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文化思想既以大量原創性理論貢獻標注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展的新高度,又把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認識提升到新高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筑起更為堅定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文化思想來源于宏大獨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主題鮮明、體系完備、邏輯嚴密、博大精深,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同時又引領著新時代、擔負著新使命、推動著新實踐,必須長期堅持貫徹、不斷豐富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開辟了
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新境界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準確把握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深刻把握新時代歷史方位,以堅定的文化自覺、宏闊的歷史視野、深遠的戰略考量,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就文化建設一系列根本性問題闡明原則立場、廓清理論是非、指明奮進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在2013年8月黨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2016年將文化自信納入“四個自信”,鋪就民族復興的文化底色;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在2018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九個堅持”高度概括了我們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在2021年7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正式提出“兩個結合”重大論斷,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五個方面重點部署文化建設工作,要求“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在2023年6月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文化建設方面的“十四個強調”,鮮明提出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深刻理解“兩個結合”、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創新觀點,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大任務;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七個著力”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緊緊圍繞“什么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什么要加強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怎樣加強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明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務,規劃“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長遠目標,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貢獻世界文明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中華文化
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習近平文化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當代中國文化精神與二十一世紀世界潮流的融會貫通,充盈著濃郁的中國味、深厚的中華情、浩然的民族魂和鮮明的時代特征,集中而深刻地彰顯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優秀文化傳統與精神風范,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根植于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汲取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習近平總書記還總結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明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強調做好“兩個結合”,需要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的“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等等。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中國經典講中國經驗,以中國道理講中國道路,鮮活生動、言約旨遠,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習近平文化思想將中國精神作為興國之魂、強國之魂,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深沉的文化自覺,揭示契合融通的內在機理;以強烈的歷史自信,指明舊邦新命的歷史必然;以堅定的文化自主,鞏固文化自信自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理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執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等;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鮮明提出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將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不斷迸發出來。
習近平文化思想既以大量原創性理論貢獻標注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展的新高度,又把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認識提升到新高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筑起更為堅定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不斷豐富和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領導黨和人民推進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作為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把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把“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拓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把擔負新的文化使命作為黨促進中華文化繁榮、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擔當,把黨對鞏固文化主體性的高度自覺提升為堅定的文化自信,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把掌握信息化條件下輿論主導權、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作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作為黨領導和推動文化建設的鮮明立場,把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作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基礎,把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作為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占據國際道義制高點的戰略謀劃,把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經過不懈努力,文化傳承發展呈現出新的氣象、開創了新的局面,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習近平文化思想來源于宏大獨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主題鮮明、體系完備、邏輯嚴密、博大精深,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同時又引領著新時代、擔負著新使命、推動著新實踐,必須長期堅持貫徹、不斷豐富發展。要堅定文化自信,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中,養成昂揚向上的風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態。要秉持開放包容,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守正創新,遵循“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更加堅定從容地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各項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共同努力創造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