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討好”要用對地方
“文字討好癥”耗費了基層干部的心思和精力,也可能扭曲原本的表達意圖和事實真相,更損害了自然清爽的人際環境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其危害性自不待言。應該而且必須摒棄和糾正。但如果基層干部將“討好”對象放在人民群眾身上,則未嘗不可甚至理所應當。試想,在政策宣傳、信息公開、意見答復、互動溝通時,基層干部如果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在遣詞造句上精雕細琢,用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接地氣的語句,效果一定會更好,而且這樣還能密切干群關系,增進干群感情。" " " " " " " " " " " " " " " " "(網友 神經蛙)
“討好”不如“干好”
說得好不如干得好。要興務實之風。堅持實事求是、脫虛向實,減少“字斟句酌”“潤色修飾”,就事論事、就事干事,正確處理與同事、上下級的關系,少把心思花在揣摩想法、迎合喜好上,輕裝上陣干事、清清爽爽相處。要立實干導向。工作是干出來、拼出來的,不是說出來、討出來的。要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錘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上。要以實績服人。說話再漂亮也比不上干出實績。要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把干事創業作為根本追求,把干出實績當作評價標準,主動干事、努力成事,用實績說話,以實績服人,憑實績換來“硬口碑”。
(遠安 李博文)
說得要好,做得要實
“文字討好癥”歸根結底是工作方法出了問題。基層工作事多人雜,任務繁重。想要出彩,不能只做不說,也不能只說不做。要把工作做在前面,有底氣了說話用不著討好。要實實在在做事,把基層工作的“路”鋪硬,把基層工作的“水”治清,把老百姓的工作做好,才能說話有底氣、溝通有信心、匯報有政績。要把文字基本功練扎實,能力提升了去寫匯報作溝通自然不至于詞不達意、字斟句酌、翻來覆去。“酒香也怕巷子深”,適當的文字宣傳,恰到好處的言語溝通,能讓“工作的好酒”香氣四溢,文字也不再是夸大、討好,而是恰如其分、曲盡其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孝感孝南 黃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