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調查上海市某區公立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方案,為促進公立醫院人力資源調配發展提出建議。方法:采用線上問卷調查形式了解該區公立醫院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的人力資源調配情況,分析人力資源動態調配的優劣。結果:58.4%的受調查者的崗位/職責/工作任務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進行過調整,上級安排調配占68.6%。大部分受調查者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工作量增加(85.0%)、勞累度增加(85.0%)、工作壓力增大(82.0%)。受調查者認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人力資源調配主要依據依次為“專業”“相關經歷”“崗位職責”。結論:公共衛生應急中區域公立醫院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方案總體合理高效,應完善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工作的考核機制,加強應急人員的日常儲備和制度化培訓,形成面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模式。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公立醫院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24)23-0069-05
引用本文 周勣, 馬應忠, 宋金波, 等. 公共衛生應急中區域公立醫院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方案研究[J]. 上海醫藥, 2024, 45(23): 69-73.
基金項目:閔行區自然科學研究課題(2022MHZ027)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regional public hospitals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ZHOU Ji1, MA Yingzhong2, SONG Jinbo3, QIAN Qingqing3, HAN Xiaojie4, LI Jianyong1
(1. Trade Union of Shangha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2.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Minhang District Health Commission, Shanghai 201100, China; 3.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Shangha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4. Research Department of Shangha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deployment program of human resource of public hospital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a district of Shanghai, and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 deployment in public hospitals. Methods: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human resource deployment in public hospitals in this district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nd to analyze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ults: Fiftyeight-point four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positions/duties/tasks were adjusted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nd 68.6% of them were arranged for redeployment by superiors.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experienced an increase in workload (85.0%), an increase in exertion (85.0%), and a rise in work pressure (82.0%)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main basis for human resources deployment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as “specialty”,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job duties”. Conclusion: The dynamic deploy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regional public hospitals dur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s generally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and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for responding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should be improved, the daily reserve and institutionalized training of emergency personne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form a mode of the dynamic deployment of human resources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ublic hospit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的主體,其應急能力的強弱關系到整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的成敗,關系到應急醫療救援工作的成效和人民的生命健康[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瞬間暴發的救治需求與有限的人力資源供給間的沖突,使公立醫院面臨重大挑戰。
人力資源調配是指由醫院決策機構統一指揮,根據人力資源需求和調配計劃,通過選拔、培訓、考核和錄用等程序,將人才及時合理地安排到所需崗位,以便妥善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和應急效率[2]。人力資源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模式,對公立醫院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有重大意義[3]。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區域內公立醫院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人力資源調配情況,分析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方案,尋求應急突發公共衛生情況下人力資源調配完善升級的有效方法。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23年4月—2024年4月,選擇區域內各級別公立醫院,包括1家三級綜合醫院、1家二級綜合醫院(突發傳染病定點收治醫院)、1家二級專科醫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上述醫院行政辦公室隨機抽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從事過管理、核酸采樣、方艙工作、后勤保障及醫療一線人員,通過問卷星平臺分發電子問卷。為保證樣本代表性,保證各級公立醫院參與完成問卷人數與醫院實際在職人數占比均不低于10%,共回收有效問卷327份。
1.2 問卷調查
在前期文獻學習的基礎上,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區衛生主管部門醫療應急負責人和4家公立醫院應急處置負責人訪談后自制調查問卷,通過總結人力資源動態調配的具體案例、歸納公立醫院人力資源調配要點,修改問卷內容。最終問卷包括受調查者基本情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人力資源調配情況、公立醫院人力資源動態調配的影響因素3個部分。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二分類和無序多分類資料采用χ2檢驗分析,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受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327名受調查者中,女性占80.1%;年齡為31~50歲者占74.3%;本科者占69.7%;82.0%為中級及以下職稱;83.5%為醫學類專業;77.7%的受調查者了解人力資源調配(表1)。

2.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情況
2.2.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崗位調配及主要參與的工作
191名(58.4%)受調查者的崗位/職責/工作任務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進行過調整,75.4%的受調查者曾經歷同一醫院不同科室/部門之間調配,上級安排調配占68.6%(表2)。受調查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主要參與的工作有采樣(80.1%)、疫苗接種(39.1%)、隔離點管控(35.2%)等(表3)。

2.2.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崗位調配人員接受培訓考核情況
327名受調查者中281名(85.9%)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參加過相關培訓,233名(71.3%)經歷過相關考核,276名(84.4%)表示所在公立醫院有可運行的預警制度(表4)。
2.2.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崗位調配后的工作適應性
大部分受調查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工作量增加(85.0%)、勞累度增加(85.0%)、工作壓力增大(82.0%),且工作適應性良好(76.5%)、積極性增加(78.6%,表5)。

2.2.4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崗位調配人員獲得的獎勵
受調查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獲得最多的獎勵依次是薪資補貼(64.8%)、物資獎勵(54.4%)與績效獎賞(33.9%),期望獲得的激勵最多的依次是薪資補貼(78.6%)、績效獎勵(57.5%)與休假(34.6%,表6)。

2.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人力資源動態調配的影響因素
受調查者選擇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人力資源調配主要依據依次為“專業”“相關經歷”“崗位職責”(表7)。受調查者選擇的公立醫院各項人力資源調配能力的影響因素重要性的前3項分別為“正確的領導決策”“靈活高效的調配模式”“充足的物資儲備”(表8)。

3 討論
3.1 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方案總體合理高效
受調查者普遍表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工作量和勞累度增加、工作壓力增大,多數受調查者工作適應性良好、積極性增加,公共衛生應急時期區域內公立醫院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方案總體合理高效。醫療體制改革要求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既不增加人力資源成本又能滿足突發事件下的人力資源需求[4],受調查者亦將“正確的領導決策”與“靈活高效的調配模式”視為公立醫院公共衛生應急中人力資源調配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公立醫院和上級主管部門應形成面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人力資源動態調配模式,建立快速響應、靈活高效的指揮機制。
3.2 激勵措施的設置有待優化
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某區公立醫院人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獲得最多的獎勵依次是薪資補貼、物資獎勵與績效獎賞,受調查者總體獲獎勵比例較高且形式多樣。但期望獲得休假和職務(職稱)晉升的受調查者明顯多于實際獲得者;物資獎勵、表彰、培訓或提升機會的期望排名靠后,激勵效果可能不及預期。研究結果顯示,薪資補貼和物資獎勵對于被調查者工作積極性有一定的正向提升作用,未獲得任何獎勵時積極性會受到影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公立醫院應積極實施各項激勵措施[5],調整激勵的發放形式,優化激勵措施的構成。
3.3 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工作的考核機制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71.3%的受調查者曾接受相關考核,67.9%的受調查者的工作和調配與績效掛鉤,考核覆蓋比例較高且執行到位,績效激勵能依據考核結果發放。但仍有28.7%的受調查者未接受相關考核,考核工作仍然存在不足,這可能與現實應急實踐中存在大量無法直接度量的產出相關[6]。完善績效評估流程和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標準,是發揮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效用的前提和依據[7]。公立醫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努力實現考核工作全覆蓋,解決部分崗位工作量量化難、考核標準不清的痛點問題。
3.4 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日常儲備亟需增加
人力的數量和質量是保證突發事件緊急救治工作及時、安全的基礎[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公立醫院除人力資源調配和加強現有人員工作強度外,還會通過請求外院支援、納新等方式緩解人力資源缺乏的壓力。結果顯示,受調查者采樣工作參與比例高于醫療和護理專業的比例,存在工作崗位與專業不匹配的情況。相關研究表明相較固定少量專業人員并輔以靈活的人員調配來滿足需求高峰,配備足夠的人員在長期視角具有更好的效益[9]。“充足的人員儲備”也被受調查者視為公立醫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要的人力資源調配能力之一。
3.5 加強公共衛生應急人員培訓
結果顯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85.9%的受調查者參與過相關培訓,但23.6%的受調查者的工作適應性一般或較差,提示公共衛生應急培訓仍存在不足。相關研究指出,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培訓需求大[10],但傳統院內培訓主要針對現場應急救援,缺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綜合處理能力的考核標準[11]。建議進一步強化應急人員的制度化培訓機制,針對傳染病、中毒、災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點圍繞疫情信息上報、疑似病例轉運隔離等方面開展崗位適應性培訓,并在不同科室部門間引入交叉培訓策略,定期舉行應急演練。
3.6 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數據采集采用線上問卷調查方式,依賴于受調查者的主觀感受和回憶,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和回憶偏差;部分受調查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崗位調配與否選擇為“否”,他們的回答可能導致結果偏差。
參考文獻
[1] 羅稚珺, 劉大鉞, 陳江, 等. 公立醫院衛生應急工作的實踐與展望[J]. 現代醫院, 2024, 24(2): 293-296.
[2] 林云燕, 樊利春, 韋偉, 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兒童專科醫院人力資源應急調配策略[J]. 中國衛生經濟, 2020, 39(5): 31-33.
[3] 張沙沙. 我國應急人力資源網格調配研究[D]. 成都: 電子科技大學, 2013.
[4] 董瑩, 許明輝, 戴洪鵬, 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策略[J]. 經濟師, 2020(9): 259-260; 263.
[5] 聞春革, 樊琴, 杜麗. 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緊急調配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衛生人才, 2023(8): 38-41.
[6] 林培藝. 我國應急管理中的政府激勵困境與優化措施:利益相關者視角[J]. 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6(3): 115-120.
[7] 任代俊.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激勵機制研究: 基于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對比分析[J]. 國際公關, 2021(17): 34-36.
[8] 李娟, 陸皓, 胡軍, 等. 高海拔地區院內救護路徑在突發批量傷員救治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4, 31(2): 62-63.
[9] Griffiths P, Saville C, Ball JE, et al. Beyond ratios—flexible and resilient nurse staffing options to deliver cost-effective hospital care and address staff shortages: a simulation and economic modelling study[J]. Int J Nurs Stud, 2021, 117: 103901.
[10] 熊琨, 王佳園, 李柯楠, 等. 上海市非傳染病專科醫院醫務人員傳染病突發事件應對能力、救援意愿和培訓需求調查[J]. 中國衛生資源, 2021, 24(6): 783-786.
[11] 胡韻, 蔣璐璐, 胡靜超, 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護理培訓課程的開發與應用[J]. 中華護理教育, 2022, 19(6): 4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