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開的,用不完,想要的私聊,懂的來?!薄岸帜ν熊嚺普占埽淖匀欢?,懂的聯系?!薄浾呓赵跒g覽多個二手交易平臺時,發現諸多類似語焉不詳的物品描述。到底“你懂的”是什么?
禁售物品偽裝上架
1月29日,記者在瀏覽某二手交易平臺時,看到一個號稱“防身 專業器械”的物品。點進物品鏈接,信息寥寥,僅有含糊其辭的“防身”“專業”“高強度”等描述詞語以及一張配圖:一堆防身器械,上書“詳情+v私聊(即添加私人聊天賬號)”。
記者添加該賬號好友后發現,其專賣各種安防器械,甚至有不少物品上有“保安”標志。面對記者詢問,對方直接推薦一瓶“防狼噴霧”加一根“防狼電棍”的300元組合套裝,還反復承諾:“防狼噴霧可以過地鐵安檢,電棍能量極強,能讓人瞬間失去意識。”
記者挑選好具體物品后,賣家發來一個二手交易平臺的購物鏈接,鏈接里顯示物品是“999足銀100克”,標價300元。賣家還介紹說,如果買家只購買50元的防狼噴霧,則需要拍另一個物品“皮卡丘小熊仔”的鏈接。
記者查看該賣家所售物品發現,在已售的100多件物品中,“皮卡丘小熊仔”“999足銀100克”等物品圖像反復出現。根據賣家介紹,75元的“女子紋身貼”、190元的“立式飲水機”等,均是其“安防生意”的偽裝。
除此之外,不少本不應當存在于二手交易平臺的物品也可以隨機搜到。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檢索關鍵詞“車牌”,檢索結果顯示,有不少物品介紹稱“全國各地車牌都有”。記者進一步咨詢賣家發現,賣家兜售的都是假車牌,包括汽車和摩托車車牌,視車牌種類不同價格在50元到350元不等。
開封了但是沒喝完的嬰幼兒奶粉、醫院開的處方藥、號稱“正宗廠出產”的名酒,各種來源不明的食品藥品大量存在……無論是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私人售賣的,還是二手交易平臺在規則中列明禁止發布的,這些違規品交易正在二手平臺上泛濫。
平臺審核尚存漏洞
記者通過咨詢相關平臺客服得知,當前二手交易平臺對賣家發布的物品信息主要采用系統審核和人工審核兩種方式。但實踐中,現有的平臺審核規則似乎有很多“空子”可以鉆。
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嘗試發布物品,在物品簡介中填寫“警裝 軍服”提交發布時,系統自動彈窗顯示“依據《軍服管理條例》,不得使用軍服、軍需、軍品等不當描述”,因此無法發布此類物品。而如果填寫“防狼電棒 防狼噴霧”,則頁面上方直接顯示“禁售管制器械”。
然而,記者只需要對上述文字表述進行簡單處理,整體意思未變,便可以順利發布。而配圖更是可以隨意選擇。
還有一些非常明顯的違規品相關描述并未受到平臺審核的重視。例如,處方藥品是違規品,但記者在物品發布信息中直接寫明“感冒藥”“發燒藥”,發布物品時并未受到任何阻攔,甚至在發布24小時之后,相關物品鏈接仍未受到平臺處理。再如個人禁售的電子煙,只要具體到某個品牌,就能查到大量該品牌電子煙在售賣,配圖就是電子煙實物圖。
壓實責任強化監管
如何治理二手交易平臺禁售物品亂象,受訪專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任超看來,在電子商務法的基礎上,應該盡快出臺二手交易平臺相關標準,進一步完善包括信息發布、用戶資質審核、退換貨規則、資金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相關規則,加強對行業的監管和違法行為的約束,提升行業治理水平,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吳迪認為,平臺應積極與執法機關溝通合作,配合對違規行為的調查和打擊。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形成聯防聯控的合作體系。同時,平臺應對售賣者的身份進行更為嚴格的核查,確保售賣者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規。加強對售賣者的培訓,增強其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減少違規行為的發生。
(據央視網微信公眾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