藏族小女孩形象入畫,或坐著或站在寂靜純凈的高原上,那一雙單純、干凈無邪的大眼睛凝望著遠方,畫面彌漫著一種永遠躲不開的藍,使整個畫面顯得更加的冰冷、孤寂、凄涼,或許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艾軒才能找到那份心底久違的寧靜。
在蒙古民族題材油畫創作的表現上,朝戈是無法繞開的油畫家,蒙古草原廣闊的詩意和蒙古族人的精神世界,一直是朝戈不斷追求和表現的內容,如油畫《陰山》《蒙古包》《盛裝》和《敏感者》等。對陜北地區農民形象題材的油畫創作有比較深入研究的非油畫家郭北平莫屬,他主要表現陜北農民那種樸素、堅實和凝重的精神氣質,如油畫《正午》和《家園》。在貴州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探索實踐中,陳紅旗是比較成熟的油畫家,陳紅旗對貴州從江岜沙的苗族部落情有獨鐘,被岜沙苗族那種原始、樸素而神秘的民族氣息所吸引。從江岜沙苗族部落被稱為中國最后的槍手部落,入選為地球上最神秘的原生態部落之一,至今依舊保持著用鐮刀剃頭的習俗,被譽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陳紅旗二十多年不間斷地到岜沙部落駐地寫生,與苗族群眾一起生活,體驗苗族文化,通過油畫藝術形式去表現從江岜沙部落那種原始、粗獷、彪悍的苗族人物形象,如油畫《三個火槍手》。
以上這些都是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實踐研究非常成熟的典范,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做了大量的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實踐,形成了獨特的表現形式和油畫風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所以引導學生研究和借鑒這些優秀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非常必要,研究這些畫家在民族文化題材油畫上的技法表現,探索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語言的表現方式,研究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的實踐路徑,從而挖掘和表現蘊藏在民族文化中的真、善、美。
主題確定就是主題思想的確定,主題思想是油畫創作所要表現的主要內容,是以藝術的、技巧性的視覺語言為媒介傳遞給觀眾的觀念和態度,以傳達某種情感,反映某種現象為目的,從而達到情景交融境界,簡單地說就是油畫創作要表達的感情、說明的道理和展現的內涵。學生在進行民族主題油畫創作前,要注意生活經歷與選擇內容的融合程度,要搞清楚通過民族主題油畫創作來表現什么形象、表達什么情感、展現什么內涵、體現何種文化價值、達到什么目的等等,搞清楚這些也就明白了創作的意義和價值。
素材收集是根據創作主體內容,對創作素材進行收集、加工和提煉。素材收集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收集就是進入民族地區,深入族群部落,體驗民俗節日,記錄令人感動的、有意義的生活片段,并現場寫生進行油畫創作的前期實踐;間接收集是指通過書籍查閱、網絡搜索等方式了解民族歷史、文化和風俗。創作素材最好的收集方式是直接和間接的結合,直接素材的收集方式最為直觀、影響最大、感受最深、觀察更細、情感最真、效果最好;間接素材的收集方式作為補充,可以在大量書籍文獻資料中找到民族文化中更全面、更深層次的內容,從而更好地挖掘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為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做好經驗積累和提升。
草圖構建是對收集的民族文化創作素材進行分析、加工、概括和提煉,并根據油畫創作的內容和主題思想,打好腹稿,畫出創作草圖。創作草圖構建要注意創作內容、形式和構圖是否體現了個性情感的要求,畫面符號的運用,色彩、色調處理與內容是否統一,各種油畫語言要素和表現手段是否能夠表現主題思想,作品是否體現時代特征與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作品是否表現了民族個性、民族思想和民族精神。草圖構建在整個油畫創作過程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創作草圖構建好了,后面的油畫創作實施就非常順利了。創作草圖分為素描稿和色彩稿兩個階段,素描稿主要解決構圖形式、形體結構、比例透視、點線面構成和黑白灰層次等繪畫語言的設計與布局,并且充分體現油畫創作的形象特征和主題思想。色彩稿主要通過色彩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來表現油畫創作的主題內容,色彩稿要解決油畫創作的基本色調,主色和輔色的比例、結構和構成關系,表現手法的探索和確定,色塊形狀、筆觸厚薄肌理的設計,色彩空間和冷暖的處理,民族色彩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的表現等。創作草圖的構建一般情況下先畫素描稿,在素描稿構思設計完成之后再進行色彩稿的構建,色彩稿是油畫創作的最終定稿,是主體素材進行審美認識之后的審美表現,是油畫創作具體實施前最重要的階段,也是決定油畫創作水平高低的最關鍵的環節。
創作實踐包括創作實施、深入刻畫和調整完成三個階段。創作實施是油畫創作具體實踐的開始,在油畫創作色彩稿確定之后,就需要把創作色彩稿按比例大小在油畫布上用打格子的方法進行放大,然后從背景開始著色,確定畫面大體的形體塊面與色調以及各個局部的色彩傾向、色彩明度和色彩冷暖。接著就是深入塑造環節,深入塑造一般是針對主體物而言,對主體物的形象特征進行深入的塑造與刻畫,將畫面的主次關系、虛實層次、色彩空間、節奏關系、形體結構、人物個性和民族特征著重進行表現,這一階段既要樹立整體的觀念,又要強調細節的塑造;既要對形體進行客觀的表現,又要對形象進行適當的藝術處理;既要注重形式美的表現,又要體現個人的審美情趣。這一階段是對學生造型功力的集中考驗。最后是調整階段,主要對創作的主題思想是否突出,畫面的肌理效果是否自然合理,民族文化元素和氛圍是否明顯,形體塑造是否具有表現力,畫面色調是否明確,空間關系是否清晰,民族風貌、民族精神和文化特征是否彰顯等這些方面進行最后的調整,直至完成。
下面兩張是比較完整的學生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都是取自貴州地區的民族文化。《夜郎印象》取材于貴州夜郎國文化題材,學生通過生動而有張力的筆觸、神秘的色彩、夸張的造型以及夜郎圖騰元素來表現自己對古老的夜郎國的印象。《別有洞天》取材于貴州侗族文化元素,學生通過侗族特色建筑樣式、人物造型、服飾特征、獨特的樂器和暗灰色調等來表現古老而神秘的侗族文化。

李銀 《夜郎印象》
總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華各族先民共同開發了我們的秀麗河山,共同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將中國各個民族優秀的文化、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民俗、深厚的情感、偉大的精神等民族元素和時代特征融入學生的油畫創作中去,使學生的油畫創作更具民族性和時代性。民族文化題材油畫創作的教學實踐,強化和塑造了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友誼和文化交流,創作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油畫作品,從而加快了油畫中國化進程,促進了中國油畫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