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 要:隨著我們國家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現代建筑項目的工程規模、建筑數量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對工程質量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紹了對工程質量檢測影響較大的幾個關鍵問題,并從建材質量檢測、檢測管理制度,以及工程質量檢測等多個方面,參照實踐經驗總結了主體結構檢測當中的監督要點。
關鍵詞:工程質量檢測;工程監督;材料檢測
引言
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問題關系到人身安全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工程監督工作需要對工程質量做出全面檢測,才能從源頭優化工程質量,保證建設項目的完成能保質保量,在推動建筑業穩定發展的同時,為人身安全、經濟利益提供保證。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在建筑工程監督中工程質量檢測體現出的作用還有影響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應用措施。
一、影響工程質量檢測的主要問題
(一)檢測設備
第一,檢測設備儀器的日常維管工作不細致、不規范。具體表現為檢定/校準確定表里面,不曾對檢測設備作出明確的技術要求,或者是校準證書當中的檢定范圍沒達到檢測要求,或儀器上沒有貼準用標簽、儀器報廢但卻沒貼報廢標簽等,表1給出了工程質量檢測所需設備。第二,檢測期間的原始記錄未能規范填寫。具體表現是,原始檢測記錄當中相關信息沒有完全填寫,或原始記錄存在杠改,但是杠改處卻沒有人員簽名、日期。這會給工程檢測結果帶來不良影響,且其反映的工程質量也不夠準確。
(二)勘察設計
第一,對勘察設計不夠重視,不能夠保證勘察質量,對地基、材料等問題沒有展開深入分析,使地基處理設計不能跟具體工程相符,或者是所選材料不能跟設計圖紙完全一致,最終讓施工安全質量受到影響。第二,在勘察設計期間,某些試驗場所面積沒達到相關要求。具體表現是:試驗室面積沒達到要求、未經合理布局。如某檢測公司針對鋼筋檢測項目設置的試驗場地,不足40m2。第三,勘察場所有不受控現象。具體表現是:試驗室沒有設置視頻監控設備,或者其監控錄像儲存空間不足,保存時間達不到90d,或某些試驗室設置在受控區域之外[1]。
(三)建材質量檢測
建筑材料的檢測,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屬于基礎檢測內容,也是一項核心檢測內容,通過檢測來保證建材質量與建設工程需求相符,保證整體工程質量、施工成本處于受控狀態。故而,在建材檢測期間,需要嚴格篩選供應商,并要在材料采購回來后,立即對其質量展開全面檢測,特別是對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加以檢測,并把驗收、配置工作做好,防止材料浪費的現象出現。
(四)建筑設備
在工程施工期間,建筑設備是必不可少的施工要素,在針對機械設備展開檢測時,需要嚴格依據我們國家規定標準操作,并選擇恰當的工序保證建筑設備發揮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有作用,使其能保持完善的性能,還有正常的運行狀態,保證建筑能順利完成施工[2]。
(五)檢測方法
在具體檢測建筑工程質量期間,檢測操作是否規范對于工程質量檢測效用起著決定作用,目前部分技術人員所用檢測方法不恰當,檢測操作也不太規范,會讓質量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環節,對工程整體質量帶來不良影響。因檢測制度不夠完善,在具體工作中,檢測人員不能夠依據相關操作展開監督與檢查,結果是大量檢測數據出現篡改現象,形成數據不準的情況。
二、工程質量檢測的具體應用
(一)檢測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第一,依據國家要求,參照相關法律法規還有地方具體情況,建立檢測管理制度并不斷完善。第二,為當地檢測機構構建信用評價體系,并基于評價體系對檢測機構作出評價,對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應該清退。第三,檢測單位發生違法違規現象,如虛假檢測報告、鑒定結論失真等,務必落實其主體職責,并予以嚴格查處。責任部門要強化對檢驗機構的管理,將主體責任壓實,確保其依法依規做好檢測業務[3]。
(二)建材檢測環節的合理把控
1.通過檢測技術檢測鋼筋混凝土質量
在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屬于必需品,故而其檢測工序應合理制定,可以選擇回彈法、紅外線成像法還有超聲波技術展開檢測,在檢測期間,需要把鋼筋混凝土強度、結構質量作為檢查重點,主要對鋼筋混凝土變沒變形、質量能不能達標等情況加以驗證。在檢測鋼筋混凝土時,回彈法可對混凝土結構表面強度展開重點檢測,并結合檢測結果對其整體強度展開推測[4]。不過回彈法的應用效果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回彈法不能夠對混凝土成型狀況,及其材料構成展開檢測,故而在選取檢測技術時,還要對其優劣勢加以考慮。
2.掌握粉煤灰檢測中的要點
因粉煤灰品種近年來日趨繁雜,使得其品質管理越來越棘手。從表面上看,粉煤灰檢驗是很容易的,具體操作卻很復雜,需要的測試技術就有好多種(具體見表2),且其試驗手段同分析方法都需要進行進一步改進。另外,應強化對原材料存放問題的重視程度,應按照其品種區別,以不同的方式存放,讓后續工作能夠順利完成。
3.落實工程質量檢測責任
在對建筑工程展開檢測時,為保證檢測工作順利完成,應持續強化檢測人員的質量意識,將其自身職責落實下去。在展開監測時,通過培訓改善檢測責任制度,并掌握各崗位監管中出現的問題,在采取相應措施給予解決時,要先明確工作目標,并在質量檢測中引入考核制度。可先對《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具體內容展開講析,強調報告中需要注意的內容,可分享現場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時,采用回彈法、鉆心法,以及回彈-取芯法操作期間的各項注意事項。針對主體結構,制定其檢測的委托流程、具體檢測方案,以及檢測方案遵循的常用規范等,讓監督人員可以對主體結構檢測方面的知識與注意事項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為監督工作打好基礎。
4.對工程質量檢測監督體系加以完善
第一,因工程建筑材料自身發生了質量問題,結果使政府無法對大規模市場監管作出應對。故而對工程質量的檢查力度應該進一步加大,對監理職責以及各項制度作出明確規定,保證可對出現的問題予以糾正,最終保證工程不會出現安全事故。第二,對建筑設備進行監督管理時,需參照技術特點與需求的區別展開,具體包括:一是選取的施工機械設備要適當,并對其運行、管理、維護流程加以明確;二是建立崗位責任制度、“操作證”制度,還有“技術維護”制度,并不斷地完善,以確保機械設備能夠運轉正常;三是設備出現故障,要第一時間更換或修理,防止帶病操作,形成質量隱患。第三,在開展質量監督管理時,需關注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情況,落實工作人員職責,強化質檢人員的安全意識,對監督行為加以約束,促進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標準的持續優化。第四,建立檢測聯盟區塊鏈,從技術上保證數據更具真實性,確保不用非法手段、不做非法交易,保證對市場監督、監管起到積極作用。
5.提升人員素質
第一,要強化對施工單位檢驗人員的培訓。按照具體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培訓方案,將檢驗隊伍素質提升上來。另外,通過定期組織專業培訓,豐富測試人員的知識儲備,提升其專業能力,保證檢測工作質量。第二,為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可制定出有效的考評激勵體系,對表現較好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第三,參照檢驗員的日常工作,強化其職業道德修養方面的培養,使其掌握專業理論,以使工程質量能得到全面提升。第四,在工程監理隊伍建設期間,需做好素質、業務、安全等多方面教育,以完善整個施工監理隊伍的能力與綜合素質,最終成為建設工程中展開監理工作的依據。
三、主體結構檢測在實體監督中的應用實例
(一)材料質量檢測
一定要先強化對建筑材料質量的控制,強化檢測強度,并在審查建筑施工項目的主體結構期間,對建筑材料嚴格實施質量控制。相對于現階段的情況,我們國家建材市場上仍有各種不同不達標材料存在。若是將這些材料用到了建筑工程的建造施工中,必然會對工程主體結構的質量檢測結果帶來重大影響,并會對項目結構的整體施工質量帶來重大影響。故而,質量檢測人員務必對關鍵建筑結構展開徹底審查。在具體的工程監督管理期間,應對項目樣本、關鍵結構展開采樣,采取這種方式就能夠保證建筑項目的整體工程質量。而且,還能夠通過大數據、BIM分析等這些先進技術,來創建一套完整的監管系統,可以用于人員管理、項目監督和建筑物結構檢測,以使項目質量監督工作的監督效率得以提高。
(二)施工方案、施工策略的優化
監督檢測工作關鍵在于對建筑主體結構當中的各項指標展開檢測,包括建材的選購、檢驗和施工流程等,且有各自的檢驗技術和標準條件。采取這種方式,能夠對主體結構施工期間發生的各種質量問題,以及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作出審查和評估,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問題和隱患,并采用科學的技術對產生問題的具體原因展開探究,以便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對施工方案、施工策略做出適當的優化。譬如,某建筑工程中,主體樓板同屋頂平面用的都是現澆鋼混結構。其建筑主體用的材料都是商品混凝土,其輸送進場方式用的是泵壓力輸送(見表3)。
按照質量檢測結果來看,該工程中,主建筑6樓當中的第8軸與第12軸之間形成了細微裂縫,兩軸之間存在9m的跨度,且用的是受彎構件。該裂縫長度基本從軸梁截面貫穿,裂縫首尾形態基本沒有變化,寬度始終在2mm上下。檢測人員采取回彈法結合鉆芯法的組合檢測方式,對該建筑的主體結構做檢測,經檢測發現,該建筑主體結構的鋼筋強度跟混凝土強度都能夠與設計要求相符。借助于回彈法對該建筑的砌筑砂漿強度做了檢測,也未見任何問題,其他的梁內鋼筋位置、鋼筋尺寸大小、鋼筋設置數量,以及鋼筋保護層厚度都能與設計要求相符。不過在檢測期間發現,部分箍筋的間距與設計要求存在偏差,經過綜合分析,最終判定產生裂縫的原因應該是箍筋間距偏大。施工單位按照檢測結果,對存在偏差的箍筋間距做出了調整,并修補了裂縫。故而制定了適合的檢測規則,對監督設計質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5]。
(三)對建筑物質量作出科學有效的評估
因主體結構是由各種不同材料和結構共同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故而質量檢測員既可以采取視覺檢測,還可以采取觸摸、撞擊和其他的非視覺檢測方法,甚至可以利用個人經驗,對工程項目質量做出客觀、全面、科學的檢測。必須在具有相應資格的檢測設施輔助下抽樣,并將定量檢測所得結果作為評價標準,方可對建筑單位負責人的管理質量,以及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做出更具客觀性、科學性、公正性的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建立內部設計質量責任制,并嚴格實施,為建筑企業制定質量保證體系,杜絕非法活動,在實現成本控制的同時,盡可能讓項目施工質量能夠達到設計目標與相關標準要求。
結論
從本文分析情況來看,為強化建筑工程監督工作的質量,應該先把工程檢測工作做好,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以及監督評估制度等。對工程質量檢測工作中的責任加以明確,并將責任切實落實到個人,對質量檢測監督體系加以完善,遵循建筑工程監督理念,實現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有效穩定提升,希望能對我們國家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有所促進。
參考文獻
[1]相偉杰.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在工程實體質量監督中的作用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1901-1902.
[2]王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在工程實體質量監督中的作用研究[J].建筑與裝飾,2020(08):62-63.
[3]程鋼.工程實體質量監督中的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J].河南建材,2017(05):2,4.
[4]谷延軍.工程質量檢測在建筑工程監督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33):47-48.
[5]劉立德.建筑樁基工程施工質量的問題及其監督檢測技術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05):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