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觀察支氣管肺泡灌洗(BAL)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對重癥肺炎(SP)的治療效果。方法:將60例SP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采用BAL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治療。對比2組炎癥因子水平、機體體液免疫因子水平、癥狀改善時間、氧合功能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免疫因子水平和氧合功能高于對照組,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BAL結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能夠抑制SP患者的炎性反應,提升免疫功能和氧合功能,且安全性較好。
關鍵詞 重癥肺炎 支氣管肺泡灌洗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炎癥因子 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R974.1; R5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24)23-0034-04
引用本文 闕麗梅, 張翠晶, 麻益龍. 支氣管肺泡灌洗結合乙酰半胱氨酸局部注入對重癥肺炎患者的效果[J]. 上海醫藥, 2024, 45(23): 34-37; 54.
Effect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combined with local injection of acetylcystein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QUE Limei, ZHANG Cuijing, MA Yilo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Longyan People’s Hospital,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 combined with local injection of acetylcysteine solution on severe pneumonia (SP). Methods: Sixty SP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n=30)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n=30).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L,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cal injection of acetylcysteine solution on this basis.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humoral immune factors, time for symptom improvement, oxygenation 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were lower, the levels of immune factors and oxygenation function were higher, the time for symptom improvement was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BAL combined with local injection of acetylcysteine solution can inhibit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SP patients, enhance immune function and oxygenation function, and has good safety.
KEY WORDS severe pneumonia;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cetylcysteine solution; inflammatory factor; immune function
重癥肺炎(severe pneumonia, SP)是患者因細菌或病毒等侵入物造成感染,肺組織炎性反應發展到特定階段的重癥疾病,可能造成患者出現呼吸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臨床針對SP普遍采用痰液引流、抗感染和營養支持等療法,而支氣管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無創操作技術。BAL能在支氣管鏡擴野下,通過灌洗和吸痰等方式清除氣道內分泌物,改善氣道通氣,促進炎癥吸收,減輕感染[1]。但BAL存在稀釋痰液作用有限的問題,因此臨床上常與黏液溶解劑聯用[2]。乙酰半胱氨酸能夠促使痰液糖蛋白發生裂解,迅速溶解痰液等機體黏液或黏性分泌物,且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小[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在給予SP患者BAL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所產生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SP患者納入研究,根據隨機抽樣的方式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0~78歲,平均(65.64±8.63)歲。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52~79歲,平均(65.43±8.76)歲。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及批準(批準號:2021168),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CT等影像學檢查及病理檢查,患者符合SP的診斷標準[4];②參與試驗前1個月未接受抗感染及霧化等治療;③耐受BAL治療者;④胸部影像學表現為肺部高密度均勻實變影,且X線下可見肺內浸潤陰影;⑤體溫>37.5 ℃,且呼吸道伴有大量膿性分泌物;⑥血細胞>10.0×109/L或<4×109/L;⑦患者氧合指數(oxygenation index, OI)≤250 mmHg。
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肺外器官嚴重障礙;②合并肺水腫、肺栓塞和肺部腫瘤等肺部嚴重疾病;③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④合并血液凝固功能障礙者;⑤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既往史。
1.3 方法
2組患者均接受常規SP療法,包括補液、吸氧、吸痰、抗感染和營養支持等。若患者為細菌性肺炎,則給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陜西頓斯制藥有限公司)3.0 g與100 mL氯化鈉注射液充分混勻后靜脈注射,2次/d;若患者為病毒性肺炎,則給予磷酸奧司他韋膠囊(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口服,每次75 mg,2次/d;若患者為支原體肺炎,則靜脈滴注阿奇霉素(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每次10 mg/kg,1次/d。
對照組在常規療法基礎上接受BAL治療。患者于術前4 h完全禁食禁飲,護理人員建立靜脈通路。術前5 min給予患者局部麻醉,靜脈推注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1 mg/kg,1%利多卡因(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經口、氣管插管等方式插入纖維支氣管鏡(北京科斯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給予患者20~50 mL(具體劑量需根據患者耐受情況)恒溫生理鹽水充分灌洗,反復灌洗2~3次。觀察患者灌洗液狀態,若呈現無色透明即可結束灌洗,可根據患者藥敏結果進行抗生素輸注后撤鏡。2次/周,治療1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在患者接受BAL過程中,將3 mL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山西國潤制藥有限公司)與10 mL恒溫生理鹽水充分混合后,經纖維支氣管鏡分2~3次注入患者病變嚴重處(根據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采取病變嚴重處方向側臥位)。2次/周,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
1)炎癥因子水平 干預前后,采集2組患者5 mL的空腹靜脈血,經過離心處理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患者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腫瘤壞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 TNF-a)水平,采用免疫熒光干式定量法測定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水平。
2)機體體液免疫功能 干預前后,采集2組患者5 mL的空腹靜脈血,采用免疫擴散法檢測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A(IgA)、IgG、IgM水平。
3)癥狀改善時間 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胸痛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抗生素使用時間。
4)氧合功能 干預前后,采集2組患者的5 mL動脈血,采用血氣分析儀測定OI及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水平。
5)不良反應 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干預期內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支氣管黏膜出血、低氧血癥、惡心嘔吐、氣道痙攣等。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炎癥因子水平
干預前,2組血清CRP、IL-6和TNF-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表1, P<0.05)。

2.2 機體體液免疫功能
干預前,2組患者的IgA、IgG和IgM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機體體液免疫功能指標水平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表2,P<0.05)。

2.3 癥狀改善時間
觀察組胸痛、咳痰和肺部啰音的消失時間,以及抗生素使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表3,P<0.05)。

2.4 氧合功能
干預前,2組患者的OI和Pa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OI和 PaO2水平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表4,P<0.05)。

2.5 不良反應
干預期內,對照組發生支氣管黏膜出血1例和惡心嘔吐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觀察組發生支氣管黏膜出血1例、低氧血癥1例、惡心嘔吐3例和氣道痙攣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80,P=0.488)。
3 討論
SP是非常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好發于中老年人,常伴有氣道阻塞和呼吸道內分泌物多的臨床表現,主要療法為抗感染和機械通氣等[5]。然而病原體的耐藥性逐年上升,且SP患者氣道內分泌物黏稠度高,不易咳出,因此患者易出現療效不滿意的情況[6]。研究表明,應用BAL能夠顯著提升SP患者的臨床療效[7]。BAL能夠在痰液引流中更直觀地評估肺部炎癥發展程度,且能夠準確清除氣道滯留的內分泌物及痰栓,能夠同時解決氣道阻塞和氣道內分泌物的問題,有效改善肺部通氣。但面對濃稠的內分泌物時,單獨應用BAL往往顯得乏力,因此臨床常結合黏液溶解劑治療。乙酰半胱氨酸是臨床最常用的黏液溶解劑,能夠促進痰液中糖蛋白二硫鍵發生斷裂,削弱肺泡蛋白酶的活性,從而裂解黏液蛋白,稀釋濃稠的黏液,方便患者排除[8]。
本研究結果發現,干預后,觀察組機體體液免疫功能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BAL能夠促進患者呼吸道內分泌物的排除,從而促進氣道纖毛擺動,改善氣道微環境,從而促進巨噬細胞的增殖。巨噬細胞能夠在趨化因子的指導下鎖定并吞噬清除致病菌,這是患者免疫功能提升的一種表現。SP患者在受到致病菌侵襲后易產生大量氧自由基,后者對氣道黏膜上皮細胞會造成過氧化損傷,降低免疫因子的表達。而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對氧自由基有極強的清除作用,能夠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9]。并且乙酰半胱氨酸還能夠提高T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增殖效率,促進免疫蛋白及補體的合成和分泌,從而提升免疫功能。因此BAL和乙酰半胱氨酸能夠起到協同作用,進一步提高SP患者免疫功能。
觀察組癥狀消失時間和抗生素使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氧合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炎癥因子消退水平更快,能夠更迅速地修復患者的氣道損傷,從而緩解胸痛癥狀;乙酰半胱氨酸彌補了BAL單獨使用清除黏稠痰液作用有限的劣勢,因此觀察組患者咳痰消失時間也更短。兩者聯合的排痰效果更顯著,有助于擴張呼吸道容積,改善患者通氣功能,進而降低肺泡表明張力和肺泡無效腔,提高患者機體的氧含量,從而改善氧合指標。肺部啰音的存在往往表示SP患者存在痰液潴留[10-11]。觀察組啰音消失更快進一步驗證了乙酰半胱氨酸的祛痰能力。本研究采用乙酰半胱氨酸局部注入的治療方式,相比于傳統的吸入治療,能夠提升藥物的吸收效率,減少藥物產生的無效堆積[12]。雖然BAL單用亦能減少患者的致病菌,但兩者聯用能夠加速痰液的排除和免疫功能的提升,降低致病菌的滯留量,從而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這表明在BAL的基礎上聯合乙酰半胱氨酸的安全性較好。研究表明,BAL治療安全,而并發癥的發生主要和操作人員的手法與熟練程度相關,且大多數并發癥為一過性,無需特殊處理,對患者危害較小[13]。
綜上所述,BAL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能夠進一步降低SP患者的炎癥水平,提高機體體液免疫功能,縮短患者癥狀持續時間,提高治療效果,糾正氧合功能異常,安全性較好。
參考文獻
[1] 祖麗胡馬爾·阿布都熱合曼, 盧冬梅, 阿布都薩拉木·阿布拉, 等. 重癥肺炎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菌群特征及其與病情和免疫因子水平的相關性[J].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23, 35(9): 1006-1010.
[2] 張孟丹, 李艷艷.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新生兒重癥肺炎的療效分析[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3, 20(23): 3489-3492.
[3] 支建剛, 李小明, 李華.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合乙酰半胱氨酸對重癥肺炎患者炎癥反應的影響及安全性分析[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 2023, 7(11): 4-6.
[4]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 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J]. 中國急救醫學, 2016, 36(2): 97-107.
[5] 衛鈺琳, 馬珺, 毛曉娟, 等.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配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對重癥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 2023, 16(8): 157-160.
[6] 時銘蔚, 周朝娥, 王立娜, 等. 老年吸入性肺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生物學標志物和病原學分析[J]. 實用老年醫學, 2023, 37(8): 794-797; 802.
[7] 袁小麗, 姚秀娟, 劉曉芳, 等. 纖維支氣管鏡灌洗對重癥肺炎患者感染指標的影響和臨床療效[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20, 48(8): 924-927.
[8] 宋超, 李濤, 王妍, 等.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重癥肺炎療效及對血清降鈣素原、正五聚體蛋白-3影響[J]. 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 2021, 9(5): 382-384.
[9] 陳俊先, 林民豪, 吳桂清, 等. 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纖維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三者聯合治療重癥肺炎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 2023, 13(16): 17-20.
[10] 黨苗苗, 辛芳妮. 纖維支氣管鏡下局部注射乙酰半胱氨酸聯合美羅培南治療重癥肺炎的效果及對氧化應激指標、sTREM-1、sICAM-1水平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3, 8(22): 89-92.
[11] 娜日格樂, 梁雙福. 急診重癥肺炎并發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護理效果分析[J].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24, 19(3): 355-359.
[12] 劉立文, 歐松利, 關祝全, 等.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聯合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卒中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 2024, 21(7): 71-75.
[13] 姚曉燕, 丁武君, 楊戎威, 等.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聯合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及鹽酸氨溴索治療新生兒重癥肺炎的效果對比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 2018, 15(12):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