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時代,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對語言學習的多元化要求。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嶄新的教學輔助工具。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優勢,以期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英語教學 輔助教學
一、引言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全球化已成為這個時代的顯著特征。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滯后性逐漸顯露出來,無法滿足學生對高效、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英語教學領域,其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影響力不容小覷。教師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課堂教學,可以實現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有利互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
質量。
二、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一)多媒體技術提供了更直觀、更生動的影音模式
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多媒體教學形式,不僅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且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生動直觀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創造性和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創設英語交際情景。這種情景化的教學方式,使英語學習不再是靜態灌輸,而是動態交流和實踐,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主動表達,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英語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二)多媒體技術為個性化教學創造條件
教師針對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及個性化的學習特點,課前可以在多媒體平臺發布共享資源,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形成心理預期,并根據自身知識水平和學習目標,自主選擇重點學習的內容,掌控學習的進度,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此外,多媒體輔助教學也能使英語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后,學生在家中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學習英語知識,鞏固課堂學習內容,使學生不僅掌握了英語知識,提高了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還在自我探索中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使英語教學信息容量最大化
多媒體技術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其更加完善。相較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拓寬學生接受教育的渠道,為學生提供與書本知識緊密相關的內容。不僅如此,還能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碎片化時間,通過網絡等多媒體平臺,學生可尋找和挖掘與課堂內容緊密相關的英語知識。這也體現了多媒體教學的多元化和立體化特點,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
三、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的優勢
(一)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強調以電腦為中心的多媒體群的作用,為教學提供現代化的視聽設備和軟件資料,改變了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不僅豐富了英語知識的展現形式,還解決了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環境匱乏的難題。同時,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使英語課堂變得多姿多彩,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環境也變得更加豐富,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形象理解
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的展示方式可以協助教師構建多模態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多元感官同時參與學習,使它們相互協調、互為補充。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中單一的聽教師講課,這樣通過多模態教學更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獲取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學生理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體驗。
此外,多媒體技術可以助力課堂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多維度信息環境。在這樣的教學空間中,學生不僅能夠直觀、生動地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更能從中發現學習的樂趣。這種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推動學生智力的全面發展。
(三)多媒體技術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課堂教學,可將英語語法規則和句法規則、句型結構和詞匯變形等英語知識相互串聯,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鍛煉學生的分析、推理和總結能力,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如創設一個集圖像、文字、聲音和影像于一體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自發思考并勇于探索實踐。將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能夠推動構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四、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主要方式
(一)借助微課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
微課教學具有鮮明的特點,如重難點剖析深入、教學內容針對性強,教學資源豐富以及可重復觀看等,使其在英語教學中展現出顯著的優勢。通過在英語教學中巧妙地融入微課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理解并牢固掌握復雜的語法知識,從而大幅度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提前分享微課教學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完成自主學習,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清晰的邏輯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平臺系統了解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情況,例如觀看微視頻的時長、題目的錯誤率等,及時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并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課后,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回憶并鞏固知識點,提高英語作業的完成效率,教師可以將重難點部分制作成微課,并且發到班級群,供基礎薄弱的學生對知識點再次回顧學習,解決完成作業過程中的困惑,幫助學生鞏固知識,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學生也可以將解題思路錄制成微視頻進行群共享,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又能夠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設教學情境,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多媒體技術能使抽象的英語知識具體化、可視化,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有機結合,達到聲、畫交融的效果。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英語教學情境,模擬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加強語言信息刺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提升學生課堂專注力,還能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設備給學生展示傳說故事的圖片,包括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古希臘神話故事等,可以先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猜測神話故事的名字,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圍繞情境中的內容向學生提問,例如讓他們分析句子中的語法、時態等,以此提升課堂的互動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提升教學效果。
(三)開發課程資源,拓寬英語教學深度
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于資源共享,將多媒體技術合理地應用于英語課堂,可以巧妙地解決傳統教學資源單一和教材匱乏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對英語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次的開發,為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環境提供有力的資源支撐。
一方面,以教材為基礎進行課程資源開發,確保引入的教學資源是對英語教材內容的擴充和延伸,并與教材內容相輔相成。例如,針對英語教材中關于介紹西方風俗禁忌、飲食習慣、社交禮節等內容,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介紹這類內容的視頻,以文化背景為基礎進行資源拓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主題和英語知識。
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興趣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選擇難度適中的課程資源,利用教學內容的意外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大多數學生喜歡看英語電影、動漫等,教師可以利用《阿甘正傳》《瘋狂動物城》等影視資源代替以往單調乏味的聽說材料,這種預想不到且引人入勝的教學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更加投入地參與學習,享受知識探索的樂趣。
(四)打破思維定式,構建課堂教學新環境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依據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在導入環節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課程內容,逐步引導學生準確理解知識。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5單元“Why do you like pandas?”為例,教師可以借助PPT課件,教授新詞前播放不同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測接下來要學哪幾種動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中文答案,并且讓學生聯想與提到的動物相關的英文形容詞。這可以防止學生只局限于單詞表里枯燥的單詞,打破固定思維框架,使學生以用探索性的思維在開放式的課堂環境中完成學習。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使課堂教學不再局限于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是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環境。這一轉變不僅優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創造力。
五、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的建議
(一)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避免過度依賴多媒體課件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利用各類教學資源,精心組織和策劃,確保課件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如果直接下載或仿照他人已完成的課件,往往無法適應教學環境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這種做法不僅無法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還可能削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必須深刻理解“輔助”的本質,確保多媒體技術服務于教學任務,而非主導教學。過度使用多媒體技術可能會導致英語課堂淪為多媒體課件展示課,原本應由教師親自講授和互動的教學內容被多媒體演示取代。這種轉變削弱了真實課堂中師生之間富有情感的交流,將其轉變為通過網絡進行的信息交互,使教學失去了應有的溫度。
(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至關重要,這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且富有思考空間的學習環境。當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時,教師應巧妙利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積極參與討論,并鼓勵他們自主回答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旨在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而非限制他們的思考或向他們灌輸枯燥的知識,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當今教育界愈發受到重視,因此教師應用多媒體輔助英語課堂教學時,應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為核心。
(三)發揮傳統課堂教學優勢,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
盡管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帶來了便利,但教師和學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是多媒體技術無法替代的。在多媒體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不應僅滿足于文字和音像的切換,而應結合傳統教學中啟發誘導的方法,確保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得到充分的思考和互動,從而更全面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除此之外,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不同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選取并采用最合適的多媒體技術。即要將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放在第一位,也要遵循形式服從效果的原則,優化英語課堂教學中“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索實踐,逐步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模式。
六、結論
多媒體技術給教學開辟了新的契機。在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運用多媒體技術為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靈活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語法翻譯法、練習法等傳統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實現學生自主化學習與個性化學習,提升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作者單位:牛曉涵 佟靖 佳木斯大學
參考文獻
[1]吉紹鋒.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育[J].科技資訊,2013,(33):191.
[2]羅湘娜.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 2010,(08):109-111.
[3]陳永亮.淺談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 2013,(02):99.
[4]王娜.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英語自主性學習[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11(01):47-49.
[5]趙應吉,邵琳娜.英語教師在多媒體英語教學模式中的角色定位[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6,(0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