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付莉
【摘要】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實驗,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科學的奇妙與美好,從而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定律.隨著新課標的推行,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漸受到關注.本文對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增效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夠為初中物理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定律,通過實驗操作,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物理現象,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并且實驗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驗證,可進一步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因此,本文對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增效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新課標下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新課標下實驗教學的要求和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和科學素養.
第一,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通過實驗操作,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物理現象,觀察和記錄實驗數據,從而加深對物理原理和定律的理解.
第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觀察、實驗和驗證,培養了實踐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學生通過準確地操作實驗儀器,進行數據的采集和處理,通過實驗結果進行推理和分析,培養了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第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通過實驗,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對物理的好奇心和興趣.實驗教學能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探索和思考,從而促進其對物理學科的深入學習.
第四,促進跨學科的綜合應用.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密切相關,如數學、化學等.在進行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數學知識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需要化學知識了解實驗物質的特性.通過實驗教學,學生可以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整合,促進學科之間的聯系和交叉應用.
2 實驗教學增效策略的理論基礎
實驗教學是一種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來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在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實驗活動,探索并理解相關概念和原理.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首先,制定合理的實驗教學目標.實驗教學目標應該明確具體,與課程教學目標相一致.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實驗內容的特點,制定合理的實驗教學目標,以便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其次,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實驗任務.實驗教學應該具有一定的難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能夠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實驗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時,思考解決方法,并通過實驗結果驗證自己的想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維能力.
再次,提供適當的實驗指導.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提供適當的實驗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實驗目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幫助學生分析實驗結果,總結實驗規律.通過適當的實驗指導,能夠確保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正確理解實驗內容和掌握實驗方法.
另外,鼓勵學生互動合作.實驗教學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學生可以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和討論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共同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及時反饋和評價學生的實驗結果.實驗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反饋和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和鼓勵,幫助學生檢查和糾正錯誤,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學習效果.
3 實驗教學增效策略的具體措施
3.1 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實驗前的準備工作是確保實驗順利進行和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其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背景知識的學習和預習,以及提供實驗目標和預期結果的明確指導是兩個關鍵步驟.
例如 以“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為例.其一,在開始實驗前,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實驗的相關背景知識.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教材、課件等資源,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和預習相關的物理理論和概念.通過背景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實驗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知識點,為實驗的進行打下基礎.在背景知識的學習和預習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指導.教師能提供一些問題或討論的話題,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或互動交流,促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加深對背景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其二,實驗目標和預期結果的明確指導有助于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和預期的實驗結果,從而在實驗中有更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教師應該向學生明確實驗的目標.實驗目標能夠包括學習特定的物理概念,驗證某個物理原理或規律,探索某個現象的原因等.教師可以在實驗前向學生介紹實驗目標,并解釋其重要性和意義.通過明確實驗目標,學生能夠對實驗的目的有清晰的認識,并在實驗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和實踐.并且,向學生明確預期的實驗結果.實驗結果預期可以是某種現象的發生、實驗數據的變化、實驗曲線的形狀等.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實驗或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預測實驗結果,并在實驗過程中進行驗證和比較.此外,在提供實驗目標和預期結果的明確指導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學生能夠在小組中交流和分享對實驗目標和預期結果的理解和想法,通過互動合作進一步明確和深化對實驗的認識.
3.2 實驗過程中的指導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實驗過程中的指導對于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例如 以初中“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為例.首先,教師應合理安排實驗課的時間和內容.實驗時間應充足,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實驗內容應與學生已學的物理知識和課程目標相符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探索性.例如,可以選擇不同大小和形狀的物體,通過浸沒實驗來探究浮力與物體重力之間的關系.
其次,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實驗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有些物體會浮起來,而有些物體會沉下去?”然后鼓勵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和觀察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引導,但要盡量避免直接給出答案,讓學生通過實驗過程和結果來發現物理原理和規律.
再次,充分利用實驗裝置和材料,增強實驗的可視性和動手性.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實驗裝置的使用方法和實驗步驟,并讓學生親自操作和觀察實驗過程.通過實驗裝置和材料的使用,學生能夠直觀觀察和理解浮力的作用,增強實驗的可視性和動手性.
最后,注重實驗中的實時反饋和評價,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和加深理解.在實驗中,教師應注重實驗中的實時反饋和評價,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和加深理解.教師能夠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結果,并及時給予反饋和評價.比如,教師指出學生未正確觀察液面的變化情況,或者學生未正確推理浮力與物體重力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并加深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3.3 實驗后的總結和歸納
實驗后的總結和歸納對于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例如 在“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后,教師應幫助學生總結實驗結果和經驗,形成知識結構.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回顧實驗過程中的觀察和操作,幫助學生總結浮力與物體重力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的實驗結果是否符合其預期,以及是否能夠解釋實驗結果所基于的原理.通過幫助學生總結實驗結果和經驗,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阿基米德原理的相關知識.此外,在實驗后,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報告的撰寫和展示.學生能夠根據實驗過程和結果撰寫實驗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和結論等內容.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寫作指導和范例,幫助學生規范和完善實驗報告的撰寫.隨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報告的展示,讓學生有機會分享自己的實驗心得和發現.通過撰寫實驗報告和展示,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表達和溝通能力.
3.4 完善實驗評價,促進生本認知內化
3.4.1 創新評價機制
在實驗評價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可以創新評價機制,擺脫傳統的定量評價方式.除了對實驗結果的評價,還可評價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觀察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
例如 在“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中,可以設置開放性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推理和解釋,評價其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深度和運用能力.比如,問學生為什么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會有一個向上的浮力,要求學生基于實驗結果和實驗原理進行解釋.這種開放性問題能夠讓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不僅考查學生對實驗結果的理解,還考查學生對物理原理的運用能力.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其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運用.
此外,創新評價機制還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觀察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比如,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實驗設計,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實驗方案和改進措施.同時,可以觀察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觀察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評價學生能否進行準確的觀察和記錄,以及能否合理地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3.4.2 突出過程評價
在實驗評價中,突出過程評價非常重要,強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思考和操作.通過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與同伴的討論和交流等方式,評價其在實驗過程中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例如 在“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中,觀察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是否有條理地進行實驗操作,如是否能夠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能否準確地操作實驗器材,是否能夠注意安全操作等.這些觀察可以評價學生的實驗技能和操作能力.同時,能夠評價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思考能力.再如,是否能夠合理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否能夠進行準確的觀察和記錄.通過觀察學生的思考過程,可以了解學生對實驗現象的思考和解釋能力,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總結能力.此外,與同伴的討論和交流也是評價學生實驗過程中思考和探索能力的重要方式.通過觀察學生與同伴的合作和交流,能夠評價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的表現和溝通能力,以及是否能夠積極參與討論等.
4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實踐價值.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重視實驗教學,注重科學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從兵.新課標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研究[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18):84-86.
[2]牛遠見.新課標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30):157-159.
[3]黃燦才.淺析新課標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9(59):154.
[4]廖賽微.新課標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32):49-50.
[5]薛珊珊.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32):104-106.
[6]石美霞.初中物理“教、學、評”一致的探討——以“力與運動的關系”一節教學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22,37(1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