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機械通氣患者實施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醫(yī)院收治的8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兩組患者均于術后接受機械通氣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住院時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可有效縮短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時間,加快其康復進程,降低機械通氣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機械通氣;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生活質量
開顱血腫清除術是臨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常用術式,能夠及時清除血腫,解除血腫壓迫,改善患者病情,但該種手術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受氣管插管、麻醉等影響,患者術后易出現(xiàn)一系列應激反應,誘發(fā)通氣功能障礙,影響康復進程[1~2]。機械通氣是改善通氣障礙的常用治療手段,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但長時間應用易出現(xiàn)多種相關不良事件,如導管脫出、氣道損傷等,增加患者的醫(yī)療負擔[3]。因此,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實施機械通氣期間需配合積極的護理措施[4]。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機械通氣患者實施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醫(yī)院收治的8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7.96±5.15)歲;體重指數(shù)18.71~27.08 kg/m2,平均體重指數(shù)(22.61±1.37) kg/m2;高血壓病程5~12年,平均病程(8.18±1.19)年;出血位置為基底節(jié)17例,腦室內(nèi)13例,丘腦6例,其他5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8.74±5.11)歲;體重指數(shù)18.85~27.14 kg/m2,平均體重指數(shù)(22.57±1.34) kg/m2;高血壓病程5~13年,平均病程(8.22±1.21)年;出血位置及基底節(jié)18例,腦室內(nèi)12例,丘腦7例,其他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ZYFZ2021-0824)。
納入標準:腦出血經(jīng)MIR、顱腦CT等影像學診斷確診,且符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 2019》[5]相關診斷標準;高血壓病程5年以上;均接受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自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肝、腎功能障礙;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免疫功能缺陷;合并重度哮喘;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為患者提供干凈衛(wèi)生的病房環(huán)境,定期消毒病房、更換床單位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動態(tài)評估其意識,監(jiān)測生命體征,定期給予患者拍背、翻身,促進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
1.2.2 觀察組給予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
(1)吸痰和體位護理:根據(jù)患者呼吸、血氧飽和度、聽診情況等按需吸痰,吸痰前給予患者2 min純氧吸入,根據(jù)痰液黏稠度和人工氣道種類選擇一次性無菌吸痰管,吸痰負壓10.64~15.96 kPa,單次吸痰時間<15 s;同時,配合背部叩擊協(xié)助患者排痰。根據(jù)患者情況將床頭適當抬高30°~45°,每2 h幫其翻身1次。
(2)口腔護理:每日用生理鹽水常規(guī)清潔患者口腔4次,并收集口腔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根據(jù)培養(yǎng)結果實施針對性護理。若患者伴有真菌感染,口腔護理液調(diào)整為1%~4%碳酸氫鈉溶液;若患者口腔內(nèi)存在潰瘍或壞死組織,口腔護理液調(diào)整為1%~3%過氧化氫溶液。
(3)氣道濕化:遵醫(yī)囑給予氨溴索注射液15 mL+低滲鹽水45 mL混合持續(xù)微量氣道濕化,根據(j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度調(diào)節(jié)濕化速度和濕化量,必要時可予以其呼吸道霧化吸入。
(4)相關管道護理:密切觀察氣管導管固定情況和插管深度,若為氣管切開,需檢查導管系帶松緊度,以能夠容納一指為宜,發(fā)現(xiàn)問題需及時進行處理。每日消毒呼吸機管路,測量導管氣囊壓力值,使其維持在25~30 cmH2O。
(5)局部護理:密切觀察患者氣管切口周圍皮膚,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定期對切口進行消毒、更換敷料,2次/d,若切口處出現(xiàn)水腫、滲血等異常情況,需立即向醫(yī)生匯報并配合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及住院時間。(2)比較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如導管脫出、氣道損傷、呼吸機相關肺炎、皮膚損傷等。(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健康狀況調(diào)查問卷(SF-36)評估,共8個維度,包括36個條目,每個維度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4.88%,低于對照組的21.9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腦缺血缺氧發(fā)生率可達90%以上,極易導致繼發(fā)性腦損害[6~7]。機械通氣利用呼吸機建立肺泡與氣道口間的壓力差,阻斷繼發(fā)性腦損傷-腦缺血間惡性循環(huán),替代主動呼吸運動,從而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但機械通氣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患者呼吸系統(tǒng)正常功能,加之插管操作不當、導管護理不當?shù)纫蛩赜绊懀墒够颊邭獾婪烙δ苁軗p,引發(fā)機械通氣不良事件[8]。因此,在患者機械通氣過程中實施安全、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減少機械通氣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機械通氣患者應用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效果顯著。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要求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吸痰、叩背等,有效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維持呼吸道通暢,從而減輕局部刺激和呼吸道損傷;按時給患者更換體位、抬高床頭,促進氣道打開,避免食物反流[9~10]。同時,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要求護理人員根據(jù)口腔感染細菌種類實施針對性口腔護理,有效清除致病菌,改善患者口腔環(huán)境,降低呼吸機相關肺炎風險。此外,持續(xù)微量氣道濕化可保護呼吸道黏膜,提高氣道管理效果,從而加快康復進程;定期進行管路檢查和消毒,可保證氣管導管妥善固定,降低感染風險;局部護理有助于護理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切口異常,并及時遵醫(yī)囑進行相應的處理,減少氣道不良事件發(fā)生。
綜上所述,綜合性氣道護理管理可有效縮短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時間,加快其康復進程,降低機械通氣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保障通氣效果,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房彩云,張濬濤,商慧,等.基于CT的臨床-影像組學列線圖預測高血壓腦出血預后[J].實用放射學雜志,2023,39(8):1222-1226.
[2]侯前亮,牛俊,王金增,等.小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小腦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21,46(5):560-563.
[3]謝婧,何琳,王于飛,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海南醫(yī)學,2020,31(6):705-707.
[4]程洪涯,郭青苗,黎丹潔,等.綜合氣道護理管理方案在氣管切開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0):101-102.
[5]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9,52(12):994-1005.
[6]胡蓉,鄧凱文,陳青,等.超早期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應用的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2,42(9):1530-1535.
[7]張衛(wèi)峰,李鋒,王明,等.高血壓腦出血開顱術后呼吸機輔助呼吸病人需行氣管切開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23,28(4):252-254.
[8]張京華,殷青,鞠瑩.集束化氣道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0):70-72.
[9]農(nóng)明,趙凱麗,陶嘉怡,等.機械通氣人工氣道吸痰護理進展的總結與歸納[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10):1471-1474.
[10]閆均,李婷,方寧.綜合性護理干預用于內(nèi)科ICU機械通氣患者的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8(29):3282-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