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何燕
摘? 要:英語閱讀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腳步,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教師的教學內容單一,對自己的閱讀水平沒有太大的幫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把學生分成幾個層次,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進行差異化教學,以達到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目的。文章闡述了分層教學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并對其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能力進行差異化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分層教學法;閱讀教學
分層教學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更積極、更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拓展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功能,達到“學科化”的教學目的。
一、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教師將分層教學方法運用于高中英語閱讀課堂,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可以分析班上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然后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英語閱讀目標。分層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合理的范圍內學會自己所能接受的知識,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教學評估,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在英語閱讀中的不足之處,并為以后的英語閱讀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能夠對學生形成一種激勵,同時幫助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為學生提供最適合他們的學習幫助,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英語,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傳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弊端
(一)固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
“教無定法”,也就是說,“教”的方法要多樣化。如果英語教師在閱讀課堂上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來傳授知識,英語閱讀課堂將會變得枯燥乏味,這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困倦感,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對此教師需要對分層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在備課時,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設計出行之有效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二)忽視學生的個體多樣性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不盡相同,然而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常常用同一種教學模式,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這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無法習得同自身水平相符的語言知識,也讓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跟不上課堂的教學節奏。長此以往,勢必無法提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打壓了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的自信心。
三、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精準把握學生的閱讀水平現狀
分層教學得以實施的前提是了解學生的狀態,全面摸排、深入了解,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針對性、科學性地設置層次。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比如小測驗、課堂問答、小組討論等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情況、學習思維和閱讀習慣等,這樣才能更加精準地為每個學生定位,把他們劃分到合適的層級,從而讓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實際狀況相適應。教師通過前期深入調研確定的分層教學方案,要能夠彌補學生的短板,發揮學生的優勢,以最明確的方向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任務難度上要適宜,讓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就能達到;對目標分層進行動態調整,不斷激勵學生進步。這樣學生就能夠在靈活多樣的環境中不斷學習、吸收閱讀知識,同時其知識認知和思維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升;學生的理性思考和感性認知在分層教學的引導下,都能夠得到拓展和豐富,這對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入。
(二)目標分層,提高能力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是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根本保證。特別是在分層的情況下,所有學生都是層次分明的,所以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從而為每個層次學生的發展指明方向。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7 “Art Lesson 1 Masterpieces”這一閱讀課時,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達成這樣的學習目標即可:梳理并整合語篇信息,在語篇中獲取新知,建立信息間的關聯,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并理解語篇所表達的意義;能力中等的學生,除了達到以上目標以外,還需要將不同的詞匯和詞塊進行分類,并運用它們描述畫作,逐步實現對語言知識的內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需要挖掘作品與畫家現實生活的關聯,學會用所學的語言賞析其他中外畫作,將知識轉化成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與創新的學習目標。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實現較低層次的學習目標后,繼續挑戰更高級別的學習目標。這樣不僅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而且讓學生擁有了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讓分層課堂教學更加有連貫性。
(三)緊扣教材,科學組織開展
教師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圍繞教學大綱、內容結構和難度系數等方面,判斷教材與不同層次學生思維之間的匹配性,并找到其中的區別,在閱讀教學的分層中注意密切銜接,確保教材和學生之間處于無縫對接的狀態。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任務分層為抓手設計分層教學方案,并根據不同學生的層次水平來對應配置相關的學習任務;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探究學習,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讓學生之間相互督促,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7 “Art Lesson 1 Masterpiece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第一課“Reading”部分進行分層,即教師對文章的難度層次和目標要求有一個全面把握后,將閱讀任務分為H、M、L三個層次。其中L為低層次,主要是打基礎,讓學生理解、掌握文中的生詞、短語和句式語法,并知曉它們在文章中的含義,能夠通過閱讀文章回答細節性的理解問題。例如“What does the painting show?What may have inspired the painter?What did the artist think or say about the painting?”M為鞏固提升層次,學生的主要任務不僅要掌握文章大意和一些句式,而且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關鍵詞對三幅世界名畫進行復述。H為拔高層次,即學生對文章中的語法和句法進行深度研究,領會作者的用意,深入把握文章主旨,可以復述文章,并用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創新。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繪制思維導圖了解說明文的文本結構;在無提示詞的情況下,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有邏輯地對中外名畫作品進行賞析。
三個層次對應的學生群體不同,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發放閱讀任務卡。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更多地讓其完成L和M層次的任務;針對英語閱讀能力較強、學習興趣也較為濃厚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多完成H層次的任務。當然,層次的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學生對基礎層次的任務完成得較為理想時,教師就可以讓他們挑戰高層次的任務目標,學生互相之間也可以互換任務卡,尋求同伴的幫助,這樣在充分的交流、溝通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相應地有所提升。
(四)依托合作教學,實現有效分層
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能力將每個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小組成員間互相協作、互相幫助,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安排一些小組活動,把所學語言知識運用到活動中,以有效激發小組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 2 “Success Lesson 1 Money VS Success”時,在獲取了細節信息后,教師創設了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Jason Harley”“Angela Johnson”“a person who is supported by Jason”“a family member of Jason”“a student of Jason”“a reader of the report”一共六人被邀請到“A date with Luyu”《魯豫有約》節目上,主持人想了解百萬富翁Jason Harley為何會捐出全部財產,也想了解Jason Harley身邊的人對Jason和Jason這種做法的看法。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特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在各個小組中,都有學習能力強、中等、較弱的學生。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八人一組,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一個學生扮演interviewer(Luyu),另一個學生扮演記錄者。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分析、評價Jason Harley的選擇和成功觀。在這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思考和探索了單元主題“什么是成功”。成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成功的感受來自幫助他人和領悟到自我人生的真諦,這樣學生便樹立了正確的成功觀,深入理解了單元主題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五)作業分層,減負增效
作業布置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難度不同的課后任務,分為基礎性作業和進階性作業。分層作業的設計,能夠讓學生在“雙減”政策下對自己的學習難度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這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也能夠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英語課堂作業或課后作業,既要保證所有學生的基礎能力訓練,也要考慮學生在能力、興趣、愛好、思維方面的差異性。因此,教師要設計出難、中、易層次的作業,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這樣學生就會自主、積極地完成作業,其學習潛力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具體而言,作業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必做題,即重點詞匯、短語、句型表達、語法知識,這類題目難易適中,要求每位學生必須完成;二類是選做題,如語篇理解,這類題目較適合學習能力強和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但教師也應鼓勵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盡量嘗試去做;三類是挑戰題,如課文的背誦或復述,以及寫作。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7 “Art Lesson 1 Masterpieces”這一課時,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邏輯對中外名畫進行賞析;在學習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3 “Celebrations Lesson 1 Spring Festival”這一閱讀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自己是怎樣過春節的。這一類作業適合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培養了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語言的學習,以表達、交際為目的,因此,口頭表達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受條件的限制,學生實際運用英語交流的機會甚少,這對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十分不利。在每節英語課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相關的口頭作業。對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朗讀、跟讀等簡單的口頭作業。對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小組對話表演等口頭作業。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在課后運用所學的內容進行對話,或讓他們做一些survey(調查)、interview(采訪)等。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7 “Art Lesson 3 A Musical Geniu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創設“采訪貝多芬”這一真實情境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藝術家的精神、反思自我,從而形成對天才的深層認識。
總之,作業可以根據作業要求、作業數量、上交時間進行分層。分層作業的設計能真正起到減負增效的目的,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在作業的過程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
英語分層閱讀教學與當今素質教育的需求相適應,是我國教育界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適時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使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更加有效地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中,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賈桂蓮.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生英語,2021(30):12.
[2]郝卿. 隱性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3]林文銳.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的應用[J]. 英語教師,2020,20(22):177-179.
[4]王龍女.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2017(08):75.
[5]譚麗華. 探討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中學生英語,2016(46):79.
[6]吳紹春. 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理念應用方法[J]. 讀寫算,2023(18):137-139.
[7]劉娜. 高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J]. 天津教育,2023(14):138-140.
[8]田曉慶. 怎樣應用分層教學法:以高中英語(北師大版)必修一Unit 3 Celebrations的教學為例[J].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2023(05):64.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