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洮
如今,從線下到線上、由手中到指尖,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促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巨大轉變。在此背景下新媒體應運而生,傳媒生態格局發生了顛覆性轉變,微博、微信、客戶端等依托強大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記錄新聞及熱點事件的發展軌跡、發展動態。新時代媒體的多元化發展趨勢不可逆轉,由張小強所著的《顛覆與創新:新媒體生態及其治理》一書,立足新的時代背景,從媒體研究的角度入手,理清媒體演進路徑,并結合具體的媒體實踐,思考媒體發展與治理的新策略與新手段。
歷程回溯,梳理新媒體與傳媒業態的理論變革。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之下新媒體應運而生,新技術甚至左右著媒體內容生產、傳播、呈現等走向,傳媒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傳統媒體時代,媒體發揮的主要功能就是“告知”,而今在技術的加持下,網絡成為人們生存的第二空間,社會關系被重構,個體社交關系正在逐步走向“媒介化”,尤其是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通過新媒體滿足自身的社交和娛樂需求,新媒體已然成為人們能力的延伸,正在幫助完成更多的社會性服務。不僅如此,互聯網賦予了人們更多的選擇權,個人意識的空前覺醒改變了媒體的信息分發方式,“私人訂制”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信息選擇偏好。不難看出,傳統媒體的核心地位以及傳統的“聚集—分發”的形式也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分眾化”“去中心化”“社交化”成為新媒體發展的顯著特征。
結合案例,總結新時代媒體多元發展面臨的挑戰。隨著傳播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的媒介形態層出不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因各自媒介的特征呈現出十分不同的特點,傳統媒體占據著最強公信力的優勢,而新興媒體憑借多渠道、強互動不斷擠壓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空間,媒介融合為媒體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式。本書作者更是結合國外報業數字化先驅《紐約時報》和《衛報》的實踐經驗,總結當前媒介融合的機遇與挑戰。首先是思路不清的問題,雖然融合的想法已經明確但很難落實,融合目前還只是簡單地相加,并未相融。不僅如此,媒體的生產體系尚未完善,傳統媒體時代和新媒體時代的內容編輯、分發模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內容與技術卻仍然割裂,生產流程的重構尚未完成。除此之外,網絡空間本身的復雜性加劇了媒體治理的難度。
立足當下,探索媒體多元發展的策略與治理路徑。目前互聯網為媒體發展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為媒體演進提供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支撐,媒體發展整體呈現出旺盛的發展態勢,但短視頻的快速崛起、商業平臺強勢入駐等潛藏隱患在新時代下也阻礙著媒體的進一步發展。媒體需要在政策、技術、市場等多重背景下,深入剖析用戶需求、瞄準發展難點,并尋找機制突破的創新治理路徑。
本書通過總結當前媒體發展面臨的困境,為新時代媒體融合指明了方向,作者結合網絡直播帶貨、微博互動、數字出版以及網站建設等具體的媒體實踐思考,提出媒體多元樣態的治理方式。一方面,網絡平臺必須建立起嚴格、科學的規范與標準,用以校正、懲戒破壞媒體生態的行為,對違法違規行為絕不姑息。另一方面,平臺本身要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對發布的內容主動審核、嚴格審核,為媒體發展營造出良好的生態環境,平臺要善用技術,讓技術為信息賦能,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受眾。用戶作為信息傳輸的終端環節,用戶要重新定位自己在媒體發展中的作用,作為網絡空間中的重要行動者,用戶自身一定要加強信息甄別能力,通過多種渠道為媒體的發展建言獻策,為媒體單位未來的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作者單位 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電視新聞中心
【編輯: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