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爽?沈彤
【摘要】在幼兒成長階段,科學教育不僅能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而且能激發其對科學的濃厚興趣,為其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幼兒教師在進行科學實驗教學時面臨諸多挑戰,科學實驗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文章深入探討當前科學實驗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幼兒教育的特點及實際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策略,旨在提升幼兒科學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和實驗操作能力。
【關鍵詞】科學實驗教學;動手能力;幼兒;科學素養
學前階段是幼兒綜合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科學”作為幼兒園五大領域的一部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茖W實驗不僅能提升幼兒的探究、推理和實際操作能力,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而且能夠為幼兒提供寶貴的平臺,使幼兒親身體驗和實踐,揭示科學現象背后的奧秘。多數幼兒園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積極探索科學實驗教學方法,以幫助幼兒深入探索科學的世界,但在具體操作和實施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困難,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為此,本文詳細分析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和問題,并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以提升科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激發幼兒好奇心與求知欲
幼兒時期是人生的啟蒙階段。在這一時期,幼兒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對未知領域充滿探索的渴望。這種本能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正是幼兒對世界建立最初認知的前提,是幼兒發展中的重要動力,更是培養他們創新思維和科學素養的基石[1]??茖W實驗教學具有直觀性和實踐性的特點,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加深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讓他們掌握科學的探索和推理方法[2]。
對于許多成年人來說,童年的好奇心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而逐漸淡化,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科學探索的機會和方法。科學實驗教學的引入,能夠給幼兒提供良好的平臺,讓幼兒親身參與,動手操作,真實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實驗中,幼兒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知識的創造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學習的動力源泉。在科學實驗中,幼兒的興趣會被逐漸激發。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他們今后在更為廣闊的學術和生活領域中探索和創新助力[3]。
(二)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僅僅傳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關鍵的是培育他們的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能夠提供磨練這種能力的絕佳平臺。幼兒的三觀尚在形成階段,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沖動。開展科學實驗教學能夠促使幼兒主動探尋、試驗和推理,獲取科學知識以及科學的思考方式。久而久之,當幼兒面對一些實際問題時,他們不會感到迷茫,而會動手嘗試解決問題。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能讓幼兒在幼兒園時期受益匪淺,更能為他們未來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石[4]。
(三)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在探討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時,一個不能忽視的方面就是它在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方面的獨特作用。思維能力不僅是邏輯推理或信息處理的速度,更是在面對問題和挑戰時能夠從多個角度和維度進行思考和探索的能力。科學實驗教學能夠給幼兒提供一個絕佳的平臺,讓他們自由地嘗試并調整策略,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準確度,更能幫助他們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幼兒具有不受傳統和慣性思維限制的特點,科學實驗教學能夠進一步強化這一點。教師應參與實驗的全過程,讓幼兒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創新,進而提高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5]。
二、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2001年,教育部頒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科學”成為幼兒園五大教育領域之一。目前,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可分為:1.專門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即預定性、選擇性和偶發性的科學教育活動;2.滲透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即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教育、其他活動(包括游戲活動)中的科學教育?,F階段,大部分幼兒園開展的科學教育活動為專門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組織幼兒以集體、小組或個人的形式開展活動??茖W實驗教學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該教學活動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需要教師為幼兒準備好充足的實驗材料,并具備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目前,幼兒園開展較多的實驗為生物、自然科學方面的實驗。教師通過準備一定的植物或動物材料等,縮短幼兒與大自然的距離,讓其通過親近大自然來了解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理化現象、氣象與季節、天文等。在實驗中,很多幼兒能夠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實驗現象,了解實驗原理。
三、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科學實驗內容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目前,部分科學實驗內容與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不符。在設計科學實驗時,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實際需求。針對大班的幼兒,如果實驗內容過于簡單,他們很容易失去對實驗的興趣;對于小班的幼兒,如果實驗內容過于復雜,他們可能會感到困惑,不明白實驗的目的和意義。這種情況下,科學實驗教學的效果會大打折扣。教師在設計科學實驗時,需要關注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確保實驗內容與他們的實際情況相匹配。
(二)幼兒對科學實驗教學缺乏積極性
目前,部分幼兒對科學實驗教學缺乏積極性。科學實驗教學環境不佳,缺少必要的實驗材料,導致幼兒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實驗,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長期下來,幼兒可能會對科學實驗,甚至對科學學習失去興趣,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無疑是一種阻礙。為了提升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的效果,教師必須始終把幼兒的需求放在首位,為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樂趣和探索性的實驗環境,從而激發幼兒對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三)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在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的專業水平顯得尤為關鍵。教師應具備深厚的科學知識背景,能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幼兒傳授這些知識,讓他們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和實驗的樂趣。然而,部分教師的科學知識積累不夠扎實,在實驗演示方面的能力略顯不足,這在實際的教學中可能會讓幼兒感到迷惑,不能完全理解實驗的目的和內容。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不高,他們無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來適當調整實驗教學方案,導致科學實驗教學的效果大大降低。部分教師對科學本身并不夠熱愛,或對自身的相關科學知識積累不夠自信,在教學中不夠積極主動,甚至在幼兒遇到問題時,難以及時為他們解答。這不僅可能影響幼兒的學習效果,更可能導致他們對科學實驗和科學學習失去興趣。
四、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科學組織實驗教學
在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中,一套科學、有效且具有教育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教學策略至關重要。教師在組織科學實驗教學前應深入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還應精準探究幼兒在科學領域內的興趣點,從而篩選出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實驗活動。教師在選擇實驗時還應更多地考慮這些實驗能否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以及他們是否有能力和意愿完成實驗。教師選擇的科學實驗應該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例如,雨后的天空出現了美麗的彩虹,幼兒們興奮地歡呼著,有的幼兒說:“彩虹真美??!我好想把彩虹留下來!”此時,教師可以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引導幼兒探究如何“制作”彩虹。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通過吹泡泡、把鏡子放在正午陽光下的水盆中、用三棱鏡折射光等方法“制作”出了彩虹。
在具體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和自主性,鼓勵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允許他們自由探索和嘗試。教師應充當引導者,而非命令者,在確保實驗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幼兒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在實驗中自主探究、觀察和推理。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對實驗的投入程度和興趣,還能提升他們的觀察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動手操作技能。例如,在開展與水有關的科學實驗“溶解和溶液”時,教師提供糖、鹽、淀粉等材料,讓幼兒充分嘗試,探究這些材料是否可以溶于水中。幼兒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發現并理解了溶解的概念。然后,教師根據幼兒的水平開展延伸活動,讓幼兒自主尋找生活中的材料,如沙子、大米等,探究加速溶解的方法。幼兒通過猜想、實驗,最終得出了結論。在“認識沉與浮的現象”活動中,為了讓幼兒理解潛水艇的原理,教師設計了簡單的瓶子吸水和排水小實驗。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很快理解了潛水艇潛入海底和浮在海面上的科學原理。
幫助幼兒理解實驗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是提高他們實驗自信心的有效途徑。通過自主參與實驗活動,幼兒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科學原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實驗中。
(二)創設良好的實驗環境
良好的環境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創設實驗環境時,應考慮多個方面,如實驗材料準備以及整體氛圍的營造。教師應準備豐富多樣、安全、易于操作的實驗材料,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并促使他們動手操作。這樣不僅能增強幼兒的自主性,而且有助于他們從操作中體會成功和實驗的樂趣,從而提高對實驗活動的熱情和持久性。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引入與實驗內容相關的故事或情境,讓幼兒投入實驗,同時將抽象的科學概念和現象具象化,使其更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例如,在“雞蛋浮起來了”實驗中,教師可以引入“雞蛋的冒險之旅”小故事,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雞蛋會浮起來,并鼓勵他們通過實驗找出答案。又如,教師可以提供自制玩具“彈跳的小青蛙”,引導幼兒發現小青蛙彈跳的秘密,明白“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并提供材料,讓幼兒動手做一個會彈跳的小青蛙。
教師需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實驗現象背后的原理。教師的信任和耐心至關重要。無論是哪種實驗,教師都應盡量避免過多地干預幼兒,鼓勵幼兒自主探究,通過實驗提升對科學的認識。
(三)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
幼兒園科學實驗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取決于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師不僅需要具備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需要運用實踐策略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因此,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首先,教師應不斷強化自身的科學理論知識積累,以便準確識別和發現實際問題,并能夠設計適當的實驗來幫助幼兒深入探究。例如,教師在設計“認識沉與浮的現象”實驗時,需要充分了解物體的性質,給幼兒提供適宜的材料,助力幼兒深入探索實踐。其次,教師需要具備評估和分析幼兒的技能。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幼兒的表現和反應,教師可以更加精準地了解幼兒的需求、興趣和背景。這有助于教師設計更貼近幼兒實際、更具吸引力的實驗活動?,F代教育技術為幼兒科學實驗教學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工具記錄幼兒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從而更系統地分析和評估每個幼兒的學習狀態。最后,幼兒教師應當持續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對實驗教學的回顧和思考,教師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使下一次教學更到位、更有成效。
結語
科學實驗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開展科學實驗教學不僅能為幼兒打開探索世界的窗口,更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促使幼兒通過觀察、推理、操作和實踐來認識世界。雖然越來越多教師意識到了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加以運用,但科學實驗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教師設計的實驗內容不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幼兒缺乏積極性,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仍有待提高等。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科學組織實驗教學,創設良好的實驗環境,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科學實驗教學,促進幼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宏鈺,湯成麟.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應用支架策略的案例研究[J].科普研究,2019,14(1):5-12,106.
[2]李志英.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J].學前教育研究,2020(3):89-92.
[3]侯耿耿.幼兒科學探究的有效支持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20(1):92-95.
[4]石麗娜.幼兒園教育質量提升策略研究:評《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有效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20(8):97.
[5]何梅,武敏.課程視角下的幼兒園自然角活動的創設與實施[J].上海教育科研,2020(8):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