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見證了華僑華人移民、創業的歷程,承載著華僑華人的集體記憶。春節來臨之際,記者走訪各地唐人街,用筆和鏡頭記錄唐人街的新春景象,聽華僑華人講述唐人街的發展故事。
泰國曼谷唐人街:
文化交融 人氣興旺
曼谷唐人街已有200多年歷史。觀賞唐人街夜景的最佳位置,莫過于耀華力路和拉差溫路交叉處的大華酒店。站在25層觀景臺上,酒店創始人陳紹揚老先生告訴記者,20世紀上半葉,耀華力路已和現在一樣煩囂喧嘩,戲院、電影院、潮劇館、電器行、中餐館等鱗次櫛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金店,當時曼谷八成的金店均位于此,該路段因而被譽為“黃金街”。與之相交的拉差溫路曾是銀行街,曼谷大部分銀行都曾在此聚集。
“站在觀景臺上,向東眺望,遠處拔地而起的高樓代表著曼谷的商業新區;向西回望,則是擁有歷史底蘊的老城區。”泰國中華總商會副秘書長陳卓欽向記者介紹,如今的曼谷唐人街,傳統建筑與現代商鋪交織,中外文化相互融合,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南非約翰內斯堡唐人街:
安居樂業 開放包容
? “每年過年,都是唐人街最熱鬧的時候。春節大拜年活動上,不僅有舞龍舞獅、歌舞表演,還會當街擺上幾百桌宴席……”說到過年,南非約翰內斯堡(簡稱“約堡”)唐人街的“老人”最有發言權。
? “老人”不老,名叫農工,清華大學建筑系畢業,20世紀90年代初來到約堡,成為當時擬建中的唐人街牌樓設計者。在如今的唐人街上,無論是早期駐扎的華人商家,還是近年來此的印巴商販,人們語言各異,但“和為貴,禮為先”始終是這里的營商法則。這座唐人街“歲數不大”,卻因開放包容而尤顯珍貴。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幾戶人家,到現在萬千商鋪的成熟社區,年輕的約堡唐人街仍在發展壯大。
英國倫敦唐人街:
節慶活動 豐富多彩
? 新春將至,位于英國倫敦市中心的唐人街(又名中國城)忙碌而熱鬧。工作人員正用色彩更鮮艷的紅燈籠換下舊燈籠,預示來年紅紅火火,吉祥如意。
? 倫敦唐人街是一片由爵祿街、華都街、麗人街、麥高田街等數條步行街組成的區域,每條街道都用中英雙語標注了街道名稱,近百家餐廳、數十家商店、酒吧、理發店、維修店、中醫診所、旅行社、書店等等林立其中,迎接著各地游客。倫敦唐人街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起初,這里主要服務于華人水手,此后100多年間,唐人街多次經歷搬遷、變化。至20世紀60年代末,大批香港移民抵達倫敦,唐人街的規模再次得到擴充,店鋪種類也不斷豐富。
美國紐約唐人街:
百年華埠 年味十足
? 美國紐約曼哈頓唐人街內,孔子、林則徐的雕像是街區地標,各色餐館、店鋪吸引著往來游人。每逢節假日,曼哈頓唐人街總是十分熱鬧。
? 每年曼哈頓唐人街的新春大游行,都是當地的一場文化盛宴。2023年的那場新春大游行持續4個小時,共有150支游行隊伍、21輛花車參與,吸引數萬民眾駐足觀看。
在紐約,除了市中心的曼哈頓唐人街,布魯克林區、皇后區也有頗具規模的唐人街。布魯克林的唐人街又名紐約八大道華埠,那里商業繁榮,店鋪林立。當地華人社區正在積極籌備,計劃在八大道修建一座唐人街牌樓。皇后區的法拉盛是新發展起來的唐人街,這里華人比例很高。以前,這些街區的店鋪以中餐館為主,現在,咖啡廳、奶茶店、精品店也紛紛開張,唐人街變得越來越現代。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