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帥 薛循革 胡靜涵
為進一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國家種業振興戰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動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2023 年8 月11 日,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市農業農村委簽訂現代種業示范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充分發揮浦東新區金融、人才、科技等資源要素優勢,共同打造“浦東現代種業示范區”,揭開了浦東現代種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浦東新區種業發展有傳統、有基礎、有市場、有品牌,大有作為。
浦東新區曾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等多個國家級、市級示范區稱號,有支撐種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基礎。近年來,浦東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積極出臺扶持政策,有效促進了種源農業發展,涌現出了一批有較大發展前景的種源企業和拳頭種源產品。2023 年種源農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占據著約5.4%的比重,展現出顯著的浦東特色種業優勢。
浦東新區共有持證種業企業24 家。其中:種植業16 家、畜牧業6 家、漁業2 家。浦東新區種業繁榮不僅表現在其行業門類廣泛涵蓋,還在于一些重點企業的突出表現。如上海天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已在新三板掛牌;上海弘輝種業有限公司擁有全國最大雜交粳稻制種基地,承擔了全市優質雜交粳稻規模化制種主要工作;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已成為位列行業頂端的專業化種豬育種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首批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首批國家非洲豬瘟無疫小區企業。這些領軍企業在各自領域嶄露頭角,成為浦東種業的中堅力量。
浦東新區種源企業生產的主要種源品種包括糧食、蔬菜、瓜果、種豬、禽類、水產、花卉等,為種業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天谷節水抗旱稻品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安徽、江西和湖北的稻種市場占有較大比重;祥欣種豬先后獲得“大白種豬遺傳進展全國第一名”“杜洛克種豬遺傳進展全國第一名”等獎項,目前每年全國10%的上市商品豬都含有祥欣種豬基因;富農小番茄種子占據上海市約40%市場份額。
當前,浦東種業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亟需加速推進種源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抓緊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浦東新區與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的合作,融入了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和市農科院等多個科研院校的力量,為浦東新區種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創新動力。
通過制訂“種業十條”及“十大舉措”為現代種業示范區建設明確方向,提供保障。區政府與市農業農村委種業戰略合作內容共“十條”,涉及四個方面:聚焦浦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打造現代種業產業鏈;聚焦要素齊備的科創和產業平臺建設,打造現代種業創新鏈;聚焦龍頭企業,扶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聚焦地方特色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推進種業示范區建設的“十大舉措”,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依托浦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打造現代種業創新鏈、產業鏈提供空間支撐;融合浦東綜合優勢,為打造現代種業創新鏈、產業鏈提供政策支撐;扶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加強地方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
按照浦東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的規劃布局,結合“種業十條”所確定的“張江種谷”“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種源企業孵化園”和“萬畝現代種業示范基地”方向,浦東新區已初步完成農業科創中心、三灶園區和老港園區的產業規劃細化工作,“一心兩區”形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緊密關系鏈,構成了一個緊密的現代各業發展網絡。“張江種谷”作為農業科創中心,承載著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使命,這一創新引領的核心項目在三灶園區孵化園找到了具體的扎根之地,為“張江種谷”的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促使科技孵化園區茁壯成長。老港園區的萬畝示范基地集聚種源科技產業化重大項目,以開展優質種源示范種植為發展定位,東灘高標準農田項目及上海國際花卉交易中心項目為園區帶來了多元化的產業支柱。
緊盯市區種業簽約大會上明確的10 個項目,通過組建工作專班、召開合作雙方對接會、實地調研現場解決問題、進度月報制等形式推動項目提質增效。目前,10 個項目都已啟動,部分已取得積極成效。如上海祥欣與農科院畜牧所等單位聯合申請的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聯合育種攻關項目 “高產快長華系種豬的培育”通過了審批,并已順利啟動,項目實施將使祥欣公司的育種水平及種豬生產性能選育速度同比提升20%以上,種豬性能達到或超過行業先進水平。在2023 年11 月壽光國際蔬菜種業博覽會上,富農種業與農科院合作育種的玉金香2 號番茄試種性狀優秀,被評為專家推薦品種。蘭桂騏與荷蘭阿瑪達聯合育種的15 個球菊花卉新優品種國審認定工作進入第二年評審階段,完成最終報審材料的簽署與提交。張江鎮市級鱖魚種質保護與種源基地已完成建設,每年將馴化200 萬尾(全長5cm)鱖魚夏花魚種,占全國飼料鱖魚種的10%,繁殖四大家魚及土著魚類達到3 億尾。
當前,浦東新區種業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種業優勢凸顯,但距國家種業振興戰略目標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動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不足。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將借助浦東新區綜改試點的有力契機,完善機制、強化保障,彌補種業發展的短板,推動浦東新區現代種業示范區建設。
健全市、區種業管理部門定期溝通機制、推進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制度,建立龍頭企業、專家團隊、種源、項目等發展情況清單并實時更新。進一步明確分工,專班落實具體負責人深入跟蹤引進企業、專家團隊和合作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存在問題,實現無縫對接,全力推進全面履約、全面落戶、全面建設投產。
加快“張江種谷”“孵化園”和“萬畝繁育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一心兩區”承載產業集聚發展的載體和平臺作用,積極爭取用地指標,保障種業龍頭企業入駐和重大種業項目的用地需求,著力破除用地瓶頸。
充分整合市區兩級政策,對科技創新能力強的引領型種源企業給予人才、稅收和金融等方面重點扶持。市科技興農重大項目要向種源農業科研傾斜,推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種源企業的“產學研”合作。繼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制造和銷售假冒偽劣種子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