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乾,緱 浩,李 濤
(蘭州城市學院化學工程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00)
近年來,地方應用型高校積極探索改革策略,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旨在培養新型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高校實驗室是大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實踐學習和創新探索的重要場所,但在一些化學化工實驗中,存在許多可能對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安全風險,要求學生具備必要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以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縱觀實驗室安全事故案例,大部分安全事故發生的主因是學生安全意識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出現化學品誤用、設備操作不當以及火災爆炸等。如何確保實驗室的安全成為地方應用型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
保障實驗室安全運行需多措并舉,需要實驗者、實驗室管理員和學校管理部門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常見的實驗室安全預防手段包括建立健全的實驗室安全規章制度、實驗室定期安全檢查、實驗室廢棄物的正確處理、配備必要的實驗室安全措施等。大學生作為高校實驗室的使用者,直面實驗室安全風險,如何切實有效地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實驗室事故的發生率,意義重大[1]。高校應當特別關注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從進入實驗室伊始便實施安全教育工作,并建立完善的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以確保大學生具備必要的安全意識和知識,從而為其提供安全保障和學術支持。
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是保障實驗室安全運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對大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高校應制訂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在保障日常教學的同時,為具備一定學術背景和實踐經驗的學生進入實驗室開展創新研究提供場所與科學研究的契機,培養其科學研究能力和實踐技能。然而,不同地方高校的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可能因各自的特性和條件而存在差異。
本文旨在探討地方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構建,分析其對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通過深入剖析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基本要素和流程,及其對大學生參與實驗的影響,以期為地方高校提供有效的實驗室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是為了確保實驗室安全以及學生權益而設立的一系列規定和流程。設置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目標是預防潛在的安全風險和實驗室事故的發生,并推動學生的學術進步,培養其責任心和自律能力。
地方應用型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目標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需求進行調整,主要包括:①加強實驗室管理,對實驗室出現的一切人員及物品做出全方位的要求,制訂一套嚴格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滿足實驗室的發展要求;②確保學生的安全,要求學生具備實驗室安全知識和技能,預防實驗室事故的發生;③促進學生的學術發展,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學術背景和實踐經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實踐技能,為學生提供參與科學研究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自律能力,要求學生遵守實驗室安全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實驗設備,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應包含以下基本要素:①學術要求:要求使用實驗室的人員或團隊必須具備一定的學歷、專業背景,包括學科背景、先修課程和成績要求等,確保學生具備必要的實驗基礎,能夠有效參與實驗室建設和研究。②實踐要求:考慮學生的實踐經驗和技能,包括實驗技術的培訓、實驗報告的撰寫能力、實驗室設備的操作經驗等。③安全培訓和考核:規定使用實驗室的個人或團體需要接受安全培訓和定期的考核,包括實驗室安全規章制度、操作流程、緊急事故處理措施等。確保學生具備實驗室安全知識和技能,通過安全培訓和考核來評估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應對實驗室事故的能力。④監督管理:實驗室的管理者對實驗室的使用者進行監督管理,包括申請、審批、登記和監督等環節的明確管理程序。學生需要按照規定的流程提交準入申請,并經過相關部門或管理人員的審核和批準。同時,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應設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安設監控等電子設備,對事故等失控場景進行警示與記錄,使管理者對學生的行為和活動進行監督和評估,責任到人。確保其符合實驗室的規定和要求,防止違規操作的發生。
目前較為通行的實驗室安全準入流程包括: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提交準入申請,通過實驗室安全培訓考核(包括實驗室安全規章制度、實驗操作規程、事故緊急處置等),審查準入資格進行準入登記和后期的實驗監督評估[2]。通過建立和實施合理的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地方應用型高校可以有效管理實驗室資源、保障實驗室與學生的安全,并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升。然而,制訂和執行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也面臨一些挑戰,如準入標準的制訂、培訓資源的投入等。
在完善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安全教育與考核時,需考慮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學科和實驗室的特點制訂。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與考核應以信息化管理為核心。首先,調查學生的實驗背景,確保其具有積極向上的目標和決心,規定相應的學術成績和實踐經歷,考核前,學生和研究人員需要進行身體和心理檢查。其次,建立常規化、多樣化、針對性強的安全培訓,不同教育培訓對象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利用在線教育平臺、QQ、微信公眾號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定期開展安全教育講座、安全問卷調查[3]。對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和實驗,進行理論知識考試的相關培訓,包括必要的實驗室實際操作聯動機制,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其安全意識。最后,在學生熟練掌握安全教育內容,對突發事故能系統地處理,規范安全操作后,進行線上模擬演練+線下課程筆試和實操的考核。實驗人員只有通過考核并簽訂安全承諾之后,方可進入實驗室;實驗室管理者只有在通過安全教育考核和管理資格認證后才能管理實驗室。
為確保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有效性,需及時調整和優化制度,建立科學的審核、評估機制,確保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公正和透明。地方應用型高校應成立由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和教師組成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或委員會,負責實驗室人員的準入審核,定期檢查實驗室的安全隱患及實驗人員的操作規范審核,監督學生自覺遵守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及時發現并處理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一切安全問題,鼓勵學生及實驗研究人員提出有關實驗室安全整改的一系列建議及要求。定期召開委員會或部門會進行準入制度的評估,在評估過程中,收集學生和教師的反饋意見,了解他們對準入制度的看法和建議,解決所提出的問題。此外,應及時更新實驗室安全事故和違規行為的數據,分析實驗室安全風險的現狀和趨勢,為優化和改進準入制度提供數據支撐和理論依據。
在地方應用型高校中,加強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宣傳與教育對于提高其有效性至關重要。實驗室應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向全校師生宣傳實驗室安全知識和注意事項,加強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利用學生會、團委等相關學生部門,借助宣傳海報和手冊等材料,將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可將其粘貼在實驗室、教室等醒目的地方,加大宣傳力度,時刻提醒學生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對實驗安全的重要性[4]。通過策劃安全講座、組織安全知識競賽、舉辦實驗室安全展覽等活動增強學生對實驗室安全的關注度與認知。設計合適的實驗室安全教育課程,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整合實驗室安全教育,培養學生規范操作的能力。向學生介紹實驗室安全意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通過案例分析、模擬實驗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實驗室操作中的安全技巧。
嚴格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為每一位實驗參與者提供服務。系統性管理制度的落實可有效降低事故風險,實現合理有效的應急處理,明確安全責任,剖析事故原因。地方應用型高校應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大檢查力度,成立專門部門管理實驗室,不斷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實驗室安全責任制度,廢除過時的實驗室管理方案,制訂實驗室應急預案。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失職追責的要求,堅持“誰進入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實施“統一規范,責任到人”的管理制度[5]。進入實驗室的師生必須接受準入許可的核查;必須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實驗,嚴禁隨意更改操作流程,確保學生具備必要的實驗技能和安全意識;必須簽訂相關安全承諾書;必須參加定期的安全培訓及考核,無關人員及無準入許可的人員不得入內。
文章通過對地方型應用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實驗室安全管理及安全準入制度構建的參考方案。通過構建實驗室安全準入體系,有效提高實驗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實驗室事故的發生。文章所構建的實驗室安全準入體系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在未來實驗室安全建設中建立更加嚴格的標準和規范的同時,兼具地方特色與創新性,更加注重強制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結合,實現安全教育和培訓的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