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
摘要:創意實踐是美術核心素養的重要維度之一,隨著“雙減”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減負不減質成為新時期小學美術教學的改革目標,為此,教師必須貫徹“雙減”政策,提升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使學生體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創意思維和實踐能力。文章要立足于“雙減”背景,探索了提升小學生美術創意實踐能力的改革方向,根據課程標準和實際學情,論述了提升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貫徹落實“雙減”政策。
關鍵詞:“雙減”背景;提升;美術創意實踐能力;方向;策略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創意實踐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聯想、想象等方式,以各種材料、工具和方法,去實踐創作美術作品,進行個性化的創意表達?!半p減”政策的實行,要求教師提升美術教學技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回歸課堂和校園。因此,在提升小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貫徹“雙減”政策,把握教學改革的方向,根據學生創意實踐素養的發展需求,開展趣味化教學,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進行創作,從而促進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提升,構建指向“雙減”的小學美術課堂。
1? ?“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美術創意實踐能力的改革方向
1.1注重在美術教學中滲透趣味元素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美術學習中,他們更關注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而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開展創意實踐活動的動力,只有教學內容具備足夠的吸引力,才有利于學生產生強烈的創意熱情和實踐意愿。“雙減”政策主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倡導教師進行趣味化教學,通過教師的“趣教”,促進學生的“樂學”。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美術創意實踐能力,主要的改革方向是注重在美術教學中滲透趣味元素。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興趣愛好、身心特點進行全面調查與分析,引入能夠使學生感興趣的學習資源,設計情境化、活動化、游戲化的創意主題活動,主動迎合學生的興趣需求,營造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保持愉悅的情緒和探究的心態,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從而以“趣”促“創”,讓參與創意實踐變成學生的樂事、美事,驅動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穩步提升。
1.2注重給學生提供自由創意的機會
小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想象力都非常豐富,在提升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促進學生創意思維的激活。然而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給學生設置過多的要求和限制,過度參與學生的創意實踐過程。教師經常這里指導一下、那里糾正一下,不僅削弱了學生的童真和稚趣,而且容易引發他們的自我懷疑,降低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和創意積極性,這與“雙減”政策的中心思想背道而馳。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美術創意實踐能力,教師必須細心呵護學生的個性品質和獨創精神,為學生提供自由發揮創意的機會,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感受開展個性化想象和創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點撥和啟發,但不應用條條框框的規矩約束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提高學生創意實踐的自由度,真正地解放他們的天性和心靈。
1.3注重對生活化創意素材的應用
美術是一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對于美術創意實踐活動,要經歷從學到用、從無到有的過程。從“雙減”的視角來看,生活素材是距離學生最近的認知資源,能夠使其對創意的主題、實踐的內容產生親切感和熟悉感,進而激活創意思維和實踐動機,減少內心的畏難情緒。另外,現階段,對學生創意實踐素養的培養,主要集中于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教學板塊,通過引入生活素材,能夠最大化地拓展學生的實踐空間,突出美術創意的實用性。為此,在“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教師需要把握生活化教學方向,注重生活化創意素材的應用,合理地引入生活中的道具和實物,挖掘蘊含生活特質的媒介資源,帶領學生觀察生活、就地取材,深度參與美術創意實踐活動,使學生發現生活之美,不斷地在實踐中創造美。用創意去裝點現實的生活世界,從而推動認知能力和創意實踐能力的提升,實現“雙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落地生根。
2? ?“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美術創意實踐能力的教學策略
2.1加強美術基本功教學,奠定創意實踐基礎
在“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美術創意實踐能力,關鍵的是要夯實學生的美術基本功。如果把創意實踐過程看作是造房子,那么基本功就是“地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上層建筑”,只有把“地基”打得又牢又穩,學生的自主創意才能具備穩固的技能支撐,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再奇妙的構想也難以付諸實踐。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經常在學生基本功沒打好的情況下為其布置創意實踐任務,這樣往往會欲速則不達,導致學生無所適從,降低了創意實踐能力的訓練質量。為此,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該順應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秉持“教是為了不教”的原則,加強美術基本功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創意知識和實踐技巧,從而奠定創意實踐能力的培養基礎。
在美術基本功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發展需求,重點做好繪畫和美工技巧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基本功學習相對枯燥,但卻是開啟創意的必由之路,教師應采用直觀、有趣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習得基礎性的創作本領。一方面,從繪畫教學來說,教師可以應用欣賞范畫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繪畫作品的線條、構圖和色彩,然后通過示范繪畫,向學生滲透線條運用和色彩搭配等知識,并鼓勵學生用畫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從而提升學生的繪畫基本功水平和創意能力。另一方面,從美工教學來說,教師應該根據教材中設計應用板塊的具體內容,在互聯網平臺上搜集視頻形式的操作教程,在美術課堂用電子白板進行播放,組織學生觀看視頻教程,了解手工制作操作的步驟和注意事項。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模仿練習,學習各種美術手工制作的技法。教師流動巡視學生的練習過程,對于一些不規范的操作手法,可采用演示法進行著重講解,加深學生的印象,避免因技法不熟練而影響后續的實踐創作。從而提升美術基本功教學的有效性,輔助學生創意實踐素養的培養。
2.2創設多樣化視覺情境,激發創意實踐靈感
小學生的精神世界是綺麗多姿的,總是充斥著奇思妙想,具有無限的創意潛能。而潛能是需要激發的,學生在面對陌生的創意實踐任務時,可能一時間理不清頭緒,對此,教師應該巧妙地對其進行引導。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也是偏重于視覺的,只有視覺信息足夠豐富,學生的感官和思維才會高度活躍,激發想象力,進而找到自己的創意方向。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內容,創設多樣化的視覺情境,具象化地向學生傳達創意信息,使其思維盡情地發散、延伸,從而產生創意實踐靈感。
在創設視覺情境時,教師應該結合課題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合理開發和選擇視覺素材,如一些色彩明麗的繪畫、視頻、動畫、風景照片等,都是激活學生創意思維的較好選擇。它們能夠使課堂的視覺效果變得豐富起來,給予學生直接的視覺沖擊。例如,在造型表現類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優秀的造型作品、工藝品圖片,引導學生對視覺素材展開觀察、鑒賞和點評,闡述創意作品中隱含的各種美的因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美的感知,了解美術語言和視覺文化現象,使學生的眼中有美的形象,心中萌生創意的靈感。在學生對視覺素材做出審美判斷之后,教師還應該運用問題啟發法,讓學生結合視覺情境,發揮聯想和想象力,說一說自己想到的美好事物。也可以讓學生談談如果獨立設計造型作品,打算融入哪些獨特的創意等。然后,教師再引出創意實踐的主題任務。通過視覺情境的拋磚引玉,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并使其產生躍躍欲試的沖動,從而促進創意實踐能力的提升。
2.3開展動手型創作活動,提升創意實踐能力
在“雙減”背景下培養小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需要落實到真實而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小學生的行為特點是活潑好動,他們的創意是一種內心的構思和想象,而實踐是把構想變成實物的主要途徑。動手型的創作活動,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行為特點,有利于促進他們眼、耳、口、手、腦的協調并用,而且能夠強化學生的實踐體驗,使其享受到快樂,真正實現學有所用。因此,創意實踐不能只存在于平面的畫本上,還要具備可操作性。教師應該組織開展動手類的創作活動,讓學生通過大膽想象和創作,表達自身個性和對美的追求,從而提升創意實踐能力。
在開展動手類的創作活動時,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設計生活化的創意主題。提升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核心目標是讓他們自主發現美、創造美,通過實踐使生活變得更美好,而生活化的創意主題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納。教師可以把創作活動與家庭、社會和自然生活聯系起來,開發富有生活氣息的創作主題項目,點燃學生的動手實踐熱情。第二,提供生活化的實踐素材。生活化的活動主題必然離不開生活素材的支持,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創意實踐需求,遵循“因地制宜、綠色環?!钡脑瓌t,預先為學生準備經濟易得、環境友好型的生活材料,如各色植物種子、樹葉、陶土、麻繩、瓶瓶罐罐等,這樣既能豐富實踐資源,又能增強學生利用身邊材料創作藝術品的意識。
總而言之,在“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教師要注重趣味元素的滲透,給學生提供自由展現創意的機會,并廣泛地應用生活化創意素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美術基本功教學,奠定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發展基礎,創設多樣化的視覺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意靈感,通過開展動手型創作活動、實施互動型作品交流,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和信心,貫徹“雙減”政策,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湯妙.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美術教學實踐與反思[J].江西教育,2023(31):6-7.
[2]盛蕾.探索小學美術創意實踐課堂教學的新方法[J].啟迪與智慧(上),2023(8):6-8.
[3]李俊寶.“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美術創意實踐能力的途徑和方法[J].試題與研究,2023(19):173-175.
[4]黃金艷.巧繪繽紛,創意無限: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創意實踐[J].學苑教育,2023(19):94-96.
[5]鄭悅.“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創意實踐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2023(8):4-6.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美術創意實踐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2]GHB0630)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