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琪 李永斌 裘偉
[摘 要]文章針對高校安保信息系統的體系化建設不充分、智能化程度不高、數據治理和數據應用不到位等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共享平臺。該平臺利用物聯基座,將安保相關設備、系統等進行信息化管理與共享,實現安保信息化系統的高效運作。文章詳細介紹平臺的物聯基座、數據治理、數據分析和數據共享,并分析該平臺的具體應用情況。實踐表明,該平臺可以提高安保管理效率,提升高校安保系統的響應速度和應對能力,能為高校安保業務提供數據應用支撐。
[關鍵詞]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大數據;共享平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2.063
[中圖分類號]TP391;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2-0196-03
0? ? ?引 言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1],高校面臨辦學開放化、招生規模擴大、設備設施和危險化學品增多、多校區辦學、高校后勤社會化[2]、學生受教育內容單一等情況。在此情況下,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的內容已不再是單純的治安安全和消防安全,而是兼具復雜性和多樣性,覆蓋各類安全的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從《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到《教育系統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出臺,體現出近幾年國家對高校安全保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 ?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各類安保設備的引入從根本上提升了高校安保部門的應急處理能力,促進了高校安保工作的開展。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安全技術防范設施[3]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快,如何有效利用現有信息化設備加強各類數據信息綜合利用,成為高校安保部門研究的重點。現階段,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
(1)安保設備設施體系不完整。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仍然處于人防為主、技防為輔的階段,還停留在人眼勘察甄別階段。已有的各類安全管理設備設施存在建造時期不同、實施部門不同、建設規范標準不同、需求和目標不同、產品型號和品牌不同以及不能全面覆蓋學校等問題。設施設備之間相互孤立,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各系統交叉互動性低,現有的裝備先進性不足,在時間上存在工作盲區、空間上存在工作空白點,事態控制遲滯,不能有效應對新形勢下復雜的高校安全問題。
(2)設備智能化程度較低。目前,高校的大部分安全防范設施以基礎建設為主,如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車輛道閘系統等。雖然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高校安全防范工作的基礎和重中之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安全防范設施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快,學校安保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以上基礎設施的建設不能完全滿足目前工作的需求,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以設備的智能化應用解放人力、提高效率勢在必行。
(3)數據治理和應用不到位。目前,大部分高校安裝了基礎安全防范設施,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安全保衛工作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只是起到了監控調閱、基礎軌跡跟蹤等作用,并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理和應用,數據的價值沒有得到良好的體現,依托保衛數據服務學校其他部門發展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2? ? ?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共享平臺的構建情況
針對以上問題,本研究構建了一種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共享平臺,通過校園內現有的物聯基座設備(視頻監控、門禁、車輛道閘、測速、人臉識別、消防報警等)收集校園安全保衛基礎信息,通過對數據信息的整合、分析、治理,實現安保數據的綜合集成、分析、再處理,以實現智慧消防、安消一體化、智慧交通等。同時,將綜合分析后的數據共享[4]給校內相關單位,實現安保數據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的再利用。本平臺包括4個方面,分別是物聯基座、數據治理、數據分析和數據共享,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2.1? ?物聯基座
物聯基座包括監控攝像頭、人臉抓拍機、車輛卡口、報警控制器和門禁控制等基礎設備。物聯基座作為連接各種智能設備的核心,要實現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靈活管理和控制。通過物聯基座,各種安防設備可以聯動協同,及時監測、報警和處置各種安全事件,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能力。物聯基座是實現安保信息化管理共享平臺功能的核心支撐,所有設備的數據都會通過物聯基座上傳至平臺,實現信息的匯聚和共享。在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共享平臺中,“物聯基座”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實現平臺智能化、信息化、協同化的重要保障,并為后續數據治理、數據分析和數據共享奠定基礎。
2.2? ?數據治理
數據治理是指通過物聯基座獲取的基礎安保數據信息,并對這些數據進行管理、分析和應用的過程。在人員管理方面,通過人臉識別攝像頭、道路閘機等獲取的數據包括人員的進出記錄、身份識別等信息;在交通管理方面,測速雷達、道路閘機等收集的交通數據可以涵蓋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等信息;在應急指揮方面,物聯基座收集的各種數據,如環境監測數據、人員位置數據等,可以用于應急指揮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和調度;在校園智慧數據方面,利用物聯基座獲取的各種數據信息,可以用于校園內的教務、學工、校友等。
對校園安全保衛基礎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分析和應用,可以提高校園的管理效率,增強師生的安全感,有效提升校園的智慧化水平和便利性[5]。這種數據治理的實踐不僅能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還能為高校創造更安全、智慧化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2.3?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通過發現數據中的規律和關聯性,加強對制度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的認識,為制定和優化制度提供依據與方向。在安全隱患和制度標準化管理方面,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流程和操作規范,明確安全責任;在人員信息檔案方面,建立完善的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在安全態勢分析方面,利用安全監控設備、傳感器等技術手段,實時獲取安全信息和數據;在風險預估及責任制度建設方面,建立風險評估和預估機制,明確風險來源、風險等級和應對措施;在保衛業務綜合管理方面,建立保衛業務的綜合管理體系;在多級分控管理方面,建立機制,將不同層級的安全控制措施進行分級管理和實施。
通過以上制度的實施,高校可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強對人員的管理和監控,實時了解安全態勢,并能盡早預測和管控風險。同時,綜合管理保衛業務和加強多級分控管理,有助于提升整體的安全防護效果,保障高校師生的安全和校園的和諧穩定。
2.4? ?數據共享
為了實現更多平臺之間的融合,該平臺采用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管理平臺的聯網設計基于GA/T669-2006及GB/T28181-2011等多項標準協議,能夠很好地實現跨區域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滿足系統橫向、縱向之間的資源共享要求。
目前,校園內部的其他業務系統,如教務、學工、招生、校友、財務、一卡通、資產、圖書館、人事、科研等系統均通過預留的數據集成接口或應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使其能夠便捷地訪問和獲取其他部門的數據。通過數據集成接口,各個部門可以實時獲取和更新數據,實現數據的即時共享。同時,在實現數據共享的過程中,應考慮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的要求,確保數據合法使用和安全保密。
3? ? ?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共享平臺的具體應用
3.1? ?平安校園流程化管理
該平臺具有平安校園流程化管理功能模塊,通過技術手段將保衛處所有線下服務轉換到線上進行處理,實現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稱“我校”)全方位實時監控和管理。平安校園流程化管理功能模塊通過數據共享實現監控調閱及拷貝、校園監控設備維修申請、滅火器申請、動火證申請、管理入口、報警電話、車輛辦理、政審證明辦理、校園110、戶籍辦理、安全教育、內部工作平臺、專用車輛申請等。各類流程化管理模塊的使用,不僅提高了學校內部管理效率,更為全體師生和來校辦事人員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達到了“讓數據多跑腿,讓師生少走路”的成效。
3.2? ?立體化監控防控網絡
該平臺具有立體化監控防控網絡功能模塊,主要用于提高校園安全防范水平,增強對安全事件的監控能力,提升對事件的預警、報警、處置和應急反應能力。該功能模塊包含的物聯基座由人臉抓拍機、多目相機、全景相機、高空瞭望球機、紅外成像相機、防爆攝像機、車輛測速攝像機等前端設備組成,所有點位全部部署在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三維地圖上,可對攝像機覆蓋區域的不同場景、不同監控點的監控畫面進行預覽,并對人臉攝像機的人臉抓拍和測速攝像機的操作情況進行記錄展示。可視化數據系統匯總了校園安全建設積累的大量視頻、車輛、運維等海量基礎數據,總結分析形成了面向校園安保業務的數據模型主題,通過大屏可視化展現,為廣大師生支起一張高科技的安全防護網。
3.3? ?智能化交通管理
該平臺具有智能交通管理功能模塊,主要用于管理和優化校園內的交通運輸資源,提高校園內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師生出行體驗。我校結合三校區的實際情況,與信息化頂層設計規范深入對接,統一制定三校區交通規劃和車輛管理方案,利用智能設備和物聯網技術,將教職工車輛信息與學校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直接對接,實現三校區車輛數據統一控制,消除了信息孤島。開發的智能交通管理功能模塊包含通行證管理、違章管理、機動車過夜管理、臨時授權、網上支付、批量延期、大數據統計和分析等功能,對開展校園交通管理研判、規范車輛管理秩序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同時在校園內設置測速裝置和違章曝光臺,加強對車輛駕駛員的警示教育,更好地保障了校園交通安全。
4? ? ?結束語
實踐表明,基于大數據的高校安保信息化管理共享平臺有效整合了校園內部資源,提高了我校安保信息化管理的整體服務水平,解決了本文提出的安保設備設施不成體系、設備智能化程度低、數據治理和應用不到位等問題。該平臺具有兼容性強、穩定性高、功能強大、使用方便等優點,同時其開發成本也相對較低。該平臺已經在我校得到成功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隨著我校安保信息系統不斷建設和完善,我們將繼續將適合師生自主辦理的業務集成到智慧平安校園系統中,為我校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安保服務體驗。
主要參考文獻
[1]焦子宇.奮進新時代新征程 推動高校教育改革發展[N].深圳特區報,2022-10-17(A12).
[2]陳玉保,魏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背景下物業服務外包監管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23(2):91-93.
[3]楊璐,羅詔.高校安全技術防范體系建設的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22-24.
[4]江敏.構建企業級數據共享平臺 助力智能化管理[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3(4):46-47.
[5]何峰,丁亞楠.淺談以數據共享為核心的智慧校園體系建設[J].職業,2023(10):88-90.
[收稿日期]2023-07-12
[基金項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息化管理與應用研究項目“基于大數據的校園安保信息化管理與創新體系研究”(No.3006-YDC22003)。
[作者簡介]袁琪(1989— ),男,江蘇宜興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技防信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