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繪畫天賦扎根于泥土,埋藏在每一處鄉村記憶里。
記得五六歲的時候,我和小伙伴們經常在村頭的大槐樹下玩耍,他們都還不認字,我在姐姐的耳濡目染下學了不少,便主動當起了小老師,用小樹枝在地上教他們寫字畫畫?,F在想想,或許從那時起,我心中便種下了教師這一顆理想的種子。
畫畫最有意思。大地為紙,樹枝作筆,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人物、牛羊、雞鴨、蔬菜、農具的樣子,然后比一比看誰畫的最像。我們在最樸實的農村大地上描繪與泥土息息相關的作物,我們也正是成長在這一片沃土上抽條生根的樹苗。憑借著熱愛,從此我喜歡上了畫畫。
我把看到的事物,聽到的故事,憑自己的理解能力描摹成畫。以現在的眼光看那是我最原始的繪畫啟蒙,沒有刻意臨摹,只有隨心所欲;沒有高級畫筆,只有半截枯樹枝;沒有名師指點,只有用心感受。老人小孩,花鳥蟲魚,飛禽走獸,豬馬牛羊,都成了我筆下的素材。

記憶里的童年,有太多故事值得回味。有開心的、痛苦的、有趣的、感動的,不一而足,不勝枚舉。那時的我為了多畫一些畫,喜歡給摘抄本上的精彩文字片段配插圖,沒事的時候就翻閱欣賞,愛不釋手,很是喜歡;還會時常做夢,在夢境中出現的神奇畫面,至今無法用語言形容,但我很享受與那光怪陸離的場景相處。
直到現在,我讀文章都能做到一邊讀一邊在大腦中迅速形成畫面,像幻燈片一樣一幀一幀翻閱,欣賞回味。這歸功于小時候經??磯Ρ谏习资颐撀淞粝碌陌唏g圖形,我看著那些殘破的墻皮,會想象出很多畫面,有兵車馬隊廝殺的戰爭場面,有打谷場上熱鬧的人群,有田地里揮舞著鋤頭鐮刀的農民……我明白這是因為小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所以即使現在我早已不再是那個總愛浮想聯翩的孩子,也依舊呵護著孩子們的童心和創造力。同時,這樣豐富的想象力也為我后來走向了美術教育事業奠定了基礎。
我在河南大學美術教育系深造后,當了一名美術老師。那時的我望著校門,身后是母校,身前是迎接我的光明坦途,我想,我的夢想實現了,現在我將要把這份充滿愛的教育傳遞下去。
誰都有昨日黃花,誰都無不老容顏,經歷生活的艱辛,受盡時光的摧殘,依舊能煥發生機的,不是容貌的美丑,而是歲月的沉淀。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發生了太多感人的故事,晴天有晴天的熱鬧,雨天有雨天的感動。
學生們的性格各有異同,該如何教育呢?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旋,經過冥思苦想,我覺得用愛去慢慢感化是可行的教育方式。因為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冷的感情也會消融。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上課做他們的嚴師,課后是他們的益友,我就像孩子們的媽媽一樣關心愛護著他們,一同成長。
一周只有一節美術課,我每次進班都能得到學生們的雀躍歡呼,他們盼望著見到我,然后露出笑靨如花的模樣。還記得一次期末,第一場考試結束后,學生出來活動放松,而我在樓道值班,整樓都是一年級的學生,孩子們像小燕子一樣奔向我,一頭扎進我懷里,我像是跟春天撲了個滿懷,即使寒冬臘月,也會覺得暖意融融。孩子們嘴里嘰嘰喳喳地喊著:“美術老師好!”有的伸出胳膊抱著我,有的揮舞著小胖手打招呼,場面相當溫馨。引得旁邊幾個高年級的老師一臉羨慕,用最熟悉的鄉音問我:“這些學生咋跟你恁親啊?”
提起學生,我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愛學生,視生如子,寬嚴適度,是我們每一個老師該有的素養和基本要求。我不歧視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聰明好學、成績優異的孩子,還是資質平平、成績普通的孩子,我都會盡量兼顧他們的內心感受,適時給他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贊賞的微笑,這樣看似簡單的小舉動卻能使孩子們高興一整天。當然,有時我也會批評教育班里調皮搗蛋的孩子,假裝生氣的用手在他們屁股上輕輕拍一下,作為犯錯后的懲罰。

跟畫畫一樣,老師是學生最好的參照物,要像吐蕊含香的梅花,要做修葺提拔的白楊,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讓他們在馨香里、在正能量的滋養下健康茁壯成長。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學生效仿,他們把老師當成最信賴的人,甚至不愿對父母說的悄悄話都會跟老師敞開心扉。
這些孩子是生長在泥土中的小花,倘若不拂去身上的灰塵,那他們明亮的笑臉將會蒙塵;不舍得給予他們關愛,他們就會慢慢枯萎??粗麄兙拖窨吹侥暧椎淖约海總€人都帶著天然的質樸和善良,璞玉不雕則不成器,孩子們只有通過老師的諄諄教導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去實現他們的愿望,而我這個引路人的任務便是引領他們走向自己的人生之路。
老師給學生傳遞智慧的火花,努力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而快樂的童年。我用火一樣的情感溫暖著每一個學生的心,永遠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以寬容的態度包容學生,只有愛和信任,才能做到育人育心。
面對學生,我心中的愛永遠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