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過這樣的體驗:飯后沒多久,胸口像被點著了火,燒灼感一路從胃部竄到喉嚨,甚至有點酸苦的胃液沖上來?這“幕后黑手”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
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也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病,是由食管抗反流功能下降、食管清除能力降低,以及食管黏膜防御屏障作用減弱等因素引起的食管黏膜破損。簡單來說,就是胃里的東西跑到了不該去的地方——食管,導致食管發炎。胃酸本是負責幫人體消化食物、殺滅病菌,但一旦越界,就會變成“麻煩制造者”。正常情況下,胃和食管之間有個“小門”——下食管括約肌,其負責阻止胃里的酸和食物往上跑。然而在有些情況下,這個“小門”關不緊了,比如吃得太多、太快,或者吃了某些容易讓“小門”松懈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和油炸食品,可能讓胃酸“逆流而上”。當胃酸頻繁刺激食管,食管黏膜就會受傷,最終發展成反流性食管炎。
為什么會感覺“燒心”
反流性食管炎和燒心又有什么關系呢?究其原因,燒心是胃內酸性物質逆流進入食管,刺激食管內黏膜所致,患者通常感到胸口有一團火在燃燒,這是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見的癥狀。除此之外,反流性食管炎還可能表現為喉嚨異物感、反酸、打嗝。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的燒心感,而是因長期咳嗽、喉嚨沙啞就醫,結果發現是胃酸惹的禍,這種“隱形”的反流性食管炎讓人防不勝防。
反流性食管炎的生活調理
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在此有幾條簡單又實用的建議,有助減少胃酸“作亂”。
(1)少吃多餐:每次別吃得太多,尤其是睡前2 h盡量別吃東西。如果胃太滿,胃酸更容易往上跑。(2)遠離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刺激物質會讓下食管括約肌松懈,胃酸更容易反流。(3)注意姿勢:飯后不要馬上躺下(尤其是平躺),最好坐著或者走動一會兒。(4)調節情緒:壓力過大可能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所以學會放松心情很重要。
反流性食管炎的藥物治療
對于癥狀比較嚴重或者頻繁發作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單純依靠調整生活習慣可能效果不佳,還需要借助藥物。醫生通常會推薦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藥,比如質子泵抑制劑(PPI),以減少胃酸的“攻擊力”。有時會使用保護食管黏膜的藥物,幫助修復受傷的黏膜。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一定要遵醫囑,不能隨便停藥或者自行用藥。
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為什么不能拖
反流性食管炎引發的癥狀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如果長期不治療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比如食管狹窄、潰瘍,甚至是巴雷特食管,這是一種可能與食管癌相關的病變。因此,遇到反酸、燒心的癥狀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咨詢醫生。
總而言之,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和適當治療能有效控制反流性食管炎。如果在飯后感到燒心、反酸時,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吃得太多、太快,積極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