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 范瑞剛 谷斌 劉曉菲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以下簡稱《綱要》),是高等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學習綱要,有助于幫助當代大學生對符合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觀念產生清晰的理解認知,在學習工作中認清未來發展方向,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做出有利于黨和國家的選擇,承擔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體驗式教學法,是具有較高參與性和場景畫面感的教學方式之一,可以幫助教研人員明確教學目標,帶領全體師生更好地完成知識內化,結合各綱要相關內容提高高校思政教學環節的靈活性和體驗感,更好地激發醫學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真實的思想政治觀念。為此,文章結合體驗式教學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的相關內容明確了當今社會醫學院校的人才培養使命,制定了一套有利于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探索方案。
為了面向醫療行業輸送德藝雙馨的醫務工作者,各大醫學類高校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視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課程和重要教學載體,以期對當代醫學學生在思想觀念上和歷史教育層面發揮正確的指引作用。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以教材課本和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卻依然較為普遍,課堂氛圍呆板枯燥也成為制約教學互動性和有效性發展的主要原因。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學生對綱要課程的認知和學習興趣不高、抵觸性較強的局面,無法發揮出相關課程的引導作用,非常不利于各大高校樹德立人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急需采取積極的措施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來優化教學模式,改革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等高校教學發展目標順利實現。
1 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和應用價值
1.1 基本內涵和發展現狀
體驗式教學包含情境體驗、模擬實踐和情感認同等教學要素,通常是由教師負責構建情境,并結合教學實踐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根據實踐收獲讓師生雙方之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實現彼此認同、明確共識的教學過程。與傳統的灌輸式教育不同,體驗式教學遵循生本原則,醫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的輔助者和指引者,其主要工作任務是拋磚引玉,啟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課本和實踐案例中的奧義所在。并通過結合實踐環節的親身體驗來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工具,例如,情景模擬、社會實踐、案例分析和更具趣味性的游戲互動、角色扮演等戶外拓展等方式方法,并在此過程中大膽假設、梳理疑問,結合相關資料和解決方案去檢驗最終成果。
結合教育行業的發展,已經有包括漢語言、應用、音樂、美術和體育等多個專業科目正在應用體驗式教學法開展教學工作,且在師生當中取得了不錯的教學反饋,隨著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性不斷增強,體驗式教學也發展得更加成熟,可以應用于更加廣闊的教學領域,也必然會在綜合性更強的思政教育方向發揮更大的作用,并衍生出更多富有創意的思路和觀點,帶動教育行業的發展和創新。
將體驗式教學方法引入醫學教學領域,也必然對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增強學生的職業信念感具有積極的助推作用。結合《綱要》課程中的相關內容,也可以讓學生結合不同發展階段的時代背景了解醫護行業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重要作用,認清自身肩負的時代使命,只有不斷深耕行業、專注專業成長,才能報答國家和社會的培養,在自我提升的同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1.2 應用價值
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開展醫學專業的思政教育課程,創設更多體驗式的教學場景,更加有利于增強教學的實踐價值和可行性,確保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依托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積累,深度解讀教材內容,在課前準備階段所調動的教學素材,可以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覆蓋全面、更有深度??梢猿浞纸Y合課堂的學習規律和學生群體的認知特點、興趣喜好來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和積極性,使得課堂活動的開展更具可控性,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做到知行合一,避免課堂氛圍冷場、師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等情況的發生。
另外,需要師生共同解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讓高校思政教學更具思想引領作用,推動高校思政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在幫助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念和歷史觀念的同時,確保學生已經形成了較高的職業素養。并結合時代的發展規律總結經驗,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鞏固知識體系,全面提升個人修養,不斷進行自我優化。做好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的銜接,引導學生在大事上堅定信念信仰,小事上做到自律自強、遵紀守法,專業上齊頭并進、方向上百花齊放。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走向個性化發展的道路,同步助推其個人成長和祖國的發展。
2 體驗式教學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具有內在耦合性
在體驗式教學體系當中,除了強調模擬還原真實教學場景,還非常注重思想層面的場景構建和共鳴認同。要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心理的剖析,理解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遭遇的困境和迷茫,幫助學生梳理思路和情緒,逐個擊破困惑和桎梏。
還同時要求學生結合本專業的醫療知識結、合實際工作去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色,理解為什么有人會諱疾忌醫,為什么有人面對很小的一些健康問題就會表現得猶如驚弓之鳥。要結合已知的現實情況和以往案例去理解病患的心理,在進行診療和理論指導的過程中幫助病患卸下思想包袱,以更加大眾化的語言去解讀當下的情況,并結合其自身所學的預防、診斷、干預等醫療知識幫助患者解決內心疑慮,選擇最佳的診療方案。創設教學情境,豐富教學素材,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發奮創新,尋找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培養出更多創新型的醫學人才。
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相關課程時,不能僅僅為了學歷史而學歷史。歷史是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產物,要在了解歷史的過程中更加理解社會的內在發展規律,結合國家和人民曾經經歷過的曲折和苦難,去發揚推動時代進步和歷史發展的家國精神。相比于每一年黨和國家發生了哪些事情,其中有哪些需要記住的考點,更應該帶動學生透過歷史去理解黨建社會的風氣是如何形成的,理解許多國家法律、行業制度背后所蘊含的知會,理解自身作為新時代醫務工作者所應當具備哪些優秀品質。幫助學生建立一套有助于個人成長、也有助于當代年輕人形成群體合理的認知體系和成長體系。通過深度挖掘體驗式教學與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內在耦合性和關聯元素,讓學生明確當下教學對學生提出的專業素質要求和職業素養要求,明白未來崗位對人才所提出的復合型要求有何深意,讓學生可以堅定黨和國家的引導,結合自身崗位特色,在醫療領域走出一條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
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現狀
自2013年國家組織開展《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學習以來,各大高校都積極結合自身的育人目標和辦學特色開展相關教學工作,以期可以引入全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讓綱要教學更具時效性,與原有的思政教育內容和體系銜接融合得更加自然,幫助學生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發揮綱要中各個模塊對學生的指引作用。但在實際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卻常常因為群體觀念固化、群體教學水平有限和教學方式單一等方面的問題,影響了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不利于各大高校思政教學水平的提高和綱要精神的傳達和落實。
3.1 教學理念故步自封,無法沖破固有的教學模式
在開展高校思政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生本原則,明確學生在思政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也不能在課堂設計上過于寬泛松散,抹殺了教師主導性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高校過分重視專業領域的發展,加上社會對醫療人才的求賢若渴、人才市場供不應求,使得高校教師過分關注專業領域的教育。總是擔心自己講得不夠細致、囑咐得不夠全面,過分注重專業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在思政建設等環節的教學內容,導致對思政部分的教學內容不夠深入,并未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思想認知和較為嚴格的職業操守。
在高等教育階段,更加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以書本和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式教學模式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提問,只能被填鴨式地灌輸大量知識內容和教師的主觀觀念,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積極性,不符合新時代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沒能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內容模塊采取科學多樣的教學手段,將更多有利于教學開展的教學資源引入課堂,導致全體師生在創新教學等方面缺乏想象力和課堂活力,并未充分調動思政教學資源,也并未與專業課程知識體系有機融合。
3.2 教研團隊建設不足,無法達到高水準的教學水平
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馬克思的相關理論中也曾明確指出,當理論內容被人民群眾所信服和掌握,才可以演變成為物質上的力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直視反復強調理論,還需要深度了解學生群體的思想和行為,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與學生形成有效溝通,結合社會熱點、時事政治和生活中的是非問題去嚴正課本中的道理,以可視化的結果和以事實的力量去驗證真理,給學生以正向、積極的引導。
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嚴格要求自身,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做到學懂弄通、研幾析理,把每一個知識點講清、講透、講精。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如果傳道者自己不能做到明道、信道,自然無法成為優秀的先進思想傳播者及黨和國家的堅定支持者。只有堅定思想信念、約束個人行為,堅持遵紀守法、嚴于律己,事事以家國興旺和人民群眾的利益為首,才能更好地承擔起立德樹人的靈魂工程師任務,才能成為學生成長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醫學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格外重要。疫情三年,讓全世界人民重新認識到醫務工作者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醫務人員扛起時代壓力,在人民群眾和病毒之間豎起堅韌的高墻,我們根本無法收獲現如今的幸福生活。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嚴重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個別教師教學水準不夠的問題,導致課堂教學內容單一、素材匱乏,課堂氛圍死板無趣,沒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情緒,沒能引起學生的深度探究欲望,從而與提高學生思政覺悟和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
3.3 教學方法單一,課堂缺乏活力和感染力
《綱要》課程,按照時間發展順序分別劃分了鴉片戰爭、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幾大重要發展節點,也依據不同階段的重要革命任務,明確了反對殖民侵略、反對資本主義錯誤發展道路和抗日救國運動三大革命主題。結合歷史的發展軌跡和課程教材的素材,在每個教學階段都有可以作為思想行為標桿的先進革命者和應當引導學生審視并規避的錯誤思想行為。
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許多老師并未深度剖析和了解時代發展背景,結合教學大綱整理教學素材,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加上課堂互動設計和課后考核方式不夠先進科學,導致課堂效果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不理想,也沒有將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近代史知識更好地傳遞給學生,無法結合課程內容幫助未來醫務工作者了解自身所肩負的時代使命,引導其整合思想觀念、明辨是非。
4 提升醫學高校《綱要》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探索
4.1 教學觀念與時俱進
首先,需要強化教學信念,明確只有校方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重視相關理念、關注國際形勢和社會發展,用先進的思想武裝頭腦,堅定崗位職責和人才培養目標,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明確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生本教育,提高教學設計的實效性,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的內容與社會對醫學學生的要求和醫學專業的知識體系充分結合,豐富課堂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將更多具有創造性和互動性的教學素材引入思政課堂,開發學生的宏觀思維和思想覺悟,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注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和潛能開發,全面提升所有未來醫務工作者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探索環節,要盡可能豐富案例素材,還原真實教學場景,結合在國家近現代史中有卓越貢獻的先進個人和光榮事例,帶領學生理解新時代背景下的革命精神和奉獻精神,讓《綱要》教學成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陣地。積極吸納先進的教學理念和信息化數字化教學工具,盡最大能力豐富教學素材、優化教學場景,幫助學生利用碎片化零散時間開展教學,結合新媒體互動式平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和素材整理等工作,結合形式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帶動學生整合所學知識,帶領學生消化理解并內化知識到學習和工作實踐中去,讓醫學高校的思政教學真正發揮思想引領和行為約束的作用。
4.2 教學建設革故鼎新
其次,要開展拓展教學,在深度學習近現代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的同時串聯教學素材,將素材沒有輻射到的當代優秀事跡和先進個人融入課堂教學,結合教師的課前準備和課后任務的布置,引導學生關注新聞聯播節目和人民日報發布的相關內容,挑選有代表性或對學生有強烈情感觸動的新聞案例開展課堂討論和分析,也可以讓學生主動關注這類人物事跡并以短文的形式進行分析整理,將其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黨和國家的紅色血脈并非只存在于歷史資料和人物傳記中,在我們的身邊,無數的普通人都秉承著黨和國家的諄諄教誨,傳承中華民族溫良正直的美好品質,堅守著正義、幫助著他人,以鮮活、接地氣的案例引導學生,也以社會板塊中言行無狀、品行有虧的反面教材鞭策學生,讓思政教育工作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服務于現實生活、服務于國家對未來祖國建設者的客觀要求。
此外,還要求全校的教學管理者關注學生的成長,在完成基礎工作任務的同時要深入學生群體,結合自身崗位和工作內容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主動去了解學生的思想,關注學生的行為。以敏銳的思政判斷力關注學生的思想和情緒變化,對不利于學生個人發展和價值觀念形成的立場和言論及時糾正引導,關注思想負擔過重、心理壓力過大的學生,在日常人際社交和學習中引導學生掃除疑慮、學會保護自身的利益,幫助學生解決客觀困難。讓更多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老師和同學的關愛和幫助,確保每一名學生的心理健康,養成樂觀、豁達、自信、不屈的品質和思想,可以用更飽滿的精神面貌去抵御未來學習和工作中將要面臨的所有困難和挑戰。
4.3 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同時,學校還要積極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如開展革命題材的書畫比賽,朗誦革命先烈的詩作、文學作品選段和公開場合發言,結合中國外交精彩片段、魯迅筆下人物等排練小品話劇,通過良好的文化氛圍沁潤,引導學生端正思想價值、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將更多的財政撥款用于促進交流學習、文化氛圍建設和先進教學設施引進等方面。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資源,組織外出交流和公派交換,邀請各界學者來校開展講座,將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具有教育意義的醫療器材設備引進學校和課堂,提高思政和各專業課堂的教學水平。積極組織紅色文化周和黨建人才培養工作,大力發展黨的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組織有意向入黨的優秀學生積極參加校內組織的黨團文化活動和統一的校外公益活動,養成吃苦耐勞的為人民服務意識,結合自身專業,幼師將健康、保健和醫療知識結合公益活動傳達給更多在醫療健康方面認知不足的人民群眾群體。結合校內的學生管理、黨建管理和文化宣傳等多維度的工作,完成醫學類高校在思政教學方面的頂層設計。
其次,課堂教學中也要加入精美的影音課件、文物圖片等教學素材。如電視劇《覺醒年代》或各大抗戰紀念館的展示品,讓學生結合這些可視化的、直觀的教學素材去理解書本中的文字和歷史,明白當時的愛國主義革命者所面臨的選擇困境,理解他們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念,體會先輩們曾經面臨的艱苦歲月。并適當拋出問題,讓學生大膽結合所見所得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讓課堂氛圍更加活潑,學生狀態更加積極,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還可以定期組織討論會和辯論比賽,鼓勵學生結合我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事件和當前國際局勢及國際社會新聞事件開展辯論和討論。如談論戊戌變法的失敗應當歸罪于誰等。還可以放眼當下,結合俄烏沖突中的各國表現,去分析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底色;分析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問題在政治、經濟和道德等多個層面產生的影響等,鼓勵學生從全球和平及人力發展的立場去宏觀看待問題,明確思想政治覺悟。還可以從醫療發展的角度,討論當今社會在醫療保障制度、治療方案和醫患矛盾等方面的新聞案例,探索現有工作和管理模式中有待改進的部分,讓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充分融合。在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專業成長,結合社會問題明確自身應當以怎樣的立場和應對方式去處理未來工作中將會遭遇的各類問題,認清肩負的時代發展使命和必須堅定的職業操守。
5 總結
醫學類高等教育院校的倫理培育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的思政課、專業課、實習實踐、校園活動以及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共同施育,成效才會放大?!毒V要》課程的價值在于為醫學生的責任倫理培育提供啟示,從中汲取精神源泉,繼承發揚優良傳統和優秀精神,使之自覺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需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有責任的新青年,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醫學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奉獻意識,這是思政課教師義不容辭的倫理責任。