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約翰·辛格·薩金特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畫壇享有盛譽,以其水彩作品和肖像畫聞名。薩金特對繪畫的熱忱堅持、不斷摸索,童年的成長經歷,以及印象派的影響等,造就了這位一代大師。從薩金特的造型筆觸、色彩光影、構圖等方面入手分析薩金特的水彩藝術特色,探索其水彩畫作的獨特風格及背后的成因,多維度解讀畫作中的光影變幻、色彩運用及畫面呈現的精妙之處。這不僅對當代水彩畫的發展具有啟示意義,更有助于領略其作品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薩金特;水彩;筆觸;光影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薩金特無疑是美國的藝術巨匠。他不僅在油畫領域表現出色,被譽為卓越的肖像畫大師,在水彩畫領域也展現出非凡的才華,成為水彩畫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此外,他在壁畫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薩金特的創作類型極為豐富,作品數量龐大,超過2 500件。其中,風景題材的水彩畫、人物題材的油畫及宗教題材的壁畫尤為引人注目。他的水彩作品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 000多幅。1876年,薩金特到美國并加入美國國籍。1897年,成為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會員。
一、年少走過的路終將成為踏向頂峰的基石
——薩金特的成長生涯
約翰·辛格·薩金特的父親菲茲威廉早年是個醫生,略懂插畫,在文學及音樂方面亦有涉獵。母親瑪麗是個業余藝術家,經常隨身攜帶畫本用水彩記錄所見所感。在薩金特之前出生的女兒早夭,讓瑪麗走在崩潰的邊緣,病魔纏身,夫婦決定放棄從事的職業開始旅行,薩金特正是瑪麗夫婦在佛羅倫薩駐足時出生的。薩金特年少時,常因為母親的身體病痛而頻繁搬家,他不像其他少年人有玩伴,繪畫、文學及其他學習成為薩金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年的喬遷生活使得薩金特不僅精通多國語言,而且在對歷史和地理的學習中也優于他人。每到達一個新的地方,薩金特的畫本上就會多出許多的風景、建筑、植物等,可以說,對自然的觀察已經在薩金特的靈魂之中留下了印記。
在父母的有意識培養下,盡管薩金特并未接受過系統的繪畫訓練,但他仍具備了相當深厚的藝術功底。1874年,成年的薩金特進入著名畫家卡羅勒斯·杜蘭的畫室進行學習,成為杜蘭的學生。在杜蘭畫室學習的過程中,薩金特非常刻苦地寫生,到博物館臨摹名畫,反復練習,打磨技巧。杜蘭的教學方法既傳統又有創新,比如在作畫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繪畫、上底色,一次性用染有顏色的畫筆在畫布上面直接完成作品,使用這種方法讓筆上的顏料不會沾到底稿。這段學習經歷是薩金特繪畫生涯中最重要的轉折,至此,薩金特的藝術創作邁上了新的臺階。
二、戶外的陽光折射到了藝術的色彩中
——印象派對薩金特的影響
19世紀后期工業革命的光照耀了整個歐洲大陸,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不僅推動了社會體制的改革,更加促進了經濟、文化和自然科學等的發展,印象派橫空出世。室內的畫家在戶外的陽光下直接描繪對象,寫生的龍卷風席卷了繪畫界,對光與色的探索與研究在繪畫語言上開辟了新的道路,捕捉瞬間的光影也成了印象派畫家的標志,畫家往往即興而簡潔,追求極致的光影效果,強調體驗和感知的重要性。色彩的創新運用給繪畫界帶來了變革。印象主義畫家不斷創新,使用明亮、純凈的色彩直接涂抹在畫布之上,打破傳統的調色模式,通過觀察自然中色彩的微妙變化,使得觀眾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畫家及畫面帶給人的情緒與氛圍感。
在以好友莫奈為代表的印象派的影響下,薩金特的畫面開始融入印象主義的手法,尤其是后期轉向水彩創作之后的大量戶外寫生時,使用明亮且鮮活的色彩來捕捉特定時刻、瞬間的光線效果。畫面追求生動活潑的筆觸,富于變化的色彩關系、絢麗多彩的光影效果讓畫面增添了生動的活力和瞬時性。盡管薩金特的主要風格是現實主義,但他的作品中確實融入了一些印象派的元素,特別是在對色彩、光線、筆觸及主題的處理上。這種風格的融合使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深度。
三、從筆觸、光影到行云流水的韻律
——薩金特水彩的藝術特色
薩金特因肖像畫在畫壇上大放異彩,早期在杜蘭畫室的訓練讓他在造型上異常嚴謹,結構準確。由于深受傳統古典且寫實風格的影響,以及老師杜蘭的引路,薩金特在肖像畫創作方面一路順暢,訂單源源不斷,名氣不斷攀升,中年對肖像畫疲倦之后轉向了水彩畫,開始大量創作建筑與風景題材的水彩作品。縱觀整個西方美術史不難發現,傳統的古典主義油畫占據了西方畫壇的主流地位,歷史悠長,而水彩最初僅被視為油畫的草圖和練習,水彩在18世紀的英國才正式在美術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正是由于水彩媒介的特殊與便捷性,許多畫家在使用水彩時帶有即興、輕松自然之感,能表達畫家最誠摯的想法。水彩在薩金特的繪畫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創作水彩畫,薩金特再度拾起了少年時對自然風景、建筑等的興趣。
(一)穩健的造型、大膽的筆觸
多年的繪畫學習和油畫創作經歷造就了薩金特深厚的造型功底,使其能夠準確觀察和嚴謹地表現形體結構,線條扎實有力,流暢自然,哪怕是簡單的素描肖像也能表達出描繪對象的精神氣質,動筆揮灑之間充滿了表現力。他的水彩畫多為風景或建筑寫生,人物題材偶爾穿插其中。不管是何種題材,扎實的素描基礎總能讓薩金特下筆如有神,描繪對象的形體結構、比例透視、動態質感,無一不精確美妙。
畫家委拉斯貴支和哈爾斯作品的色彩和筆觸,以及同時期的印象派創作手法,給了薩金特很多啟示。筆觸所產生的巨大魅力讓薩金特深陷其中,用整體的大筆觸迅速地概括出物象大致的形態輪廓與結構,營造出大的氛圍和意境,小的筆觸跳躍、活潑,筆觸的起承轉接之間富有節奏和韻律感,大筆觸與小筆觸之間的對比,產生了一種微妙的虛實變化。薩金特從不過分追求細小元素的精確描繪,更關注捕捉描繪對象的整體感覺和情緒,能利用簡練、富有感染力的筆觸創造出充滿生氣和活力的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薩金特在掌握水彩這種媒介方面展現出了卓越的技巧,盡管這種媒介相對難以掌控。他能夠掌握水彩的流動性與繪畫技巧,將干畫與濕畫結合,與此同時保持細膩的筆觸和精確的細節,在傳統的寫實基礎上融入了印象主義的色彩與氛圍,尤其是在水色的加持下,畫面更加明快、靈動、飄逸。
(二)透徹的色、澎湃的光
色彩的搭配在薩金特筆下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尤其是中年駐足水彩領域之后,由于受印象派的影響,常年的戶外寫生讓薩金特能捕捉到陽光空氣之下帶來的微妙的顏色變化,表現出色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多樣性,例如日出、日落、陽光透過樹葉的光影等。這些瞬間的捕捉使得其作品中的色彩更具生動性,加上水彩媒介的特殊性,呈現出一種瞬時、流動的感覺。他追求色彩的純凈性和豐富艷麗,利用對比色,創造出強烈而引人注目的效果。無論是水彩畫還是油畫,薩金特都善于利用顏料的特性和混合效果。他利用水彩的透明性,通過干濕畫法創造出柔和的過渡和豐富的色彩層次,這種技法使得畫面更具有光感和空間感,也賦予作品某種流光溢彩之感和透明的輕盈感。薩金特將色彩巧妙地用于表達情感和氛圍,通過色彩的選擇和運用,傳達出畫家的主觀色彩感受,使色彩更富有個性,作品更具有張力和動感。
薩金特對光影的處理也得心應手,善于運用深淺相間的色彩,以及在畫面中巧妙處理的高光和陰影,運用顏色的漸變和層次感來表達光的變化,使得畫面更具立體感和光感。其次,他將互補色和對比色巧妙地放置在畫面中,增強了色彩的生動性和對比度,使得畫面中的光線更為突出,增強視覺效果,更具立體感。薩金特也會運用留白的手法或者白色顏料,強調畫面中的光亮部分。這種技巧能夠使光線更加明亮,增加畫面的清新感和透明感。他不僅關注物體表面的光影,還注重通過色彩和筆觸創造出整體的光的氛圍。在《辛普朗山口·嬉戲》這幅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畫面中心的婦女所持的傘下形成了強烈的反光效果,與婦女身上的白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白裙上投影的顏色又與陽光的顏色形成了另一組對比。這兩組對比色在畫面的中心位置交織,為作品賦予了強烈的韻律感。色彩的使用豐富而精致,既突出了主體,又巧妙地融入了周圍的環境。傘下的兩位婦女雖然處于逆光之中,但她們的面部表情卻表現得生動而鮮明。上半身的描繪非常細致,與下半身的白裙和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從視覺中心的強烈效果逐漸過渡到周圍的虛實相間,使整個畫面層次感豐富。即使灌木叢只是簡略地描繪了幾筆,但畫面中心的女主人公仍然能夠被很好地襯托出來。整個畫面效果豐富而自然,兩位婦女之間的互動形象生動,仿佛呼之欲出。這幅作品充分展示了藝術家對色彩、光影和構圖的精湛技藝,以及對人物和環境細節的敏銳洞察力。
薩金特獨具匠心地汲取了大自然的絢爛色彩,經過巧妙地調和與搭配,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色彩的冷暖、鮮灰、深淺之間,運用得當,便能釋放出宛若魔法般的神奇力量,這種魔力為畫面注入了一種超凡的真實感,仿佛讓觀者感受到光影的流轉。正是這種獨特的氛圍感,使得他的水彩畫作品更加生動且富有感染力,令人心馳神往。
(三)和諧的構圖、韻律的統一
構圖,在謝赫“六法”中被歸為“經營位置”,是繪畫作品不容缺失的形式美感來源。畫家需要通過構圖考慮主體和次要元素之間的關系,確保畫面中的元素能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至于使畫面顯得雜亂或無秩序。“所有偉大的畫作都具有相同的特點:成功的構圖。如果缺少這個特點,就算是最吸引人的物象,在畫面上也只能呈現出平淡無奇的效果。”薩金特的水彩畫也體現了他獨特的構圖意識。他的水彩畫很少留下大面積的空白,注重構圖的飽滿。薩金特非常喜歡對局部景色進行描繪,大膽取舍與特寫是他對取景的偏愛,描繪的對象雖不是廣闊的大景,但畫面中的延伸性卻非常強,可以通過畫面內容讓人聯想到畫面之外的景色,流動的筆觸讓畫面噴涌出一股動感。在《葫蘆》中,他巧妙地運用方形構圖,從兩個不同的視角呈現葫蘆的形態。畫面中,葫蘆架下仰望藍天的視角與葫蘆在畫面上的水平和垂直展開相互呼應。盡管采用了不同的形狀和線條來填充畫面,卻能使觀者的視線在整個方形構圖中流暢地移動,不斷發現新的可視點。這種構圖方式不僅增添了畫面的趣味性,更賦予其獨特的裝飾感。
從形式上看,薩金特許多水彩作品的構圖都顯得飽滿、靈動、自然,這是畫家匠心的凝結,是對繪畫藝術形式因素長期探索的結果。畫面中的所有元素搭配和諧,不論是構圖、對象、筆觸,還是光影、色彩的巧妙交融,就如同音符交織般渾然天成、自成一體。
四、薩金特水彩的影響
薩金特的水彩畫作展示了他精湛的技藝和藝術表現力,常常展現出寫意和自由表達的特點,與傳統精確細致的風格有所不同,這種追求自由表達的態度對后來寫意和抽象藝術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許多藝術家都從他的作品中汲取靈感。薩金特對水彩媒介的掌握和對光影的敏感性在當時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藝術家受到了他的技巧和表現力的啟發。薩金特不僅能在肖像畫中以其獨特的風格捕捉人物情感,在水彩畫中同樣展現了對于形象、姿態和面部表情的敏感洞察,這對于水彩肖像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傳達了一種情感和思想,讓觀眾能夠感受到他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他的影響不局限于水彩領域,也涉及其他繪畫領域和其他藝術形式。
他的畫啟發了當代藝術家,給水彩畫創作帶來廣泛的可能性,展示了水彩不只是油畫的草稿,也可以成為表達豐富情感和生動場景的強大工具。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熱愛和堅持對畫家的影響,薩金特終身未婚,把自身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繪畫上,一生創造了超過2 500幅作品,但從不把自己囿于一方天地,從古典寫實到印象主義,從油畫到水彩再到壁畫,總是不斷探索發現,勤于動筆,大量的速寫成為他創作的源泉。他的作品強調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即使在相對簡潔的筆觸和色彩運用中,也能傳遞深刻的情感,這對于當代藝術家在作品中注入個性和情感產生了啟發。
五、結語
薩金特的水彩畫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藝術理念和創作手法,成為無數藝術家追求的典范。他的作品激發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啟發了我們去探尋生活中的美好與奇跡。正如薩金特所說:“后世人們可以忘記我的油畫肖像,但他們會永遠記住我的水彩畫。”
參考文獻:
[1]王興吉.薩金特水彩[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17.
[2]吳繼峰.薩金特藝術筆記[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22.
[3]任進.論薩金特水彩畫的視覺語言[J].山花,2015(4):167-168.
[4]王翼菲.論薩金特水彩畫的藝術特點及影響[J].美與時代(中),2021(7):72-73.
[5]何海燕.薩金特水彩風景畫的構圖特點:運用藝術風格學理論分析[J].藝術評鑒,2021(11):39-42.
[6]劉悅然.從薩金特的油畫和水彩作品探勘光源和色彩的表達[J].藝術教育,2020(10):130-133.
[7]徐穎馨.薩金特水彩作品中的光、色運用[J].美與時代(中),2020(9):66-67.
作者簡介:
陶晨,新疆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彩繪畫技法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