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桓 宋懿雄 張磊帥



摘?要:如今,鄉村振興已經是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第三階段,并且成為我國重要的國家戰略。文章重點從鄉村振興中特色小鎮發展戰略入手,多角度分析以廣東省翁源縣蘭花特色小鎮為例的特色小鎮,從經濟上探討翁源縣是如何以蘭花為主要核心帶動一系列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也解決了一部分當地就業需求。文化上則以自己獨特的旅游文化來吸引游客,將綠色可持續與經濟發展牢牢凝聚在一起,不僅推出不同季不同路的旅游路線,還有著自己獨特的IP文化。但蘭花產業在經濟上仍處于發展底端,存在蘭花價值深挖不足、電子商務發展緩慢、品牌宣傳力度不大、花卉旅游開發不足等問題。文章在分析特色小鎮建設現狀的基礎上,試從經濟與文化現狀,以及現存問題角度探討特色小鎮建設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翁源縣;鄉村振興;特色小鎮;特色產業;IP打造
中圖分類號:F316.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4)06-0029-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6.008
1?引言
大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不僅有利于改善鄉村環境風貌、提高當地居民的家鄉認同感,而且對保護當地特色資源、建設特色小鎮文化和促進經濟增長有著深遠意義。當前,翁源縣鄉村振興總體保持積極態勢,但由于多因素制約,特色小鎮建設工作依然艱巨。文章通過對翁源縣經濟與文化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創新性提出相關的對策以及建議,以期對中國特色小鎮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2?翁源縣鄉村振興現狀
2.1?翁源縣概況
翁源縣地處廣東省北部,韶關市東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素有“粵北南大門”之稱。東靠連平,南鄰新豐,西接英德、曲江,北依始興、江西,是抗倭英雄陳璘故鄉,更是珠江三角洲通向內地的戰略要地,韶關市融入珠三角的橋頭堡。全縣總面積為2175平方千米,下轄8個鎮[1],縣內由汕昆、武深、韶新以及京港澳高速和106國道、244、245省道形成交通網,物流運輸便利。翁源縣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1℃,晝夜溫差超15℃,山地更超20℃。相對濕度高,水熱充足,土地類型多,多呈酸性,符合蘭花生長習性[2-3]。
2.2?翁源縣鄉村振興現有成果
2.2.1?產業之成果:蘭花經濟推動農業快速發展
翁源縣有“中國蘭花第一縣”“中國國蘭之鄉”的美譽,是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形成長約十千米的蘭花長廊,2021年,由人民日報出版的《中國特色小鎮2021年發展指標報告》中,翁源江尾蘭花特色小鎮入選中國特色小鎮50強,同時也位列由廣東省發改委公布的《廣東省特色小鎮清單管理名單》中[4]。2009年1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廣東省(韶關)粵臺農業合作試驗區翁源核心區于2022年1月被認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設蘭花小鎮的鶴仔崗中心園區以蘭花為主導產業,帶動“蔬”“果”“桑”“蔗”“茶”協調發展,形成了“一花帶五業”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力推進蘭花特色小鎮建設,推動鄉村振興。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蘭花小鎮帶動周邊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5]。
2.2.2?旅游業之成果:發展特色旅游模式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是現代農業和現代旅游的新業態,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實現農民就業增收的新載體和途徑。早在2016年,翁源縣就已獲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有著良好的發展綠色農業的環境,再加上人們消費結構的變化,帶來了更多層次的游客,尤其是在農村觀光和自駕旅游等方面形成了新興的旅游熱點。由此看來,對廣東
省的生態旅游需求量很大。而有著豐厚的旅游自然資源和便利的交通運輸,使翁源縣的生態旅游市場前景越來越寬廣和充滿了機會。以“蘭韻翁源”為主題的示范帶中,結合各鎮資源打造出了“茶文化”“客家圍樓記憶”“三塘琴書”等主題,助力鄉村精品旅游實現多樣性。同時,在縣域內對城鄉道路進行整改,大幅度改變城市面貌,“蘭花燈”已成為當地的特色面貌,更成為眾多大學生心中家鄉的象征。
翁源縣根據季節推出多條旅游路線。1月至3月,可賞油菜花,從湖心壩客家群樓出發到神秘八卦圍,至仙鶴花卉長廊,再到勝龍名茶生產基地,最后于涂志偉美術館、書堂石遺址歇息觀賞,抑或從涂志偉美術館、書堂石遺址出發,賞桃花或李花,至東華禪寺祈福,再到冷泉灘度假村,最后在挑戰者汽車特技基地觀看表演;4月至5月,從青云山自然保護區出發,經湖心壩客家群樓、神秘八卦圍、仙鶴花卉長廊,最后到涂志偉美術館參觀。同時,翁源縣亦是“中國三華李之鄉”“中國九仙桃之鄉”,可在鮮果成熟時期結合旅游路線達到“賞心+解饞”的目的[6]。
目前針對旅游業,翁源縣并非停滯不前。現仍全力推進湖心壩客家文化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以及青云山自然保護區中青云客棧的創建工作。
2.2.3?文創之成果:打造專屬IP——“蘭花”IP
IP(Intellectual?Property),原意為知識財產所有權,在文化產業化的進程中又特指有高專注度、大影響力、具有長期生命力和商業價值的文化內容。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翁源縣以特色產業為基礎打造專屬的蘭花IP,推出了儒雅可愛的“蘭先生”和“蘭小姐”形象。“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蘭花本身意喻高潔不屈、賢德、淡泊名利等,象征著優雅的氣質、真摯的友情、美好的才華等,該人物形象也切實有效體現了這一品質,同時在線上也推出了活潑俏皮搞笑的表情包。在文創中心,蘭花掩映下,游人可賞蘭、詠蘭、畫蘭,沉浸在儒雅氛圍中。不僅如此,翁源縣還積極開展蘭花文創比賽,推出了許多文創產品,如U盤、水杯、扇子、書簽、手提袋等。
3?以特色產業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3.1?深入特色品牌IP化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以特色產業為理念基礎打造專屬的蘭花IP,可吸引游客進而促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品牌IP化能夠向大眾傳達品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與受眾建立起共鳴以及認可,進而不斷地延展品牌內容,拓展衍生市場。借助IP人物形象與旅游、文創等產業進行連接,提高知名度、辨識度以及影響力。
目前IP形象“蘭先生”“蘭小姐”已創造出來,但當前階段發展中并未與旅游業進行良好的銜接。當前特色小鎮形成了“蘭花產業+文化+旅游”的發展模式,在“接二連三”延伸產業鏈的同時也應該做到將“一二三產業”相互滲入,IP形象也應在旅游中體現其意義和價值,以進一步提高影響力。
IP形象以及文創產品的宣傳受眾面一直以來較窄,而加大宣傳力度在特色小鎮發展的過程中也是重要的環節。在互聯網時代,年輕人早已成為網民的主要力量。可借助當地大學生組織、青年組織,如翁源縣大學生聯合會、翁源微光團隊等進行二次宣傳,利用年輕人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的突出特點迅速擴張宣傳面。
H5是當前流行的宣傳方式之一,能讓受眾在創意互動獲取相關知識的同時達到良好的品牌宣傳效果。線上開創文創體驗店H5,受眾可以通過答題贏取當季最新單品,也能夠依據喜好進行答題購買相應的產品。線下推廣可在以蘭花特色小鎮為中心的各個旅游景點景區投放文創產品售賣機以及張貼海報,一來節約管理人員,二來IP人物形象以及文創產品能夠實打實進入人們視野,方便宣傳[7]。
3.2?擴大小鎮服務范圍
為實現產城融合發展,建設具有特色的小城鎮,實現主導產業聚集、多種功能綜合、連城帶村的經濟發展目標,翁源縣應主動引入“企業”,推進“項目”,帶動“發展”,著重投入基礎設施、投資項目要素、經濟發展環境等方面,推進蘭花特色鄉鎮、東華山景點、嘉華康養小城鎮、蘭心國際康養小城鎮等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充分發揮蘭花的資源優勢,提升輻射力度,健全游覽公廁、游覽路線、游覽驛站等附屬服務設施,以期更好地適應旅游者的需要,實現翁源縣旅游觀光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鮮花零售商需要和多個行業領域共同組成有機整體,其目的是追尋性的盈利增長點,讓生產制造、飲食服務、旅游觀光等領域和鮮花零售都有較為良好的鏈索性。同步推動縱向聯合和側向聯合,讓鮮花連鎖零售的市場得到進一步的擴張。同時充分利用好“蘭花節”,將國蘭品牌文化與中國傳統節慶文化有機結合,詮釋內涵,提高國蘭的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促進社會消費,提升產業價值。在現有城鄉建設過程中深度囊括蘭花元素,以其為核心修建自然景觀,深度結合旅游自然資源和粵北客家文化,打造蘭花主題商業圈,如蘭韻咖啡店、蘭韻餐廳,切實將蘭花零售業、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有機結合。此外,加強蘭花精深加工行業的經濟發展,積極引入和培養蘭花產品加工公司,以提升產業競爭性。利用蘭花的藥用價值、釀酒價值、美容價值,開發生產保健食品、蘭花酒、蘭花精油等衍生產品。為了推進小城鎮的轉變升級,進一步完善政府基礎設施,建立小城鎮環境保護機制,還需要加強“蘭花”元素對客家風情古村落和優秀傳統文化村鎮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加大周邊美麗鄉鎮建設力度。立足于城鄉融合發展和城鎮功能拓展,實施配套設施改造提升,以實現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和服務范圍擴大。
3.3?增加宣傳點,加速進入公眾視野
雖然翁源縣的蘭花屢次在國內外的蘭花博覽會上獲獎,但蘭花多而不響、多而不強,高端品種只有少數幾家蘭花企業能培育,蘭花企業和種植戶普遍缺少自己的特色和拳頭產品,因此也沒有形成特色蘭花產業鏈[3]。總體來看,翁源蘭花品牌建設和維護基本上是政府行為,翁源蘭花產業缺乏有品牌帶動力的品牌企業、品牌產品,“翁源蘭花”知名度較弱,全國品牌知名度還沒形成,導致蘭花品牌出縣無人知、出市無人知[2]。網站在互聯網中是很重要的,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打響名聲。初創企業、中小企業可建立一個“蘭站”,讓在“大同”環境下的企業在品牌網站上給客戶留下“不同”的印象。利用社交媒體,使用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小紅書等,來傳播品牌理念,發布相關內容,與粉絲互動,提升粉絲黏性;利用B站、優酷、抖音等視頻平臺,上傳短視頻,傳播品牌理念,展現企業風貌;加強與當地企業、外來企業合作,彌補企業自身不足;企業之間合作互推,進行品牌合作;同時,可推出聯名產品,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當地民宿之間,通過聯名產品進一步打開宣傳面[8-9]。綜上幾點,可促進企業特色發展形成品牌企業,同時擺脫縣域局限,提高翁源蘭花全國知名度。
3.4?深入人才引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提升人才培養要素質量的關鍵就是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而良好的人才培養制度主要是加強對特色小城鎮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技術素養的培養。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翁源縣需從專業技術人才、旅游專業人才、電子商務人才入手。張蕾[2]提到,該縣蘭花產業的從業人員多為中年婦女,且多在旺季幫工獲取臨時收入。在其隨機調查的來自52家蘭花種植企業的經營者中,學歷集中于高中、技校、中專,本科學歷者為0。因此需填補人才、用工空缺,健全專業技術人員政策,增強高素質人才、外出務工者家鄉自信,返鄉就業。加大對旅游人才的投入。地處粵北的翁源縣,在物質經濟等方面難以滿足旅游從業人員的需求,再加上相關待遇福利沒有突出顯示,直接導致人才供應不足[10]。翁源縣若想走出一條獨特的特色小鎮旅游道路,不被同質化,就必須落實旅游專業人才計劃。加大對電商人物的培養。目前,電商渠道為翁源蘭花的主要渠道。政府應推行激勵政策,鼓勵大學生返鄉就業;同時深入與當地蘭花研究所、電子孵化園合作,促進高校聯合培養,建立特有的電商團隊與本地化的電商團隊。該縣在實施“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滃江人才”工程,用好“三支一扶”計劃、“丹霞英才”等基層服務就業計劃的同時,還應該針對鄉村振興進一步細化,落實到相應人才。
3.5?加強對社會融資的保護
對社會融資要素的保護關鍵點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政府要給予社會融資主體以充分的優惠政策和資金保障,由于目前的政府貸款支持方式受眾面變窄,不能解決地方特色小鎮的巨大社會融資需要,目前可行方案主要是通過引入PPP方式,以政府簽訂合同的形式約定社會資金可以從產業項目中取得多少的利益,同時社會資金還可以通過政府簽署的合同形式進行質押給社會企業實現直接投資,同時政府財政還能夠采取財政埋單、以獎代補的方式來補貼社會資金[11]。二是同金融領域進行合作,由于金融領域不愿和翁源縣特色小鎮進行合作的根源就是項目風險過大,所以對翁源縣的特色小鎮可采取資產置換、向銀行貸款的形式進行項目投資,同保險公司聯合以減少金融風險[12]。三是當地銀行也可研究開發特色小鎮專屬的貸款或理財產品,此類項目一方面可以克服當地貸款資金過少的困難,另一方面也可以發揮政策性金融服務的優越性。
4?結論
中央發布的第二十個“一號文件”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且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堅持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的重點內容。而鄉村振興離不開城鎮化的發展,將特色產業融入鄉村有利于當地企業品牌化、特色風格特點IP化,更有利于進一步擴大鄉村產業的宣傳窗口,提升自身影響力。利用蘭花特色小鎮獨特的“蘭花產業+文化+旅游”發展模式,“接二連三”延伸產業鏈,將“一二三產業”相互滲入,實現可持續發展,改進“人才引進”戰略計劃,提高小鎮人口素質。最終,呈現出中國新農村的時代風貌。由于時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我國城鎮化建設工作一直處于滯后階段,只有適應人民需求,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發展特色產業才能真正地滿足市場需求,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提高認知才能繼續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走進翁源-翁源縣人民政府[EB/OL].https://www.wengyuan.gov.cn/zjwy/index.html.
[2]?張蕾.翁源縣蘭花產業發展研究[D].廣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20.
[3]?陳健如,曾艷,方凱,等.廣東省翁源縣江尾鎮蘭花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方農村,2021,37(4):16-19.
[4]?圖集.韶關翁源江尾蘭花小鎮入選中國特色小鎮50強[EB/OL].(2021-08-24).https://www.sohu.com/a/485338964_120046696.
[5]?粵臺農業合作試驗區翁源核心區-翁源縣人民政府[EB/OL].(2023-05-22).https://www.wengyuan.gov.cn/tzwy/ytnyhzsyqwyhxq/ytyqjbqk/content/mpost_177518.html.
[6]?旅游翁源-翁源縣人民政府[EB/OL].(2023-05-05).https://www.wengyuan.gov.cn/lywy/.
[7]?李嘉楹.鄉村振興背景下佛山大旗頭古村鄉村品牌IP化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22.
[8]?王華.數字時代出版品牌塑造的思維切換與實施策略[J].記者觀察,2022(33):43-45.
[9]?付朝淵.貴州省引入外來企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08.
[10]?謝海珊.翁源縣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戰略選擇研究[D].廣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7.
[11]?程國輝.基于產業生態圈構建的特色小鎮產業規劃策略與實踐[J].江蘇城市規劃,2017(12).
[12]?李鵬舉,崔大樹.空間交易費用、產權配置與特色小鎮空間組織模式構建[J].城市發展研究,2017(6).
[作者簡介]吳建桓(2001—),男,漢族,廣東韶關人,本科,研究方向:藥學;宋懿雄(2000—),男,漢族,廣東清遠人,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學;張磊帥(2003—),男,漢族,江蘇鹽城人,本科,研究方向:城鄉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