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視障服務是公共圖書館保障視障讀者基本文化權益、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 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應注重視障讀者群體的數字資源服務,文章從視障讀者群體的心理感知視角出發(fā),以 73 份微觀調查數據為基礎,實證分析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悅性對視障讀者群體數字資源接受度及滿意度的影響關系。
關鍵詞:心理感知;數字資源;接受度與滿意度;視障群體
中圖分類號:G258.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10-0059-05
1 背景
殘疾人是指在精神、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障礙,全部或部分喪失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視障群體即視力殘疾群體,即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低下且不能矯正或雙眼視野縮小,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或社會參與,包括全盲及低視力 [1] 。 視障群體是公共圖書館重要的服務對象,為視障群體提供服務是公共圖書館履行社會職能、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保障特殊群體基本文化權益的必然要求 [2] 。 因此,公共圖書館必須重視視障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圖書館是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設施,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考慮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 [3] 。 《“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要完備均等化的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為盲人、聾人提供無障礙文化服務,繼續(xù)開展盲人數字閱讀推廣工程 [4] 。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公共圖書館視障群體數字閱讀服務功能日趨完善,通過應用盲用點顯器、盲人智能聽書機、盲文刻錄機、盲用助視器、有聲閱讀機等設備,搭建數字網絡平臺等方式,為視障群體提供盲文讀物、有聲讀物、無障礙電影等數字閱讀服務 [5] 。 然而,由于視障人群受教育程度不高,學習盲文難度大,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有聲讀物等數字閱讀服務得到更多視障人群的喜愛,移動閱讀、數字閱讀也躍升為盲人閱讀的主流。 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為視障群體提供閱讀服務的主要渠道,公共圖書館應優(yōu)化數字資源建設,更好地滿足視障讀者群體的數字閱讀需要。
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的價值體現以視障讀者群體的數字資源閱讀行為為基礎,視障讀者群體對數字資源的接受度和滿意度是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的前提,而視障讀者群體的心理感知對其數字資源的接受度和滿意度具有內在影響。 基于此,本研究嘗試探索心理感知視域下視障群體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接受度及滿意度。
2 模型構建
心理感知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主觀感受和心理體驗,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點就是提高讀者的心理感知效用,從而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意愿。 對于視障讀者群體而言,心理感知尤其重要, 由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存在障礙,心理預期與正常讀者存在差異,如果能夠提高視障讀者群體在閱讀過程中的心理感知效用,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其閱讀意愿。 在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領域,心理感知通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悅性影響視障讀者群體的接受度和滿意度,進行增加其數字資源閱讀行為。
參考已有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數字資源的感知有用性著眼于資源本身的內容屬性,包括數字資源內容豐富、數字資源質量高、數字資源滿足讀者需求;數字資源的感知易用性著眼于讀者資源獲取過程,包括數字資源的查詢、獲取及聽讀;數字資源的感知愉悅性著眼于讀者的閱讀過程,包括讀者閱讀過程中的有趣感、好玩感及沉浸體驗感。 基于此,本研究構建心理感知視角下視障群體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接受度及滿意度分析模型,見圖 1。
3 問卷與數據
3. 1 問卷設計
本研究根據心理感知視角下視障群體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接受度及滿意度分析模型,采用 5級李克特量表設計問卷,根據問題的描述進行 1~5級評估,賦值 1=非常不符合,2=比較不符合,3=一般,4=比較符合,5=非常符合,具體問卷量表見表 1。
3. 2 數據收集
基于上述問卷量表,本研究采用線下方式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珠海地區(qū)圖書館的視障讀者群體:首先走訪珠海市圖書館、香洲區(qū)圖書館、斗門區(qū)圖書館、金灣區(qū)圖書館工作人員,獲取視障讀者名單;其次通過電話方式聯系目標讀者群體,征詢他們是否接受問卷調查;再次約定好時間,面對面開展問卷調查。 本次問卷調查時間歷時半年,共獲取有效調查問卷 73 份。
4 樣本特征統(tǒng)計
本研究統(tǒng)計 73 個樣本對象的基本特征結果,見表 2。性別方面,男性和女性分別占比 56. 16%和43. 84%,男性樣本略高于女性樣本,但大致相當,能夠充分代表視障讀者群體的性別分布。 年齡方面,18 歲以下、18—30 歲、31—40 歲、41—50 歲、51—60歲、60 歲以上視障讀者分別占比 4. 11%、8. 22%、10. 96%、20. 55%、26. 03%、30. 14%,年齡越大,樣本數越多,符合年齡越大視障概率越大的事實,能夠有效反映視障讀者群體的年齡分布。 文化程度方面,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分別占比 15. 07%、17. 81%、30. 14%、24. 66%、12. 33%,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 67. 12%,體現了視障讀者群體高學歷化的特征,能夠充分體現視障讀者群體的學歷分布。 視障級別方面,一級盲、二級盲、一級低視力、二級低視力分別占比 26. 03%、24. 66%、23. 29%、26. 03%,不同程度的視障讀者群體都有大致相當的樣本,能夠全面反映不同視障程度的樣本代表。
5 心理感知變量數據的有效性分析
心理感知變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悅性分別可細分為多個維度的指標,采用 Cron-bach’sɑ 系數值和 KMO/ Bartlett 球度檢驗驗證量表的信度與效度。
信度表示測量結果的可靠性,信度檢驗中一般要求 Cronbach’sɑ 系數值大于 0. 7,信度檢驗結果見表 3。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悅性的Cronbach’sɑ 系數值分別為 0. 778、0. 736、0. 791,整體 Cronbach’sα 系數值為 0. 807,均大于 0. 7,通過信度檢驗。
效度表示測量結果的有效性,效度檢驗中一般要求 KMO 值大于 0. 7,且 Bartlett 球度檢驗顯著性水平小于 0. 05,效度檢驗結果見表 4。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悅性的 KMO 值分別為 0. 755、0. 732、0. 787,均大于 0. 7,Bartlett 球度檢驗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14、0. 026、0. 009,均小于 0. 05;整體心理感知變量的 KMO 值為 0. 822,大于 0. 7,Bartlett球度檢驗顯著性水平為 0. 005,小于 0. 05,通過效度檢驗。
6 心理感知變量對數字資源接受度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
回歸分析可以用來界定變量之間的因果影響關系,本研究采用多元回歸模型分析心理感知變量對視障讀者群體接受度和滿意度的影響關系,自變量包括資源內容、資源質量、需求滿足、查詢方便、獲取簡單、聽取便利、閱讀有趣、閱讀好玩、沉浸體驗,因變量包括數字資源接受度和數字資源滿意度。 回歸分析結果見表 5。
模型 1 和模型 2 回歸分析中擬合優(yōu)度平方值分別為 76. 5%和 80. 4%,均大于 50%,說明自變量資源內容、資源質量、需求滿足、查詢方便、獲取簡單、聽取便利、閱讀有趣、閱讀好玩、沉浸體驗對因變量數字資源接受度和滿意度均具有較好的解釋力。 模型 1 和模型 2 回歸分析中 F 檢驗顯著性水平分別為0. 028、0. 033,均小于 0. 05,通過檢驗,說明模型分析有效。
6. 1 感知有用性變量維度
模型 1 中,資源內容、資源質量、需求滿足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586、0. 543、0. 522,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12、0. 017、0. 019,均小于 0. 05,說明資源內容、資源質量、需求滿足等變量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接受度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模型 2中,資源內容、資源質量、需求滿足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428、0. 427、0. 471,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33、0. 035、0. 032,均小于 0. 05,說明資源內容、資源質量、需求滿足等變量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滿意度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可見,視障讀者群體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感知有用性越高,則接受度和滿意度水平越高。
6. 2 感知易用性變量維度
模型 1 中,查詢方便、獲取簡單、聽取便利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269、0. 281、0. 293,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45、0. 042、0. 041,均小于 0. 05,說明查詢方便、獲取簡單、聽取便利等變量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接受度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模型 2中,查詢方便、獲取簡單、聽取便利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475、0. 554、0. 645,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31、0. 024、0. 015,均小于 0. 05,說明查詢方便、獲取簡單、聽取便利等變量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滿意度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可見,視障讀者群體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感知易用性越高,則接受度和滿意度水平越高。
6. 3 感知趣味性變量維度
模型 1 中,閱讀有趣、閱讀好玩、沉浸體驗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175、0. 183、0. 199,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36、0. 034、0. 031,均小于 0. 05,說明閱讀有趣、閱讀好玩、沉浸體驗等變量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接受度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模型 2中,閱讀有趣、閱讀好玩、沉浸體驗的回歸系數分別為 0. 389、0. 347、0. 336,均大于 0,顯著性水平分別為 0. 041、0. 042、0. 048,均小于 0. 05,說明閱讀有趣、閱讀好玩、沉浸體驗等變量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滿意度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可見,視障讀者群體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感知趣味性越高,則接受度和滿意度水平越高。
綜上,本研究統(tǒng)計心理感知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視障讀者群體接受度及滿意度的影響關系結果見表 6。 比較回歸系數大小可以發(fā)現,視障讀者群體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接受度的最重要影響因素為感知有用性,次重要影響因素為感知愉悅性,較重要影響因素為感知易用性;視障讀者群體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滿意度的最重要影響因素為感知易用性,次重要影響因素為感知有用性,較重要影響因素為感知愉悅性。
7 結語
視障讀者群體心理感知是其對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接受度與滿意度的重要影響因素。 為了提高視障讀者群體對數字資源的接受度,公共圖書館應首先關注其感知有用性,其次關注感知愉悅性,再次關注感知易用性;為了提高視障讀者群體對數字資源的滿意度,公共圖書館應首先關注感知易用性,其次關注感知有用性,再次關注感知愉悅性。 總的來說,公共圖書館只有著眼于視障讀者群體心理感知效用的提升,才能提高視障讀者群體對數字資源的接受度和滿意度,才能增加視障讀者群體的數字閱讀行為。
參考文獻:
[1] 殘疾人分類與分級(GB/ T26341-2010) [EB/ OL].
[2024-09-22]. http:/ / www. cdpf. org. cn/ / hdjl/ gjflfg1/zzjslzc/2b2e58504e1e41879a9907b00c7d47a0. htm.
[2] 陳則謙,王萌,張博文. 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視障服務的供給狀況與服務需求分析[J]. 圖書館建設,2023(2):1-1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 OL]. [2024-09-22]. http:/ / www. npc. gov. cn/ zgrdw/ npc/ xinwen/2017-
11/04/ content_2031427. htm.
[4] 甘新. 《馬拉喀什條約》實施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視障群體數字閱讀服務研究[J]. 圖書館研究,2022(4):65-72.
[5] 周薇. 視障用戶如何使用數字圖書館:困難、因應策略及其效果———基于對 164 名視障參與者的實驗[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2(6):45-58.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