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類混合式教學與思政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思政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價值觀念和社會責任感。食品類混合式教學則是一種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旨在提供學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思政教育中,食品類混合教學可以作為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用于教育學生關于食品安全、食品文化和食品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和觀念。通過食品類混合教學,學生可以了解食品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和消費等,從而認識到自己在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重要角色和責任。
食品學科是未來可期的朝陽學科,食品人才培養需要堅持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培養并重,2021 年5 月,首屆“全國食品類院系教學科研思政工作聯盟會議”在杭州召開。研討新時代食品類院校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黨建與思政工作等方面更高質量、更具創新發展。本研究則基于此,具體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以期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合作協同平臺,提升教育質量、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
會議始終圍繞“鄉村振興”、“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探討新時代食品類院校教育教學工作。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指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與在線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食品課程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發展現狀如下: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大學和教育機構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線上教學平臺,提供了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和工具。越來越多的食品課程開始提供在線學習的選項。通過線上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地點靈活學習。盡管在線學習提供了便利和靈活性,但對于食品課程來說,實踐活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許多食品課程將線下實踐活動與線上學習相結合,例如實驗室實踐、田野調查、食品制作等。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要求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他們需要在線上課程中設計互動和參與的任務,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形成正確價值理念。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學生反饋和評估機制,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問題,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通過學生的反饋和評估,教師可以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總體而言,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不斷發展和改進。這種教學模式提供了更靈活和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教學挑戰和機會。未來,隨著技術和教學理念的不斷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食品課程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本次會議強調,應加強專業課程體系、創新創業實踐體系、師資隊伍建設與思政建設相融合。因此,應當充分了解當前在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由于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可能存在一些欠缺思政教育的具體表現。這些表現包括: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可能過于關注知識傳授和實踐操作,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的引導。思政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價值觀念,而僅僅注重技術和實踐的培養可能無法滿足這一要求。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可能忽視了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食品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應該關注食品安全、食品文化和食品可持續發展等問題,而如果這些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被忽視,就可能導致學生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學生可能更加專注于自己的學習和實踐,而忽略了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而如果教學過程中缺乏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環節,就難以達到這一目標。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應該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和個人反思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食品安全、食品文化和食品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培養他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同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食品產業的挑戰和責任,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通過這樣的努力,可以更好地將思政教育與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相結合,實現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的目標。
會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在《食品課程思政之管見》中強調,思政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以自身言行為思政課程元素,創新中華優秀傳統食品文化。融入思政元素的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領域。這方面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其一,線上課程內容設計。在線上課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食品安全、食品文化和食品可持續發展的知識模塊。通過教學視頻、在線閱讀材料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和思考相關的概念、原則和實踐。其二,線下實踐活動組織。在線下實踐活動中,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檢測、食品制作和食品文化體驗等活動。其三,學生討論和分享。通過線上學習平臺的討論區或在線會議工具,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關主題的討論和分享。其四,教師引導和反饋。教師在線上線下教學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可以通過在線討論和課堂反饋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和探討食品安全、食品文化和食品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其五,跨學科整合。食品安全、食品文化和食品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在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可以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如環境科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以促進學生對食品問題的全面理解和綜合思考。
研究如何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問題導向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等,來促進學生對思政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其一,案例教學。選擇與食品安全、食品文化和食品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實際案例,供學生研究和分析。可以提供線上案例分析材料,讓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來了解案例背景、問題和解決方案。教師可以組織線上討論或在線會議,引導學生共同探討案例中的思政問題,并提供指導和反饋。其二,問題導向學習。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可以在線上課程中提供具體的問題,涉及食品安全、食品文化和食品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學生可以根據問題的指引,閱讀相關的文獻和資料,進行獨立或小組研究,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策略。教師可以提供在線輔導和討論,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和提供反饋。其三,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小組,在線上或線下進行合作學習。可以分配具體的任務給每個小組,如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或項目規劃等。學生可以在小組內共同分工合作,互相協作和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并向整個班級或教師展示他們的成果。教師可以監督和指導小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評價。
朱蓓薇在報告中指出,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思政健身要相融合,以黨建為引領,提升教師思政教育理念。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研究教師在融入思政元素的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的角色和作用。可以探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相關的思政問題,如何提供反饋和評估學生的思政學習成果,以及如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促進思政教育的有效實施。
在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如何融入學習成績評估和學生作品評價的方法,是一項關鍵性的任務。以下是幾個可供參考的方法:其一,制定課程評估標準。在食品課程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制定課程評估的標準和指標。評估標準應該包括課程目標、知識點、技能和態度等方面,以便教師和學生明確課程的學習目標和評估要求。其二,采用多元化的評估方法。在食品課程中,可以采用多種評估方法,如在線測驗、作業、論文、報告、表現評估、小組討論和演示等。通過多元化的評估方法,可以充分考察學生的不同能力和表現,同時提高評估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其三,學生參與評估過程。在評估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估,包括自評、互評和教師評估。學生可以對自己的表現和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并與同學進行互評和交流。教師可以提供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提高評價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綜上所訴;融入思政元素的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個有著廣闊研究空間的領域。通過深入研究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師角色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等方面,可以促進思政教育與食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有機結合,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