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英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中學,甘肅張掖 734099)
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科研興?!薄翱蒲信d教”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學校對于科研工作的重視在不斷提升,這也是助力教師成長、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但相對來說,我國廣大農村學校教師在科研能力方面還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從學校層面來說,部分農村學校對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也缺乏相應的制度安排和應對策略,影響了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從教師自身層面來說,部分教師存在思想認識上的局限性,要么不重視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要么覺得科研是一件很“神秘”的工作,自身能力難以達到,因此往往沒有積極參與其中,這無疑會影響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2023 年上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在當前的教育工作中,要扎實推進區域教育的協調發展和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優先發展鄉村教育,全面推進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逐步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而科研作為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有力支撐,更需要得到充分重視,如此才能推動農村學校的良好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步入新時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在發生變化,教師是立教之本和興教之源,不僅承擔著給學生傳播知識與技能、傳播思想與認識的職責,還承擔著塑造靈魂和生命、塑造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農村地區是我國教育發展相對薄弱的環節,對此黨和政府先后出臺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 年)》《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 年)》等文件,同時提出了“教育創新”的重要教學理念,而科研創新則是教師教育創新的重要路徑,對助力農村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學校發展角度來說,教學是其中心工作,而科研則是助力教學工作不斷提升的有效動能,農村學校也是如此。廣大農村教師在科研活動中,能夠結合自己在教育、教學一線中的重點問題,進行深度研究和思考,進而尋找優化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路徑,這一過程也能夠提升教師的教育認知和智慧,增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而農村學校的發展關鍵就在于教師,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僅有利于教師補齊自身短板,還有利于提升教師的研究意識、反思意識和創新意識,促進農村學校的不斷發展,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持續推進,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面臨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對此廣大一線教師需要不斷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優化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科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有人曾說:“科學的教育離不開教育的科學,有效的教學來源于對教學的研究。”這句話說明新時期教育工作中,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而對于農村學校教師來說,科研能力是大部分教師的短板,也是制約教師成長的障礙之一。在新課改背景下,農村教師也要成為研究性教師,要把實踐、學習、反思、研究等融為一體,在此過程中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完善,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俗話說:“一個人做事是加法,而一群人做事是乘法。”農村學校教師的個人成長離不開團隊的力量,因為“獨行快,眾行遠”。針對農村學校教師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農村學校要進一步優化合作教研,不僅要規范開展校內合作教研活動,還要積極拓展合作教研的時間和空間,參與校級之間、城鄉之間開展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推進。
“專業引領”是提高合作教研層次和水平的關鍵,也是推進新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專業支撐。在農村學校開展合作教研活動,對很多學校來說缺乏相關的經驗和具體的舉措,對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支指導合作教研共同體的專家隊伍,以有效指導學校合作教研活動的開展。
在專家隊伍構成上,既要有各地區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的學科教研員,也要包括部分在科研領域有突出成就的學校教研工作負責人、學科帶頭人以及骨干教師、學科名師等,要發揮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學校還可以邀請部分師范類高校中負責教育教學研究的專家教授,定期來農村學校進行工作指導,以提升專家隊伍的業務能力,切實發揮其指導作用。
在開展工作的形式方面,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指導和幫扶活動,如專家講座、業務培訓、教學觀摩、送教下鄉、同課異構、師徒結對等,要立足于廣大農村學校的現實需求以及迫切需要解決的短板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專家組也可以在充分調研學校實際的基礎上,給各個學校制定契合其現實需求和條件的合作教研開展策略,使學校的合作教研活動能夠扎實有序地展開和推進。
從工作內容上來說,農村學校的科研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內容,也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生產力”,因此在農村學校開展合作教研活動,必須重視發揮學校的引領和保障作用,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的科研潛能,營造開展合作教研的良好氛圍。
1.遴選人才,發揮引領作用。農村學校要重視科研領軍人才的選拔,即從本校教師隊伍中遴選出在科研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教師或者研究意識較強的教師,讓其擔任學科教研組長或者學科科研帶頭人,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學校也可以從教師隊伍中選拔肯鉆研、有科研意向的教師,對其進行教科研能力的專項培訓,再發揮這些教師的輻射作用,從而逐步建立本校的教育教學科研團隊,為合作教研的開展培養骨干力量。
2.立足學校,開展校本研修。在農村學校開展科研活動的目的之一是解決學校在教育教學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進而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在培養農村教師的科研能力過程中,重視校本研修也是優化合作教研、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的有效舉措。對此,農村學校一定要鼓勵教師立足于學校發展,結合當前新課改的要求積極開展校本研修工作,如對新課程標準的研究、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高效課堂的構建、“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等問題,都可以成為校本研修的課題,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不僅能夠提升農村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還能夠提升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從而有效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3.完善制度,建立激勵機制。制度是保障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運轉的關鍵,在優化合作教研的過程中,農村學校要重視完善與之相關的各項制度,建立激勵教師主動參與教學科研的機制,以激發教師的內驅力。首先,學校要逐步完善常規教研和集體備課機制,每周要求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來開展教研,不僅對主講人有具體要求,對參與教師也有具體要求,避免出現“旁觀者”,并且要形成教研成果。學校和教研組要把個體備課和集體研討結合起來,同時要求教師及時進行課后反思。其次,學校要建立教師培訓提升制度。農村學校要利用好國家每年開展的寒暑假教師線上培訓活動,要求教師全員參與,并就其中的重點課題開展討論交流,深化教師對科研的認識。最后,學校要建立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獎勵機制。針對國家對教師考核和職稱評審晉級政策的變化,農村學??梢园呀處熢诤献鹘萄泻涂蒲蟹矫娴呢暙I、成績納入教師評優評先、職稱晉級的標準中,從而使廣大教師重視科研活動。
4.廣拓渠道,提供成長路徑。為了提升合作教研的實際效果,農村學??梢酝ㄟ^“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廣泛拓展教研渠道,為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提供多樣化的路徑。在“請進來”方面,農村學校可以邀請專家進校園,開展相關主題的科研講座和教師科研能力診斷等活動,如科研課題研討、論文質量診斷等活動。在“走出去”方面,學校要結合國家對當前農村教育支持力度不斷提升的有利外部條件,給教師提供外出學習、交流、培訓的各種機會,以開拓教師的視野,并在教師回校后及時對學習內容進行交流、研討,這對于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也會有很大幫助。此外,學校也要利用好校際交流這一有利平臺,主動同區域內在教科研方面走在前列的學校進行交流和學習,同時也要積極爭取市區優質學校在教科研方面的幫扶,并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助力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
在學校各項工作中,教師是主力,因此要想進一步優化合作教研來提升教師科研能力,學校必須重視挖掘農村教師的潛能,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
首先,農村教師需要轉變觀念。隨著新時期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承載著教書和育人的雙重使命。當前學生的發展變化較為明顯,教師需要在教育教學理念上不斷創新,特別是要樹立新的教學觀、成才觀、學生觀、教材觀等,這意味著農村教師也要在觀念上主動求變,要意識到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工作的必要性,認識到其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重要性,這樣農村教師才能夠在行動中做出改變,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素養。
其次,農村教師需要強化學習意識,時代的發展對教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科研能力逐漸成為教師綜合素質的一部分,而大部分農村教師在此前并未接受過科研方面的培訓,在開始工作后也只是忙于每天的教育教學工作,很少有機會在科研方面進行專業學習,因此廣大農村教師需要強化主動學習意識,不僅要積極參加各類教科研培訓活動,還要主動參與各類科研活動,如試題研究、評優課賽課、示范課展示等,這必然會強化教師的學習研究意識,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為了確保合作教研的順利、有效推進,農村學校在開展合作教研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要避免形式化,注重實效性。即農村學校在合作教研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監督和檢查,并且要結合教科研制度中的要求,對教研活動的開展狀況進行評估和評比,使廣大教師在思想上充分重視這項工作,避免合作教研活動流于形式,這樣才能夠逐步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其次,要避免過程化,注重轉化性。即農村學校在開展合作教研的過程中,不僅要規定教師廣泛參與,還要對合作教研的內容進行積極轉化,也就是要出成果,如備課環節的導學案、原創性試題、科研課題和教師的論文、課后作業設計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等,這樣能夠使教師有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其投入科研的熱情。
最后,要避免封閉化,注重開放性。即農村學校在開展合作教研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走出去的意識,學校要鼓勵教師樹立遠大目標,努力成為學科領域內的優秀教師、學科名師,而不是僅僅立足于本校層面,這對提升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持續深入發展,教育教學科研的作用和功能也愈加重要,教師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夠直面新課改中的新要求和新挑戰,這對農村學校教師來說也是如此。農村學校要重視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而合作教研能夠將教師個體與團隊密切結合起來,以集體帶動個體,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從而助力教師科研能力的不斷提升,進而推動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