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疾病是婦科常見病,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就常見的宮頸疾病進行科普,希望能引起廣大女性的重視。
宮頸癌的概念
宮頸是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宮頸疾病則是指在宮頸區域發生的各種病變,包括炎癥、損傷、腫瘤以及癌前病變等。其中,最嚴重的是宮頸癌,為發生在宮頸陰道部或移行帶的鱗狀上皮細胞及宮頸管內膜的柱狀上皮細胞交界處的惡性腫瘤,以鱗狀細胞癌為最常見類型。
宮頸癌病變的因素
(1)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宮頸癌發病與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密切相關。當HPV侵入人體并持續存在時,可能會導致宮頸細胞發生變異和惡性轉化,其中約70%的宮頸癌與HPV16型和HPV18型相關。
(2)性生活較早:有些女性性生活過早,不注重性衛生,加上生殖器官不成熟,導致患宮頸癌的風險提升。還一些女性由于各種原因在成年之前生育,對子宮頸健康的影響會比較大,也屬于宮頸癌的高風險人群。
(3)某些藥物治療的影響: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女性,會增加患宮頸癌的風險。
(4)多個性伴侶:部分女性私生活混亂,存在多個性伴侶,容易患性傳播疾病,這也是宮頸癌病變的重要因素。
(5)不良生活習慣:有些女性由于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宮頸癌變。尤其是長期吸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傷DNA,促進細胞增生和炎癥反應,從而增加宮頸癌的發生風險。
(6)免疫抑制狀態:有時女性因免疫系統受損,可能無法有效抵御病原體入侵,使宮頸細胞更容易受到致癌因子的影響而發生惡變。所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預防宮頸癌至關重要。
宮頸癌的癥狀
在宮頸癌早期,患者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癥狀。隨著癌癥的發展,會出現一些微小的病癥,如接觸性出血、異常陰道流血、陰道排液、尿頻尿急、白帶增多、外陰瘙癢、肛門墜脹感等,還可能伴有頭暈乏力、虛弱、心慌氣短、皮膚蒼白、尿頻、排尿困難、發熱、四肢酸痛,癌癥晚期可有貧血、體重嚴重下降等惡病質表現。
宮頸癌篩查、治療和預防
宮頸癌的篩查
普通女性最好三年做一次宮頸癌的篩查工作。在進行宮頸癌的篩查時,可選擇婦科檢查和宮頸細胞學檢查或高危型HPV檢測。如果初篩結果異常,還需要接受陰道鏡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是否需要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宮頸癌的治療
宮頸癌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以及靶向治療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其中,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放射線殺滅或者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并結合其他治療方式提升治療效果,主要包括外照射和內照射兩種方式。化學治療是根據患者的病情配置相應的化學藥物,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宮頸癌化療通常聯合放療起到增敏或協同作用,主要用于晚期、復發性宮頸癌的治療。靶向治療是利用單克隆抗體藥物,對已經明確的作用位點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這類藥物特異性強,可以直接作用于宮頸腫瘤細胞。手術治療的對象是經病理確診為宮頸癌、能耐受手術、臨床分期為早中期的患者,有子宮全切術、改良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等。除了以上常見的治療方式,一些新興的治療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如免疫治療等。
宮頸癌的預防
(1)定期篩查:女性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如果發現宮頸有異常,要及時治療。
(2)接種HPV疫苗:現在大眾對HPV疫苗接種的意識越來越強,可以實現宮頸癌的一級預防。但就算接種了HPV疫苗,也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3)保持健康的性生活:因為HPV主要通過性生活傳播,所以女性要有固定的性伴侶、性生活時使用安全套,以減少感染的可能性,這對預防宮頸癌也極為重要。
宮頸炎
宮頸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尤其以育齡婦女中多見,主要分布在陰道部和宮頸管這兩個部位。在臨床上,宮頸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且以慢性宮頸炎為主,包括慢性宮頸管黏膜炎、宮頸肥大、宮頸息肉等。
宮頸炎的病因
急性宮頸炎主要是由性交、流產、分娩、診斷性刮宮等引起宮頸損傷,之后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導致性傳播疾病病原體、內源性病原體侵入引起的。慢性子宮頸炎主要是由急性宮頸炎癥遷延而來,也可為病原體持續感染所致。
宮頸炎的癥狀
宮頸炎的一個重要癥狀就是陰道分泌物增加,同時會呈現黏液膿性。由于陰道分泌物的刺激,會引起外陰瘙癢及灼熱感,可伴有性交痛、下腹墜痛等癥狀。如果被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見尿道口、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以及大量膿性分泌物。此外,患者還可能有白帶增多、尿頻尿急、下腹或腰部疼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癥狀。
宮頸炎的檢查、治療和預防
宮頸炎的檢查方式有多種,如病原體檢測、白細胞檢測、陰道鏡檢查、宮頸刮片及宮頸活檢。
如果是急性宮頸炎,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避免轉為慢性宮頸炎;如果慢性宮頸炎,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患者需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在宮頸炎的預防中,要勤換貼身衣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清洗陰道,注意經期陰道健康,還要正確使用安全套,注意性生活衛生。
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也是宮頸疾病中常見的一種,主要發生于育齡女性,尤其是30~35歲的女性。宮頸息肉屬于宮頸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一種良性病變。
宮頸息肉發生的病因和癥狀
慢性炎癥長期刺激是導致宮頸息肉形成的一個重要病因。此外,還包括細菌和病毒(尤其是人乳頭瘤病毒)等病原體感染、性生活、分娩、宮頸感染、宮頸附近的血管阻塞、對雌激素水平升高的異常反應、流產等引發的局部炎癥。宮頸息肉形成后早期無明顯癥狀,但隨著息肉的增大和病情的發展,患者會逐漸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白帶增多等。
宮頸息肉預防和治療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做好衛生工作,保障貼身衣物干凈;另一方面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如陰道鏡檢查、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等,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常見的宮頸息肉治療方式是息肉摘除術,術后醫生會將切除的息肉送組織學檢查。
結束語
綜上所述,宮頸癌、宮頸炎、宮頸息肉等都是影響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尤其是宮頸癌,我國2015年新發病例約10萬例,死亡病例約3萬例是醫療衛生領域的防治重點工作。在日常的生活中,女性要關注自身健康,定期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針對檢查中出現的病癥,要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