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外傷侵襲或疾病侵擾,膝關節可能會出現磨損、退化,從而導致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問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現代醫學為這些患者膝關節提供了“重生”機會,即全膝關節置換術。
認識全膝關節置換術
全膝關節置換術旨在以人工關節假體替換膝關節內因疾病或損傷而嚴重磨損的軟骨和骨骼部分,適合關節被嚴重破壞、疼痛難忍且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膝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術前準備
(1)評估與診斷: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前,醫生會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如X光片、CT或MRI),評估膝關節病變程度、關節穩定性以及周圍軟組織情況,從而確定手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制定手術計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醫生會制定個性化的手術計劃,包括選擇合適的假體類型、尺寸、植入位置以及制定詳細的手術步驟與康復計劃。
(3)術前教育:醫生會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手術目的、過程、風險以及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做好心理準備。
手術過程
(1)麻醉與消毒:手術在全身麻醉或區域麻醉下進行;手術區域會進行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2)切開與暴露:于膝關節前正中線作手術切口,逐層分離皮膚、皮下組織和肌肉,暴露膝關節內部結構。
(3)截骨與清理:醫生會使用特殊的工具精準切除股骨遠端與脛骨近端關節面以及部分關節囊和韌帶。同時,清除關節內的游離體、骨贅和炎癥組織,為植入假體做好準備。
(4)植入假體:根據術前計劃,醫生會在股骨和脛骨上鉆孔并安裝金屬和塑料制成的人工關節假體。假體與骨骼之間通過骨水泥或生物固定方式緊密結合,確保穩定性和耐久性。
(5)縫合與包扎:完成假體植入后,醫生會仔細縫合傷口,覆蓋敷料和繃帶,保護傷口,促進愈合。
術后康復
(1)疼痛管理:根據疼痛程度使用藥物止痛,指導患者使用冰敷、按摩等方法緩解疼痛。
(2)功能鍛煉:術后早期,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關節功能被動和主動運動,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關節活動度,預防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
(3)理療與按摩: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電療、熱療、冷療、牽引等物理治療,以及手法按摩、關節松動術等治療,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4)日常生活調整:術后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以免對膝關節造成額外負擔。同時,保持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鈣、維生素D等有利于骨骼健康的食物。
(5)心理支持:術后康復過程中,患者可能會面臨疼痛、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鼓勵至關重要,醫護人員應給予患者心理干預,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面對康復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