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新時期,文化休閑已成為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的主要趨勢和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向。 基于用戶的文化休閑需求,公共圖書館應將閱讀功能與休閑功能有機結合,打造集閱讀、體驗、交流、娛樂于一體的新型精神文化活動高地,滿足用戶的多元化、差異化需求。 文章立足文化繁榮發展背景下用戶的文化休閑新需求,分析了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發展新方向,并提出了具體的服務創新策略。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服務創新;文旅融合
中圖分類號:G258.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10-0035-0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法定節假日的增多,文化休閑作為一種高品位的休閑方式受到了大眾的青睞。 文化休閑是用戶進入圖書館,通過閱讀、活動放松心情、愉悅生活的一種體驗過程 [1] 。 文化休閑的主旨在于精神的放松和愉悅,通過非強制、娛樂性的活動使大眾身心得到有效調節與放松,起到強化身體機能、提高綜合素養、保持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 公共圖書館是用戶學習知識、交流文化和提升素養的重要場所,本身具有為大眾提供文化休閑活動的功能。 近年來,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度發展和《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文化政策的發布,文化休閑功能開發與服務創新更成為公共圖書館需要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2] 。 基于用戶的升級需求和文化休閑的時代內涵,公共圖書館應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身功能,創新服務形式,為用戶提供以文化為主體的多元化、個性化休閑娛樂項目,完成館藏資源由“藏”到“用”再到“享”的本質轉變,豐富文化服務的時代內涵,充分彰顯公共圖書館的人文關懷。
1 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服務
1. 1 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內涵
休閑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 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提升,人們需要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匹配,賦予文化新的內涵 [3] 。 文化休閑是人類通過休閑活動形成的包含價值觀念、語言表達、思維模式和藝術形式等在內的成果和社會關系的總和。 公共圖書館是文化休閑的重要載體,其服務職能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不同時代的需求有所差異 [4] 。從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看,文化休閑正在逐步融入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對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休閑已成為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的主要趨勢和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向。 《公共圖書館服務指南》明確指出,圖書館的休閑功能是未來服務的新常態,將促進圖書館服務的多元化發展。 在用戶需求和科技發展的雙重加持下,公共圖書館必須不斷完善文化休閑功能,強化空間、設備、資源優勢的發揮,滿足用戶的高層次精神需求。
1. 2 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的意義
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功能集中在提供閱讀場所和文獻查閱服務等方面,忽略了用戶的個性化休閑服務需求。 當前,隨著國民素養的提升及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用戶的文化休閑需求逐漸凸顯,且朝著高質量、深層次的方向發展 [5] 。 公共圖書館拓展文化休閑服務功能和創新服務方式,能夠有效契合用戶的文化休閑需求,使用戶在休閑娛樂過程中放松身心,增強他們對圖書館的認可度和使用黏性,使更多的新用戶走進圖書館參與各項活動的開展。 數字化是當今時代的鮮明特征,數字技術賦能網絡信息服務呈現即時化、便捷化的優勢,在服務形式創新的大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功能的開發成為必然之選。 完善文化休閑功能還有助于公共圖書館優化資源結構,發揮館藏、人員、空間、環境、技術、服務等優勢,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用戶體驗。 “以人為本”是公共圖書館進行文化休閑功能完善和服務形式創新的基本原則,通過文化休閑理論創新與實踐,能夠在普適性基礎服務的基礎上拓展用戶個性化發展的渠道,形成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文化服務中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6] 。
2 文化休閑視角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方向
2. 1 打造個性化服務
個性化服務是基于當前數字技術進行數據價值挖掘,充分獲取用戶的基礎信息、閱讀習慣、行為偏好和潛在需求,對圖書館當前文化休閑服務進行動態優化。 個性化服務的基本要求是根據不同類別需求的用戶開展定制化服務,即按照年齡段、職業、受教育程度等類別進行整體劃分,充分結合用戶基礎數據,打造“公益講座”“書畫展”“閱讀比賽”等多樣化休閑閱讀活動 [7] 。 線上服務是公共圖書館開展休閑服務創新的重要方向,即根據用戶線上閱讀習慣設計開發多類型的文化主題休閑活動,并將其嵌入微信、微博、抖音等受眾廣泛的熱門平臺,在活動中與用戶開展交流互動,引發熱門討論。 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服務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館員隊伍樹立主動服務意識,充分運用時代要素,滿足各類型用戶的精神需求。
2. 2 創設休閑環境
公共圖書館應加強文化休閑環境建設,為用戶提供多樣化、便捷化文化休閑資源,讓用戶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具體做法包括:一是公共圖書館應營造濃郁的文化休閑氛圍,在硬環境方面應將文化娛樂區選在合適的位置,實現鬧中取靜,空間內的功能布局等要與用戶的需求相呼應,使用戶能夠在其中開展網上沖浪、影視欣賞、活動編排等休閑活動;在軟環境方面要營造開放、便捷的人文環境,善于根據社會熱點、傳統節日等設計休閑活動 [8] 。 二是公共圖書館應強化文化休閑設施建設,方便用戶娛樂求知,根據空間特點和用戶需求設計小劇場、學術活動廳、演講廳等,并安設相應的多媒體設備,同時在閱覽室、休閑室放置常用文具、茶水點心等。 三是公共圖書館應強化與商業茶室、書吧之間的交流探討,將更多有益于營造良好文化娛樂氛圍的要素引進來,并逐步構建文化休閑環境運維管理機制。
2. 3 強化文旅融合
文化休閑的重要分支之一就是文旅融合,圖書館能夠在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 首先,公共圖書館可作為文化旅游的知識寶庫,供用戶查閱和學習相關文化旅游攻略,為文化旅游做好充分準備,使用戶能夠在出行過程中順暢實現食、住、行、娛、購;其次,公共圖書館可聯合藝術館、科技館等形成以文化為主題的文旅路線,將建筑特色、地方文化、科技元素融為一體,使用戶在文旅過程中學習知識、體驗文化、感受科技;再次,公共圖書館可聯合中小學校開展研學旅行,與學校一起開發設計研學旅行課程,使中小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知識,感受鄉情,提升動手操作能力。 強化文旅融合能夠在更大范圍內調動相關資源,發揮圖書館的智力作用,使館藏、空間、服務等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更加高質量的文化服務成效 [9] 。
3 文化休閑視角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
3. 1 更新服務理念,彰顯人文關懷
在國家大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應更新理念,強化館藏建設、技術應用和活動設計,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文化休閑體驗。 基于當代文化休閑理念,公共圖書館應著力打造公眾文化會客廳和休閑“綠地”。 文化休閑區域要具有獨特的文化氣質和特色,充分體現地區的歷史氣息、文化傳統,以更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凸顯文化氣質,使用戶能夠從館容館貌、館風館紀和館藏歷史中體會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人文環境。 為了體現文化服務的均等性,公共圖書館應在滿足用戶普適性需求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特殊群體的文化休閑需求,開展他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文化主題游戲或表演活動;針對老年人開展文化主題繪畫或戲曲活動;針對殘障人士提供相應的便利性文化空間和專用設備,使他們能夠便捷參與文化休閑活動,共享文明發展成果。
3. 2 明確空間定位,契合用戶需求
從發展的角度看,當前發達國家的圖書館具有活動室、朗讀室、聊天室、會客廳等功能,各年齡段群體在休閑空間內都能開展相應的文娛活動 [10] 。 讀者需求是公共圖書館進行文化休閑空間設計和環境營造的首要動因,為充分了解用戶需求,圖書館應采取多種途徑開展調研,及時聽取用戶意見,使文化休閑更具人文化特征。 參考國外圖書館文娛空間設計和國內圖書館發展需求,公共圖書館應把握社會效益第一的基本原則,將文化休閑空間打造成能夠用于學習交流專業知識、傳播優秀文化、娛樂用戶身心的基地,在服務方式上采取以文化為主、以經濟為輔,保持公益微利,逐步打造兼顧效率與效益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公共圖書館文化休閑空間既要彰顯人文思想,又要體現溫馨雅致,可以使用名人字畫裝點文化墻,通過合理擺放綠植增加休閑空間的自然氣息。 桌椅等設施的選擇應與空間溫馨舒適的格調相適應,書架的高度應與多數讀者的視線高度齊平,閱讀區域應具備充分的通風條件和良好的照明效果,不同主題閱覽或活動區域應有不同的主題裝飾風格。
3. 3 深化文旅融合,推動業態創新
在文旅融合大趨勢下,公共圖書館要將館藏資源、技術設備、服務活動融入文旅業態。 首先,公共圖書館要將自身改造成為文化旅游目的地。 圖書館本身就是地區文化底蘊的符號,可通過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建設集視覺、聽覺、表達、實踐于一體的特色文化空間,強化技術應用,利用 VR/ AR 技術提升用戶的文化休閑體驗。 其次,公共圖書館要開展特色文旅活動,將文化主題植入各個景區,通過與區域內的著名景區景點開展合作,打造景區內的文化地標,并定期開展文化主題互動,利用表演、比賽、展覽等多種表現形式充分體現景區的壯美景觀、歷史底蘊和禮儀文化,使用戶在文化旅行中收獲知識與精神享受。 再次,公共圖書館要深化研學旅行,主動與學校進行溝通交流,以實踐形式展現課本中描繪的真實場景,實現“詩”與“遠方”的完美融合,同時通過研學課程設計在研學過程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研學旅游活動,增強用戶對知識和文化的理解,深化文旅融合成果。 云端文旅是近年來新興的文旅融合形式,公共圖書館應強化云計算、物聯網、5G 等技術的應用,將數字化旅游資源與數字化文化資源進行充分融合,為用戶打造虛實結合的文化風景盛宴,用戶還可通過 VR 設備與空間進行互動,獲得全新的文旅體驗。
4 結語
隨著國民綜合素養的快速提升,文化休閑已成為重要的精神需求內容之一。 面對文化發展的新形勢和用戶文化休閑的新需求,公共圖書館應深刻把握文化休閑的時代內涵與發展方向,更新服務理念,完善空間功能,將文化休閑與文旅融合有機結合,實現共贏發展,打造文化休閑新高地,為用戶提供全新的文化體驗。
參考文獻:
[1] 吳曉霞. 基于文化休閑服務的公共圖書館空間再造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12):42-44.
[2] 歐燕. 閱讀推廣視域下圖書館用戶需要與用戶體驗研究[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3(6):57-64.
[3] 王予典. 圖書館文化休閑綜合體構建初探[J]. 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1):74-76.
[4] 鐘偉. 基于用戶體驗的公共圖書館空間再造研究:以廣州圖書館為例[J]. 河北科技圖苑,2023(4):23-28.
[5] 薛瑛. 新時期社區圖書館文化服務質量優化策略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23(5):122-124.
[6] 朱洪濤,柯青. 休閑觀視域下閱讀者分層量表開發及其對閱讀推廣實踐的啟示[J]. 圖書情報工作,2023(3):27-38.
[7] 來中衛“悅讀”吧! 寧夏首家沙漠圖書館開館啦[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2(4):125.
[8] 白忠睿. 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人文精神的淡化與重塑:以甘肅省圖書館為例[J]. 河西學院學報,2023(4):123-128.
[9] 張奎. 公共圖書館文化旅游融合的數字化:作用機理與創新路徑[J]. 國家圖書館學刊,2023(6):38-49.
[10] 沈嶸. 基于城市第三空間的圖書館空間再造研究[J]. 新世紀圖書館,2022(4):54-58.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