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歷史的余緒,文獻的機制

2024-03-12 07:24:55易彬
南方文壇 2024年1期

現當代舊書刊、作家手稿等文獻在民間的交易已有不短的歷史,今日的研究者關注乃至出沒于相關交易現場,與書商、民間收藏家等人士交往,似可說是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各類個人收藏之于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效應也愈發明顯。本人的一些研究即受益于此。本文所涉文獻,老舍、葉圣陶、豐子愷、沈從文、茅盾、冰心這6位現代著名作家的未刊書信,即來自一位收藏家。單一的書信缺乏完整的語境,多有空白點,而其寫作時間從195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期,歷史時段本身又多有混沌之處,其間可謂映現著尚未為今人所完全察知的歷史余緒。而個人收藏這一蔚為壯觀的事實本身,既關聯著學界所呼吁的文獻機制(制度),也使得文獻應用呈現出新的態勢。

一、歷史的余緒:新見作家書信手稿釋讀

(一)老舍回復文學愛好者——志愿軍戰士

作家與讀者之間的關系,往往是一個很有意味的話題。像老舍(1899—1966)這樣的“人民藝術家”,收到讀者、初習寫作的文學愛好者的來信自然是常見的事情。目前即可見1958年1月16日老舍給讀者的一封復信:

王旭同志:

尊稿及附函先后收到。我因工作極度繁忙,一九五七年出版社制定計劃,印我的文集,早將我的舊作品都送來,囑我選編。可是直到今天,那兩包書還沒有打開。我很對不起出版社,耽誤了他們的出版計劃的執行。對我自己也不利,早出書早得報酬呀。可是找不出時間作這件事。您看,我的確沒有時間閱讀尊稿,至以為歉!

我只看了開首的兩節,發現有不少土話和錯別字。地方土話,各地讀者未必都能了解,且與現在推行普通話的原則不合。土話可以用,但須有選擇,不可太多。我建議:您應先練習寫短文,把語言文字寫通順了再進行寫小說。若是文字還不順當,寫出來的東西須由旁人給加工,便永遠不能獨立地寫作,必然痛苦。原稿另行掛號寄還,希望您恕我極忙,未能代閱如盼!此致

敬禮!

老舍

一、十六

收信人王旭當時為中國人民志愿軍493部隊一排的戰士(據信封),現可見署名王旭的《關愛電波傳戰場 鼓舞戰士斗志旺》①《在與敵對峙的日子里》②等作品,不知是否即同一個人。

老舍信中提到出版社擬請其根據送來的兩包“舊作品”選編“文集”,查1958年之后所出版的老舍作品集,符合其描述的似只有收錄了《月牙兒》《犧牲》《柳家大院》等七篇“舊作品”的《月牙兒》(人民文學出版社),其時已是1959年12月,可見“工作極度繁忙”應非虛言。

可作為對照的是,1958年2月10日,時為成都鋼鐵廠工人的李家馨也有來信,聲稱自己已經“下定決心,要作一個先進的車工;同時,也要作一個業余文學寫作者”,并寄上兩篇作品。3月21日,老舍復信,表示“近來極忙,又往往患頭暈”,無暇閱讀其作品,而是從一般性的層面談到如何提高寫作水平③。不過老舍并非直接回復作者本人,而是寫給《芳草》編輯部的,且在該刊六月號登出,這意味著李家馨的信及作品可能是編輯部轉來的;而《老舍全集》將讀者來信附錄在老舍復信之后,從中可見當時的一般情形。

實際上,老舍先前已出版《和工人同志們談寫作》(1954),稍后也有文章與茅盾等人的文章合編為《關于藝術的技巧》(1959),可見,對于當時的知名作家而言,書寫新時代、參與各類社會性事務以及認真對待工農兵讀者及寫作者的訴求,都是其工作的重要內涵。

(二)葉圣陶的兩封信

1958年9月,文化部召開會議,討論降低稿酬標準。隨即,9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張天翼、周立波、艾蕪等人的文章《我們建議降低稿費報酬》,指出“稿費太高,作家的生活,容易特殊化,容易脫離群眾。作家一脫離了群眾,就等于斷絕了創作的源泉”。文章建議“北京和各地報刊應該像上海一樣把刊物發表費減去一半。到了條件成熟時,可以根本取消稿費制度”。在此前后,《大公報》《光明日報》《文藝月報》《劇本》《文藝報》《文匯報》等報刊,紛紛發表“熱烈擁護降低稿酬”“降低稿酬,推動文學躍進”一類文章④。

新見葉圣陶的一封信即與此相關。1959年1月31日,葉圣陶作《最后的徹底的勝利屬于古巴和剛果的人民》(此文訊息見于相關著作目錄,但未被2004年版《葉圣陶文集》收錄),隨即刊載于本年《世界文學》第2期。3月10日,葉圣陶致編輯部表示“不取稿酬”:

世界文學編輯部惠鑒:

我不取稿酬,前交稿時已說明,而未蒙注意。今日收到二十四元支票一紙,與附件一并奉還,希轉致貴社財務科為感。

敬禮!

葉圣陶

三月十日午刻

面對時代的號召,寫作者已做出了積極的響應,但刊物的工作似乎還有點滯后。

新見葉圣陶的另一封信包含著書法的含義。不少現代作家也可說是不錯的書法家,本文所述老舍、葉圣陶、沈從文、茅盾等人的信札都可說是書法作品。葉圣陶1977年10月28日給上海市廣告總公司編輯部徐昌明的信即談到刻印、書法等方面的事宜:

昌明先生:

手函敬悉。天然同志欲刻印贈我,實不敢當,代我感謝!

他有一舊紙于我處,囑寫字。早已書好,然忘其詳址未能寄出。今即請遞轉何如?至于歡迎大駕來敝寓。上午九點后尚可,下午及晚間均不便。此因近來左目患疾,行動大不如前,特此專告,可予諒解否?

匆復 即請

大安

葉圣陶

十月廿八日⑤

刻印、書法,算得上是雅趣⑥;但對包括葉圣陶在內的很多現代作家而言,書法其實近乎一種日常性的行為,很多題詞、信札、手稿都具有書法學的意義。而相關作家全集(或多卷本文集)往往只收文字類作品,書法(以及美術等)作品不在其列,這一狀況實有待進一步的協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作家文(全)集收入包括書信在內的作家手跡,當可展現作家更為豐富的面目。

另外,信中談到眼疾,隨后還曾專門談到晚年視力的衰退“跟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七六年交來的魯迅著作‘征求意見本多少有些關系”,“當時的風氣,編輯什么書籍都要‘由各地工農兵理論隊伍和各大學革命師生擔任,那一部魯迅著作也是這么編成的。‘征求意見本注釋特別多,字小,行間密,油墨淡”,對于視力“不甚相宜”,而葉圣陶頗為認真,“所有的注釋全都仔細看過,而且提了不少意見”,“看了十本光景”——“直到視力實在吃不消了,才停止不看”⑦。若此,這封信也就有著微妙的時代氣息。

(三)豐子愷殊為奇怪的詢問

1963年5月20日⑧,豐子愷(1898—1975)給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編輯劉安華寫了一張明信片,在詢問畫集進展之前,先提到一個叫作“汪子豆”的人:

昨日有本市汪子豆者來信,言他有我舊畫集15冊交給你社選用。不知此是何人?15冊是甚么?你們選畫工作情況如何?我都想知道,請復。

劉安華同志 鑒

豐子愷

五月二十日

很多文獻都顯示,汪子豆(1921—2005)是非常有名的豐子愷迷。《豐子愷全集·書信日記卷(二)》錄1943年4月豐子愷給汪子豆的一封信,其時,豐子愷在重慶,而汪子豆在浙西開化縣,用的名字是汪林⑨。據稱,汪子豆原名汪志大,在上初中時“買到有子愷漫畫的書,看后很是癡迷,一心想拜師學藝”,同時,“仰慕豐先生的藝術學識和人格,取‘愷字之中的‘豆字,得此筆名,并一直沿用”。當時曾向寫信求教“繪畫怎樣選紙用筆”,豐子愷的復信就是這方面的內容。而在更早的時候,1937年11月,“日軍轟炸位于桐鄉市的石門灣,正在用繪畫形式記錄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史的豐子愷,面對日寇的步步緊逼,寧做流浪漢,不做亡國奴,向大西南避亂。逃難途中為防不測,他不惜把此書畫稿投入河中。汪子豆知道此事后,便買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史》寄奉給豐子愷,希望繼續完成,以警世人。可豐子愷在大后方居無定所,幾經輾轉,書收到后已接近抗戰勝利。1945年5月17日,豐子愷回信說:‘承勉再畫,未能實行。因近來體弱多病,不勝其任,且勝利在望,敵罪當由國際判處,此書不畫亦可也。原書謹保存,如尊處有用,當即寄返”。新中國成立,汪子豆“曾到上海日月樓多次拜望”,豐先生則“多次贈書贈畫”。1962年5月22日,豐子愷在一封回信中寫道:“子豆同志,你如此關心我的字畫、文學,亦甚難得。”⑩此外,也有記載稱,1961年的某天,汪子豆到家里拜訪,表示收藏了豐子愷的全部著作,也有漫畫真跡,豐子愷感謝其為“《子愷漫畫選》提供了許多不易找到的漫畫原作藏件”,且將五幅近作送給他11。

如果上述線索均無誤的話,那么,從1940年代到1962年,汪、豐二人可謂多有交往,稱汪子豆為豐子愷迷、兩人為忘年交,看起來均無疑義。但1963年的時候,豐子愷卻稱“有汪子豆者來信”,表示“不知此是何人”,且疑惑“15冊是甚么”,語氣頗有些木然,這實在是殊為奇怪的一件事。

查2016年版《豐子愷全集》,上述1945年、1962年豐子愷的兩次復信均未見錄;2014年《豐子愷年譜長編》12也未見相關信息(包括1961年的交往),而豐子愷的女兒豐一吟(1929—2021)在面對“汪子豆為何人?”的詢問時表示:“只知道此人藏有很多父親的書,而且多數是自己沒有的”,“另外還有一些字畫”,我父親和他通過信,“具體怎么交往”,“也沒有記憶了”13。看起來似乎對此人也不熟識。這里可能存在相關機構與研究工作之間的對接問題(新文獻未被及時收納)、不同代際之間的信息溝通問題,也可能意味著還有更多的故事可待發掘。

1963年12月,《豐子愷畫集》出版。新中國成立之后和之前的畫作分別為三十二幅和四十五幅,“選畫工作”由出版社完成,其中是否選用了汪子豆提供的畫作,則無從得知。日后,豐一吟為《豐子愷漫畫》(1983)作后記《白馬湖畔的小花朵》,既感慨其父當年用作“代自序”的五首詩,“總共只有一百四十個字,卻把畫家一生作畫的概況全部勾勒出來了”,“詩末特別表達了他如何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了解放——畫‘蛛絲網落花的《留春》圖的作者終于盼來了百花齊放、天地回春的新社會”——其詩為:“天地回春萬象新,百花齊放百家鳴。此花細小無姿色,也蒙東風雨露恩。”也特別提道:“責任編輯劉安華同志就是當年編《豐子愷畫集》的老編輯,在將近二十年后的今天,她又為長眠的作者重編畫冊——這件事想起來既令人慨嘆,又使人感奮。”14

而那個收藏豐子愷全部著作和部分真跡的汪子豆,似乎被懸置起來了。

(四)沈從文的一封未使用的介紹信?

沈從文(1902—1988)對于學生和年輕作者的提攜,有很多故事可講,在西南聯大有師生之誼的杜運燮(1918—2002)即是其中的一位。

1945年,杜運燮在聯大外文系畢業后,由沈從文推薦至重慶《大公報》工作——成為他“一生走上新聞工作道路的開始”。目前可見沈從文在一張硬紙片上為其所寫的一封介紹信:

李新翠或其他同志:

杜同志是是15山西師范學院教師因公來北京,希望看看館中展覽,我手邊總理展覽券是本月四日的,通史展覽券是十月的,有的時間未到,有的已過時。杜先生三天內得返山西,盼能得允許給以便利,特別感謝。

沈從文

卅一

(本文所涉沈從文的介紹信以及1978年1月16日沈從文致杜運燮的信)

紙片左側有鋼筆寫的一行文字:“一九七七年八月在京小住時,他寫的介紹信”(此當是杜運燮本人所寫)。由此可確知,該短函寫于1977年8月31日。1970年,杜運燮下放到山西,后任教于山西師范學院外語系,直到1979年落實政策后才回到北京工作。相關展覽可能是故宮博物院的新發掘文物展出。杜運燮日后回憶去小羊宜賓胡同拜訪時,曾談到類似的情形,不過沒有提及寫介紹信之事,而是沈從文極有興趣、“堅持一定要”帶他去看。

按說,杜運燮當時從山西臨汾返回北京是為爭取落實政策而奔走,去故宮看展就是這一次。查《沈從文全集》所錄致杜運燮的信,始于1977年9月下旬,也即,兩人恢復聯系應該就是杜運燮趁回京之際的這次來訪。那么,事情很可能是這樣的:沈從文先是打算給有關同志寫封介紹信(畢竟學生覺得自己“已年過古稀,身體又不大好,打車走路都太吃力”),后又覺得還是親自領著學生去為好(畢竟自己是“故宮的老講解員”,可以為之“詳細講解”),最終則是師生同游故宮。而在杜運燮后來的回憶中,那是自己“一生中游覽古跡游得最愉快的一次”,“也是上了一次關于中國燦爛古文明的最好的文物史課”,那個“近來難得有這么好的興趣”的老師和那個“天特別藍,陽光特別暖,游人的笑容特別明朗”的時空最終占據了記憶的空間——最初寫的介紹信并未使用,連此事也被忘卻了?

沈從文1977年9月下旬給杜運燮的信開篇即是:“這次來京,有機會談談天,極難得。”其時,沈從文“談得最多的仍是如何把中國服裝史早日完成以及所遇到的困難”16,也應該是談到了共同的朋友、于1977年初去世的詩人穆旦,信中續談到他,并且感慨“近卅年社會變化如此激烈,在人事風風雨雨中,彼此居然還能活下來,也算幸運”。10月5日的信則是在收到杜信之后的回復,其中也談到“近卅年來”“一系列倏忽而來的人事風風雨雨”一類話題。

不妨說,更年輕的友人的到訪——其磨難經歷以及所述友人逝世事17,引發了沈從文對于近卅年來個人生命的感慨。有意味的是,所見9月下旬的信其實是一封未完成、也未曾投寄的廢郵,對照10月5日的信,可以明顯看到前者的篇幅更大,感慨也更為深長,諸如“我的半世紀工作,任何誠實努力,總以各種理由忽然報廢,都若有其宿命因由”“我的任何誠實努力得來的結果,終不免是‘失敗二字,說是偶然,不如說是必然!”“個人實在太渺小不足道!所以活下來,絕不會和人去爭生活上的小小得失,或對個人感到什么不公平,即因而消沉下來了”之類,沈從文將自己置于“必然”的歷史“失敗”者角色,語氣頗有幾分消極。而后者,類似的篇幅明顯減少,且表示“也可說是在近于保護下平平靜靜度過了這四分之一世紀,所得已夠多了!所以為盡一個‘新公民責任,不問得失、不計成敗地繼續把工作盡可能做去,大致還是‘比較合理——以至于‘十分應當的”18。

1976年12月初,穆旦將極力狀寫“人生本來是一個嚴酷的冬天”的詩歌《冬》抄送給杜運燮,杜運燮復信認為太悲觀,并附上新寫的《冬與春》——“人生是不絕的希望,無數的新起點”——以激勵友人;而穆旦“為了不辜負老朋友的關愛”,也做出了修改:將第一章各節最后一行的復沓詩句“人生本來是一個嚴酷的冬天”改為不同的四行,如“人生的樂趣也在嚴酷的冬天”“來溫暖人生的這嚴酷的冬天”等19。而如1977年9月下旬的信所示,杜運燮的來訪使得沈從文一度陷入某種自我追詰之境,但他最終沒有將這封帶有明顯的個人意緒的信寫完并發出——若此,則有點類似于兩人談論過的穆旦的故事——而是換作一種朝前看的口吻,強調個人作為“新公民”的“責任”,顯示了作為長者、老師的沈從文對于仍流放在京城之外、為個人前途而奔走的學生的激勵——是否杜運燮來信也曾有激勵穆旦那樣的語句暫無從察知,但沈從文兩封信之間的情緒變化,也包含了獨特的歷史內涵。

(五)茅盾談個人文集的修改與出版

1978年4月21日,茅盾(1896—1981)寫信回復天津人民出版社——其來函無從見到,根據復信內容,是詢問其評論集《夜讀偶記》再版事。1958年,天津的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茅盾的《夜讀偶記》,此時或有再版的意圖,但此時茅盾的包括此書在內的評論文集已經交給人民文學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編輯部同志們:

四月十三日大函收到已久,因事遲覆為歉。《夜讀偶記》早已應人民文學出版社之請,連同《關于歷史和歷史劇》及《中國神話研究初探》(一九二八年舊作)作為《茅盾文學評論集》第二冊,交給他們出版。事在去年冬,十月間,現已排出小樣,不久即將出書。《夜讀偶記》等三種都重新校改,大函指示應改之處亦在其中,所改者尚不止此五點也。匆上,即頌:

大安!

沈雁冰

廿一日

附告、《評論文集》第一冊收鼓吹集、鼓吹續集等部分稿,均有修改處。

落款僅“廿一日”,對照信封郵戳,可確定為1978年4月21日。看起來,天津人民出版社在向茅盾詢問著作出版事宜的同時,也指出了其中“應改之處”。茅盾為此復信,坦誠相告具體的情況。本年11月,上下兩冊《茅盾評論文集》出版。不過隨后幾年,天津的百花文藝出版社還是出版了多種茅盾著作,其中有《夜讀偶記(第3版)》(1979),也有《世界文學名著雜談》(1980)、《神話研究》(1981)、《茅盾散文選集》(方銘編,1984)等新版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冬即請茅盾出書,《茅盾評論文集》序言作于1978年2月6日(農歷蛇年除夕);1978年4月,天津人民出版社也有邀約,再往下幾年,四川、上海等地的出版社也紛紛出版了茅盾的著作,可見在“1978年”及隨后一段時間內,茅盾作為“評論家”的身份受到出版界的特別矚目。同時,茅盾復信明確提到相關著作“都重新校改”“均有修改處”,百花文藝出版社版《夜讀偶記》也有“曾請作者進行了校改”的說明,這些都提示了版本方面的訊息,其間或也有著或顯或微的時代內涵。

(六)冰心答復研究者的問題

新時期之初,現代文學文獻的搜集與整理工作亟待展開。尚健在的老作家們往往會接受研究者關于相關歷史事宜的詢問。冰心(1900—1999)即曾回答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徐健的問題:

徐健同志:

信收入,現在來答覆您的幾個問題:

我沒有機會當魯迅的學生,我是在當時北京協和女子大學肄業,(后來1921年協和女大并入燕京大學)只記在1920或1921年,我以協和女大學生會的名義,請魯迅先生來做過一次講演,當時是由我接待,并主持了演講會,年、月、日,和他演講的題目,我都忘記了,這是我和魯迅先生唯一的一次見面,(我還沒有向他通報姓名)以后也沒有和他通過信。我是在美國Wellesley College得過獎學金,得了碩士學位。回來后一直在母校燕大任教,住在校園里,有時也寫些短文。

①陳孝興、劉文、褚秉耕主編《雷霆千里:中國人民志愿軍炮兵第七師抗美援朝戰爭回憶文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第152-154頁。

②石曉華主編《永恒的憶念:抗美援朝六十周年回憶錄》,上海三聯書店,2010,第152-154頁。

③老舍:《老舍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第709-711頁。

④部分參見張檸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編年史·第2卷(1954.1—1959.12)》,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第491頁。

⑤原信為毛筆數行書寫,有多處未標點,現已補充。

⑥1977年11月7日,葉圣陶致俞平伯信中也有“得廈門張人希寄來二印”的內容,見《葉圣陶文集》第25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第196頁。

⑦葉圣陶:《略述我的健康情況》,載《葉圣陶文集》第7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第327頁。

⑧現存明信片上的郵戳,前三個數字“196”可以見出,第四個數字很不清晰,更近于“3”,也可能是“5”,綜合內容來看,確定為“1963”。

⑨豐子愷:《豐子愷全集·書信日記卷(二)》,海豚出版社,2016,第56頁。

⑩13吳浩然:《豐子愷與汪子豆》,《衢州晚報》2014年10月30日。

11張蓓:《書香溫婉永流傳——記開化鄉賢汪子豆與豐子愷的忘年之交》,《今日開化》2022年1月20日。

12陳星:《豐子愷年譜長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14豐子愷:《豐子愷漫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第222頁。

15此處衍出一個“是”字。

16上述引文除了已標注的,均見杜運燮:《可親可敬的“鄉下人”》,載巴金、黃永玉等著《長河不盡流——懷念沈從文先生》,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第210-213頁。

17穆旦日記顯示,1970年4月28日接到了杜運燮以其妻子的名義從山西寫來的信,是為他們恢復聯系的開始。《穆旦詩文集》錄1975年之后杜運燮信六封。

18見沈從文:《沈從文全集》(修訂本)第25卷,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第134-136、147-148頁。

19參見易彬:《個人寫作、時代語境與編者意愿——匯校視域下的穆旦晚年詩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8年第3期。

20冰心:《我的大學生涯》,《收獲》1985年第4期。

21魯迅:《魯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第640-641頁。

22刊載于《晨報副刊》1923年1月6日。

23解志熙:《“中國現代文學的文獻問題座談會”共識述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第3期。

24王賀:《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70年:回顧與前瞻》,《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9期。按,“奇特現象”之說,出自其中所引述的周谷城《民國圖書資料的學術文化價值》一文。

25在當代文學領域,新時期以來民間詩刊的體量很龐大,如何歸類、如何更多地進入研究者的視野,也是一個問題。關于這一點,受到最近與“世中人漢詩館”創辦者世中人交談的啟發。

26李勇軍:《緒論 每一頁雜志都是歷史》,載《新中國期刊創刊號1949—1959》,上海遠東出版社,2014,第20頁。

27參見易彬:《捐贈、館藏與作家研究空間的拓展——從中國現代文學館所藏多種穆旦資料談起》,《文藝爭鳴》2018年第11期。

28王賀:《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70年:回顧與前瞻》,《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9期。

29以這里所涉及的兩位人物為例,唐弢(1913—1992)去世之后,藏品4.3萬件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該館設“唐弢文庫”,且組織出版《唐弢藏書·圖書總錄》(陳建功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等著作。而被稱作是“發掘‘文墓和揭開‘文幕的學人”陳夢熊(1930—2014)去世之后,相關文獻或已散落坊間,其孜孜以求的文獻事業或已無從賡續。當然,筆者所掌握的信息有限,這里是基于對其整理辛勞相關文獻的觀察,參見易彬:《木槿花開:“捧血詩人”辛勞在當代被發現的歷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3年第1期。

30王秀濤對于包括第一次文代會在內的新中國初期文學制度方面的研究也受益于此,比如《第一次文代會代表的產生》(《揚子江評論》2018年第2期)。

31朱永新:《觸摸偉大的靈魂》,載陳渡風編《哦,他們是這樣的:探秘課文作者的故事與手跡》第一冊,湖南文藝出版社,2023,第1頁。

32這兩段的引文見陳渡風:《后記》,載《哦,他們是這樣的:探秘課文作者的故事與手跡》第一冊,湖南文藝出版社,2023,第121-122頁。

(致謝:本文各類文獻的公布,得到了陳渡風先生的授權,相關圖片上的印章“渡風珍藏”均出自其手;同時,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黃喬生先生、徐強教授的幫助。)

(易彬,中南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本文系中南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以文獻教育為抓手,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貫通本碩博培養的機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伊人色在线视频| 亚洲最新在线| 少妇精品网站| 午夜激情婷婷| 日韩美毛片|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三级毛片|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婷婷综合色| 天天躁狠狠躁|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第一页亚洲|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亚洲天堂久久|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麻豆国产精品| 老色鬼欧美精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人妻21p大胆|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综合网站| 成人亚洲国产|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 国产一线在线|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第一页在线|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在线看|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欧美在线视频a| 国产精品主播|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九九香蕉视频| 97综合久久| 青青操国产|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日韩在线视频网| 任我操在线视频| 五月婷婷欧美|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Jizz国产色系免费| 亚洲第一成网站|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网| 91视频国产高清|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免费亚洲成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另类| 久草视频中文|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全裸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