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袁曉,2 蔣園園 王玉昆 肖艷輝 何金明
(1. 韶關學院生物與農業學院 廣東省粵北食藥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韶關 512005;2.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廣州 510642)
萜烯類化合物是植物中種類最多的次生代謝產物,幾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例如抗炎、抑菌殺菌、抗瘧疾和抑制腫瘤等活性[1],但植物體內萜烯類物質含量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調控萜烯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提高含量或改良萜烯組成,改良植物種質資源,對于增強萜烯類化合物的藥理活性具有重要意義。唇形科(Labiatae)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是我國常用的傳統中藥材之一,在全球范圍內已記錄的唇形科植物有200余屬和3 500余種[2]。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是唇形科薄荷屬植物,是一種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芳香植物[3]。薄荷自1977年載入《中國藥典》后一直收載至今,具有提高人體細胞滲透性、改善精神疲勞、消炎、祛痰以及促進術后排氣等多種作用[4]。薄荷還可與牛蒡子、連翹、金銀花等草藥配伍,以治療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與白芷石膏、川芎等配伍,可用于治療風熱上攻,如頭暈和眼花;與當歸、白芍、柴胡等草藥組合,對治療肝氣郁結有較好療效[5]。
根據分子結構中含有的異戊二烯單元數,萜烯可細分為單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四萜、多萜。盡管部分植物如迷迭香、紅豆杉等植物中的二萜和三萜含量也比較高,但大部分植物中的萜類物質主要以單萜和倍半萜化合物為主,其他類型萜的種類和含量相對較少[6-8]。植物萜烯合成均起始于2個C5異戊二烯單元的前體物質,即異戊烯基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 IPP)和3,3-二甲基丙烯基焦磷酸(dimethylallyl pyrophosphate,DMAPP)[9]。IPP和DMAPP在細胞質中由甲羥戊酸(mevalonate pathway, MVA)途徑合成,在質體中由2-C-甲基-D-赤蘚糖醇-4-磷酸(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 MEP)途徑合成[1]。細胞質中主要負責倍半萜和三萜等的生物合成,質體中主要負責單萜和二萜等的合成[10]。但植物萜烯的生物合成是一個極度復雜的過程,萜烯的合成速率和流向還受到萜烯合成酶(terpene synthase, TPS)的直接調控,而TPS表達則直接受轉錄因子等反式作用因子的調控。
轉錄因子是一類可直接調控基因表達的反式作用因子,研究表明,TPS表達受許多轉錄因子的調控。如番茄中SCL(scarecrow-like)家族轉錄因子SlSCL3通過激活相關TPS的表達,正向調控多種揮發性萜的合成[11]。柑橘CitERF71轉錄因子通過激活CiTPS16表達,從而調控甜橙香葉醇的合成和釋放[12]。作為最大的轉錄因子家族之一,bHLH在調控植物萜烯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13-14]。擬南芥bHLH家族轉錄因子AtMYC2直接與AtTPS21和AtTPS11的啟動子結合,激活其表達并促進倍半萜的合成[15]。黃花蒿AabHLH1能直接與AaADS和AaCYP71AV1啟動子中的E-box順式元件結合,促進青蒿素的生物合成[16]。但bHLH轉錄因子家族基因是否參與薄荷萜烯的生物合成,以及其具體調控哪些萜烯組分的合成,國內外少有相關研究報道。
薄荷地上部組織中含有種類和含量豐富的萜烯化合物,尤其以葉片中的萜烯含量最高。在分析前期轉錄組數據時,鑒定了一個在薄荷葉片中高表達的bHLH轉錄因子基因,命名為bHLH96。
本研究從薄荷葉片中克隆出了bHLH96全長序列,分析亞細胞定位和序列特性,并在葉片中分析瞬時過表達對薄荷TPS表達與萜烯含量的影響,為通過代謝或基因工程改良薄荷種質提供重要基因資源,拓展有關植物揮發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途徑與調控機制的認識。
供試薄荷品種為‘恒進高油’,種植于韶關學院生態園芳香植物基地,通過扦插方式無性繁殖。將薄荷莖稈用無菌剪刀剪成長度為5 cm左右的小段,用1∶800的多菌靈溶液浸泡消毒處理薄荷莖段5 min,扦插在混合育苗基質(草炭土∶蛭石=1∶1)上待生根發芽。分別在2020年和2021年3-4月份育苗,當扦插的薄荷小苗生長至10 cm高度時開展后續試驗。
1.2.1 薄荷葉片和莖的轉錄組測序 扦插生根的薄荷幼苗長至20 cm時,將葉片和莖組織單獨收集,用于轉錄組測序分析。將來自于6株植株的新鮮莖和葉片分開收集在50 mL的離心管中(3個重復,各重復單獨取樣),液氮速凍,-80℃保存。轉錄組測序由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
使用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總RNA提取試劑盒(產品編號:DP441)提取總RNA。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總RNA的純度和完整性,利用上海翌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反轉錄試劑盒(產品編號:11141ES)合成cDNA。cDNA文庫構建、轉錄組測序、基因功能注釋等步驟詳見文獻[17]。
測序完成后,將測序結果推送至百邁客云(https://www.biocloud.net/),利用該云平臺分析轉錄組測序數據。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標準為:差異倍數(fold change, FC)≥2.0,q值≤0.01。使用FPKM(fragments per kilobase of exon model per million mapped fragments)值表示基因表達水平[17],利用TBtools軟件根據FPKM值繪制薄荷葉片和莖中差異表達的bHLH家族基因的表達熱圖。
1.2.2 bHLH96全長序列的克隆 根據轉錄組測序組裝的序列預測編碼區序列(coding sequence, CDS),利用NCBI在線工具(https://www.ncbi.nlm.nih.gov/tools/primer-blast)設計全長特異引物(表1)。以葉片cDNA為模板,使用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2×高保真PCR Mix(產品編號:B639292)擴增bHLH96全長序列。反應體系:25 μL的2×高保真PCR Mix預混液、正反向引物各2 μL、2 μL的cDNA溶液和19 μL ddH2O。PCR擴增條件:95℃ 3 min;95℃ 15 s,58℃ 15 s,72℃ 1 min,35個循環;72℃ 5 min。當反應至33個循環時,在每個反應體系中加入10 μL的普通Taq PCR Mix 預混液(產品編號:B639295),在PCR產物末端加A尾,以使PCR產物能與T載連接。

表1 引物信息Table 1 Primer information
PCR產物經凝膠電泳后回收,與pUCm-T載體連接,構建克隆重組載體,轉化DH5α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篩選陽性克隆進行測序。
1.2.3 亞細胞定位 使用BamH I內切酶將pBI121-GFP載體線性化。將bHLH96全長序列(不含終止密碼子)正向插入到pBI121-GFP載體的BamH I酶切位點處,構建含GFP報道蛋白的亞細胞定位重組載體,由CaMV35S啟動子驅動bHLH96表達,引物信息見表1。重組質粒轉化DH5α感受態細胞,擴繁重組質粒,經測序驗證后轉化GV3101農桿菌感受態。之后使用真空滲透法將陽性單克隆農桿菌打入本氏煙草葉片,試驗用本氏煙草為轉mCherry蛋白的轉基因煙草。共培養48 h后,使用正置熒光顯微鏡(德國蔡司,型號:Axio Imager Z2)觀察轉基因煙草葉片細胞中的mCherry和GFP熒光。
1.2.4 氨基酸序列特性分析 將bHLH96蛋白序列提交至NCBI數據庫中blast,比對得到與該蛋白同源性高的候選蛋白。在候選蛋白中挑選與bHLH96蛋白同源性高的4種模式植物(野生稻、擬南芥、煙草和番茄)的bHLH96蛋白序列,利用DNAMAN v6軟件的多序列比對功能繪制氨基酸序列比對圖片。
在PlantTFDB網站(http://planttfdb.gao-lab.org/index_ext.php)下載擬南芥bHLH家族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鑒定出與薄荷bHLH96蛋白親緣性最高的擬南芥bHLH蛋白。在NCBI數據庫中查找唇形科植物bHLH家族蛋白,利用獲得的氨基酸序列,使用MEGA7軟件中的鄰接法(neighbor joining, NJ)進行系統發育分析。MEGA7軟件中bootstrap值設置為1 000次,其余參數均為軟件默認。根據bootstrap值將植物bHLH蛋白劃分為不同亞類,亞類分組的閾值為50次。利用WebLogo網站(http://weblogo.berkeley.edu/logo.cgi)分析bHLH蛋白保守結構域的保守性。
1.2.5 熒光定量PCR(RT-qPCR)分析 使用美國Bio-Rad公司的RT-qPCR儀(型號:CFX Connect)分析基因表達情況,RT-qPCR反應體系:cDNA溶液1 μL、正反向引物各1 μL、PCR mix 10 μL和ddH2O 7 μL。反應程序:95℃ 5 min;95℃ 10 s,58℃ 20 s,72℃ 20 s,40個循環。在反應的最后增加溶解曲線,按照儀器默認參數增加溶解曲線。以薄荷Actin(NCBI登錄號:KR082011.1)為內參基因,通過2-△△Ct法根據Ct值計算特定基因的表達量[17]。
1.2.6 薄荷葉片中瞬時過表達bHLH96 將bHLH96全長序列正向插入到pBI121-GUS載體的BamH I酶切位點處構建重組pBI121-bHLH96。利用真空滲透法將含重組質粒(OE)和pBI121空載質粒(CK)的GV3101農桿菌分別侵染薄荷葉片,在薄荷葉片中瞬時過表達bHLH96。每處理各使用6株幼苗(約20 cm)用于瞬時過表達分析,每株薄荷選取3-4片幼嫩葉片用于注射農桿菌(老葉細胞壁較厚,農桿菌滲透液不易滲入)。薄荷葉片注射了農桿菌后,在黑暗環境下培養24 h,之后轉移至光周期為16/8 h(光/暗)、溫度為25℃的環境中繼續生長。在7 d時收集葉片,檢測揮發性化合物含量和TPS表達的變化。通過頂空固相微萃取法(GC-MS型號:7890B-5977B,安捷倫科技公司)檢測薄荷葉片中揮發性化合物的種類及含量。
1.2.7 數據分析 在Excel 2016軟件中匯總整理試驗數據,并繪制柱形圖以及分析數據間的相關性。使用SPSS 22軟件中的Student's t-test法檢驗2組樣品間的差異顯著性(P≤0.05),各處理或組織包含3個獨立的生物學重復。
通過比較分析葉片和莖的轉錄組學差異,共鑒定到21個bHLH基因在葉片和莖中差異表達。其中,僅bHLH7、bHLH87和bHLH96在葉片中高表達,另外18個bHLH基因在莖中高表達(圖1-A)。推測3個在葉片中高表達的bHLH基因可能正向調控萜烯的生物合成,本研究重點探究bHLH96在薄荷萜烯合成中的調控作用。

圖1 薄荷bHLH家族基因的表達模式及bHLH96的表達Fig. 1 Expression patterns of bHLH family genes and bHLH96 expression
轉錄組測序分析結果顯示,葉片中bHLH96表達量比莖中的表達量高2.59倍(圖1-B)。為驗證轉錄組測序結果的可靠性,采用RT-qPCR法檢測根、莖和葉片中bHLH96的表達情況(圖1-C),bHLH96在根中的表達量最低,在葉片中的表達量最高,在葉片中的表達量比莖中高3.34倍,總體與轉錄組結果一致。盡管bHLH96在薄荷不同組織中組成型表達,其表達模式表現出明顯的組織特異性,且在葉片中顯著高表達,這與揮發性萜烯化合物主要在葉片中合成積累的特性是一致的。初步表明薄荷bHLH96表達與萜烯化合物的含量正相關,可能參與薄荷萜烯類化合物的合成調控。
轉錄組測序組裝的薄荷bHLH96全長包含861 bp。以薄荷葉片cDNA為模板,通過RT-PCR法擴增bHLH96全長序列。結果顯示,在750-1 000 bp間有一條DNA條帶(圖2-A),DNA片段大小符合預期。菌落PCR結果(圖2-B)表明,成功獲得轉化重組質粒的陽性單克隆菌落。經測序,獲得薄荷bHLH96的核苷酸序列,推導其氨基酸序列(圖3)。

圖2 薄荷bHLH96的PCR擴增產物電泳圖Fig. 2 Electrophoresis maps of PC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of peppermint bHLH96 gene

圖3 薄荷bHLH96的核苷酸序列(淺綠色背景)和推導的氨基酸序列(淺藍色背景)Fig. 3 Nucleotide sequence(light green background)and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light blue background)of peppermint bHLH96 gene
mCherry蛋白具有核定位信號[18]。通過觀察mCherry和GFP蛋白的定位發現,pBI121空載的mCherry蛋白定位在細胞核,GFP蛋白定位在細胞質。但在bHLH96-GFP重組質粒中,mCherry和GFP蛋白均定位在細胞核(圖4)。表明bHLH96是一個核定位蛋白,符合轉錄因子定位在細胞核、在細胞核中發揮轉錄調控作用的特性。

圖4 薄荷bHLH96轉錄因子的亞細胞定位Fig. 4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peppermint bHLH96 transcription factor
為分析薄荷bHLH96蛋白的功能保守性,比較其與4種模式植物(野生水稻、擬南芥、煙草和番茄)bHLH9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5種植物的bHLH96蛋白序列中均含有一個bHLH保守結構域(圖5-A),且保守結構域的保守性很高(圖5-B)。薄荷bHLH9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與煙草bHLH96和番茄bHLH96的同源性最高,分別為55.74%和52.73%,與野生水稻和擬南芥bHLH96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低于50%。番茄bHLH96與煙草bHLH9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為73.68%(表2)。這是因為番茄和煙草同屬于茄科植物,親緣關系更近,序列相似性也更高。薄荷bHLH96與4種模式植物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較低,意味著bHLH96在植物中具有復雜多樣的生物學功能,bHLH96在薄荷中的生物學功能可能有別于擬南芥等模式植物。

圖5 薄荷bHLH96與模式植物bHLH96氨基酸序列比對(A)和保守結構域保守性分析(B)Fig. 5 Amino acid sequence alignment(A)and conservation analysis of conserved domain(B)of peppermint bHLH96 and bHLH96 from model plants

表2 不同植物bHLH96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in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bHLH96 proteins in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在擬南芥bHLH家族中,AtbHLH96(登錄號:AT1G72210.1)和AtbHLH94(登錄號:AT1G22490.1)與薄荷MbbHLH96蛋白的親緣關系最近。唇形科植物以富含萜烯化合物而著稱[19]。為從系統發育角度證明薄荷bHLH96參與萜烯合成調控,利用擬南芥AtbHLH96和AtbHLH94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唇形科植物bHLH家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
根據bootstrap值可將植物bHLH蛋白劃分為2個亞類(圖6)。其中,薄荷MhbHLH96與同屬于唇形科的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ShbHLH96、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SmbHLH94、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LaMYC4等bHLH蛋白,以及擬南芥AtbHLH96和AtbHLH94聚在同一分支,丹參SmbHLH10與SmbHLH148聚在另一分支。說明薄荷bHLH96與薰衣草LaMYC4的親緣關系較近,可能與LaMYC4具有相似的生物學功能。

圖6 植物bHLH蛋白系統發育分析Fig. 6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lant bHLH proteins
為探究bHLH96是否會影響萜烯化合物的合成,在薄荷葉片中瞬時過表達bHLH96,研究過表達bHLH96對薄荷萜烯含量的影響。與只過表達空載pBI121的對照(CK)相比,過表達bHLH96盡管沒有顯著影響薄荷醇(menthol)等薄荷特征性揮發性組分的相對含量,但顯著影響15種萜烯化合物的相對含量(表3)。其中,OE中11種揮發性化合物的含量顯著高于CK,4種揮發性化合物的含量顯著低于CK。對降低(±)-薄荷酮[(±)-pulegone]含量的作用最明顯,表明bHLH96影響薄荷萜烯化合物的合成。

表3 CK和OE薄荷葉片中的揮發性化合物種類和相對含量Table 3 Type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the leaves of CK and OE peppermint seedlings
由于過表達bHLH96顯著影響薄荷萜烯化合物的相對含量,為此分析過表達bHLH96對TPS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在OE樣品中,bHLH96表達量顯著高于CK(圖7-A),表明bHLH96在薄荷葉片中成功過表達,OE樣品中其他基因表達發生變化是由bHLH96表達增加引起的。瞬時過表達bHLH96顯著上調5個TPS的表達,分別是2,3-氧化鯊烯環化酶基因OC2(2,3-oxidosqualene cyclase 2)、角鯊烯單加氧酶基因SM1(squalene monooxygenase 1)、貝殼杉烯合成酶基因KS1(kaurene synthase 1)、(+)-新薄荷醇脫氫酶基因ND[(+)-neomenthol dehydrogenase]和內根-貝殼杉烯酸氧化酶基因EAO1(ent-kaurenoic acid oxidase 1);顯著下調3個TPS基因的表達,依次是橙花叔醇/芳樟醇合酶基因NLS1(nerolidol/linalool synthase 1)、異薄荷二烯酮還原酶基因iPR[(-)-isopiperitenone reductase]和檸檬烯合成酶基因LS(limonene synthase)(圖7-B-I)。表明轉錄因子bHLH96通過影響TPS基因相關基因的表達,控制萜合成速率和流向,從而調控萜烯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圖7 薄荷葉片中瞬時過表達bHLH96對相關TPS基因表達的影響Fig. 7 Effects of transient overexpression of bHLH96 in the peppermint leaves on the expressions of TPS genes
為明確過表達bHLH96導致15種萜烯含量發生變化是否由相關TPS基因表達量改變引起,分析TPS基因表達與萜烯含量的相關性。15種萜烯物質的含量與8個TPS基因的表達量間具有明顯相關性(附表1),且相關性很高,表明bHLH96過表達引起上述萜烯物質含量變化與TPS基因表達密切相關。對萜烯化合物含量而言,bHLH96表達與(E)-2-已烯醛[(E)-2-Hexenal]含量的正相關性最高(R2=0.98),與異胡薄荷醇(isopulegol)含量的負相關性最高(R2=-0.99)。對TPS基因表達而言,bHLH96表達與SM1和KS1表達的正相關性最高(R2=1.00),與iPR表達的負相關性最高(R2=-0.98)。說明bHLH96可能正向調控與其表達呈正相關性的TPS基因,負向調控與其表達呈負相關性的TPS基因,也再次證實一些萜烯含量發生變化是由bHLH96表達量增加引起。
bHLH轉錄因子是植物最大的轉錄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生長發育、信號轉導、逆境脅迫反應和次生代謝產物合成調控中具有重要作用[21-23]。植物精油主要在腺毛(trichome)中合成并貯存,而腺毛主要在葉表皮形成并分泌,盡管莖中也含有少量腺毛,但數量甚微[24-25],暗示著在葉片中高表達的bHLH基因可能調控萜烯物質的生物合成。比較轉錄組學分析或許能鑒定到一些調控萜烯合成的關鍵bHLH家族基因。為此,本研究利用比較轉錄組學分析了bHLH基因家族在薄荷不同組織中的表達模式發現,薄荷bHLH96在葉片中的表達量顯著高于莖中的表達量,RT-qPCR結果也證實bHLH96在葉片中的表達量最高,推測bHLH96可能參與薄荷萜烯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調控。薄荷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莖葉通常用于提取精油或作為中草藥,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26]。但由于品種雜合度高,無性繁殖體細胞容易變異,使得不同品種間的薄荷精油組分差異很大,直接影響精油質量和藥用價值。因此,克隆bHLH96并探究其在薄荷萜烯化合物合成中的調控作用,對于豐富bHLH基因家族的生物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能為薄荷遺傳改良提供重要候選基因。
本研究從薄荷葉片中克隆到了bHLH96的全長序列,其編碼含有286個氨基酸的蛋白質。氨基酸多序列比對結果顯示,本研究所比對植物bHLH9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一個bHLH保守結構域,表明薄荷bHLH96屬于植物bHLH轉錄因子超級家族中的一員。植物bHLH96蛋白的保守結構域保守性很高,但保守結構域外的其他序列存在較大差異,反映在不同植物bHLH9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相對較低,這可能是不同植物面對的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植物面對復雜多變的生長環境和生物與非生物脅迫,可能導致保守結構域外的其他序列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突變,以適應環境變化。薄荷bHLH96定位在細胞核,與其他植物bHLH蛋白定位在細胞核的特性一致[27-29],表明薄荷bHLH96在細胞核中發揮轉錄調控作用。薄荷bHLH96與薰衣草LaMYC4等唇形科植物bHLH家族蛋白聚在一個分支,親緣關系很近。LaMYC4被證實直接調控薰衣草中萜烯的生物合成[20],說明薄荷bHLH96與LaMYC4具有相似的生物學功能,其可能在薄荷萜烯合成調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許多研究表明,植物bHLH家族轉錄因子參與次生代謝產物的合成調控,MYC類轉錄因子是研究最多的bHLH轉錄因子[14]。擬南芥AtMYC2是一個bHLH家族轉錄因子,在擬南芥中過量表達AtMYC2可顯著增加腺毛數目,進而促進腺毛中萜烯類物質的合成[30]。長春花CrMYC1和CrMYC2能與異胡豆苷合成酶(strictosidine synthase, STR)基因啟動子序列的G-box元件結合,直接調控長春花中萜類吲哚生物堿的生物合成[31]。在紫杉中也鑒定到了1個MYC轉錄因子,能與二萜紫杉醇合成途徑中紫杉二烯合酶(taxadiene synthase, TS)基因的啟動子結合,調控靶基因的表達[32]。本研究中,在薄荷葉片中瞬時過表達bHLH96顯著增加11種萜烯化合物的含量,降低4種萜烯含量,顯著上調5個TPS基因的表達,下調3個TPS基因的表達,且受bHLH96影響的TPS基因的表達與萜烯的含量呈明顯相關性,證明bHLH96調控薄荷萜烯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植物萜烯合成速率和流向直接受萜烯合成酶的控制[33],KS和EAO參與植物二萜類物質的合成調控。KS催化柯巴基焦磷酸(ent-copalyl diphosphate)生成貝殼杉烯[34]。EAO可催化內根-貝殼杉烯酸向GA前體轉化,GA是典型的二萜類物質[35]。OC是三萜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關鍵酶,能將柔性的線性底物精準地催化環化生成不同骨架結構的三萜產物[36]。本研究中,在薄荷葉片中瞬時過表達bHLH96顯著上調OC2、KS1和EAO1等二萜和三萜合成基因的表達,表明bHLH96正向調控二萜和三萜化合物的合成。NLS、iPR和LS等萜烯合成酶是控制薄荷單萜合成的關鍵酶[37]。ND是一種單萜脫氫酶,參與(+)-新薄荷醇等單萜的合成[38]。本研究中,過表達bHLH96顯著下調單萜合成酶基因iPR、LS和NLS1的表達,卻上調ND1的表達;降低異胡薄荷醇和(±)-薄荷酮等單萜的含量,提高己醛(hexanal)和α-蒎烯(α-pinene)等單萜物質的含量,表明bHLH96復雜地調控薄荷單萜類物質的合成。結果表明,薄荷bHLHL96通過調控TPS基因的表達,控制萜烯合成流向。因此,通過在薄荷中調控bHLH96表達,能豐富薄荷揮發性萜烯物質的種類和相對含量,改善薄荷精油中萜烯類化合物組分,從而改良薄荷的藥用價值。但bHLH96是如何調控這些TPS基因的表達的,尚需通過酵母單雜、雙熒光素酶報道基因實驗等分子生物學研究手段進一步明確。
薄荷bHLH96屬于植物bHLH轉錄因子超級家族,是一個核定位蛋白,可能在細胞核中發揮轉錄調控作用。植物bHLH96蛋白的保守結構域保守性很高,薄荷bHLH96與同屬于唇形科的薰衣草LaMYC4的親緣關系較近。在薄荷葉片中瞬時過表達bHLH96顯著影響8個TPS基因的表達,影響15種萜烯化合物的相對含量,表明可能通過調控TPS基因表達,控制萜烯合成流向,從而調控萜烯物質的合成。
文章所有附表數據請到本刊官網下載(http://biotech.aiijournal.com/CN/1002-5464/hom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