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煒鑫
高中教育階段是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思想意識的重要階段,思想政治課能夠幫助教師高效實現這一目標。但是高中政治課程內容較多,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對教學工作產生不利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各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授課,轉變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輕松高效地掌握政治知識,培養他們的思想意識,以提高教學效率,助力高中生獲得更加全面的成長。
一、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直觀豐富的課堂
(一)制作直觀信息課件,降低學習難度
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課程與初中的思想政治課程有較大區別,高中的政治課程難度更大,包含了大量的政治方面的知識,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政治教師缺少有效的手段,無法將課本知識內容全面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導致學生無法提高學習效率,部分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降低了學習動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工具開展直觀授課,降低政治知識的整體難度。授課前,教師要制作信息化課件,將教材中的文字內容轉變為立體化或者動態化的形式,通過圖片、音樂、動態影像的方式編輯信息化思想政治課件,正式授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器展示課件,同時結合教材實施授課。這樣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政治的邏輯性,使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教學的內容,輕松地學習政治。通過觀看課件的方式,學生對政治思想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師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態,幫助學生良好地成長。
例如,在教授高三思想政治選擇必修3第一單元《樹立科學思維觀念》時,政治教師可以利用電腦制圖工具制作信息化課件,將如何樹立科學思維觀念、思維的含義與特征、思維的形態等知識轉變成直觀的圖片,利用圖片形式展現抽象的內容,當實際授課時,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看到“思維的正確含義”,建立正確的思維,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提高了自身的思維能力,獲得健康成長。
(二)利用互聯網工具,開展政治拓展教學
高中生處于成長的重要時期,教師應當利用學科特點引導學生的思想意識與行為狀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授課形式與內容較為單一,學生僅僅能夠掌握最基本的理論性的知識,無法獲得思想上的引導,這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較為不利的影響。而信息化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還可以借助信息工具進行拓展教學,讓學生了解更多思想政治相關內容,得到思想方面的提升。授課前,教師要圍繞教材知識制作信息課件,利用網絡搜索工具尋找相應的內容,并保存成影片、圖像以及動畫的形式,這樣在實際授課時,教師可以進行專項的拓展課程,將拓展的視頻內容投射到多媒體上,讓學生觀看。直觀的形式會幫助學生快速記憶這些拓展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政治思想的重要性,知曉良好的行為與心理狀態,提升高中生的整體素質。
例如,在教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單元《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時,教師可以進行拓展教學,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文化。教師在網絡中搜索相關內容,并下載有關視頻,如“皮影戲”“京劇臉譜”“古詩”“茶道”等,將這些內容制作成視頻。授課時,教師除了講解書本中的知識外,還要通過多媒體工具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文化。這樣的方式有效拓展了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文化的魅力,引導學生更加熱愛祖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二、借助信息化模式進行趣味性的游戲教學
(一)構建信息情境,讓學生進行演繹活動
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學生需要學習大量的知識,很容易降低對政治學科的興趣,而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學方式并沒有滿足高中生的需求,課堂整體氣氛也比較單調,無法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不僅降低了教學效果,而且學生的學習狀態得不到改善,不能全面深刻地掌握政治相關內容。而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高中政治教師可以進行趣味性的政治教學,如開展信息化思想政治演繹活動。授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搜索相關案例,這樣便于學生理解,而后創設演繹情境,正式授課時,先將理論內容與案例相結合進行教學,再讓學生小組合作結合情境設計表演方案,并演繹自己設計的內容。這樣的方式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在設計表演方案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從不同角度演繹思想政治內容,從而進行深入研究,提高了理解程度,增強了思想政治意識。
例如,在教學高二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2第二單元《在和睦家庭中成長》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和睦家庭”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網絡上下載各式各樣有關家庭的影視劇,這些視頻需要體現“家庭和睦”與“家庭不和睦”方面的內容,讓學生結組表演。這樣的方法極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樂趣,使學生更認真主動地研究本課知識,而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將深入理解“家庭”的重要意義,形成良好的家庭觀念。
(二)利用信息工具,開展政治課堂辯論會
高中階段的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對待很多問題有著自己的想法,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組織辯論會,讓學生在辯論中掌握政治知識。正式授課前,政治教師要合理制定辯論會主題,確保學生在辯論過程中全面研究思想政治知識,而后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思想政治內容,保存各式各樣的案例,實際授課時,教師要先結合教材內容授課,將基礎知識教給學生,而后讓學生分成正方與反方兩個部分,并讓學生在各自的團隊中進行討論,在學生討論的同時,教師要播放準備好的信息化案例,幫助學生更快地找到論點與論據,然后組織學生完成辯論活動。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更輕松愉快地學習思想政治內容,在辯論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增強思想政治意識。
例如,在教學高三思想政治選擇必修3第三單元《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時,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辯證的思維方法,教師可以直接開展辯論活動,讓學生通過辯論理解辯證思維,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辯論主題,并提供正方觀點與反方觀點,而后將本課知識點制作成信息化課件,并搜索有關辯證思維知識的相關案例。授課時,教師播放課件與案例,并優先展開授課,之后學生需要自動分成正方與反方,完成辯論。這樣的方式使教師將授課與活動有效融合,并在信息課件的幫助下,讓學生快速理解辯證思維,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辯證思維能力。
三、實施信息化自主教學,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一)利用微課手段,引導高中生自主學習
根據教學改革的要求,各學科教師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對高中生來說,他們更應當具備此項能力,為日后的學習提供幫助。高中政治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在授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微課的方式幫助學生獨立完成政治學習。微課屬于一種比較新穎的方式,政治教師在備課階段應當將每節課的內容進行優化和分割,將每一部分知識制作成簡短的視頻,可以有效提高展現形式的針對性。實際授課時,教師讓學生一邊觀看微課視頻,一邊進行自主學習,將自己不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這樣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時,能夠快速理解每一部分的思想政治知識,降低學習政治的難度。在微課的引導下,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展開總結性教學,幫助高中生全面掌握思想政治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單元《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時,教師將本課的內容進行分割,劃分為國家權力機關、人大代表、根本政治制度等內容,并將每一部分的內容制作成相關微課視頻。正式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跟隨微課視頻自學,同時記錄問題,教師則要進行總結性教學,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產生深刻了解,通過觀看詳細的微視頻深入學習,既能夠提高自學能力,又能夠提高學習政治的效率。
(二)開展合作化信息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政治教師在授課時,除了要讓學生深度理解政治知識,還要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僅進行單一授課,學生缺乏綜合鍛煉的機會,影響了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可以實施合作化教學,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一方面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另一方面讓高中生獲得良好的綜合素質。授課前,教師不僅要制作相應的信息技術課件,將課本內知識內容詳細地展現在課件中,還要制定合作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的合作學習順利完成。正式授課時,教師要拋出問題情境,并安排政治學習小組,讓學生跟隨信息課件完成自主學習與討論。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生的自由度將極大提高,在合作交流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對政治知識的理解,也可以相互幫助,解決問題,鍛煉合作能力、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獲得良好的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在教學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單元《實現人生的價值》時,教師制作有關“價值觀”的視頻,利用一些實際案例將“價值觀”體現出來,授課時,將學生劃分成思想政治研究組,并創設問題情境,如討論如何實現自我人生價值,而后讓學生在小組中自行完成學習。學生需要通過討論的形式,并結合信息課件內容進行學習,相互啟發、相互促進,不僅可以深刻理解價值觀的意義,而且能夠找到人生的價值,對高中生日后的人生有著積極幫助。
四、采用信息技術模式進行實踐性政治課程
(一)將生活融入政治課堂
思想政治與日常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很多生活中出現的人物和事件都可以體現思想政治內容,對學生理解知識有著極大幫助,而在當前的教育理念中,教師需要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生從實際角度出發理解知識,為了能夠有效實現這一目標,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開展生活化的政治教學。授課前,政治教師應當充分收集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內容,可以利用網絡搜索、實際拍照等形式,將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內容保留下來,實際授課時,教師需要將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展現到課堂中,并結合課本內容完成思想政治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了解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案例,可以更深入地體會政治知識的重要性,深入掌握各個知識點,對自身有更清楚的認識,有助于形成思想意識形態。
例如,在教授高二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2第三單元《做個明白的勞動者》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搜集有關“職場”的相關案例,將“求職”等關鍵內容融入案例,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呈現出來。授課時,教師展現生活中真實的“職場”案例,讓學生理解如何就業,如何保護自身權益,使高中生盡早形成良好的“職場觀念”,為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助力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相關內容,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可以讓學生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生活進行實踐性學習,而為了提高實踐性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手段進行復制。授課之前,教師要合理劃分社會實踐小組,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完成學習,而后借助手機通信軟件,如微信、QQ等工具增加溝通渠道,保障學生順利完成實踐課程。正式授課時,教師要提前為學生安排實踐課題,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社會上進行實踐,而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微信、QQ等信息軟件實時了解學生的動態,掌握學生的實踐情況。實踐結束后,教師要聽取學生的回答,解決學生的疑惑。這樣學生在實踐中可以領會思想政治對社會的意義,深入理解各個知識點,提高政治知識學習效率,同時在實踐中,高中生能夠逐漸形成更良好的思想意識。
例如,在教授高二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2第一單元《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時,教師將學生劃分為生活實踐團隊,讓學生利用拍照工具記錄生活中有關“民法”的相關內容,如“肖像權”“健康權”“姓名權”等,學生要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實際調研,將生活案例進行拍照,有疑惑或問題時,學生可以利用溝通軟件聯系教師,教師給予其實際指導。調研完成后,學生要回到教室,展示自己的案例,講解“民法”內容。這樣以實踐的角度進行授課,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民法”,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實現健康成長。
五、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師應發揮信息技術的優點,授課時積極開展直觀性、拓展性、趣味性、自主性、實踐性的課程,讓學生輕松高效地理解抽象的政治知識,掌握更豐富的思想政治內容,并通過實踐、活動等方式深入理解政治的真諦,引導學生思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授課效率,而且能夠改善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狀態,使高中生成長為更優秀的人才,為日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