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萍
〔摘? ? 要〕?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改變了小學科學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小學科學教學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將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本文以“植物開花了”實驗教學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圖片、音頻和視頻等教育信息載體的綜合作用下,降低理解難度,提升學習積極性,完整地掌握本次實驗教學的流程、方法和結論。
〔關鍵詞〕? 小學科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7? ? 043-045
小學階段科學實驗需要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作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手段,從課前預習、課堂實驗演示、課后習題布置等方面入手,全面優(yōu)化教學質量,讓學生在信息技術條件下真正提升科學素養(yǎng)。小學科學教師要認真探索鉆研,順應時代潮流,推動教學現(xiàn)代化,利用好信息技術和各種相關的平臺軟件,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
一、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實驗教學中優(yōu)勢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積極性
小學生處于人生起始階段,對信息技術非常好奇,有利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學生對于信息技術也較為熟悉,便于教師各種信息技術的導入,讓信息技術的課堂成為高效智慧課堂。小學科學教師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教科書內部知識有機結合,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信息技術為學生的視覺、聽覺等都提供了豐富的感官刺激,使學生高效學習知識。
(二)提高教學效率,節(jié)省實驗時間
信息技術有利于節(jié)省傳統(tǒng)小學科學實驗課堂的寶貴時間,改變傳統(tǒng)教師時刻在講臺上示范、學生模仿實驗的模式。不僅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做出較大創(chuàng)新,也減少了書寫板書時間,讓教師更加專注于內容分析和講解。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供了互聯(lián)網平臺,有利于教師充分汲取教案、教學設計和課件等,不斷打磨自身,完善教學能力。信息技術作為新時代的產物,與傳統(tǒng)技術相比,具有高效率、直觀的優(yōu)勢。
(三)改革評價模式,精準化輔導
信息技術有利于對傳統(tǒng)實驗教學評價模式和后續(xù)的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轉變,確保評價模式不再局限于教師和學生的面對面交流。教師利用大數(shù)據(jù)信息技術更加便捷地掌握學生情況,利用信息技術的自動計算和排列等功能做好統(tǒng)計工作,提高評價的有效性,推動精準化輔導。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有利于教師在課后進行線上輔導,促進課后溝通輔導有效性的提升。信息技術還讓實驗結果更加清晰明確,更有利于教師查驗學生的掌握程度。
(四)促進互動交流,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
信息技術作為當前活躍課堂的重要因素,是教學理念變革和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傳統(tǒng)實驗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下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引入信息技術,有利于教師減少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思想慣性。信息技術教育背景下,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各種感官被充分激發(fā),不僅可以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也可以增強課堂互動,體驗交互式學習,在和教師的互動交流中完善知識結構,獲得知識的提升和能力的增長。
二、信息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一)教學設施齊全,硬件條件好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國家在教育領域方面的經費投入進一步提高。在我國小學校園中以互聯(lián)網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設備不斷引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模式也不斷熟練,整個小學科學課堂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已經初步實現(xiàn)了教學的信息化。打造優(yōu)質實驗課堂需要的多媒體設備、電子計算機等準備較為充分,從物質上來說具有良好基礎,便于教師根據(jù)需要合理利用。
(二)運用理念成熟,較受重視
當前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實驗教育中的運用方式較為合理,運用的手段與學生實際情況較為符合。當前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課堂,拓展了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不同層次和家庭條件的學生共同學習知識,效果較好。大部分科學教師都認識到信息技術和智慧課堂的優(yōu)越性,主動提升個體素質,順應時代潮流。
三、實驗教學“植物開花了”的主要內容
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認識自然、利用科學的重要內容。在“植物開花了”這個課程中,可以實驗的內容較多,也較為豐富,比較適宜學生的有觀察花實驗、解剖花實驗、種植花實驗等。學生需要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各種各樣的花,研究各種花的構造,根據(jù)花的構造給花分類,初步區(qū)分花的雌雄。學生大部分通過看、聞、摸的方式觀察花的外部特征,要到實驗室對常見的花進行解剖,例如鳳仙花等,了解此花的內部結構。學生用鑷子一點一點將花進行分離。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讓學生按照從外到里的順序進行解剖,實驗過程中先解剖花瓣再解剖花萼,效果比較好,按照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順序進行。
可以選擇種植西紅柿和黃瓜。首先,通過觀察、解剖西紅柿的花,認識一朵西紅柿花具有的四個部分,接著再解剖黃瓜的花,發(fā)現(xiàn)黃瓜花不是四個部分俱全。通過對比西紅柿與黃瓜的花,學生形成對花有兩性花和單性花的認知。緊接著學生觀察黃瓜的雄花與雌花,學會區(qū)分黃瓜的雌花和雄花。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認識到雌花后面跟著“未來的小黃瓜”。學生要明確植物開花是繁衍后代的重要手段,是生物進化的本能,本次實驗就是探究生物的奧妙。實驗教學強調學生動手提升實踐能力,教師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給學生做好實驗模擬,讓學生熟知基本流程和規(guī)律,真正學會做實驗。
四、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實驗教學全過程中的優(yōu)勢
(一)課前預習,微課導入實驗內容
教師在課堂正式開始前,要利用微課視頻,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從學生學習需求與接受能力出發(fā),將學習內容以視頻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教師將課前視頻講解作為微課教學傳遞知識的重要形式,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相結合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教師利用微課教學將科學實驗的知識點厘清,使學生在心中形成完整清晰的脈絡,提高微課教學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以小學科學實驗“植物開花了”為例,利用信息技術微課視頻的形式,教師讓學生對植物生長的有關知識進行復習,明確植物由種子而來,然后開花。對于需要準備的實驗道具,利用微課進行點明,讓學生對工具有所了解。教師搜集并剪輯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等,將其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教學視頻,完善教學資源系統(tǒng)。教師精選課前需要用到的科學實驗微課資源,對某個知識點進行深入挖掘和詳細介紹,將一些題目和實驗活動進行講授和推演,與微教案、微PPT、微習題等緊密連接,共同促進教學作用的發(fā)揮。微課資源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進行自主學習。在微課預習后,學生了解到植物開花本質上是生長的一個階段,離不開土壤、水、陽光、溫度和濕度等眾多要素,需要供應營養(yǎng),加深對植物開花的理解,為學習花朵的結果等知識做好鋪墊。
(二)多媒體展示實驗,吸引學生注意力
多媒體技術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吸引學生、傳遞教育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教師要在課堂上利用好多媒體平臺,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資料的便捷性,在各種平臺上廣泛搜集資料,提高課堂教學表現(xiàn)力,豐富教材知識點。
以小學科學實驗“植物開花了”為例,多媒體綜合了視頻、圖片和音頻的優(yōu)勢,展示花朵的結果。教師給學生展示鳳仙花的結構圖,讓學生觀看花瓣、雄蕊、雌蕊、花萼,做好區(qū)分,描摹形狀,將看到的部分用彩色筆臨摹出來。學生對各種細節(jié)結構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和認識,厘清花的結構,配合花的真實圖片、解剖圖片等,從理性角度認識花,增進對植物開花的理解和認識。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教師將教科書中精美的插圖進行延伸,在網絡上選擇同樣類型的花朵進行展示,也可以通過播放一段帶有花朵的音頻和動圖的形式,讓課堂活起來。小學科學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和講臺上的投影設備,設計播放視頻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中完成必要的知識積累。運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啟迪,以學生掌握知識為最終目標。最終學生都直觀感受到了花朵的美麗和奇妙,提高了實驗興趣,顯著提升了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
(三)課后復習,優(yōu)化評價反饋
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利用在小學實驗教學的課后階段,在這個階段進行總結評價,為學生提供進一步的教育信息支持服務,檢驗學生實驗能力,作為教育信息的傳遞超越傳統(tǒng)的學校空間,做到信息的快速、高質量傳播。
以小學科學實驗“植物開花了”為例,課后階段,教師針對植物開花的實驗讓學生自由選擇合適的工具、器材進行實驗。學生可以自己到野外去觀察、采摘花朵,也可以自己在花盆中培養(yǎng)花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調動積極性,用信息技術拍攝視頻,然后上傳到班級群聊中,便于教師檢查。拍視頻完成作業(yè)過程中,學生需要借助手機,可以讓家長一起幫忙,選擇必要的場景和過程進行記錄。教師在信息技術輔助下,完成課后的實驗指導,打造出完整教育體系。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教師對實驗結果進行永久保存,將其作為大數(shù)據(jù)的一部分進行記錄。對于不能順利完成實驗的學生,教師要問清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植物開花的基礎知識。
綜上所述,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微課平臺、多媒體課件和課后溝通軟件,提升效率,高效傳遞知識,培育學生科學素養(yǎng)。教師要提升自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熟悉各個平臺的操作方法,鉆研教學技巧。
參考文獻
[1]歐華標.信息技術讓小學科學教學更精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6):79-81.
[2]邱仁成.多媒體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4):240-241.
[3]麻國海.信息技術讓小學科學教學更精彩[J].讀與寫,2019(29):252.
[4]張顯寶.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愛人,2023(5):233-235.
[5]楊乾智.應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