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顛覆了內容生產方式,對圖書館服務具有顯著影響。 文章從服務時間、服務空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出發,驗證了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對智慧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因果影響關系,進而界定了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對智慧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影響路徑,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智慧圖書館;服務效能;影響路徑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10-0129-04
1 背景
隨著人工智能生成算法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人類對數字內容總量和豐富多樣性的整體需求不斷提高,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應運而生 [1] 。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白皮書》指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既是從內容生產者視角進行分類的一類內容,又是一種內容生產方式,還是用于內容自動化生成的一類技術集合 [2] 。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作為一種新型內容生產方式,以其自動生成內容更高效、更優質、多樣化、跨模態生成等特點,引起了各行各業的關注,并迅速在內容生成行業被廣泛應用,如圖書館領域 [3] 。 智慧圖書館的使命是提高服務效能、滿足用戶需求、提高用戶滿意度,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在智慧圖書館的應用不可避免地需要立足智慧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提升 [4] 。 基于此,本研究重點探索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對智慧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影響路徑,以期為后續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應用于智慧圖書館的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2 概念模型與研究假設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是繼 PGC、UGC 之后的新型內容生產方式,通過輔助生成、人機協作、自主創作等在內容生產領域擁有強大的創作力,影響了智慧圖書館服務要素:首先,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能夠幫助智慧圖書館實現自動化隨時服務、即時服務和連續服務,影響服務時間;其次,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能夠幫助智慧圖書館實現智能化在場服務、非在場服務和虛擬服務,影響服務空間;再次,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能夠幫助智慧圖書館實現智慧化多樣服務、個性服務和專業服務,影響服務方式 [5] ;最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能夠應用于圖書館的采購、檢索、咨詢、閱讀、培訓等諸多服務場景,影響服務內容。 由于服務時間、服務空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又可以延伸影響智慧圖書館服務效能,本研究構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對智慧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影響路徑,見圖 1。
3 分析
3. 1 問卷與數據
本研究采用 5 級李克特量表設計問卷,問卷內容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服務時間、服務空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效能等變量的主觀性評估,根據正面評估程度賦值 1~5,分值越高表示評價越好。本研究采用網絡問卷的方式收集數據,調查對象為知乎、人大經濟論壇、小木蟲、圖書館論壇等平臺的用戶,根據“人工智能”“圖書館”等
關鍵詞收集相關文章或評論,針對文章或評論的發布者、轉發者、點贊者、評論者發送網絡問卷,發送問卷 400 份,回收得到有效問卷 103 份。
3. 2 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相關性分析驗證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與服務時間、服務空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以及服務時間、服務空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與服務效能之間的相關關系。 Pearson 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 1。
在服務時間維度,“隨時服務”“即時服務”“連續服務”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之間的 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 748、0. 766、0. 789,均為正,且均在0. 01 的水平顯著;與“服務效能”之間的 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 631、0. 604、0. 667,均為正,且均在0. 01 的水平顯著。 可見,“隨時服務”“即時服務”“連續服務”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服務效能”均具有正相關關系。 在服務空間維度,“在場空間服務”“異地空間服務”“虛擬空間服務”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之間的 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 634、0. 652、0. 668,均為正,且均在 0. 01 的水平顯著;與“服務效能”之間的 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 683、0. 632、0. 752,均為正,且均在 0. 01 的水平顯著。 可見,“在場空間服務”“異地空間服務”“虛擬空間服務”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服務效能”均具有正相關關系。 在服務方式維度,“多樣化服務”“個性化服務”“專業化服務”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之間的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 846、0. 857、0. 833,均為正,且均在 0. 01 的水平顯著;與“服務效能”之間的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 799、0. 793、0. 786,均為正,且均在 0. 01 的水平顯著。 可見,“多樣化服務”“個性化服務”“專業化服務”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服務效能”均具有正相關關系。 在服務內容維度,“圖書采購服務”“資源檢索服務”“用戶問答服務”“用戶閱讀服務”“用戶培訓服務”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之間的 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 767、0. 791、0. 741、0. 729、0. 730,均為正,且均在 0. 01 的水平顯著;與“服務效能”之間的 Pearson 相關系數分別為 0. 804、0. 812、0. 827、0. 833、0. 809,均為正,且均在 0. 01 的水平顯著。 可見,“圖書采購服務”“資源檢索服務”“用戶問答服務”“用戶閱讀服務”“用戶培訓服務”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服務效能”均具有正相關關系。
3. 3 回歸分析
本研究采用回歸分析判斷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如何通過服務時間、服務空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對服務效能產生因果影響關系,因變量為服務效能,自變量包括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隨時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即時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連續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在場空間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異地空間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虛擬空間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多樣化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個性化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專業化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圖書采購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資源檢索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問答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閱讀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培訓服務。 回歸分析結果見下頁表 2。
在服務時間維度,“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即時服務”變量的回歸系數為 0. 652,大于 0,顯著性水平為 0. 019,小于 0. 05;“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隨時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連續服務”變量的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116、0. 132,均大于 0. 1。 可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即時服務”對“服務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即時服務”對“服務效能”產生正向因果影響。
在服務空間維度,“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異地空間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虛擬空間服務”變量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598、0. 572,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21、0. 026,均小于 0. 05;“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在場空間服務”變量的顯著性水平為0. 291,大于 0. 1。 可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異地空間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虛擬空間服務”對“服務效果”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異地空間服務”“虛擬空間服務”對“服務效能”產生正向因果影響。
在服務方式維度,“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多樣化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個性化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專業化服務”等變量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746、0. 725、0. 769,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08、0. 009、0. 006,均小于 0. 01。 可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多樣化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個性化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專業化服務”對“服務效能”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多樣化服務”“個性化服務”“專業化服務”對“服務效果”產生正向因果影響。
在服務內容維度,“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圖書采購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資源檢索服務”等變量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456、0. 533,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37、0. 028,均小于 0. 05;“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問答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閱讀服務”等變量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807、0.852,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03、0. 001,均小于 0. 01;“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培訓服務”變量的顯著性水平為 0. 101,大于 0. 1。 可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圖書采購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資源檢索服務”對“服務效能”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問答服務”“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用戶閱讀服務”對“服務效能”具有非常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圖書采購服務”“資源檢索服務”“用戶問答服務”“用戶閱讀服務”對“服務效能”產生正向因果影響。
4 討論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結果,本研究梳理研究假設判斷結果見表 3。
4. 1 服務時間維度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即時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加持下的智能機器人和虛擬數字人可以為用戶提供實時服務,用戶在任何時間發出咨詢請求,均可以立即獲得高質量的反饋服務,即時性的服務特征極大增強了用戶的服務體驗,促進了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提高。
4. 2 服務空間維度
首先,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異地空間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為圖書館無障礙閱讀文化服務提供助力,實現非在館的異地空間閱讀,如:圖書館可以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嵌入圖書館服務系統,用戶在家打開圖書館服務系統就可以享受閱讀服務,增強了用戶滿意度,提高了圖書館服務效能。 其次,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虛擬空間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圖書館可以為用戶提供虛擬空間的沉浸式閱讀,增強虛擬空間服務效果,如: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協助下,圖書館可以對數字資源進行自動提煉重點、分類總結、補充來源,自動生成虛擬閱讀資源,滿足用戶的虛擬空間閱讀需要,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
4. 3 服務方式維度
首先,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多樣化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不僅是一種全新的內容生產方式,還是人工智能技術之一,一方面可以為圖書館館藏資源共享提供全方位虛擬呈現;另一方面可以為圖書館提供更真實的虛擬體驗服務,推動圖書館服務方式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轉變,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其次,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個性化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作為全新的內容生產方式,一方面能夠利用深度學習算法,自動生成視頻、音頻、圖像、文本,契合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生成虛擬數字人,自動實現自我學習、實時交互、自主更新,為用戶提供多種個性化服務,推動圖書館服務方式由普適性向個性化轉變,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再次,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專業化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在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一方面可以塑造智能機器人的性格,使機器人能夠更好地感知、理解、思考用戶的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另一方面可以智能化挖掘與分析用戶的潛在需求與知識能力,結合數據庫資源,智慧化匹配精準資源,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提高圖書館服務效能。
4. 4 服務內容維度
首先,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圖書采購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依托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圖書館可以自動生成館藏圖書使用率、熱點圖書理性趨勢、用戶借閱偏好等數據,能夠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到采購流程中,更加高效地完成智能采選,建設高質量的館藏體系,使資源發揮最大效用,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其次,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資源檢索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依托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圖書館可以支持用戶進行自然語言檢索,并能自動生成答案,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智能化推薦,還支持對話聊天框形式,保證圖書館檢索服務的高效性,提高用戶檢索效率和檢索質量,提升圖書館資源檢索服務水平,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再次,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用戶問答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依托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圖書館可以提供聊天機器人高效問答服務,當用戶提出更改意見時,聊天機器人會接受反饋并修正內容;當用戶提出錯誤問題時,聊天機器人能智能指出錯誤所在并提供正確的答案,極大增強了用戶使用體驗,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最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通過用戶閱讀服務正向影響服務效能。 依托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圖書館可以豐富閱讀推廣服務的形式和內容,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資源內容,拓展閱讀推廣的深度和廣度,提升用戶閱讀效果,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參考文獻:
[1] 儲節旺,杜秀秀,李佳軒.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對智慧圖書館服務的沖擊及應用展望[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23(4):1-11.
[2]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白皮書(2022 年)[EB/ OL].
[2024-09-04]. http:/ / www. cbdio. com/ BigData/2022-09/04/ content6170457. htm.
[3] 饒權. 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開啟圖書館智慧化轉型新篇章[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21(1):4-14.
[4] 蔡子凡,蔚海燕.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演進歷程及其圖書館智慧服務應用場景[J]. 圖書館雜志,2023(4):34-43.
[5] 李白楊,白云,詹希旎,等.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技術特征與形態演進[J]. 圖書情報知識,2023(1):66-74.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