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燕
摘? ?要:英語繪本中有豐富生動的畫面和簡練生動的語言,蘊含著深刻的主題意義、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是有效實現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的重要資源。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案例,闡述了主題意義引領下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幫助學生探究繪本的主題意義,在主題閱讀中把語言學習和意義探究融為一體,促使學生在閱讀探究中實現深度學習,以及閱讀技能、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主題意義? ?小學英語? ?拓展閱讀? ?繪本教學
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深入探究是語言學習的主要內容,小學英語課程應該把對主題意義的挖掘視為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活動的核心。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題意義的探究學習,通過有效整合課內與課外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在實踐運用中提高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及思維品質。教師要在繪本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對繪本內容的解析能力,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整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設計有思維進階和情感傳遞的學習活動,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英語繪本是對教材文本的重要補充,是學生深入挖掘文本主題意義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繪本Can I play with you?探討了主題意義引領下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教學背景介紹
繪本Can I play with you?是一則關于淘氣且沒有禮貌的小象的故事,小象想和小猴子、小鴨子、老虎玩,但是他一開始沒有禮貌,導致沒有小動物愿意和他玩。后來,小象變得有禮貌了,所有小動物都愿意和他玩游戲。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英語學習,學生能借助豐富的圖片和上下文情境理解較為簡單的繪本內容,此時,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不斷引導他們習得閱讀技能和策略,在文本閱讀中深入理解主題意義。
二、 教學目標設定
本節繪本課采用倒敘的手法,引導學生對繪本故事展開想象,猜測故事的進展,并促使學生在觀察繪本插圖和文本信息的過程中,逐步厘清故事脈絡,提升思維品質和閱讀技能。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聚焦故事中的情感價值,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有效落實教學目標。
在繪本Can I play with you?的教學中,筆者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1)語言能力目標:能理解繪本內容,語調準確、有感情地朗讀繪本;能理解和運用繪本中的核心語言知識點造句。(2)思維品質目標:能在閱讀前猜測、閱讀中思考分析、閱讀后深層了解故事內容,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有效提升思維品質。(3)文化意識目標:能學會等待和禮貌詢問,不中途影響別人正在做的事情,和他人友好相處。(4)學習能力目標:能整體感知繪本故事內容,感受人物的情感,能厘清繪本信息。
三、 讀前喚醒舊知,激活主題
在讀前環節,教師應緊扣主題,設計具有思維含量的學習任務,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繪本插圖,預測繪本故事內容,使學生初步理解繪本主題,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去猜測繪本故事內容,從而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探究主題意義的動力。
(一) 觀察插圖,喚醒舊知
繪本的標題、封面、插圖通常蘊藏著故事的主要情節,教師可以聚焦繪本封面、插圖,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初步解讀故事。例如,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ictures?”從而促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提煉繪本中的關鍵信息。學生認真觀察繪本封面和插圖,積極運用教師提示的重要句型,回答道:“I can see many animals.”“I can see an elephant, a tiger, some monkeys and some ducks.”“They are in the forest.”“They are happy.”如此一來,學生通過對封面和插圖的初步解讀,就能有效地發散思維,產生了往下讀的欲望。
(二)“圖片環游”,激活主題
接著,教師以倒敘的手法,引出小象哭泣的畫面,提問道:“Why is the elephant crying?”并讓學生進行大膽猜測,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進行有效表達,然后通過“圖片環游”的形式,引導學生感知故事內容,找出小象哭泣的原因在于沒有朋友,從而促使學生在文本語言和插圖的引導下探究故事主題,啟發學生思考和感受繪本的主題意義。
四、 讀中深入體驗,探究主題
繪本故事有著豐富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情感主線,教師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設計層次漸進的任務,促使學生在閱讀與感知、分析與梳理中深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不同人物的豐富情感,切實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深入探究文本主題意義。
(一) 問題引領,深入解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故事情節的發展,給出問題鏈:“What does the elephant want to do?”“Do his friends want to play with him? Why?”等,促使學生在問題鏈的引領下自主閱讀,厘清故事的發展脈絡,提升閱讀能力,不斷深入思考,挖掘文本中的關鍵信息,整體把握故事內容。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充分挖掘故事文本和關鍵插圖,能深刻體會“polite”的含義。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追問道:“What’s the advice that the duck gives?”從而引導學生在故事中獲取關鍵信息。接著,教師向學生提問:“How to ask politely?”從而引發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感受主人公小象的行為和性格特征,鍛煉學生運用英語去思考的關鍵能力。
(二) 角色互動,人物體驗
在讀中環節,教師要充分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人物性格,感知人物的情緒變化,從而更深入地走進故事情境,在演繹中體悟故事的主題意義,與生動的故事展開更深層次的對話。
五、 讀后拓展遷移,升華主題
在讀后拓展環節,教師應設計豐富多樣、升華主題的學習活動,通過朗讀、復述等活動幫助學生鞏固語言知識,并在學生充分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適時地把故事中的主題意義遷移運用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有效升華主題。
(一) 自主選擇,踴躍展示
在讀后環節,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讀故事,接著讓學生自主大聲朗讀故事,并指導學生注意小象和其他小動物的情感變化。在完成朗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事復述或情景表演。朗讀、復述、情景表演等遞進式語言輸出活動,是讀后拓展遷移的主要形式,可以促使學生在積極展示的過程中領悟故事的深層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有效發揮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育人價值。
(二) 辯證思考,啟迪思維
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小象的性格特點,巧妙追問學生對繪本主人公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小象具有勇敢改正缺點的優秀品質,要向小象學習,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深入回顧語篇,綜合運用語言知識表達個人觀點、情感態度,有效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總之,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應基于文本主題,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提升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效激活主題、深入探究主題、積極升華主題,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鏈助推英語繪本教學,使得學生的深度學習真實發生。
參考文獻:
[1]周緩娟.新課標下小學高年級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J].教育觀察,2020,9(15):128-129
[2]陳瑋.小學英語主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1(8):59-61.◆(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萬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