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部分,體現了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對農業農村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做出的具體規劃。對數字鄉村建設相關理論進行理清,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鄉村發展的時代要求,以鄭州數字鄉村建設為研究對象,結合數字鄉村、數字治理、鄉村振興等理論,梳理鄭州數字鄉村建設的實踐:政策鼎力扶持;信息設施覆蓋面廣;數字服務助力增收;電商產業促經濟發展。
關鍵詞: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實踐
一、數字鄉村建設理論基礎
(一)數字鄉村建設理論基礎
1.數字鄉村。數字鄉村是鄉村在網絡和數字方面推動網絡化和數字化的全面發展。數字鄉村在鄉村振興戰略、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背景的推動下,通過實施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改變鄉村居民生活方式,淘汰落后生產、生活方式,改變鄉村居住環境。數字鄉村的建設不僅有利于農村和現代農業有效結合,還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之間的有效融合,同時促進農民收入的有效增加。
2.數字鄉村建設。數字鄉村建設就是在鄉村實現數字化的進程。在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的時代背景下,在明確數字鄉村建設的方向和要素的前提下,在鄉村中加快數字化建設的步伐,實現數字化建設的價值,作出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推動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安排與部署。
數字鄉村建設廣泛運用于鄉村旅游、餐飲和住宿等第三產業之中。將鄉村鄉情濃郁的風貌、人文歷史景觀、優秀民俗文化和農村產業相融合,形成鄉村生態游玩、住宿、餐飲等于一體的數字鄉村建設產業發展。
3.數字治理理論。數字鄉村治理不僅運用網絡化和數字化改變鄉村的發展方式和運營方式,還可以提高農業的生產效能和水平,增加農民的收入。鄉村居民生活智能化和數字化還體現在鄉村居民利用科技手段在生活方式方面的轉變,使其與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相類似,縮小城鄉差距。
4.鄉村振興戰略。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城市的現代化發展較快,相對比而言,鄉村的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推動較為落后,“三農”問題一直以來是阻礙鄉村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短板問題,國家為了解決鄉村現代化發展滯后的問題、鄉村與城市發展不夠同步的問題,為使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穩步推進發展,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首次提出。農業、農村和農民是關系國家和民生領域的重要根本性問題。鄉村振興戰略是為解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鄉村同步調發展,為解決“三農”問題而提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實現、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建設現代化的鄉村,建設數字鄉村來實現。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在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民在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堅持把農業農村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堅持城市和鄉村發展統籌推進、堅持鄉村的全面振興等原則下,因地制宜地開展的全方位的鄉村振興工作。
二、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實踐
鄭州市積極貫徹落實關于數字鄉村戰略的各項要求,高度重視信息化、數字化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科技創新、技術賦能等重要作用,在河南數字鄉村建設中打造“鄭州樣板”,為河南數字鄉村建設提供“鄭州實踐”。
1.政策鼎力扶持。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作為重大國家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視鄉村五個方面的振興工作,數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創新引領、普惠共享的突破口,鄭州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把握數字鄉村政策帶來的機遇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行動。
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從政策出臺到資金扶持多方面都主動作為,為鄭州數字鄉村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鄭州市在2020年6月份就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和數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旨在深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揮信息化、數字化在拓展網絡幫扶成果,推動鄭州數字鄉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信息化服務,補齊農業、農村現代化在鄉村發展中的短板,促進農業現代化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創新引領和融合發展作用,以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鄭州鄉村全面振興。數字鄉村建設不僅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安排,同時也是落實新發展理念在鄉村實施的關鍵步驟。
從《意見》中可見,鄭州數字鄉村建設關鍵在于推進“互聯網+農業”行動,在此行動上將實現農村、農業的價值重構、功能重構和空間重構,農民的生產、生活將實現全方位的變化,以智慧農業為發展主渠道全面推動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鄭州數字鄉村建設不僅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還是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推進現代化在農業、農村中實施。
2.信息設施覆蓋面廣。為深入貫徹2019年5月中央出臺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堅持城鄉統籌,加大信息設施建設進度,4G網絡做到全面覆蓋,5G基站建設正在進行中,擴大寬帶在農村的普及率,提高網絡速度、降低網絡費用。在關乎“三農”問題整合數據資源,建立“三農”問題專門的數據庫,為“三農”服務打造“一張網”全覆蓋解決“三農”問題。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在物聯網建設方面也積極推進新的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等領域的運用,并形成一大批物聯網應用示范標桿的工程。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將大數據廣泛運用于鄉村治理中。其中“互聯網+黨建”模式在農村積極推廣,村民通過網絡參與黨建知識的學習,可謂是既方便又節約了學習成本。
中牟縣萬灘鎮關家村作為鄭州數字鄉村建設示范點成績顯著,在村中已啟動“三農”智慧服務平臺建設,農戶在家就擁有新型的互聯網機頂盒,鄉村農戶在家就可以通過網絡電視這個終端獲取關于“三農”問題的一攬子云端服務。農戶、養殖戶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在家隨時隨地獲取農產品的售賣價格、購買飼料價格,同時通過智能手機軟件隨時監控養殖農產品的濕度、溫度和氣壓等數據,實現遠程操控。在農忙時節鄉村農戶還可以通過農機合作社的軟件預約農機機械進行收割和脫粒服務,既省略較多中間環節,節約了時間又極大方便了農戶。
3.數字服務助力增收。近些年來,伴隨著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在鄉村的全面推廣與扶持,在鄉村數字農業助力增收成為鄉村一大亮點。鄭州數字鄉村建設在有些鄉村實現了將新的信息技術引入鄉村農業農村的生產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也改變了鄉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鄭州數字鄉村建設通過推進精準化、智能化的農業農村建設,比如在樹木的種植林場通過科技手段來保護樹木,起到生態平衡的目的;在養殖牲畜的畜牧業中,通過科學配比飼料以及科學處理牲畜糞便,起到平衡生態鏈條的效果;在蔬菜、花卉等種植業中,通過智能化的監控,更加精準使用化肥和農藥,減少對土壤和空氣的污染;在漁業的養殖方面,通過飼料和各種魚類養殖比例智能化的配比,在鄉村推廣科學的水產養殖,增加農戶收入。近些年通過數字化、物聯網以及智能化的設備在鄭州鄉村的推廣,在鄭州有些鄉村已經建設一批“數字漁業”、“數字林業”、“數字田園”、“數字牧業”等代表鄭州數字鄉村特色的智慧型養殖和信息化示范園區,不僅增加鄉村居民的收入,而且給農戶增添了更多的致富思路和渠道。
4.電商產業促經濟發展。數字鄉村和傳統鄉村的生產經營是不同的,鄭州數字鄉村產業的生產、銷售充分發揮了物聯網、大數據、互聯網的優勢作用,將數字設備運用于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提高鄉村各產業的生產效能,極大范圍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有效縮短了運輸時間,增加了運輸渠道。
鄭州數字鄉村建設依托互聯網將電商引入農村電子示范區,進行鄉村農業產品和其他產品在全國范圍的銷售,大范圍地打開鄉村產品的銷售渠道,不僅解決了鄉村農戶買原料難、賣產品難的問題,還增加了鄉村農戶收入,極大促進鄉村農戶就業和創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