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茜,董云青,張乳霞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 山東 濟南 250002)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 年)》提出著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以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服務教育教學全過程。而SPOC 教學模式符合教育信息化趨勢。
SPOC 指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主要教學過程是教師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視頻教學材料,布置作業,并開展線上討論。學生在學習清單的引導下完成視頻觀看、作業和參與線上討論。SPOC 混合式教學是融合了在線教育和線下實體課堂的教學模式。高職高專對課程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取舍與本科教育不同,本科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注重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高職高專教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強調理論知識的具體應用。由此可見高職高專助產學實訓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要。高職高專助產學實訓課具有以下特點:①是助產專業的核心課程,實訓課中既有操作又包含豐富的理論知識,對于促進助產士專業操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助產學實訓課還包含橫向課程,比如:護理學基礎、外科護理學等課程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開展綜合實訓,有利于幫助助產學生促進分析問題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②高職高專由于學制年限限制,助產學課程存在實訓課內容多,學時數少等問題。鑒于以上課程特點,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設計在線課程,提高教學效果值得深入探討。
選取2020 級和2021 級大二助產專業的270 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139 人,平均年齡(19.62±1.14)歲,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組131 人,平均年齡(19.56±1.13)歲,采用SPOC 混合式教學法。對照組和實驗組全部是女生,在年齡、性別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采用傳統面對面教學法授課,課前教師告知學生助產學實訓內容,課中教師示教,學生練習,課后完成實訓報告。
實驗組采用SPOC 的混合式教學法。課前教師將本節助產學實訓任務清單以及相關教學資源,如實訓示教視頻、醫院產科相關工作視頻、圖片等上傳至學校購買的超星網絡教學平臺“助產適宜技術”在線開放課程中,學生通過電子設備反復觀看,并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完成實訓報告。課中教師演示實訓操作,3D仿真模擬,隨機抽取學生回示,讓其他學生在網絡平臺上根據操作流程找出該學生的錯誤點,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查看結果后給予總結。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在這期間教師可以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指導。課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反復觀看平臺中的實訓視頻,并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實驗室公共開放時間練習并上傳小組操作視頻,教師通過APP 觀看視頻,并評價反饋操作意見。
第一,問卷。實驗組學生填寫SPOC 教學效果認知問卷,采用李克特5 級量表,并賦予相應的分值(很不同意=1;不同意=2;一般=3;同意=4;非常同意=5)。量表總分越高,說明被調查者的態度越積極,評價越高。
第二,教學效果評價。對照組與實驗組均采用情景模擬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考核,有助于培養助產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采用SPSS18.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結束后,共向實驗組學生發放131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1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結果如表1 所示。結果表明,群體量表總分均值是33.82,標準差是4.897。以3×8=24 為零假設H0,經檢驗證明,量表總分均值與零假設之間具有顯著差異(t=22.964,P<0.01),說明學生對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學認同度較高。

表1 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學效果的認知
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考核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 所示。結果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566,P=0.000),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總體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模式。

表2 對照組與實驗組成績比較
助產學實訓課傳統方法教學比較單一,教師只注重操作的規范性,缺少對實訓課的設計,課前學生預習只能看到書本的文字靜態資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中由于實訓設備限制,一些實訓項目無法形象地演示出來,如:正常分娩的過程。再加之實訓課課時不夠,學生在比較短的課堂實踐中只能照搬模仿,操作雖然熟練,但無法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理解,導致學生缺少臨床應變能力。傳統教學中還發現由于助產學實訓課涉及其他學科的內容,如果沒有相應的課前回顧,學生在課堂練習中會反復出現無菌原則性不強等錯誤;課后是通過提交紙質版的實驗報告來進行學習效果檢驗,方式單調,涵蓋的知識點較少,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單純的開放式在線教育雖然學習時間和空間自由,內容多元化,但是師生缺少互動,學生很難做到主動學、主動做,對教學效果無法有效地評價?;赟POC 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把信息化的資源運用到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前教師可以設計并在平臺上傳生動有趣、引人思考的微課視頻,把抽象的難以在實訓課中展現出來的知識點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傳授,調動學生預習的興致,同時平臺放入相關其他課程的實訓項目視頻,能夠讓學生有效地了解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能將其應用到相應的實訓操作中;課中教師通過3D仿真模擬設備操作、情景模擬訓練,與學生互動,實現碎片知識整合化、系統化;課后學生通過視頻查漏補缺,小組拍攝上傳操作視頻,真正實現了“做中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將繁重的實訓教學內容有效地分配到課前、課中、課后,實訓課堂環節不再是滿堂的示教和簡單的模仿流程,課堂氛圍活躍,引導學生思考提問,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助產學實訓教學中效果顯著,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參與度明顯提高,能夠有效地將各學科聯系在一起,提高了學生的臨床綜合實訓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設計在線微課視頻,引發學生的預習興趣;通過學生上傳的操作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出問題,課中教師給予相應的建議和反饋,有利于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率,真正做到課中帶著問題參與、實踐,讓知識固化,從而也提高了助產學實訓課的考核成績。
助產學課程應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尤其是在實訓課中的應用。其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