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茜 張向陽 汪一寧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之間的深度融合已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作為經濟轉型的中心環節,高職院校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以秦皇島為例,探討高職院校在助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方面的對策。希望可以為其他具有類似需求的城市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推動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和落地。
關鍵詞:高職院校;秦皇島;深度融合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創新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在這個過程中,高職院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也積極參與產業鏈、資金鏈和創新鏈的構建。秦皇島作為我國重要的沿海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資源。然而,長期以來,秦皇島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之間的融合程度相對較低,制約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為充分發揮秦皇島在創新領域的潛力,提高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水平,并強化高職院校在此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本文探討了高職院校在秦皇島地區助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和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借鑒,推動秦皇島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高職院校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關系
(一)高職院校角色與使命的演變
1. 高職院校的角色演變
高職院校是為滿足社會對中等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而設立的教育機構。其主要職責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社會和行業提供專業人才支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企業和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更具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逐漸走向多元化發展,不僅注重技術技能的培養,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軟實力,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2. 高職院校的使命演變
傳統高職院校的使命是培養學生具備就業能力,為社會提供適應職業需求的專業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和升級,高職院校逐漸承擔起推動產業發展的責任,通過提供創新能力和技術支持,為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為適應創新型經濟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他們成為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人才。
3. 高職院校角色與使命的重要性
第一,高職院校的首要使命是為學生提供實際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使他們具備所需的專業技能和知識,以應對實際工作需求。這種培訓有助于填補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缺口,解決具體行業或職業的技能短缺問題。第二,高職院校的角色在于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通過培養具備職業技能的人才,高職院校有助于提高勞動力素質,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這不僅推動了經濟的持續發展,也提升了社會整體的競爭力。第三,高職院校在教育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提供教育機會給那些不愿或無法去普通高校就讀的學生。這有助于增加社會流動性,提供更多人口的職業上升機會和社會參與的可能性。
(二)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概念和相互關系
創新鏈是指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產業化應用的一系列創新環節組成的過程,涵蓋了創新的各個階段和環節。創新鏈包括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創新成果轉化、市場推廣等環節。產業鏈是指一個產品或服務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制造、銷售流通等環節形成的一系列產業關聯與協作關系的總和。產業鏈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中游的生產制造環節、下游的流通和銷售環節等。資金鏈是指產業鏈中各個環節所需的資金支持和流動的鏈條。資金鏈涉及創新投資、產品研發、生產運營、市場推廣等各個環節的資金需求和流動。人才鏈是指與產業鏈和創新鏈相匹配的各類人才的培養、引進、流動和利用的過程。人才鏈包括各個環節中所需的各類人才,包括科研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市場銷售人員等。這四個鏈條相互關聯、相互依賴、共同發展,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創新生態系統:創新鏈為產業鏈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成果和技術支持,推動產業鏈的升級和發展。產業鏈為創新鏈提供實際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并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產品和服務。資金鏈為創新鏈和產業鏈提供資金支持,推動技術研發、產業化、市場推廣等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人才鏈為創新鏈和產業鏈提供各類專業人才,促進科研、技術開發、生產制造、市場推廣等各個環節的人才支持和流動。四者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三)高職院校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中的作用
高職院校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第一,高職院校是創新鏈的重要支撐環節之一。高職院校擁有豐富的教師團隊和科研資源,能夠開展前沿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第二,高職院校在產業鏈中發揮著培養人才和技術支持的重要作用。高職院??梢愿鶕a業需求調整專業設置,開展校企合作項目,培養符合產業鏈需求的專業人才。第三,高職院校在資金鏈的推動中具備一定的優勢和資源。高職院??梢耘c企業、政府及金融機構合作,共同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項目。第四,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場所。高職院校可以根據產業鏈的需求培養具有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產業鏈注入新鮮血液。
二、秦皇島的背景和發展現狀
(一)秦皇島的地理環境和產業結構
秦皇島是我國河北省的一個海濱城市,位于渤海之濱,東臨渤海,北瀕山海關,距離首都北京約300公里。其地理位置優越,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和旅游資源,是國內外游客休閑度假的熱門目的地。同時,秦皇島還有獨特的氣候條件和清新的空氣質量,被譽為“天然氧吧”,吸引了大批的避暑游客。秦皇島的產業結構多元且不斷發展,第一,秦皇島以其豐富的海濱旅游資源而聞名。北戴河、老虎石、海燈塔等海濱風景區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業成為秦皇島的重要支柱產業。第二,秦皇島港是我國渤海沿岸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港口,也是河北省最大的外貿口岸。秦皇島港為城市帶來了物流、海洋運輸、國際貿易等產業的發展機遇。第三,秦皇島地區以農業為主導的特色產業也非常發達,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蘋果、桃子等農作物。第四,秦皇島的機械制造業發達,以重型機械、船舶、電器等制造業為主,產值較高。第五,秦皇島地區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之一。
(二)秦皇島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中存在的問題和機遇
秦皇島在“四鏈融合”中存在的問題:一是秦皇島在科研機構與高校、企業之間的創新合作相對薄弱,缺乏有效的創新交流平臺和機制。二是秦皇島的產業鏈多以傳統產業為主,相對缺乏高科技、高價值產業環節的銜接和支持。三是秦皇島的創新項目和中小企業常常面臨資金瓶頸問題,缺少支持創新的風險投資和創新創業基金。四是秦皇島在吸引和留住高層次、高技能人才方面仍存在困難,人才培養和引進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秦皇島在“四鏈融合”中面臨的機遇:一是秦皇島可通過加強科研機構與高校、企業的合作,構建互利共贏的創新生態系統,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二是秦皇島可通過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拓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配套和協同能力。三是秦皇島可積極引入風險投資和創新創業基金,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到創新項目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四是秦皇島可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進政策,提供更好的待遇和發展環境,吸引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前來秦皇島工作和創業。
三、高職院校在秦皇島創新鏈中的角色和作用
(一)高職院校在創新鏈中的科研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教育
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高職院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高職院校擁有科研團隊和優秀的教師隊伍,他們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為秦皇島創新鏈提供了豐富的科研成果。這些科研成果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高職院校通過與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在技術轉移、技術咨詢和解決方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高職院校發揮了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關鍵作用。高職院校通過科學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他們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科技創新與創業項目。同時,高職院校還協助學生進行創業規劃與輔導,為學生提供創業資源和創新創業平臺,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傊?,高職院校在科研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不僅有助于推動秦皇島的創新鏈發展,而且對于經濟轉型與升級也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高職院校在產業鏈中的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
首先,在技術支持方面,高職院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夠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科技咨詢、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高職院校的教師和研究團隊可以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術研發、技術轉移和技術咨詢等項目,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通過與產業鏈的緊密合作,高職院校可以推動產業鏈上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提高產業競爭力。其次,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高職院校以提供高等職業教育為主要任務,培養適應產業鏈需求的高素質技術人才。通過與產業鏈的對接,高職院校可以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培養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還可以開展實習、實訓和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真實接觸產業鏈上的工作環境和操作過程,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傊呗氃盒T谇鼗蕧u產業鏈中的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通過提供技術咨詢、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推動產業鏈上的技術創新和發展;高職院校通過培養適應產業鏈需求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優化人力資源和提升產業鏈的整體素質。高職院校與產業鏈的緊密合作將進一步促進秦皇島產業鏈的升級與發展。
(三)高職院校在資金鏈中的項目申請和科技經費支持
首先,高職院校在資金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項目申請獲得科技經費支持。高職院校的教師和研究團隊積極參與各類科研項目的申請,包括國家級、省級和企業委托項目等。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科研項目的申請,獲得來自政府、企業和科技機構等方面的資金支持,用于開展科研活動和技術創新,推動創新鏈的發展。其次,高職院校積極參與科技經費的使用和支持,用于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一方面,高職院??梢耘鋫湎冗M的科研設備和實驗室,提供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支持教師和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另一方面,高職院??梢岳每萍冀涃M支持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包括資金支持、場地提供、導師指導等,幫助學生轉化科研成果至實際應用,推動創新創業的發展。
(四)高職院校在人才鏈中的人才培養和就業服務
高職院校還在人才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既包括人才培養方面,也包括就業服務方面。首先,在人才培養方面,高職院校致力于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滿足產業鏈對技術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與產業鏈的需求相結合,注重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使學生具備實踐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高職院校通過課程設置、實驗教學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并培養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其適應產業鏈中的崗位要求。其次,在就業服務方面,高職院校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學生順利就業并與產業鏈對接。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密切的聯系,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和招聘信息,并組織職業招聘會、企業宣講會等活動,搭建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平臺。同時,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培訓,幫助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準確把握就業形勢和就業機會。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提供創業培訓和創業支持,鼓勵和指導學生創辦企業,為產業鏈注入創新創業的活力。
四、高職院校助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對策
(一)政策層面的支持與引導
為了助推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與人才鏈的深度融合,高職院校可以采取一系列對策。在政策層面,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支持與引導,以營造有利于融合發展的環境。首先,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高職院校與企業、科研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與人才鏈的有效對接。政府可以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獎勵措施,如給予高職院校在科研項目申請、技術轉移和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優先支持,為高職院校提供一定的科技經費資助和政策扶持。其次,政府可以搭建創新創業孵化和服務平臺,為高職院校和企業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政府可以投入資金和資源,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并為高職院校和企業提供租賃優惠、技術咨詢等支持服務。這有助于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對接與合作,在產業鏈和資金鏈中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
(二)要建立平臺交流機制
為了助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高職院校要建立合作平臺和機制,以促進各方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首先,建立雙向人才流動機制,促進高職院校和產業鏈上的企業之間的人才交流和合作。高職院校可以與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和引進合作協議,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例如,高職院校可以與企業合作開展雙證培養項目,同時提供學生實習和就業機會,實現校企聯動。其次,建立評價與評估機制,對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進行評估和監測。政府、高職院校和企業可以共同制定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定期評估和監測各方在融合發展方面的進展情況。這有助于找出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確保融合發展的各環節協調運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順暢融合。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專業設置
為了助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高職院??梢约訌妿熧Y隊伍建設和專業設置,以提升教師和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專業素養。首先,高職院??梢约哟髮處煹呐嘤柡桶l展支持。通過開展專業知識更新和教育教學方法的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高職院校可以鼓勵和支持教師參與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科研項目與合作,增強教師的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其次,高職院??梢詢灮瘜I設置,與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中的需求相匹配。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和技能要求,及時調整和更新專業設置。高職院校還可以開設創新創業類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學生。此外,加強跨學科專業的建設,培養多領域綜合型人才,以滿足創新和產業鏈的需求。
(四)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首先,高職院校可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課程、舉辦創業講座和培訓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高職院校還可以組織創業競賽和項目孵化,提供創業指導和支持,讓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鍛煉能力,掌握創業技巧。其次,高職院校可以加強創新文化建設,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舉辦創業沙龍和創業講座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高職院校還可以設立創新創業基金,為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生提供資金和支持,鼓勵他們勇于嘗試創新創業。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加強與企業和創業者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接觸成功的創業案例,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潛能。最后,高職院??梢耘c銀行合作,設立創業貸款項目,為學生提供貸款支持。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項目的需求和潛力向銀行申請創業貸款,用于購買原材料、拓展市場、擴大生產等。這樣的貸款可以提供靈活的還款方式和較低的利率,幫助學生減輕資金壓力,推動創業項目的順利進行。
(五)實現“政校行企”四方聯動
為了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高職院校要與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形成緊密的聯動關系。
1. 科教融合
科教融合是指高職院校與科研機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等科技創新相關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高職院校應與科研機構建立密切合作關系,通過共同研究項目的開展、科研成果的轉化等方式,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首先,高職院??梢耘c科研機構聯合申報科研項目,共同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通過科研合作,高職院校能夠提升科研水平,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并為產業鏈的創新提供科技支持。其次,高職院校應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和服務。通過與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合作,進行專利申請和技術轉讓,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項目,促進產業鏈上游的創新鏈和資金鏈的緊密銜接。
2. 職教融合
職教融合是指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高職院校能夠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并為企業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持。一方面,高職院??梢耘c企業合作開展產教融合項目,為學生提供與企業合作的實踐機會。通過與企業合作的實踐項目,學生能夠了解實際的工作環境和流程,并鍛煉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高職院??梢耘c企業合作建立導師制,邀請企業專業人士擔任學生的導師,為學生提供實際工作經驗和職業發展指導。企業導師能夠向學生傳授實踐技能和行業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
3. 職善融合
職善融合是指高職院校與社會公益組織、非營利機構等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與社會公益組織的合作,高職院校能夠拓展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意識,培養學生的公益精神和社會參與能力。首先,高職院校可以與社會公益組織合作開展社會公益項目,為學生提供參與公益活動的機會。在公益項目中,學生能夠關注社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并為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其次,高職院??梢越M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為社會提供幫助和支持。通過志愿服務,學生能夠從實踐中增長見識,提高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并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精神。最后,高職院校可以開展社會實踐項目,讓學生親身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問題和需求。通過社會實踐,學生能夠了解不同群體的需求、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社會意識和創新精神。
4. 行業組織參與
行業組織的參與是指高職院校與行業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高職院校應與行業組織建立緊密合作關系,了解行業的需求,提供行業導向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第一,高職院校可以與行業組織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培訓的機會。通過與行業實訓基地合作,學生能夠接觸真實的行業環境,學習行業技能和工作流程,提高實踐操作能力。第二,高職院校可以與行業組織合作,開展就業咨詢和職業指導活動。通過與行業組織的合作,高職院校能夠及時了解行業就業市場的需求和趨勢,為學生提供準確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五、結語
在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秦皇島作為沿海城市,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和優勢產業,但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融合上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和挑戰。因此,為了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秦皇島要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通過高職院校的助力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本文以秦皇島為例進行研究,總結適用于類似地區的可行對策和經驗,以期推動更廣泛地區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張梅,房欣怡.以“兩鏈”為抓手,推動“四鏈”深度融合[N].陜西日報,2023-07-13(007).
[2]合組軒.安徽合肥? 深化“四鏈”融合? 賦能創新發展[N].中國組織人事報,2023-05-29(003).
[3]高永祥.四鏈融合:提升職業教育社會服務能力實踐探索——以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創新人才教育,2023(02):70-73.
[4]李依靜,米瑩,張超.高職院校實訓基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機銜接策略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2,39(03):58-61.
[5]何景師.職業教育專業鏈、產業鏈、教育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的培養模式探索——基于雙層次螺旋協同創新的視角[J].中國成人教育,2019(18):67-71.
*基金項目:秦皇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秦皇島高職院校助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研究”(項目編號:2023LX244)。
(作者單位: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