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熱點
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23年度十大流行語”,分別是“新質生產力”“雙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緒價值”“質疑××,理解××,成為××”。
2023年12月12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23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它們分別是“愛達未來”“煙火氣”“數智生活”“村BA”“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主打一個××”“多巴胺穿搭”“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新職人”。
2023年12月16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3年度十大新詞語”,分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全球文明倡議”“村超”“新質生產力”“全國生態日”“消費提振年”“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百模大戰”“墨子巡天”。
最近一段時間,以“漢語盤點”為代表的各類年度熱詞盤點活動,勾勒出剛剛過去的2023年的語言生活圖景。
【熱點1】
“詞媒體”時代
網絡熱詞被詞典收錄
早在2010年,教育部、國家語委組織編寫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就指出,新詞語、熱詞已成為新的信息傳遞方式,中國互聯網邁入詞媒體時代。據統計,2010年至2017年,《中國語言生活報告》共發布媒體新詞3601個,其中只有30個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
年度熱詞中有很多跟某個熱點事件相關的詞語,我們把指稱事件本身的專有名詞以及跟這一事件相關的詞語稱為事件詞。如“全國生態日”“墨子巡天”“杭州亞運會”“愛達未來”,前三個是指稱事件的專有名詞,最后一個是杭州亞運會的主題曲(“愛達”是“@”的音譯)。事件詞是歷史的記錄者,具有時間性,跟事件的產生、發展、結束同進退,一般事件過后,大多數詞語也逐漸退隱。當事件詞被廣泛使用,由專指性向普遍性轉變,或者跟風使用成為“詞語群”后,就有機會作為新詞新義收入規范性詞典。前者如“村超”“村BA”,源于貴州鄉村舉辦的賽事名稱,后泛指在全國各地舉行的這類賽事;后者如“××哥、××族”“微××、云××”等。這類詞語是詞匯的主體部分,作為語言交際的基礎,幾十年上百年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解讀
年度熱詞記錄生活新變化、經濟社會新發展,語文詞典收詞則兼顧延續性與時代性,二者是語言生活中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這些詞語不僅串聯著社會大眾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從不同視角忠實記錄著時代之聲;而且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著語言文化之力。
【熱點2】
年度語言文字盤點蔚然成風
2023年12月20日,“漢語盤點2023”揭曉年度字詞,“振”和“高質量發展”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每到歲末年終,以“漢語盤點”為代表的各類年度語言文字盤點已然成為一場語言與文化的盛事。始于2006年的“漢語盤點”活動,從最初的“年度字詞”評選,已擴展到如今的“三大發布”:“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十大網絡用語”。并且,“漢語盤點”已擴展泛化為各類媒體機構對年度字詞、流行語、新詞語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參與,成為一種時代風尚。比如,《咬文嚼字》發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語”,《語言文字周報》發布的“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三聯生活周刊》發布的“年度十大網絡熱梗”等。
不僅如此,各行各業的“年度盤點”也以“熱詞榜”“年度漢字”等方式呈現,成為行業和地區年末總結、辭舊迎新的特定儀式。如年度“十大科技名詞”就引發了相關人群的觀察與思考,并引領相關行業和地域的風向和發展。
◆解讀
作為一項新年俗,年度語言文字盤點的民俗特征已趨穩定。這項新年俗不僅從各個角度為時代作注腳,而且反映了漢語強大的創造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同時也在深刻影響著社會語言生活。而各種年度語言文字盤點,也記錄了一年來的重大事件、社會熱點,呈現了民眾的個體情感、個人生活,凝聚了大量的時代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