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原發性痛經的中醫分型以及辨證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安順職業技術學院醫務室征集的17~26歲出現原發性痛經癥狀的師生志愿者為研究對象,辨證分為寒凝血瘀證和氣滯血瘀證,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辨證護理,比較兩組疼痛程度[視覺模擬評分(VAS)、COX痛經癥狀評分(CMSS)]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兩組干預后VAS疼痛評分與CM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醫辨證護理可有效減輕原發性痛經青年女性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原發性痛經;青年女性;寒凝血瘀;氣滯血瘀;辨證護理
痛經的病機主要分為虛實兩類,實者如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濕熱蘊結可導致沖任阻滯,經血流通受阻,不通則痛;虛者如氣血虛弱、肝腎虧損可導致沖任胞脈失養,不榮則痛[1]。當前臨床主要采用對癥治療和常規護理干預痛經,雖然取得一定療效,但是難以滿足患者個性化的護理需求,具有一定局限性。辨證護理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以辨證論治為基礎的中醫特色護理,在個性化護理、綜合調理、等多個方面表現出獨特優勢。痛經時按揉患處,疼痛減輕的屬虛證,疼痛加重的屬實證。經血顏色暗紅、有血塊、出血不暢的屬于血瘀證,經血顏色鮮紅是血熱證,淡紅為血虛證[2~3]。根據這些癥狀和體征進行鑒別診斷,可初步判斷痛經類型和原因,從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年女性原發性痛經的中醫分型以及辨證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安順職業技術學院醫務室征集的17~26歲出現原發性痛經癥狀的師生志愿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寒凝血瘀證86例,氣滯血瘀證14例;年齡17~26歲,平均年齡(20.21±1.28)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81±0.38)年。觀察組年齡17~26歲,平均年齡(20.22±1.34)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78±0.36)年;寒凝血瘀證82例,氣滯血瘀證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原發性痛經診斷標準[4];年齡17~26歲;臨床資料完整;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無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或肝腎功能不全;近3個月內未使用過影響月經周期或治療痛經的藥物。排除標準:治療依從性差;合并盆腔器質性病變;月經周期不規律;存在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
(1)個人衛生管理:指導患者經期勤換衛生巾,2~3 h更換1次,避免細菌滋生。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保持外陰的清潔干燥,清洗時注意從前向后清洗,避免將肛門處的細菌帶入陰道。內褲選擇棉質、寬松、透氣的款式,每天更換并單獨清洗,清洗后置于陽光下晾曬殺菌。
(2)適量運動:鼓勵患者進行適量運動,非經期每周運動3~5次,每次30 min左右,可選擇散步、慢跑、練瑜伽等運動方式,增強體質。
(3)營養均衡:建議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和豆類,以補充必要的營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確保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菠菜、蘋果和橙子。同時,應注意飲食多樣化,避免挑食和偏食。減少食用辛辣、油膩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油炸食品,以防影響內分泌和消化功能。月經期間,可以適量增加溫熱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熱湯和熱粥。
(4)心理護理: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主訴,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和負性情緒產生的原因。患者因痛經產生的焦慮、緊張等情緒,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安慰,向其介紹痛經的相關知識,使其了解痛經發生機制和緩解方法,從而緩解負性情緒。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如深呼吸、冥想等,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每周1~2 次,每次20~30 min。
1.2.2 觀察組給予中醫辨證護理
(1)寒凝血瘀證護理:指導患者注意保暖,可用熱水袋或暖寶寶貼于小腹部位,也可用毛巾蘸取熱水在擰干后放置下腹處,間隔5 min重新浸水再擰干繼續熱敷,直至感到舒適為宜。選取三陰交、足三里、關元等穴位進行艾灸,每次30~60 min,每周2~3次。
(2)氣滯血瘀證護理:指導患者每天保證7~8 h的高質量睡眠,避免熬夜,盡量在23:00 前入睡;多吃溫熱、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熱湯面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氣血瘀滯;適當參與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練瑜伽、打太極拳等,增強身體氣血運行功能,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可在經前或經后進行運動,每次30 min。此外,該證型患者通常容易出現情志抑郁,平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平和,通過分散注意力、向他人傾訴等方式釋放負性情緒,減輕心理壓力,調整自我狀態,解除思想顧慮,保持心情愉悅。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法與COX痛經癥狀評分量表(CMSS)評估,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通過自制調查問卷進行滿意度調查,包括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滿意+比較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VAS以及CMSS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VAS、CM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VAS以及CM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總滿意率83.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痛經的中醫辨證分型較多,其中常見的為寒凝血瘀證和氣滯血瘀證[5]。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辨證護理可有效減輕原發性痛經青年女性患者疼痛程度,應用效果顯著。寒凝是指人體陽氣不足,寒邪內生,或外感寒邪,侵襲人體經絡、臟腑,導致氣血運行的速度減慢;血瘀是指血液運行不暢出現瘀滯[6~8]。寒邪凝滯血脈,使血液流動受阻,容易形成瘀血;瘀血一旦形成又會進一步阻礙氣血的正常運行,加重病情,二者相互影響,形成寒凝血瘀的病理狀態[9~10]。對于寒凝血瘀證痛經患者,可通過溫通經脈、調和氣血以減輕疼痛,改善病理狀態。熱敷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從而減輕疼痛。艾灸通過刺激穴位以達到溫通經絡、祛濕散寒的目的[11]。三陰交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可補肝腎、調沖任,使氣血運行順暢,從而緩解痛經;足三里具有扶正培元、調節機體免疫的作用,能增強人體的整體抗病能力,使身體更好地應對痛經等各種不適;關元是任脈要穴,任主胞胎,與女子的月經、孕育等功能密切相關,艾灸關元可溫煦下焦,驅散寒邪,使胞宮得暖,氣血運行通暢,疼痛自然減輕[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后VAS疼痛評分與CM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中醫認為,氣滯血瘀證患者往往具有情志失調的共同特征,情志不舒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進而形成氣滯血瘀的病理狀態。醫護人員需指導患者有效釋放焦慮、緊張、抑郁等負性情緒,通過多種方式放松心情,并在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多方面開展針對性健康教育,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病因角度調理機體整體狀態,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14~16]。
綜上所述,中醫辨證護理可有效減輕原發性痛經青年女性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陳梓瑜,趙耀東,蔣梅霞,等.原發性痛經中醫病因病機的研究概況[J].中醫臨床研究,2021,13(27):109-112.
[2]王荔源.原發性痛經的發病機制及中醫藥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2):27-28,55.
[3]冉海蓮.辨證護理用于原發性痛經的效果研究[J].名醫,2020(6):172.
[4]中成藥治療痛經臨床應用指南(2021年)[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41(12):1413-1425.
[5]張颯.護理健康教育指導對女學生原發性痛經的護理效果及對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3,10(25):115-117.
[6]鄒春容,許麗清.中醫辨證施護聯合督脈艾灸對痛經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質量及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23 52(4):93-95.
[7]楊紹芬,張波,夏路,等.中藥結合艾灸治療原發性痛經寒凝血瘀證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9,35(9):1054-1055.
[8]劉淑芬.女大學生原發性痛經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為研究[J].婚育與健康,2023,29(11):178-180.
[9]廖海燕,陳曉靜,吳梅花,等.情志護理在火龍灸治療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患者中的應用[J]. 現代醫藥衛生,2023,39(7):1218-1221.
[10]劉淑英,翟少華,牛繼業.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病人的中醫內外同治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5,13(35):3565-3567.
[11]趙陽,孫明霞.穴位按摩聯合艾灸治療寒凝血瘀證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23,39(11):37-41.
[12]劉淑英,翟少華,牛繼業.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病人的中醫內外同治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5,13 (35):3565-3567.
[13]黃偉.艾灸配合情志護理干預對痛經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3,34(16):2506-2508.
[14]王歡,陳靜.原發性痛經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23,34(8):1254-1259.
[15]廖海燕,陳曉靜,吳梅花,等.情志護理在火龍灸治療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患者中的應用 [J].現代醫藥衛生,2023,39(7):1218-1221.
[16]劉慧,王芳.中醫情志護理對氣滯血瘀證原發性痛經患者情緒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14):2126-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