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樹柱
〔摘? ? 要〕? 智慧課堂是一種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的高效、智能的課堂,師生利用新型技術、設備,更加直觀地教學或掌握知識,并在網絡學習空間的支持下實現有效交流互動,滿足師生“教”與“學”的需求。它的出現給教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對教師提出了挑戰。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積極強化隨機應變、課堂組織等能力,較好地應對課堂狀況,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反饋,有針對性地調整、優化教學方案,更好地適應課堂節奏。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首先介紹智慧課堂,接著分析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的意義,最后就網絡學習空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實施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 智慧課堂;網絡學習空間;探思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7? ? 121-123
數學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有著極強的抽象性、邏輯性,知識難度相對較大。在傳統教學中,一些教師受陳舊理念的影響,往往只是按照教學大綱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則只能被動地接受。這種灌輸式教學將知識點生硬地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處于被動狀態,缺乏對知識的理解,經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甚至會產生抵觸、厭倦情緒,這對品質課堂的創建是十分不利的。在網絡學習空間的支持下,許多新穎、先進的元素被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為智慧課堂教學的實施添磚加瓦,這就在無形之中創新、優化了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成效的提高大有裨益。
一、智慧課堂概述
智慧課堂是在互聯網技術的融入和支持下催生的產物,其利用科學技術,有效開闊了教育領域的視野,實現了教學思路的拓展和新方式的解鎖。它有三個特征:首先,它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成了現階段廣大教師重點探究的課題。所謂“全面發展的人”,就是全面的、有個性發展的人。一個班級有幾十名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正是這種不同,給生活增添了色彩。智慧課堂下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內容,并讓他們的學習更具自主性、個性化。其次,它是一種情境化的學習環境。常規的課堂教學主要進行知識的講授,要求學生能夠再現、運用和加工知識,要求學生感知、領會,能夠形成高階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情境化的學習環境可以促進學生對新知、舊知的聯結互動,令學生處于具體的環境中,積極思考、分析和理解。最后,它是一種智能化的學習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智能移動終端、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技術進行學習分析,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讓整個教學更加高質、高效。
二、智慧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開展個性化教學
人在成長發展中受到遺傳、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各個方面往往有不同的表現。新課標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但是過去,許多教師根據教學大綱,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教學,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這顯然與新課標理念相悖,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各種信息技術、科學技術,為學生創建適合其身心特征、學習需求的教學課堂。而且,教師也可以采用大數據分析的方式,將學生的過程性數據、結果性數據等記錄下來,進行匯總,以能力圖譜的形式呈現,將其反饋給學生,為其個性化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
(二)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
在新時期背景下,教師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廣泛,且能夠快速查找到最新、最優的教研資料,這對其教學水平的提高極為有益。并且,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開展教研工作,突破時空的束縛。如,教師可以將課余時間利用起來,從互聯網上搜集一些視頻,學習前輩的教學思路、積累豐富經驗,明確自身發展方向,不斷健全、完善自我。
三、網絡學習空間支持下的智慧課堂教學路徑
(一)應用學習平臺,布置前測作業
課堂前測,即教師在課前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預備和相關方法的預先測試,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并采用適當的課堂教學策略。通過課堂前測,可以對學生的發展需要、已有經驗等有一定的了解,立足于實際,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同時,還能夠采用與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相契合的教學策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在網絡學習空間支持下,教師可以通過各種軟件安排前測作業,以此進行數據分析,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包括知識薄弱點等,有側重地教學,在有效進行教學調整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實效的強化。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例,在授課之前,教師在互動學習平臺上發布了一些作業,檢驗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底、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況。學生登錄互動學習平臺,認真答題并提交。這個時候,互動學習平臺會自動批改,無須教師參與。在批改的基礎上,形成清晰、直觀的數據,這樣教師就能夠清楚地知道回答正確、錯誤的學生各有多少。在報告分析中,教師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優化課堂后續教學,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形成更充分的認知,為后續深入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現代技術,優化課堂導入
在課堂教學中,導入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精彩的導入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狀態,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反之,平鋪的、不自然的導入將會阻礙學生智慧的生成。要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成效,教師就必須在課堂導入環節上下功夫。在網絡學習空間的支持下,智慧課堂的課堂導入環節迎來了新面貌。優質的導入要凝聚高效手段、開放環境和共享資源,為教師和學生創設一種集智慧、激情為一體的環境,給學生搭建更加民主、開放的學習空間。以“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教師并沒有直接引入新課內容,而是創設了虛擬互動活動——“熊大、熊二分桃子”,從4個、2個、1個的情境化練習中探尋分配物品少于分配對象的表征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扮演的是“調節者”,對于“1個桃子分給2個人”這一認知困境,學生會聯想到以往所學,即“一人一半”“平均分”。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智能終端展示“古代人民的分數體驗”,讓學生沉浸其中,做到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借助虛實混合技術,帶著學生乘坐“時光機”,回到秦漢、戰國末期,發現古代人民經常用分數表示被分割的數。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分數,教師可以將語音智能設備利用起來,介紹什么是“幾分之幾”。結束上述操作后,教師給學生講述古埃及人分面包的故事,讓其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深化對分數的認知。在上述過程中,教師通過對現代技術的應用,有效優化課堂導入,使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踴躍參與課堂學習、探究,獲得更加顯著的學習成效。
(三)基于智慧教室,創建交流平臺
師生互動是課堂上的主要交流形式,直接影響著課堂氛圍和教學質量。其中,語言信息交流是師生互動中的重中之重。教師與學生積極交流、對話,實現數學知識和信息的傳遞,使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更充分的認知,建立、健全數學知識體系,并實現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網絡學習空間的支持,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對話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教師通過智慧教室,為學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為師生交流提供優良條件。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例,教師先組織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的平面圖形知識,包括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以此引入新課內容。在此基礎上,借助投影機呈現3D房間場景,讓學生認真觀察,找出蘊藏于其中的長方形、正方形。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教師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工具,包括剪刀、紙板等,裁剪出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并就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進行交流、討論。通過細致觀察,學生可以得出結論,即長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前者的對邊相等,后者的四條邊都相等;兩者都有四個角,且這四個角都是直角。這樣,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會有更加深刻的記憶。在上述過程中,教師的言語豐富多樣,有問題設計、組織指示、知識講解等,學生的言語則是交流和討論。教師通過新型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中,認真觀察、探索、思考、分析和歸納,在親身實踐中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獲取。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智慧課堂教學更能夠促進師生的交流和互動,還可以保證師生、生生互動的有效性。而且,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機會,令學生從過去的被動接受中走出來,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四)借助新型軟件,實施教學評價
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良好的評價一方面可以令學生切實體會到來自教師的關心,感受到溫暖;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長處、短板,并幫助學生發揚長處,彌補不足。在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對評價環節予以高度重視,并將相關App利用起來,有序、有效地實施教學評價工作,以保證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獲得全面、充分的關注。以“分數乘法”為例,本節課要求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道理,掌握相關的計算方法;經歷猜想、驗證等過程,體驗數學研究的方法。教師運用教學App的即時統計功能,及時評價學生在智慧課堂上的學習表現,更好地呈現學生的學習結果。具體來說,教師可利用作業盒子軟件,掃描、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對學生作業的掃描結果,了解學生理解知識的情況,再根據這些數據調整、改善教學計劃,讓后續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而言之,網絡學習空間的支持,使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綻放出璀璨光芒。小學數學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開展者,應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利用網絡技術推進智慧課堂教學,為學生搭建更加民主、開放的學習平臺,讓學生獲得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方瑜.網絡互動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如何進行有效提高[J].中外交流,2021(9):1034.
[2]蔡吉卉.淺談網絡平臺評價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意義[J].讀與寫,2021(31):175-176.
[3]張寶玉.網絡在線教學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及其對策研究:以部編小學數學為例[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10):109-110.
[4]楊銘業.打開網絡世界遨游素養之海:如何以網絡教研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基礎教育論壇,2022(4):87-88.
[5]薛鳳婷.意見領袖視角下小學數學網絡教學實現途徑[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15):83-84.
[6]馬世雄.“互聯網+教研”模式下學科教研新樣態構建:以小學數學網絡教研為例[J].華夏教師,2023(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