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有了這500元錢,以后買文具再也不擔心錢不夠……”西安市長安區楊莊街道中心校四年級學生趙可樂(化名)開心地說。“每月500元生活費對我們爺孫倆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幫助,讓小可樂不再為上學和生活費發愁,能更安心地學習。”趙大爺笑著說。
趙可樂是名孤兒,父母去世后就和堂爺爺生活在一起,因為沒有固定收入,生活得相當拮據。自2023年5月開始,小可樂獲得了由長安區教育慈善基金提供的每月500元的生活資助。據了解,長安區還有92名像趙可樂一樣家庭困難的大學新生和7名家庭有重大變故的學生受到教育慈善基金的資助。
人間四月,暮春時節,迎著晨風,我們來到了長安區慈善會,了解到了關于長安區教育慈善基金背后不少溫暖故事。
匯聚微光,點亮鄉村學校教育夢想
“長安教育慈善基金是在農村學校基礎設施薄弱,教學環境改善難,教職員工激勵機制不完善,教育行政經費又短缺的背景下建立的。”長安區慈善會會長賀樂軍向大家講述,“我們的目的就是想讓每一個鄉村孩子都能安心接受更好的學校教育,讓他們長大后成為最好的自己!”
為大力支持長安區基礎教育發展,助力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在西安市慈善會的指導和支持下,長安區慈善會與長安區教育局合作,于2023年1月在慈善會設立了教育慈善專項基金。這項基金的設立,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愛心企業捐資助教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有了慈善教育基金,不僅可以幫助更多身處困境的學子克服經濟困難,讓他們專心學習,努力成長為棟梁之材;同時可以激勵長安區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學校和成績優異的校長教師、中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及其他重大榮譽獎項獲得者;從長遠意義上來說,就是助力鄉村學校高質量發展,促進實現教育公平,讓更多鄉村孩子通過優質學校教育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愛心潤教,助力鄉村少年夢想啟航
2023年年初,在西安市慈善會的積極推動下,長安區慈善會廣泛動員社會愛心資源,尤其是意愿強烈的愛心企業,通過線上線下募捐方式匯聚愛心善款。基金設立時計劃規模1000萬元,目前已到賬2800余萬元。資金來源一方面是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工“慈善一日捐”的捐款,還有慈善會的配捐,更多的是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興教助學捐款。
賀會長表示,“對于慈善基金的管理,我們堅持專戶、專人、專用、公開、透明的原則,做到從嚴管理,陽光慈善。”慈善會以文件的形式設立了教育慈善基金管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配備專門人員負責基金管理的日常工作。基金的使用也有明確的流程:教育局有關科室提出方案+基金管理領導小組初審+局黨委會研究初定+區慈善會會長辦公會審定。使用方案審定后,區慈善會、教育局聯合組織實施,確保基金使用科學、精準、富有成效。
獎優助教,啟動激勵機制。長安區慈善會先后分三次投入教育慈善基金395萬元,表彰獎勵在2022、2023年度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優秀校長和教師,以及在校外教育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真正讓優秀人才有獲得感、有成就感、扎根長安教育。
安老撫老,送去組織的溫暖和關懷。長安區慈善會使用84.6萬元,看望慰問全系統退休老教師。
救急救難,關愛鄉村兒童成長。先后使用教育慈善基金13.35萬元,資助92名家庭困難大學新生,救助7名家庭有重大變故的學生,使他們放下顧慮,安心學習;使用2.92萬元,為東部偏遠鄉村的孩子通上了校車,解決了3所小規模學校撤并后學生們上下學接送和免費午餐問題,讓孩子在成長路上一帆風順,夢想啟航。
據統計,長安區充分發揮教育慈善基金獎優作用,累計獎勵好學校188校次、好老師1766人次、好學生2000余名,春節看望慰問全系統退休老教師5703人次。在西安市慈善會和長安區慈善會的支持關懷下,長安區連續兩年各有1名受助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充分突顯出教育慈善基金救急、救難、救困的積極作用。
慈善引領,擁抱可觸摸的教育獲得感
如何讓慈善教育基金可持續,并不斷提升其社會影響力?
“宣傳很重要!”長安區教育局黨委副書記賈建衛表示。未來長安區在教育慈善基金方面,通過舉行捐贈儀式,使用基金開展的各項慈善活動,加強在各類媒體上的宣傳,提升社會知曉率,引起全社會對慈善助力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注;同時針對需要解決的急難愁困問題太多、資金數量不足的現狀,“我們仍須進一步拓寬資金募集渠道,不斷做大做強教育慈善基金。”賈書記接著說,“為了讓籌集到的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我們堅持有計劃地設計資金使用項目,做到公開、透明、規范支出流程和審核機制,要讓這些愛心善款發揮最大的作用。”
長安一中的校長馮岳君接著說,“2023年,我們學校獲得了長安教育慈善基金的扶持,翻新了學校道路、校舍,加固了塬畔墻體、美化了學生宿舍環境,使校園基礎設施更完善、更安全,營造學生安心學習、教師舒心教書的教學環境。這些變化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同時,長安一中利用教育基金對教學成績突出,中高考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師生進行了獎勵。這一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師生工作學習積極性,也堅定了學校教師為國育人,培養社會所需的各類人才的決心,推動了教育正向的發展,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增添了正能量。
凝聚社會力量,振興鄉村教育!在西安市慈善會的指導和支持下,長安區慈善會大力發揮慈善教育基金,在教育行政經費短缺的情況下,匯聚社會力量辦教育,通過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和教學水平;通過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環境,營造溫馨的教學、學習陣地;打造“走進校園、肅然起敬,坐在教室、無比自豪,離開學校、終生難忘”的校園環境,助推了長安區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使長安區教育教學工作在更高水平上順利開展,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了慈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