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術丹
摘 要 “大智移云物區”等新興技術的興起對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調研發現,以市場供需為切入點,數字經濟時代迫切需要具備職業道德素養、學習能力、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等核心能力的決策型管理會計人才。然而,學生實踐不足、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較弱、大數據思維以及創新能力欠缺等是會計本科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為解決人才市場供需矛盾,就要以數智賦能,轉變培養理念和培養模式,將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重心從核算型轉向管理決策型。
關鍵詞 數智賦能;人才培養;會計專業;供需矛盾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7.018
Design for Accounting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Empowered
by Digital Intellig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ZHANG Shudan
(School of Account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
Abstract The rise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intelligence moving cloud and physical area"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 accounting talent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talents with core abilitie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learning ability,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bility, starting from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However, insufficient practical experience, weak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bilities, and a lack of big data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are common problems among accounting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talent market, it is necessary to empower with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transform the training concept and mode, and shift the focus of undergraduate accounting talent training from accounting oriented to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oriented.
Keywords empowering with digital intelligence; talent training; account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會計技術手段實現了跨越式的進步,市場對會計本科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從傳統核算會計角色轉變為能夠參與企業管理和決策的管理會計角色。因此,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重心必須隨之改變,以滿足市場需求。
財務人才需求大數據分析顯示,位于財務崗位能力TOP3的為內部管理與控制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企業最關心的核心素養TOP3是解決問題與思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ICT素養能力。可見,傳統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已無法滿足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才市場的新需求。在數字經濟時代,生產技術發生了變革,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會計本科人才的供需矛盾,正在引發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新變革。
會計本科人才供給主要來自高等教育,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模式直接影響著會計本科人才的供給水平和質量。目前,我國大學本科教育培養方式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會計本科人才市場的有效需求與有效供給不匹配,引發了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從未來人才需求視角來看,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應成為會計本科人才必備的主要能力之一。人才供給端需要根據市場需求確定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新目標,構建培養新模式。因此,如何重構會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會計本科人才培養面臨的新命題。本文以會計本科人才的供需矛盾為切入點,剖析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現狀,探索數智賦能會計本科人才培養。
1? 會計本科人才供需現狀分析
1.1? 會計本科人才需求側分析
隨著科技和實務領域的發展,我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現實會計工作的需求。為了推進會計本科人才的培養,本研究通過網絡發放問卷,了解市場對會計本科人才的需求情況。本次調研共收回有效問卷127份。填寫問卷的人員中,企業管理人員占比29.92%、財務人員占比62.2%、其他占比7.88%。由于企業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對會計本科人才的需求情況更為了解,因此樣本主要來自這兩個群體。調查問卷基于溫素彬等(2023)的研究,提煉了市場對會計本科人才需求的8項核心能力,調研結果如表1所示。
調研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對會計本科專業人才最關注的能力是職業道德素養、學習能力和表達與溝通能力。被調研對象中,38.17%的認為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弱、16.7%的認為學生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不足,8.92%的認為學生缺乏創新能力。進一步調研發現,當前市場亟須具備業財融合能力的會計人才(占81.87%)和管理會計人才(占77.65%)。
1.2? 會計本科人才供給側分析
本文針對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對象包括高校會計本科畢業生和教師,收回有效問卷153份。所有被調查對象均為與會計專業相關的人員,因此調研結果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目前會計本科專業人才供給的情況。調研結果如表2所示。
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實踐較少”“學生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偏弱”“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以及“基于大數據思維的分析設計能力較弱”是會計本科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3? 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現狀
調研發現,目前高校會計本科人才培養存在以下主要問題。首先,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實踐性學習機會較少。會計專業大部分課程仍是以傳統培養目標為基準設置的,與新技術結合程度不緊密,財務核算類課程仍處于主導地位,而成本控制、戰略決策等課程建設薄弱;實踐性課程匱乏,主要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缺少實務的學習經驗,亟須增加實踐性教學機會。其次,數智化會計方面師資有限。精通數智化新技術的會計專業教師占比不高,難以將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信息技術與會計專業知識相結合。再次,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對信息技術利用不足。雖然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已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出現,各高校也開始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但這些模式尚不成熟,出現了一些諸如網絡教學硬件不足、線上資源利用不充分、線上教學過于形式化、教師和學生之間難以有效互動等問題。
2? 數智化賦能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理念
2.1? 樹立大數據思維,優化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數字經濟時代,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需要重新審視和思考。大數據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會計的核算模式,由事后核算的核算型會計轉變為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管理型會計。因此,會計本科人才培養要樹立大數據思維,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教育資源,優化培養模式。
2.2? 以需求為導向,重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目標
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才市場需要掌握新技術、具備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能力的復合型會計本科人才。因此,會計本科人才的供給應當與市場需求相匹配,將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有針對性地融入會計本科人才培養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能力目標。
2.3? 注重協同培養,提升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水平
數字經濟時代,根據會計本科人才市場的需求,人才培養要更加注重大數據思維、數據處理分析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因此,高校應與企業、軟件公司、事務所等建立合作關系,進行深度的產教融合,實現多主體的協同培養。針對目前高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有限的現狀,協同培養是培養具備大數據思維、數據處理分析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會計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徑。
3? 數智化賦能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思路
面對市場的新需求,會計本科人才供給側要重新定位培養目標,以學生為中心,應用數智賦能,重新規劃課程、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尋求最佳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師數智化素養,不斷完善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服務高質量發展。
3.1? 優化課程體系設置,培養會計本科人才的綜合能力
調研發現,當前市場對會計本科人才的要求包括職業道德、表達與溝通能力、專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學習能力、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大數據思維和創新能力等多個方面。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會計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應與市場需求相匹配,除了讓學生掌握會計基本專業知識外,還應結合市場需求,引入大數據等新技術,開設融合會計理論與新技術應用和實踐的課程,培養學生分析、預測和決策的管理能力。同時,應適當提高跨學科課程地位,以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會計管理人才。
3.2? 轉變教學方式,拓寬學習渠道
傳統的單向知識傳授式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數字經濟時代會計本科人才市場的需求。應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方式,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向探究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還應加強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可以采用場景模擬教學、實習基地教學、企業實地教學等新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模擬仿真實驗室等實踐場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數據搜集、處理和分析的能力,讓學生深入理解會計的管理職能。
3.3? 加強師資建設,為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教師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面對新技術的挑戰,高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可以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具備新興技術和會計交叉學科背景的教師,或從實務界聘請具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教育背景的兼職教師。另一方面,應加強現有師資隊伍的培養。如通過聘請數智化會計專家對專業教師進行信息管理科學知識的培訓、數智化教學手段的培訓等一系列活動,構建高水平的數智化教學團隊,為數智化課程的開設提供支持,為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項目“數智時代內蒙古高校會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NGJGH2022511)。
參考文獻
[1] 溫素彬,溫皓然,張興亮,等.兼聽則明:智能會計人才培養的調查研究與方案設計[J].財會月刊,2023,44(1):81-86.
[2] 楊政,殷俊明,宋雅琴.會計人才能力需求與本科會計教育改革:利益相關者的調查分析[J].會計研究,2012(1):25-35,97.
[3] 蔡顯軍,陳清蓉,溫素彬,等.新文科背景下智能會計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以南京審計大學為例[J].會計之友,2022(3):135-140.
[4] 王愛國,牛艷芳.智能會計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與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21(6):34-39.
[5] 孫剛.大數據驅動下業財融合導向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機制創新[J].財會月刊,2021(2):88-93.
[6] 陳薇.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數智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產業創新研究,2023(3):196-198.
[7] 袁奮強,王志華.新型會計人才“分層+分型”培養框架構建——基于供需矛盾與創新驅動視角[J].財會通訊,2019(19):44-49.
[8] 王瑤,吳秋生,黃賢環.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會計之友,2018(24):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