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發現感染HPV(人乳頭瘤病毒)之后,非常害怕患宮頸癌,會想盡一切辦法讓HPV轉為陰性。實際上,HPV導致宮頸病變的概率并不高(2%~3%),患癌的風險就更低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要分清風寒、風熱、內熱等證型,做好解表疏風、散寒清熱、清除邪氣,那么病毒就無法生存與復制,身體自然會得到修復。感染HPV后更不能忽略保養的重要作用。中國傳統醫學中豐富的食療方為HPV患者戰勝疾病提供了良好保障。現在就來探究一下中醫飲食調理HPV感染的奧秘。
HPV感染誘發因素
接觸污染物品
女性可能會因接觸被HPV污染的毛巾、浴巾等物品而導致感染。因為研究表明,HPV在物體表面能夠存活數小時或數天。建議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接觸易受污染的公用毛巾、浴巾,并要經常對個人用品進行清洗、消毒,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公共環境風險
雖然女性在公共浴池、泳池等環境中也會有感染HPV的可能,但概率不大。有調查顯示,因在公共泳池游泳而感染HVP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因此,女性不必對公共環境風險過于擔心,但一定要做好個人衛生。
特殊情況
比如,懷孕次數較多的女性可能有較高的HPV 感染率。因為懷孕過程中,機體免疫力下會降,同時受到激素的影響,子宮內口上皮會出現外翻、產道撕裂等情況,容易導致 HPV感染。過早進行性生活的女性也有相對較高的HPV感染率,可能是因為青春期生殖系統未發育成熟,抵抗力低下,抵御病毒侵襲的能力較弱。
中醫理念下的HPV感染
在傳統中醫學研究中,HPV感染可歸屬于“帶下病”和“崩漏”兩大類,其發病機制以正氣不足為主,兼受濕熱之氣所致。中醫認為,HPV感染與機體環境失衡有密切關系。濕熱下注、臟腑功能不全等是其發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濕熱下注是機體濕熱互結,下注于宮頸處,造成局部血瘀,為 HPV感染創造了有利條件。HPV感者通常會出現帶下色黃、量多、有無氣味、接觸性出血等臨床癥狀。傳統醫學講究整體觀念,認為HPV感染的發病與機體陰陽失調、氣血失調、機體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關。另外,HPV感染和人體免疫系統有較大關系。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很難有效抵御 HPV病毒的侵襲與復制。所以,在門診對HPV感染進行治療時,不僅要利濕化濁、清熱解毒,還要重視調理氣血,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相對于西藥,中醫藥在預防和治療HPV感染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傳統醫學注重整體理念,通過調整體內微生態,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次,中醫藥療法有多種形式,包括內服、外用、針灸和艾灸等,能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采取個性化療法;最后,中藥具有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等特點,適宜于進行長期的綜合防治,為HPV感染患者提供了新的方向。清熱解毒需要根據中醫辨證論治進行,臨床上可以選擇金銀花、板藍根等中草藥,以清熱毒,緩解炎癥;注意祛濕化濁,可以選擇茯苓、白術等具有利排除濁氣與濕氣,從而使宮頸的內環境得到改善,提高宮頸的免疫力;還要調理氣血,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從而促使 HPV轉陰。
中醫辨證施治HPV感染
對于HPV感染,可以結合中醫的內服療法進行辨證施治。
濕熱蘊結證
患者以白帶多、色黃臭為主要表現,伴有外陰瘙癢、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等。中醫采取清熱祛濕、解毒散結之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比如龍膽瀉肝湯加減;還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比如苦參、黃柏等。
氣滯瘀血證
患者常伴有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同時還會出現一些小的包塊或結節,舌淡紫色或帶瘀斑。中藥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如加桃仁、紅花等活血藥物,并加外治法,如外清洗等,以利于氣血流通。
脾虛濕盛證
患者主要表現為體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白帶多質稀、舌苔薄白。中藥治療以增強脾胃,祛濕止瀉為主。為了加強脾胃的機能,幫助排除體內的水分,常用參苓白術散加減,并多吃一些健脾祛濕的食品,如山藥、薏米等。
肝腎陰虛證
患者多表現為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質淡、舌苔白膩。中醫治療以養肝腎、養陰解毒為主。可以通過服用六味地黃丸或者是知柏地黃丸加減,以滋養腎陰、均衡身體陰陽。平時規律作息,不要熬夜。
中醫防治HPV感染的策略
(1)增強免疫力,扶正固本:預防和治療HPV感染的重要環節就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通過使用中醫藥對人體進行調理,能夠增強人體的正氣,增強抵抗力,消除體內的濕熱邪毒。黃芪、白術、黨參、甘草等都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可以起到補氣升陽、健脾益氣、清熱解毒等作用。
(2)清熱祛邪,消除病因:根據HPV感染的“濕熱證”發病機制,中醫藥多以清熱解毒為主。常用的中藥有金銀花、連翹、黃芩等,具有清火解毒、緩解炎性反應等作用,調整體內微生態,促進局部血液流通,加快病毒的清除。
(3)活血化瘀,加快愈合:針對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選擇活血化瘀的藥物。臨床上常用的中藥有三七、當歸、川芎等,采用口服或外涂的方法,可對病灶進行治療,促進機體的損傷修復與再生。
(4)外用治療,協助消滅病毒:中藥外用治療對預防和治療HPV感染也有很大的幫助。常用的艾灸療法、拔罐療法、中藥外敷等,都是對經絡穴位進行刺激,調整氣血,達到扶正祛邪,清除病毒的作用。艾灸療法是利用艾條的溫暖效應,刺激氣血運行,調節內臟機能;拔罐是利用空氣的壓力,達到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效果;外用是將藥物涂抹患處,藥物有效成分直達病灶而起到治療作用。
(5)個性化診療,辨證施治:中醫強調依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特點,進行個性化的用藥,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
HPV感染后飲食有宜忌
(1)吃溫不吃涼:中醫講究“寒則凝滯”。也就是說,過多攝入寒冷食物會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影響人體正常機能。對于HPV感染和恢復期的患者,調暢氣血、增強免疫力,對促進病毒的清除非常重要。所以,平時不要吃太多冰涼和生冷的食品,如冰鎮飲料、生冷水果等。
(2)吃酸不吃辛:秋天是陽氣逐漸內斂的時節。唐朝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說過,秋天要少辛多酸。這是由于辛主發散、酸主收斂,少辛多酸與秋天的氣候特點相適應。建議秋天盡量少吃一些比較有刺激性的食品,比如生姜、大蔥等。可以適當吃芒果、柚子、石榴、葡萄、楊桃等酸性水果,但要嚴格掌握量,不可多吃。
HPV感染者適宜吃的幾種食物
(1)橙子:橙子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和類黃酮,夠降低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維持身體正常機能。中醫認為,橙子性溫和,有開胃理氣、潤肺止咳等功效。
(2)乳制品:乳制品富含優質蛋白,積極補充可以使機體產生更多的免疫細胞,并保持活力,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3)冬瓜:冬瓜有利尿的功效,可以幫助人體排除過多的水分,緩解HPV濕熱下注帶來的種種不適癥狀,同時能打破該病毒所依賴的濕熱環境,從而加快轉陰的速率。根據現代營養理論,冬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給人體提供必需的營養,幫助抵抗HPV。
(4)馬齒莧: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在治療HPV感染方面,馬齒莧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夠緩解機體的不適感,調整機體的免疫力。在此介紹幾種馬齒莧的制作方法。1)馬齒莧沙拉。將馬齒莧清洗干凈,焯水后控干,放入大蒜、醬油、白醋、鹽和辣椒等調味,拌勻食用。這種做法既可以保持馬齒莧的營養含量,又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2)粉蒸馬齒莧。將馬齒莧清洗干凈,濾干水分,用少許香油、食鹽拌勻;用玉米粉或小麥粉將馬齒莧沾上一層粉后,放蒸鍋里用大火蒸5 min左右。3)馬齒莧煎蛋。將馬齒莧沖洗干凈,焯水后剁碎,放到盆里待用;把雞蛋打碎,加少量食鹽拌勻;鍋內放少許油,下生姜、大蒜煸出香味,加入馬齒莧拌勻,最后下雞蛋液,炒熟即可食用。
(5)綠豆、薏米:綠豆、薏米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HPV感染患者喝一些綠豆湯,可以幫助排除水分,加快代謝,減少體內的毒素堆積。薏米具有很好的祛濕功效,又因為其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可以有效促進腸胃蠕動,起到健脾益胃的功效。綠豆和薏米一起熬粥,不但味道清爽,而且對濕氣重導致的身體不適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HPV感染預防
HPV疫苗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預防 HPV感染的方法。女性可以結合自身狀況,選擇適合的疫苗。此外,女性要做好個人衛生,保持外陰的干凈,內褲要經常更換,不要用公共用品;在進行性生活時,應用避孕套,控制性伴侶數量,避免性傳播;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HPV感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適當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
需提醒,以上所說的食物雖然有助提高人體抵抗力,降低HPV感染的風險,減緩疾病發展速度,但不能完全消除HPV病毒或因HPV感染造成的損傷。因此,HPV感染患者還是應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和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