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為例,介紹了“1+X問題鏈”教學概述、應用價值以及應用策略,并結合案例進行解析。
【關鍵詞】問題鏈 深度思考 項目式學習
建立在項目式學習核心理念之上的問題鏈教學法,不僅能巧妙地激發學生的思考動力,還能喚起他們學習的內驅力。當項目式學習與“1+X問題鏈”策略相互交融,就會為學生構建起一個既充滿挑戰,又富含探索意味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能夠汲取知識的甘泉,在思維的激蕩中提升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近年來,筆者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致力于“‘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梳理與探究’主題項目化策略研究”的課題探討,“問題鏈”教學法成為課題團隊實施教學策略研究的重點。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如何將項目式學習、“1+X問題鏈”策略與提升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緊密結合,為在教學中實踐“梳理與探究”項目化教學注入豐富的內涵,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1+X問題鏈”教學概述
在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中,“1+X問題鏈”的應用,是一種創新的教學策略。具體來說,“1+X問題鏈”中的“1”代表一個驅動性問題,這個問題通常與項目式學習的主題密切相關。而“X”代表一系列與驅動性問題相關聯的子問題,這些問題圍繞驅動性問題展開,形成一條邏輯清晰、層層深入的問題鏈。在“1+X問題鏈”的引導下,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學節奏和方向,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達到互相交流思想、分享學習成果的目的,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1+X問題鏈”教學的應用價值
從學生層面觀察,“1+X問題鏈”項目式學習方式的引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與欲望。通過問題鏈的引導,學生不僅激活了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而且能在思維層面上得到充分鍛煉,提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學習方式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與途徑。
從教師角度來看,“1+X問題鏈”教學策略助力教師擺脫傳統教學思維束縛,通過解決問題鏈中的學習重難點,教師能夠錘煉自身的教學能力,更加全面地考慮教材、學生需求以及課堂實際等多方面因素,凸顯了“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從而強化了綜合教學意識。這樣的教學模式也促進教師在專業素養上得到顯著提升。
三、“1+X問題鏈”在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中的應用策略
(一)找準“1+X問題鏈”設計要點,拓寬思維空間
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習慣和興趣點,確保問題鏈的設計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匹配。最核心的驅動性問題是圍繞教學內容和目標來確定的,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針對性的特點,能引發思考與探究的欲望。現以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為例,設計項目式活動“美食之旅”,開拓思維空間,著力找準“1+X問題鏈”的設計落點。
該項目式活動的驅動性問題可以設計為:“中國美食種類繁多,你們對中國美食以及美食文化有多少了解呢?讓我們做‘美食探尋家’,走進美食世界,去感受美食的魅力吧!”這個問題既涵蓋了課文內容,又涉及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空間。在教學中,我們結合歷史、地理、科學等其他學科的知識,打破學科界限進行跨學科學習,以指向深度思考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實現項目式活動中,用問題鏈引導學生進入深層次的學習。在“美食之旅”項目式活動中,圍繞驅動性問題,設計了X項子問題。如:在探究某種歷史變遷與美食的起源中,學生分析地理環境和美食的關系;在對家鄉美食進行深入了解中,學生化身美食達人探析不同地域美食的異同點;在親身體驗制作中國美食的過程中,學生感受美食的魅力,了解美食菜系、典故以及各地飲食文化和風俗習慣。這樣的項目式學習,學生都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積極創作,在合作協助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二)搭建“1+X問題鏈”基本框架,提升思維層次
在“1+X問題鏈”教學中,可以通過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鏈,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以及提升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結合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月光曲》,我們設計了項目式活動“感受藝術之美”。我們將該項目式活動的驅動性問題設定為:“如何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呢?讓我們走進本單元的學習,感受藝術魅力吧!”圍繞驅動性問題,設計了一系列拓展問題來作為“X”,引導學生參與,加深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
以上“1+X問題鏈”的構建和項目式活動的實施,采用了多種呈現形式,如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來呈現問題鏈,增加問題的多樣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還通過設置開放性問題和情景模擬等形式,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拓展,幫助學生提升思維層次,加深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和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
(三)豐富“1+X問題鏈”呈現形式,延伸思維深度
設計層級式問題鏈,能夠為學生提供支架來構建高階思維范式,使學生在階梯式問題指引下,自主發現并逐步深入探究,激發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合作、探究;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分析,實現思維的深度交流和碰撞,進而發展學生的批判精神、評價能力、創新能力。問題鏈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還有助于他們在多個層面上發展思維能力。以三年級下冊《昆蟲備忘錄》的延伸項目式活動“漫步昆蟲世界”為例,“1+X問題鏈”設計如下。
1.驅動性問題“1”的確定:昆蟲在自然界中扮演什么角色?它們如何與環境互動?此問題重在引導學生關注昆蟲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以及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聯。通過解答這個問題,讓學生對昆蟲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為后續的問題鏈解決奠定基礎。
2.拓展性問題“X”的設計:(1)請你描述《昆蟲備忘錄》中昆蟲的種類和它們的特點。(2)比較不同昆蟲的生活習性、食物來源和生存策略。(3)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探究某種昆蟲的行為或生活習性。(4)如果你是一種昆蟲,你會如何利用自己的特點來適應環境?(5)討論昆蟲對人類的影響以及人類如何利用和保護昆蟲資源。這些問題分別從描述性、比較性、實驗性、創新性和社會性角度,引導學生回顧并整合信息,推動學生深入分析,鼓勵學生動手實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引導學生將學習成果與社會生活相聯系,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境意識。這一系列問題鏈層層遞進,逐步深化學生的理解和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對指向深度思考的小學語文“1+X問題鏈”教學的深入探析,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教學策略在激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語文思維能力以及增強學生學習效果方面有著顯著優勢。因此,我們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繼續發揮“1+X問題鏈”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從而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建亭.問題鏈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我與自然”為例[J].甘肅教育,2023(04):85-89.
[2]陳敏婕.指向深度思考的數學“問題鏈”教學探析[J].中學數學月刊,2021(07):12-14.
信息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梳理與探究’主題項目化策略研究”(課題編號:FZ2023ZX01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