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李婉怡
摘?要:隨著LED顯示屏技術和產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一專多能的技術技能型工程應用人才。在國家教育部大力推進“1+X”證書制度的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積極探究對應證書體系并且付諸實踐。基于“1+X”證書現狀、LED顯示屏行業及適用證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實施了LED顯示屏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的申報和運行。經過兩期培訓班的學習與實踐,學生證書通過率為96.3%,從而提升了專業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推動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進一步建立產教融合的課證融通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1+X”證書;LED顯示屏
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為“職教20條”)提出“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借鑒國際職業教育培訓普遍做法,制訂工作方案和具體管理辦法,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結合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探索實施“1+X”證書制度,是“職教20條”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創新。該方案提到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試點,旨在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在當今社會,光電信息領域的迅猛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更加適應行業需求、富有創新精神的工程技術人才,應用型本科高校不斷尋求創新的教育模式。其中,應用型本科高校引入“1+X”證書制度,將進一步完善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產教融合、實踐教學改革、人才評價模式改革等,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2]?。目前部分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教學現狀與“1+X”證書制度的要求依舊有較大差距,具體表現為教學課程標準不統一、課程內容銜接不當和課程資源建設較少等[3]?。
作為新進轉設高校,無錫學院定位應用型本科高校,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在過去的幾年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一直積極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滿足行業的快速變化和需求。通過引入“1+X”證書體系,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專業學位,還可以獲得相關領域的實際技能和認證,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深入研究“1+X”證書體系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中的應用與實踐,分析該舉措對學生專業學識增長、職業發展以及教育教學的潛在影響。通過案例評估這一教育探索的效果,以便為其他應用型本科專業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1?“1+X”證書現狀
“1+X”證書制度是我國針對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實施的重大改革措施。雖然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與職業院校有一定聯系,但是兩者也有著明顯的區別:職業院校更加關注知識技能化,而應用型本科院校更側重知識學習和技能提升的結合[4]?。研究表明,“1+X”證書體系是一種有潛力的教育模式,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和實踐經驗。在國內外的教育領域,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嘗試將這一體系引入應用型本科專業中。這些努力旨在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要求。
一方面,國內外學校的成功案例表明,“1+X”證書體系有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如德國和日本的職業教育[5]?。通過獲得相關領域的專業證書,學生在畢業后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并在職場上脫穎而出。這種實際技能的補充使他們更具競爭力,能夠更好地滿足行業需求。另一方面,一些研究指出,實施“1+X”證書體系也面臨一些挑戰,如課程整合、評估標準的制定和學生參與度的管理。因此,對于如何有效地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這一體系,需要細致地規劃和不斷地改進[6]?。
我們可以看到“1+X”證書體系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廣泛應用,并了解到它既有希望的前景,也有需要克服的挑戰。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我們將深入分析該體系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中的具體應用,以期為教育實踐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和建議。
2?行業發展需求
我校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對應的方向是照明、顯示及光通信技術,而LED(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管)顯示屏集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為一體,以亮度高、壽命長、色彩鮮艷、動態范圍廣、工作可靠性高等優點,成為最具優勢的新一代顯示媒體。憑借在色域、亮度、對比度、面積和形狀等方面的優勢,LED顯示屏已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逐步取代傳統的液晶和投影,LED顯示被譽為未來的顯示技術。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LED顯示屏總體市場規模增至635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684億元。LED顯示屏行業的迅猛發展導致專業人才缺口越來越大,尤其是應用工程技術人才,具體的行業學歷分布如圖1所示。因此,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方式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當前,LED顯示屏的從業人員主要依賴于高校培養和企業自行培訓等,整體培養手段有限,市場人才需求巨大。大部分的職業院校教學環境及課程難以完全滿足業內技術人員素質要求,行業與技術、技術與實際、理論與實踐脫節比較嚴重。“職教20條”作為一項重大改革舉措和制度設計,明確LED顯示屏證書的試點院校要將“1+X”證書制度試點與專業建設、課程資源和師資隊伍等緊密結合,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提升應用型本科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
3?LED顯示屏應用證書
在《關于授權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名單的通知》教職所〔2020〕257號文中,發布了唯一一個LED顯示行業的“1+X”證書:《LED顯示屏應用》,培訓評價組織及頒證機構為西安諾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證書主要面向LED顯示屏應用行業從事屏體生產制造、屏體結構設計、項目方案設計、屏體安裝、控制系統調試與視頻播控、顯示屏校正、屏體檢修維護、屏體單元板維修等技術支持、工程驗收及項目管理崗位相關工作。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該證書適用的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和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LED顯示屏應用職業技能等級分為三個等級: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等級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職業技能要求。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頒證機構認為在校生比較符合中級水準,所以我校組織學生參與考核的對應中級證書要求,參考證書樣本如圖2所示。LED顯示屏應用(中級)主要面向LED顯示屏生產商、LED顯示屏控制系統生產商、LED顯示屏租賃商、工程商、LED顯示系統集成商,或電視臺、廣告商、體育賽事場館等商業顯示用戶,從事LED顯示屏系統方案設計、施工、調試、檢驗、維修保養的工作;LED顯示屏應用(高級)主要面向LED顯示屏控制系統廠家、LED顯示屏制造廠家、大型LED顯示屏系統集成商、大型演藝活動承辦商等,從事LED顯示屏系統設計、生產、調試、系統集成、現場保障、集群管理和運維、檢修等工作。
4?探究與實踐
為了深入貫徹《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等文件精神,探究“1+X”證書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中的應用與實踐,我校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與頒證機構西安諾瓦星云溝通聯系,積極申請、精心組織,2021年獲批LED顯示屏應用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和考評試點院校,主要由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承接證書申報和考核工作。為了成功實施“1+X”證書體系,學校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培訓和支持,我校教師李婉怡和李紅旭獲得LED顯示屏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考評員資格證書。
學校通過將學位課程與實踐性證書課程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學生可以在學術課程的基礎上,獲得實際技能和經驗,使他們更具競爭力。為了滿足理論知識結合實踐能力的需要,“LED顯示屏應用工程師”設立了多門系統課程,如下表所示。這些課程具有基礎知識深厚、注重實踐能力、緊密結合市場等特點,在培養學院專業技術的同時,課程還注重培訓學院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優良的科學素養和邏輯思維能力。
自LED顯示屏應用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和考評試點院校獲批以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已經成功組織了兩次“1+X”LED顯示屏應用職業技能培訓班,參訓人數共計27人,內容包括LED顯示屏結構、安裝、調試與智能設置等技術技能,經過筆試和實操綜合打分,其中26人順利通過考核(通過率為96.3%),不僅獲得LED顯示屏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而且獲得了諾瓦科技認證工程師(NCE)證書,培訓的理論講解和實操演練如圖3所示。
5?分析與總結
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中應用“1+X”證書體系的實踐中,可以看到一些關鍵的討論和分析點:
(1)學術與實踐的融合。實踐性證書課程的引入使學生能夠將學術知識與實際技能相結合。這種融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也需要確保學術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的平衡和整合。
(2)課程設計和師資支持。成功實施“1+X”證書體系需要精心設計的課程和充足的師資支持。學校需要不斷改進課程設置,確保實踐性證書課程與學位課程相互補充,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3)學生參與度的管理。學生的積極參與對于體驗“1+X”證書的成功至關重要。學校需要制定有效的參與管理機制,以確保學生充分參與實踐性課程、項目和實習。
(4)教育改革的持續性。教育改革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不斷改進和調整。學校和教師需要保持敏銳的教育觀察力,及時調整課程和教學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行業需求。
(5)證書的市場認可。學生獲得的實踐性證書需要在職業市場上受到認可。因此,學校需要與行業合作,確保證書課程與行業要求保持一致,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中,應用“1+X”證書體系是一種有潛力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和職業競爭力。通過將學位課程與實踐性證書課程相結合,學生能夠獲得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適應行業的需求。
然而,成功實施這一體系需要學校和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支持。課程的整合和平衡,學生參與度的管理,以及與行業的緊密合作都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此外,教育改革需要持續進行,以不斷適應變化的教育和職業環境。
最終,我們相信“1+X”證書體系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應用將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職業發展機會,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教育教學領域的創新和改進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啟示。這一教育模式的未來是光明的,但需要不斷努力和改進,以確保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成就。
參考文獻:
[1]肖福流.基于1+X證書制度的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21(5):2732.
[2]楊剛要.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行“1+X”證書制度的路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2):98100.
[3]嵇建波,梁文斌.應用型本科“1+X”證書制度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課程改革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22):5658.
[4]王力鋒,張海燕.“1+X”證書制度背景下應用型本科物流專業育人模式的優化路徑[J].物流科技,2023(11):146148.
[5]李瑞斌.1+X模式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20(36):181183.
[6]劉旭安,焦錚,程和平.地方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以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黃山學院學報,2021,23(3):109112.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產教融合研究專項”(CJRH2019014);江蘇省產教融合型一流課程(2022133);無錫學院課程思政師范課程2022XZ04
作者簡介:王偉(1984—?),男,江蘇泰興人,高級工程師,副院長,研究方向:半導體光電子技術及產品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