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嘗試集》百年閱讀史上的另一種讀法

2024-03-12 06:32:02方長安李繼豪
南方文壇 2024年1期
關鍵詞:嘗試情感

方長安 李繼豪

胡適的《嘗試集》作為“中國新詩的源頭性作品集”①,是新詩研究中一個不斷回返的起點,其百年閱讀史上的主流讀法,是將之置于新詩發展歷史中,強調其作為“開山之作”的嘗試性貢獻與歷史地位,擱置或貶抑其詩性追求和藝術價值。廢名在《談新詩》一書中,以對“新詩”的共時性理解介入具體詩作,聚焦詩歌“內質”,背離了主流讀法的歷史理性邏輯,開創了《嘗試集》的另一種讀法。近年來,關于廢名詩論的研究成果日益豐富,但廢名對《嘗試集》的解讀并未受到特別關注。事實上,廢名的《嘗試集》讀法不僅從“新詩”之維對《嘗試集》閱讀史上逐漸固化的主流讀法構成挑戰和反撥,還暗含了現代“詩質”建構的另一種視野。本文將從《嘗試集》的主流讀法談起,分析廢名關于《嘗試集》的“另一種讀法”,在揭示廢名讀法獨特性的同時,推進對《嘗試集》的價值重估。

一、《嘗試集》百年閱讀史上的主流讀法

《嘗試集》自1920年初版問世以來,一直伴隨著爭議。胡先骕斷言《嘗試集》中大量詩作“皆僅為白話而非白話詩”②,朱湘直斥《嘗試集》“內容粗淺,藝術幼稚”③,草川未雨認為《嘗試集》“只有提倡時的價值,沒有作品上的價值”④。當然,亦有論者抱著“了解之同情”,例如,陳子展在《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一書中將《嘗試集》的“真價值”總結為“與人以放膽創造的勇氣”⑤;蘇雪林聲稱:“假如我們要著一部新詩史,明義開宗第一章的地位,不得不把來讓給胡適的《嘗試集》”,理由是胡適“是新詩國度里探險的第一人”和“《嘗試集》的出世最早”⑥。這些來自當年歷史現場的論斷被后世研究者頻頻引述,盡管某些絕對化、極端化的主觀表述已被置換為與學術話語相協調的折中之論,但目前學界對《嘗試集》的評說仍主要延續前者的視域,例如,有研究者如此界定《嘗試集》的作品類型:“在中國悠久的詩史上,多數作品的不朽是由于它藝術整體的高致;但也有少數作品,藝術未必是上品,但在特定時空條件下,作為歷史長鏈條中的一環,起了巨大的開辟新路和開創新局面的作用,具有不朽的歷史意義和價值。胡適的《嘗試集》屬后一種類型。”⑦在當下的新詩批評和新詩史敘述中,無論以何種角度切入《嘗試集》,稱譽或相對肯定其歷史價值,批判性地看待其詩藝上的“過渡性”和“未完成性”,都是一種或隱或顯的基本立場。這一立場不僅暗合了當時文學歷史現場的總體閱讀接受狀況,還與作者陣營對《嘗試集》的最初定位遙相呼應。

1918年2月,《嘗試集》出版前兩年,《新青年》刊登了錢玄同的《嘗試集序》。作為《嘗試集》的最早讀者之一⑧,錢玄同在序言中表達了對胡適作為新文學首倡者能夠知行合一、以身作則的敬意:“適之是現在第一個提倡新文學的人。我以前看見他做的一篇《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俗語俗字入文;現在又看見這本《嘗試集》,居然就采用俗語俗字,并且有通篇用白話做的?!司汀?,以身作則,做社會的先導。我對于適之這番舉動,非常佩服,非常贊成。”⑨1919年5月,《新青年》又刊登了胡適的《我為什么要做白話詩(〈嘗試集〉自序)》(下簡稱《自序》)。胡適指出,錢序“把應該用白話做文章的道理說得狠(很)痛快透徹”,而這篇《自序》的目的則是說明自己“為什么要用白話來做詩”,即“《嘗試集》產生的歷史”“個人主張文學革命的小史”⑩。其實,在《自序》發表一個月前,《新潮》已經刊登了《嘗試集》的一則廣告,宣傳語如下:“諸君要知道胡適之先生個人主張文學革命的小史嗎?不可不看胡適之先生的《嘗試集》……”11顯然,廣告對《嘗試集》的宣傳重心與胡適在《自序》中對《嘗試集》的自我指認完全一致,《嘗試集》的成集過程與文學革命觀念生成史之間的“鏡像”關系被作者陣營反復強調,并將其提前“灌輸”給詩集的潛在讀者。1919年9月,《自序》被刪去主標題“我為什么要做白話詩”,僅以《〈嘗試集〉自序》12為題在《北京大學日刊》連載,署名“文科教授胡適”,更凸顯了《自序》的宣傳意味。兩篇序言和廣告的刊登共同為《嘗試集》的出版造勢:錢序認為《嘗試集》是胡適“知”而后“行”的結晶,突出《嘗試集》將新文學設想推向新文學實踐的歷史開創性意義,廣告和《自序》則強調《嘗試集》對胡適文學革命主張生成過程的歷史記錄性意義,盡管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三者共同為讀者提供了一份最早也最具“權威性”的“閱讀指南”——期待讀者以一種“歷史”的眼光閱讀《嘗試集》,并能從中發現“歷史”景觀。盡管《嘗試集》出版后,隨之也涌現了大量圍繞詩作的字句、措辭和音節等文本問題展開的論爭,但這一類“筆墨官司”往往拘囿于古典詩歌的“閱讀程式”,未能產生深遠影響。

從出版前的預熱,到文學歷史現場的閱讀接受,再到今天的蓋棺論定,一種“歷史”的眼光在百年閱讀史中不斷疊加,進而固化為一種為《嘗試集》“量身打造”的主流讀法。該讀法主要以“歷史”之維解讀和評價《嘗試集》,將《嘗試集》一步步塑造成為文學史意義而非文學意義上的新詩經典。必須承認,一種新文體從創制到成熟需要長時段、代際性的寫作實踐積累,用簡單的象征來說理、用粗糙的白描來敘事、用直率的呼告來抒情,的確是包括《嘗試集》在內的草創期新詩的常見寫作面貌。因此,《嘗試集》的主流讀法所包含的對作品藝術價值“先天不足”的批判,有其學理性基礎和審美依據。但作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后果,單一的“歷史”之維限定了讀者所能關注到的大部分詩歌文本細節——作為過渡階段的歷史留痕,那些尚未擺脫古典詩歌影響、與“白話自由體”相背離的部分必須被清晰指出;作為新的詩歌形式傳統開端的印證,那些與“詩體大解放”“作詩如作文”等策略性宣言存在互文關系的部分必須被反復強調;作為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中最具先鋒意識的文學實踐的投射,那些體現思想啟蒙和現代理性精神的部分必須被著重闡釋。然而,問題的關鍵在于,既然“新詩”之名與實皆已成立,某種專屬于中國新詩的詩歌“內質”已然發生于《嘗試集》的文本內部,主流的讀法不僅無法對此進行有效解讀,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讀者真正以閱讀“新詩”的方式來閱讀《嘗試集》中的詩歌作品。在一種追隨主流讀法、不假思索的閱讀過程中,《嘗試集》僅僅被簡單理解為文學轉型階段一個無法繞開的歷史“中間物”,進而弱化乃至消解了作為一部新詩作品集在詩歌本體意義上的獨立性。

二、《嘗試集》的另一種讀法

以《嘗試集》百年閱讀史上的主流讀法為參照,廢名的《嘗試集》讀法之個性得以凸顯。1944年11月,廢名的《談新詩》由新民印書館出版,該書的底稿是20世紀30年代廢名在北京大學講授現代文藝課程的講義?!墩勑略姟饭彩v,論及胡適、劉半農、沈尹默、魯迅、周作人、康白情、“湖畔詩人”、郭沫若、冰心等詩人的詩作。開頭兩講從《嘗試集》談起,第三講《新詩應該是自由詩》也由胡適的詩說開去。在第一講的開篇,廢名便將自己的《嘗試集》讀法與前文談到的主流的讀法區分開來:“我們的目的在乎‘文藝,即是說從新文藝創作本身上考察,不是注重新文學運動怎么起來的。我們現在談嘗試集,也是談嘗試集里面的新詩?!?3顯然,廢名并不在意能否從《嘗試集》中讀出“個人主張文學革命的小史”,“新文藝創作本身”和“嘗試集里面的新詩”劃定了廢名在閱讀過程中所聚焦的對象范疇,這是一種剝離了“歷史”的眼光,即是說從“新詩”之維對《嘗試集》中的作品進行共時性探討的讀法,被明確提出。

1934年,廢名在《新詩問答》中說道:“新詩要別于舊詩而能成立,一定要這個內容是詩的,其文字則要是散文的。舊詩的內容是散文的,其文字則是詩的,不關乎這個詩的文字擴充到白話。”14這一論斷構成了廢名論詩的邏輯起點。在《談新詩》中,廢名一以貫之地將“舊詩”的一般形態視為“散文的內容”與“詩的文字”的結合,將“新詩”的理想形態視為“詩的內容”與“散文的文字”的結合。廢名論詩語言含混玄妙,思路靈動跳脫,對“詩的內容”“散文的文字”“詩的文字”“散文的內容”等說法都未作明晰的概念界定。根據廢名的多處論述,可以將“詩的文字”理解為中國古典詩歌傳統中長期沿襲的、與詩歌內容相配合的語言形式,而“散文的文字”則是廢名對新詩無規約、未定型的自由語言形式的描述。盡管對于“文字”的辨析有助于我們理解廢名的詩學觀念,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字”即語言形式在廢名的詩論中并不占據核心詩學范疇的位置。在廢名看來,“我們的新詩首先要看我們的新詩的內容,形式問題還在其次”,新詩并不存在專門的“詩的形式”15。有研究者如此評價廢名:“他似乎并不看重詩歌寫作中語言的作用,或者說他不像新文學運動中人那樣把白話/現代漢語視為新詩寫作中當然的、先決的條件。他以為詩歌的新舊不在乎語言的新舊,也就是無關乎文言和白話,而關乎詩歌的內質——內容、情感、精神、意趣等等?!?6聚焦于新詩的詩歌“內質”而非語言形式——這正是廢名論詩的獨到之處。無論是回溯至《嘗試集》問世時所處的文學革命語境,還是面向1930年代平津文壇討論新詩音律問題的熱烈氛圍17,廢名的詩學立場都游離于詩壇的主流思潮,這使得廢名自覺擺脫了糾纏于《嘗試集》詩歌語言形式的批評慣習,轉而從“詩的內容”上建構“新詩”的合法性依據和審美價值。那么,廢名是如何從“新詩”之維解讀《嘗試集》的?廢名所看重“詩的內容”究竟是什么?

按照增訂四版《嘗試集》順序,廢名首先談的是《蝴蝶》。廢名認為:“這詩里所含的情感,便不是舊詩里頭所有的,作者因了蝴蝶飛,把他的詩的情緒觸動起來了,在這一刻以前,他是沒有料到他要寫這一首詩的,等到他覺得他有一首詩要寫,這首詩便不寫亦已成功了,因為這個詩的情緒已自己完成,這樣便是我所謂詩的內容,新詩所裝得下的正是這個內容。”18從這段場景化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廢名所看重的“詩的內容”不同于我們對詩歌“內容”的某種固有理解。一般來說,讀者在關注《嘗試集》的詩歌語言形式解放之余,也會注意到詩歌“內容”的革新,此類“內容”主要指涉以現代思想觀念和現代文化精神為主體的價值內涵。例如,有研究者指出《嘗試集》“在詩意主旨上,主要是宣揚‘五四精神。其實是承繼了儒家的文學為政教服務的觀念,不過內容不是傳統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忠君思想,沒有奴才哲學,沒有‘節‘烈觀念,沒有等級意識,而是世界現代自由、民主、個性解放的思潮”19。與語言形式批評的內在關切一致,對詩歌“內容”革新的闡發同樣旨在建構《嘗試集》破舊立新的歷史價值。但“詩的內容”與上述“內容”無關,廢名強調的是一種既非形式意義也非價值內涵意義上的詩歌“內質”,以“情感”為中介在作者、詩歌文本與讀者之間互相傳達。與傳統的情感本體論視角不同,廢名沒有將情感視為詩歌創作中不言自明的前提,而是將詩歌中的情感及其發生機制進行了精密的“拆解”和“發明”。在對《蝴蝶》這首詩的解讀中,廢名認為該詩所包含的情感是作者受到強力、偶然的外在觸發而非著意醞釀的結果,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古典詩歌中廣泛存在的傳統情感發生機制。后一種情況下,情感觸發往往不充分,作者只能以“情生文,文生情”20的寫作模式勉力敷衍、鋪排文辭以完成作品,這樣的作品被廢名認為充斥著“散文的內容”——那些失敗的新詩作品亦是如此,例如,廢名認為《一笑》一詩只是“作者將一點‘煙士披里純敷衍成許多行的文字而已”21。接著,廢名又談到自己對《蝴蝶》一詩中情感特征的印象:“我讀著,很感受這詩里的內容,同作者別的詩不一樣,我也說不出所以然來,為什么這好像很飄忽的句子一點也不令我覺得飄忽,我仿佛這里頭有一個很大的情感,這個情感又很質直。”22“質直”而不“飄忽”——可以將其歸納為情感的真實性和具體性。相較于對情感發生機制的想象式還原,關于情感本身的讀者印象要可靠得多,也更容易得到廣泛的理解和認同。

按照廢名的推論、演繹,《蝴蝶》一詩中作者的情感因“蝴蝶飛”而起,作者的情感觸動與文本的情感生成之間的“時間差”——即實際的寫作過程——被無限壓縮,甚至夸張到“不寫亦已成功”“詩的情緒已自己完成”23的程度。總之,《蝴蝶》一詩的情感發生機制被廢名想象出來,強力、偶然的情感觸發及其所造就的真實、具體的情感質地構成了所謂“詩的內容”,打通了廢名從“新詩”之維閱讀《嘗試集》的一個獨特視角。此外,廢名還引述了胡適自己的一段紀事:“有一天,我坐在窗口吃我自做的午餐,窗下就是一大片長林亂草,遠望著赫貞江。我忽然看見一對黃蝴蝶從樹梢飛上來;一會兒,一只蝴蝶飛下去了;還有一只蝴蝶獨自飛了一會,也慢慢的(地)飛下去,去尋他的同伴去了,我心里頗有點感觸,感觸到一種寂寞的難受,所以我寫了一首白話小詩,題目就叫做《朋友》(后來才改作《蝴蝶》)……”24這段紀事從創作者的角度印證了廢名對《蝴蝶》一詩的情感發生機制的想象:一種“寂寞”情緒的當下偶得促成了詩歌文本內部情感的迅速生成,進而保證了情感的真實性和具體性。與解讀《蝴蝶》一詩的角度如出一轍,廢名認為《四月二十五夜》“這首詩同那首《蝴蝶》是一樣,詩之來是忽然而來,即使不寫到紙上而詩已成功了”25;對于《一顆星兒》,廢名也認為是“作詩人一時忽然而來的詩的情緒,因而把它寫下來”,“情緒非常之有憑據,作者自己拿得穩穩的,讀者在紙上也感得切切實實的”26。以上這些詩作都被廢名認為具有“詩的內容”,符合廢名所設定的“新詩”的標準。

除了對詩歌情感及其發生機制的闡發,對作者個性的強調構成了廢名以“新詩”之維解讀《嘗試集》的另一面向,兩者統一于“詩的內容”范疇,共同體現了廢名對新詩“內質”的要求。在比較閱讀《一顆星兒》與《鴿子》兩首詩時,廢名以作者個性為依據,作出了一褒一貶的評價:“我讀《一顆星兒》,總仿佛在這里感覺著一種靈魂的氣息似的,能夠吸引讀者,即是能表現作者,若‘一群鴿子則一群鴿子轉眼就飛了,人人可以有這一點‘十分鮮麗的感覺,要寫詩人人都可以寫一首詩,因此誰也不想寫這一首詩?!?7廢名認為《一顆星兒》“能表現作者”,《鴿子》一詩則僅僅傳遞了一種公共化的、流于表面的感官感受,而讓胡適本人頗為自得的另一首代表作《老鴉》,廢名也認為只是“照例的呼聲”28。以上閱讀印象是如何建立的?作者個性是如何被發現的?僅憑上述只言片語難以理清其中邏輯,有必要從那些被廢名認為能夠表現作者個性的具體詩作出發,作進一步探討。

在《一顆星兒》中,詩人先以第一人稱“我”面向第二人稱“你”的“傾訴”式語氣直抒對“一顆星兒”的喜愛和“叫不出你的名字”的遺憾,兩種相反意向的情感狀態微妙交織;接著,詩人想起平日里月光遮蔽了“滿天星”,但唯獨遮蔽不了“你”,突出“一顆星兒”光芒之盛以及對于“我”的特殊意義;最后,時間回到當下,雨后的陰天里,“我”遍尋光明而不得,一回頭卻見“你”高掛柳梢。詩的最后一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古典詩境,但細讀卻大有不同——“驀然回首”的驚奇難掩“燈火闌珊處”的寂寞,“一顆星兒”則“亮晶晶”地位居“楊柳高頭”,將“悶沉沉的天氣”和“尋不見一點半點光明”的沉悶、黑暗氛圍一掃而空。整首詩塑造了這樣一個觀星者的形象,他唯獨對那“一顆星兒”有著特別的情結和深切的觀察,所以要以“你”呼之,所以要隨“一顆星兒”目光流轉,心緒流動。在另一首詩《四月二十五夜》中,詩人寫到入睡前偶然“放進月光滿地”時的情感觸動,寫到自己對月光欲拒還迎的糾結姿態,繼而寫到自己終日講學的“忘我”工作狀態,最后寫到自己拋卻現實因素的考量,全身心沉浸在對一輪“好月”的感激和迷戀中——在美的召喚與世俗生活的羈絆之間,一個具有內在深度、反思意識和審美精神的現代主體得以生成,其生成過程無一不充滿個人性情和日常生活的印記。從《一顆星兒》《一顆遭劫的星》《四月二十五夜》《晨星篇》等詩作中,廢名還注意到胡適對“一顆星兒”和“月光”的書寫內容重復出現,進而指出作者“對于月光有我們所沒有的緣分”,“對于‘一顆星兒有特別的緣分,我們只可以領略”29,作者只是自然而然地“重復的(地)寫了愛寫的句子,動了愛寫的詩情”30。廢名頻繁強調“這些地方最表現個性”31,“這些句子最見作者的個性”32。而在解讀《一顆遭劫的星》時,廢名特別指出詩人寫熱天里“那又輕又細的馬纓花須動也不動一動”33一句,據此斷言作者曾被馬纓花須打動過,因為無此經歷的人無法寫出這樣的詩句。綜上所述,廢名是通過對詩歌文本中個人生命體驗的辨析和體認發現了作者個性,而作者個性的成立讓詩歌成功擺脫了語言修辭的格套和同質化的公共經驗,實現了從“語言之詩”到“詩人之詩”的飛躍。與《鴿子》一詩中的“一群鴿子”和“一點‘十分鮮麗的感覺”相比,上述詩作中的敘述和描寫內容更為豐富,情感變化更為曲折微妙,個人生命體驗得到了充分表達;與《老鴉》一詩中的“老鴉”相比,“一顆星兒”“月光”等事物沒有被“改造”為文學化、象征化的意象參與文本生成,而是以現實生活中真實可感的事物形象本身而存在,與詩人的生命體驗水乳交融,激發作者個性。

值得關注的是,廢名在談到作者個性時多次使用了“胡適之體”的說法?!昂m之體”一說最早見于陳子展在1935年發表的《“新詩”》一文。陳子展以胡適的《飛行小贊》34一詩為例,將“從舊詩舊詞蛻化出來的‘胡適之體”視為“新詩人可以走的一條路”35。從詩作本身來看,陳子展的贊譽顯然言過其實。不久后,胡適撰文回應陳子展,將“胡適之體”詩的特征總結為“說話要明白清楚”“用材料要有剪裁”和“意境要平實”,并解釋如果真有所謂“胡適之體”詩,也只是個人的寫作嘗試,而非“宣傳什么教義”36。但梁實秋專門挑出“說話要明白清楚”這一條,借以批判象征主義詩歌的“晦澀”問題37,似乎又將“胡適之體”引向了某種新詩“教義”的層面。較之陳、胡、梁等人,廢名對“胡適之體”一說的沿用別具一格:“‘放進月光滿地,與‘遮著窗兒,推出月光,與‘回轉頭來,只有你在那楊柳高頭依舊亮晶晶地之句,最能說得‘胡適之體詩,倘若胡適之體詩極力發展。真的,這些句子最見作者的個性,在這里無須乎要旁人的枝葉,或者是‘放進月光滿地,或者是一顆星‘在那楊柳高頭依舊亮晶晶地?!?8廢名既沒有像陳子展那樣將“胡適之體”樹立為一種寫作方向,也沒有像胡適那樣將“胡適之體”限定于條分縷析的個人寫作觀,更沒有像梁實秋那樣借題發揮,而是用“胡適之體”這樣一個流行于30年代詩壇的表述來凸顯《嘗試集》中的作者個性——既然能夠稱之為“體”,作者個性自然不能是泛濫無歸的,若每一首詩所體現的作者個性毫無關聯,就無法被作為“體”來談論。正如廢名如此感嘆《一顆星兒》與《一顆遭劫的星》《晨星篇》之間的聯系,“一個靈魂真是隨處吐露消息”39,在廢名看來,《嘗試集》的作者個性背后是獨立、自足且完整的“一個靈魂”。那么,這“一個靈魂”究竟是怎樣的呢?詩人在瑣屑、枯燥的現代生活中“放進月光滿地”,在晦暗、陰沉的環境中看見一顆星“在那楊柳高頭依舊亮晶晶地”,廢名所注意到的文本細節恰與胡適本人所一貫奉行的“樂觀主義”40人生哲學形成了隱秘的呼應,一個情感細膩、時有感傷但又善于自我療愈的作者形象,始終浮躍在那些被廢名所稱許的詩行之間。

三、廢名讀法的詩學價值

廢名以“新詩”之維解讀《嘗試集》,深入作品內部,闡發詩歌情感及其發生機制、個人生命體驗及作者個性等詩歌“內質”,開創了主流讀法之外的另一種讀法。在“另一種讀法”的閱讀實踐中,廢名得出結論:《蝴蝶》《四月二十五夜》《一顆星兒》《一顆遭劫的星》《晨星篇》等作品具有“詩的內容”,符合“新詩”的標準;而《鴿子》《老鴉》《一笑》《應該》《夢與詩》《醉與愛》等作品則缺乏“詩的內容”,是新詩中的失敗之作。有趣的是,這與胡適的自我認知存在很大的錯位。胡適曾在《嘗試集》的《再版自序》中談道:“我自己只承認《老鴉》《老洛伯》《你莫忘記》《關不住了》《希望》《應該》《一顆星兒》《威權》《樂觀》《上山》《周歲》《一顆遭劫的星》《許怡蓀》《一笑》,——這十四篇是‘白話新詩。其余的,也還有幾首可讀的詩,兩三首可讀的詞,但不是真正白話的新詩。”41通過對比,可以發現,除了《一顆星兒》《一顆遭劫的星》兩首詩,兩人都給予了“新詩”的地位,再無其他重合篇目,而被廢名認為缺乏“詩的內容”的作品《老鴉》《應該》《一笑》卻被胡適認定為“新詩”。在胡適看來,自己的詩歌創作貫穿了一條非常清晰的進化線索——“從那些狠(很)接近舊詩的詩變到狠(很)自由的新詩”42,《嘗試集》的編排、重版和增刪都有意將這條線索更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條線索也正是前文提到的“個人主張文學革命的小史”。總之,擺脫古典詩歌的格律和句法、詞曲的“氣味”和“聲調”43,實現語言形式的更新和思想文化價值的重建,是以胡適為代表的新文學家在文學革命語境下對新詩寫作范式的總體設計。因此,被胡適們所認可的新詩作品往往“白話”程度較高,而且承載了某些“舊詩”不可能承載的現代理念和現代情感——從新詩草創期的整體創作實績來看,這些詩歌以“白話自由體”的面貌從古典詩歌的語言形式傳統中實現了最大限度的掙脫;同時,一代又一代讀者都可以從《老鴉》中讀出現代知識分子的現實挫折和精神困境,從《應該》中讀出現代人某種復雜、糾結的愛情狀態,從《威權》讀出反封建、反強權的斗志,從《上山》中讀出真理追求者的進取和執著……然而,其中潛在的話語邏輯是以對語言文字和思想文化“新舊”的判斷取代了對現代“詩質”的探尋。而在廢名對《嘗試集》的解讀中,一批在詩歌“內質”上區別于絕大多數古典詩歌和新詩中的平庸之作、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新詩作品得以被發掘,一批為讀者所熟知卻未能從中領略現代“詩質”的新詩作品得以被重新認識,在此前提下,《嘗試集》的“起點”意義也得到了更充分、全面的理解。

更難得的是,廢名論詩有其個性化的話語方式,即以“頓悟”式的感性判斷表達自己對詩作的贊賞。例如,廢名如此評價《四月二十五夜》一詩:“這首詩真是寫得很好。句子也好,才情也好。我羨慕不置。真是‘即使殺了我,我也做不出來?!?4“頓悟”式的感性判斷耦合了古典詩話、禪宗機鋒和個人直覺的優長,能夠在主觀斷語中窺探那些無法被邏輯化和體系化的、介于可說與不可說之間的詩歌“內質”。從這一角度來說,廢名的《嘗試集》讀法對新詩詩歌“內質”的闡發與其背后的話語方式形成了良性互動。但從接受角度來說,該話語方式由于缺乏主流讀法的理性立場和清晰邏輯,很難獲得普遍認同,這也間接導致廢名的“另一種讀法”長期以來被埋沒于《嘗試集》的百年閱讀史之中?;谏鲜銮闆r,更應對廢名的《嘗試集》讀法進行深入分析,以推進對《嘗試集》的價值重估。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1917年才出現在公眾視野的中國新詩來說,其“詩質”并非不言自明,而是一直處于動態的歷史建構之中。根據前文所述,與主流的讀法相比,廢名的《嘗試集》讀法包含了現代“詩質”建構的另一種視野。有研究者指出:“無論是在根本性的問題上,還是在對具體詩人、詩作的評價方面,廢名多與胡適的新詩觀念針鋒相對,表現出一種分庭抗禮的決裂姿態?!?5這一看法可以在《談新詩》中得到大量印證。但如果回顧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的論述,并將其視為胡適對尚未進入公眾視野的新詩的最初愿景,便會發現,這一愿景與廢名的看法多有契合之處。例如,胡適如此描述“無病之呻吟”者:“其作為詩文,則對落日而思暮年,對秋風而思零落,春來則惟恐其速去,花發又惟懼其早謝。”這里批判的正是一味因襲傳統的情感發生和表達機制。在此機制的牽引下,詩人無視外部現實與內在體驗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沉溺于類型化的情感表演和模式化的修辭游戲;再如,胡適對“務去爛(濫)調套語”的解釋是“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親見親聞所親身閱歷之事物,一一自己鑄詞以形容描寫之”46。這里強調的正是詩人應以個人生命體驗為“材料”進行詩歌創作。當然,這并不是說廢名的詩論是對胡適詩論的線性繼承和發展,而是意在指出兩人對于現代“詩質”的某種共時性理解。在《嘗試集》中,那些被廢名認為具有“詩的內容”、符合“新詩”標準的作品,正是契合了這一共時性理解——不為語言修辭所束縛,不為思想文化觀念所裹挾,根植于個人生命體驗,表達當下真實、具體的情感,表現獨特、強烈的作者個性,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主體——這正是“自由詩”之“自由”、“新詩”之“新”在“詩質”層面的應有之義??梢哉f,廢名對《蝴蝶》《四月二十五夜》《一顆遭劫的星》《一顆星兒》《晨星篇》等作品的肯定和對《鴿子》《老鴉》《一笑》《應該》《夢與詩》《醉與愛》等作品的批判,都內置了現代“詩質”建構的一種視野。正如文學史呈現給我們的,胡適最初關于現代“詩質”的建構意圖逐漸淹沒在以語言工具和思想文化變革為中心的歷史主潮中,但胡適對現代“詩質”的最早發明卻在《嘗試集》中以作品的形式集中保存下來。因此,廢名以“新詩”之維重讀《嘗試集》的做法,意義深遠。廢名的“另一種讀法”不僅敏銳地捕捉到《嘗試集》被主流讀法長期遮蔽的詩歌藝術價值,還在一定程度上接續了新詩史上不斷浮沉的現代“詩質”的建構之路。

【注釋】

①方長安:《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第22頁。

②胡先骕:《評嘗試集》,《學衡》第1期,1922年1月。

③朱湘:《新詩評——嘗試集》,《晨報副鐫·詩鐫》第1號,1926年4月1日。

④草川未雨:《中國新詩壇的昨日今日和明日》,海音書局,1929,第53頁。

⑤陳炳堃(陳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太平洋書店,1930,第227頁。

⑥蘇雪林:《論胡適的〈嘗試集〉》,《新北辰》第11期,1935年11月15日。

⑦19陸耀東:《中國新詩史(1916—1949)》第1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第22、37頁。

⑧撰寫此序時,錢玄同只讀到了后來出版的《嘗試集》中的部分詩作。序言開篇寫道:“一九一七年十月,胡適之君拿這本《嘗試集》給我看。其中所錄,都是一年以來適之所做的白話韻文。”初版《嘗試集》收錄了這篇序言,上述文字修改為“一九一七年十月,適之拿這本《嘗試集》第一集給我看。其中所錄,都是一年以來適之所作的白話詩?!保▍⒁婂X玄同:《嘗試集序》,《新青年》第4卷第2號,1918年2月15日;錢玄同:《嘗試集序》,載胡適《嘗試集》,亞東圖書館,1920,第1頁。)

⑨錢玄同:《嘗試集序》,《新青年》第4卷第2號,1918年2月15日。

⑩胡適:《我為什么要做白話詩(〈嘗試集〉自序)》,《新青年》第6卷第5號,1919年5月。

11亞東圖書館:《嘗試集》廣告,《新潮》第1卷第4號,1919年4月1日。

12胡適:《〈嘗試集〉自序》,《北京大學日刊》,第438、439、440、441、442、443、444號,1919年9月16、17、18、19、20、22、23日。

1318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83944馮文炳:《談新詩》,新民印書館,1944,第1、6-7、7、24、5、7、5-6、9、12、14、14、21、22、17、21、17、21、14、9頁。

1415廢名:《新詩問答》,《人間世》第15期,1934年11月5日。

16魏天真:《廢名論新詩:“詩人的詩”和“自由詩”》,《華中學術》2018年第3輯。

17有研究者注意到,20世紀30年代,朱光潛發起了以北大、清華兩校師生主要成員的“讀詩會”,集結了一眾詩人和關注新詩問題的學者。當時,朱光潛“替詩的音律辯護”,認為“形式就是詩的靈魂”。同樣參與“讀詩會”但不滿于新月派格律詩創作的廢名在詩學立場上與“讀詩會”的整體氛圍相抵牾。(參見冷霜:《廢名為什么要談新詩?》,載廢名《談新詩》,商務印書館,2018,第14-15頁。)

34《飛行小贊》原詩如下:“看盡柳州山,/看遍桂林水。/天上不須半日,/地上五千里。/古人辛苦學神仙,/要守百千戒。/看我不修不煉,/也凌云無礙?!?/p>

35陳子展:《“新詩”》,《立報》1935年10月23日。

36參見胡適:《談談“胡適之體”的詩》,《自由評論》第12期,1936年2月21日。

37參見梁實秋:《我也談談“胡適之體”的詩》,《自由評論》第12期,1936年2月21日。

401914年1月29日,胡適在日記中寫道:“前詩以樂觀主義作結,蓋近來之心理如是。吾與友朋書,每以‘樂觀相勉,自信去國數年所得,惟此一大觀念足齒數耳……”,同一天的日記中,胡適還翻譯了英國19世紀詩人ト郎吟(Robert Browning)的詩句,強調詩人“終身持樂觀主義”。在胡適早年的生命體驗和文學經驗中,“樂觀主義”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參見胡適:《胡適日記全編》(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228-229頁。)

414243胡適:《再版自序》,載《嘗試集》,亞東圖書館,1920,第13、1、1頁。

45陳建軍:《廢名對胡適新詩理論的反撥與超越》,《長江學術》2009年第4期。

46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新青年》第2卷第5號,1917年1月1日。

[方長安、李繼豪,武漢大學文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新詩傳播接受文獻集成、研究及數據庫建設(1917—1949)”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16ZDA186]

猜你喜歡
嘗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被情感操縱的人有多可悲
再試試看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我們來嘗試一下“反安裝”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8
情感
再試試看
一次驚險的嘗試
學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嘗試
小主人報(2018年11期)2018-06-26 08:52: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av在线|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黄色网|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黄网在线| 丁香婷婷激情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97综合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亚洲综合色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欧美在线导航| 国产18页| a级高清毛片|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九色视频一区| 婷婷伊人五月|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国产导航在线|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嫩草在线视频|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色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日韩视频免费| av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丁香婷婷久久| 8090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无码视屏|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91美女视频在线|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日韩av手机在线|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天堂2014|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a视频| 91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黄色网|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视频a|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欧美|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无码人中文字幕|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亚洲精品日产AⅤ|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一区网站|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